DocuSky杜庫斯基   | 首頁 | 我的資料庫 | 登出
  資料庫: 歷史自然災異記錄    文獻集:
查詢: reset undo 捲到下一篇  捲到下個詞
顯示切換: TagRef DocMeta Comment Udef S <br/> pb lb
Query: .all
Matches: 8776 
ContentComment
1.漢書五行志[不詳]11年
十一年「秋,宋 大水」。董仲舒以為時魯、宋比年為乘丘、鄑之戰,百姓愁怨,陰氣盛,故二國俱。劉向以為時宋愍公驕慢,睹災不改,明年與其臣宋萬博戲,婦人在側,矜而罵萬,萬殺公之應。
 
2.漢書五行志[不詳]3年
高后三年漢中、南郡 大水水出流四千餘家。
 
3.漢書五行志[不詳]4年
四年秋河南 大水,伊、雒流千六百餘家,汝流八百餘家。
 
4.漢書五行志[不詳]8年
八年漢中、南郡復出,流六千餘家。南陽沔水流萬餘家。是時女主獨治,諸呂相王。
 
5.漢書五行志[不詳]3年
文帝三年秋大雨,晝夜不絕三十五日藍田水出流九百餘家。燕,壞民室八千餘所殺三百餘人。先是,趙人新垣平以望氣得幸,為上立渭陽五帝廟,欲出周鼎,以四月,郊見上帝。歲餘懼誅,謀為逆,發覺,要斬,夷三族。是時,比再遣公主單于,賂遺甚厚,匈奴愈驕,侵犯北邊,殺略多至萬餘人,漢連發軍征討戍邊。 建築
 
6.漢書五行志元帝永光5年
元帝永光五年及秋,大水潁川汝南淮陽廬江 ,壞鄉聚民舍,及殺人。先是一年有司奏罷郡國廟,是歲又定迭毀,罷太上皇、孝惠帝寢廟,皆無復修,通儒以為違古制。刑臣石顯用事。
 
7.漢書五行志成帝建始3年
成帝建始三年大水三輔 霖雨三十餘日,郡國十九,山谷水出,凡殺四千餘人壞官寺民舍八萬三千餘所元年,有司奏徙甘泉泰畤、河東后土於長安南北郊。二年,又罷雍五畤、郡國諸舊祀,凡六所。 建築
 
8.漢書五行志成帝建始5年
文帝五年,吳暴風雨,壞城官府民室。時吳王濞謀為逆亂,天戒數見,終不改寤,後卒誅滅。
 
9.漢書五行志成帝建始5年
五年十月楚王彭城 大風從東南來,毀巿門,殺人。是月王戊初嗣立,後坐淫削國,與吳王謀反,刑僇諫者。吳在楚東南,天戒若曰,勿與吳為惡,將敗巿朝。王戊不寤,卒隨吳亡。
 
10.漢書五行志昭帝元鳳1年
昭帝元鳳元年燕王都薊大風雨,拔宮中樹七圍以上十六枚,壞城樓燕王旦不寤,謀反發覺,卒伏其辜。 建築
 
11.漢書五行志昭帝元鳳2年
周幽王二年,周三川。劉向以為金木沴土者也。伯陽甫曰:「周將亡矣!天地之氣不過其序;若過其序,民亂之也。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升,於是有地震。今三川,是陽失其所而填陰也。陽失而在陰,原必塞;原塞,國必亡。夫,土演而民用也;土無所演,而民乏財用,不亡何待?昔伊雒竭而亡,河竭而商亡,今周德如二代之季,其原又塞,塞必竭;川竭,山必。夫國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之徵也。若國亡,不過十年,數之紀也。」
 
12.漢書五行志昭帝元鳳2年
是歲二川竭岐山 。劉向以為陽失在陰者,謂氣來煎枯,故川竭也。山川連體,下竭上,事勢然也。時幽王暴虐,妄誅伐,不聽諫,迷於褒姒,廢其正後,廢后之父申侯與犬戎共攻殺幽王。一曰,其在天文,為辰星,辰星為蠻夷。月食辰星,國以女亡。幽王之敗,女亂其內,夷攻其外。京房易傳曰:「君臣相背,厥異名絕。」
 
