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 Comment |
1.天部/元氣: 三五歷記 |
未有天地之時,混沌狀如雞子,溟涬始牙,濛
莫孔切。鴻
胡孔切。滋萌,歲在攝提,元氣肇始。 |
徐整 ♦ 三五歷記 ♦ - ♦ TPYL_01_01_001_000_001_0001 |
|
2.天部/元氣: 三五歷記 |
又曰:清輕者上為天,濁重者下為地,沖和氣者為人。故天地含精,萬物化生。
太平御覽易緯乾鑿度漢不詳天部/天部_上
太平御覽易緯乾鑿度不詳漢天部/天部_上
|
徐整 ♦ 三五歷記 ♦ - ♦ TPYL_01_01_001_000_002_0001 |
|
3.天部/元氣: 河圖 |
元氣闓
音開陽為天。
太平御覽淮南子漢劉安天部/元氣
太平御覽淮南子劉安漢天部/元氣
|
不詳 ♦ 河圖 ♦ - ♦ TPYL_01_01_001_000_003_0001 |
|
4.天部/元氣: 河圖 |
又曰:元氣無形,洶洶蒙蒙,偃者為地,伏者為天也。
太平御覽河圖*不詳不詳地部/地_上
太平御覽河圖不詳*不詳地部/地_上
|
不詳 ♦ 河圖 ♦ - ♦ TPYL_01_01_001_000_004_0001 |
|
5.天部/元氣: 禮統 |
《禮統》曰:天地者,元氣之所生,萬物之所自焉。
藝文類聚禮統*魏晉南北朝以前不詳天部/天
太平御覽禮統*魏晉南北朝以前不詳天部/天部_上
藝文類聚禮統不詳*魏晉南北朝以前天部/天
太平御覽禮統不詳*魏晉南北朝以前天部/天部_上
|
不詳 ♦ 禮統 ♦ - ♦ TPYL_01_01_001_000_005_0001 |
|
6.天部/元氣: 孝經左契 |
元氣混沌,孝在其中。
太平御覽孝經左契*不詳不詳人事部/孝感
太平御覽孝經左契不詳*不詳人事部/孝感
|
不詳 ♦ 孝經左契 ♦ - ♦ TPYL_01_01_001_000_006_0001 |
|
7.天部/元氣: 漢書 |
黃鐘,黃者,中之色。故陽氣施於下泉,孳萌萬物,為六氣元也。故以黃色名元氣焉。 |
班固 ♦ 漢書 ♦ - ♦ TPYL_01_01_001_000_007_0001 |
|
8.天部/元氣: 漢書 |
又曰:太極運三辰五星於上,元氣轉三統五行於下。 |
班固 ♦ 漢書 ♦ - ♦ TPYL_01_01_001_000_008_0001 |
|
9.天部/元氣: 孔子家語 |
夫禮必本之太一,太一分為天地,轉為陰陽,變為四時,列為鬼神。
太一,謂元氣也。
太平御覽禮記*先秦不詳禮儀部/敘禮_上
藝文類聚禮記*先秦戴聖禮部/禮
太平御覽禮記不詳*先秦禮儀部/敘禮_上
藝文類聚禮記戴聖*先秦禮部/禮
|
不詳 ♦ 孔子家語 ♦ - ♦ TPYL_01_01_001_000_009_0001 |
|
10.天部/元氣: 淮南子 |
道始生虛廓,虛廓生宇宙,宇宙生元氣,無有涯垠。清陽者,薄
音博。劘
音摩。而為天。
太平御覽河圖*不詳不詳天部/元氣
太平御覽河圖不詳*不詳天部/元氣
|
劉安 ♦ 淮南子 ♦ - ♦ TPYL_01_01_001_000_010_0001 |
|
11.天部/元氣: 淮南子 |
又曰:古未有天地之時,唯象無形,幽幽冥冥,茫茫昧昧,幕幕閔閔,鴻濛澒洞,莫知其門。有二神混沌生。
高誘注曰:二神,經天營地之神。經地營天,孔
深也。乎莫知其終,滔乎莫知其所止息。於是乃別為陰陽,離為八極。剛柔相成,萬物乃形。
太平御覽淮南子漢劉安人事部/敘人
太平御覽淮南子劉安漢人事部/敘人
|
劉安 ♦ 淮南子 ♦ - ♦ TPYL_01_01_001_000_011_0001 |
|
12.天部/元氣: 遁甲開山圖 |
有巨靈者,遍得元神之道,故與元氣一時生混沌。
太平御覽遁甲開山圖漢不詳天部/氣
太平御覽遁甲開山圖不詳漢天部/氣
|
不詳 ♦ 遁甲開山圖 ♦ - ♦ TPYL_01_01_001_000_012_0001 |
|
13.天部/元氣: 遁甲開山圖 |
又曰:南溟之山,金堂玉室,上無元氣,