13.漢書五行志昭帝元鳳2年
惠帝二年正月地震 隴西,厭四百餘家。
 
14.漢書五行志宣帝本始4年
宣帝本始四年四月壬寅地震 河南以東四十九郡,北海琅邪壞祖宗廟城郭,殺六千餘人 建築
 
15.漢書五行志成帝綏和2年
綏和二年九月丙辰地震,自京師至北邊郡國三十餘壞城郭,凡殺四百一十五人。 建築
 
16.漢書五行志成帝綏和14年
釐公十四年秋八月辛卯,沙麓」。穀梁傳曰:「林屬於山曰麓,沙其名也。」劉向以為臣下背叛,散落不事上之象也。先是,齊桓行伯道,會諸侯,事周室。管仲既死,桓德日衰,天戒若曰,伯道將廢,諸侯散落,政逮 大夫,陪臣執命,臣下不事上矣。桓公不寤,天子蔽晦。及齊威死,天下散而從楚。王札子殺二 大夫,晉敗天子之師,莫能征討,從是陵遲。公羊以為沙麓,河上邑也。董仲舒說略同。一曰,河,川象;齊,國;桓德衰,伯道將移於晉文,故河為徙也。左氏以為沙麓,晉地;沙,山名也;地震而麓,不書,舉重者也。伯陽甫所謂「@@國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之徵也;不過十年,數之紀也。」至二十四年,晉懷公殺於高梁。京房易傳曰:「小人剝廬,厥妖山崩,茲謂陰乘陽,弱勝彊。」
 
17.漢書五行志成帝綏和5年
成公五年梁山 」。穀梁傳曰廱河三日不流,晉君帥群臣而哭之,乃流。劉向以為山陽,君也,陰,民也,天戒若曰,君道壞,下亂,百姓將失其所矣。哭然後流,喪亡象也。梁山在晉地,自晉始而及天下也。後晉暴殺三卿,厲公以弒。溴梁之會,天下 大夫皆執國政,其後孫、甯出衛獻,三家逐魯昭,單、尹亂王室。董仲舒說略同。劉歆以為梁山,晉望也;,弛也。古者三代命祀,祭不越望,吉凶禍福,不是過也。國主山川,山崩川竭,亡之徵也,美惡周必復。是歲歲在鶉,至十七年復在鶉,欒書、中行偃殺厲公而立悼公。
 
18.漢書五行志成帝綏和2年
高后二年正月武都 山崩,殺七百六十人,地震八月乃止。文帝元年四月,齊楚地山二十九所同日俱大發水,潰出,劉向以為近沴土也。天戒若曰,勿盛齊楚之君,今失制度,將為亂。後十六年,帝庶兄齊悼惠王之孫文王則薨,無子,帝分齊地,立悼惠王 庶子六人皆為王。賈誼、晁錯諫,以為違古制,恐為亂。至景帝三年,齊楚七國起兵百餘萬,漢皆破之。春秋四國同日災,漢七國同日眾山潰,咸被其害,不畏天威之明效也。
 
19.漢書五行志成帝河平3年
成帝河平三年二月丙戌,犍為柏江山 ,捐江山 ,皆廱江,江逆流壞城,殺十三人,地震二十一日,百二十四動。元延三年正月丙寅蜀郡 岷山 ,廱江,江逆流,三日乃通。劉向以為周時岐山 三川竭,而幽王亡。岐山者,周所興也。漢家本起於蜀漢,今所起之地山崩川竭,星孛又及攝提、角,從參至辰,殆必亡矣。其後三世亡嗣,王莽篡位。
 
20.漢書五行志成帝建始3年
文帝三年秋,天下。是歲,匈奴右賢王寇侵上郡,詔丞相灌嬰發車騎士八萬五千人詣高奴,擊右賢王走出塞。其秋,濟北王興居反,使 大將軍討之,皆伏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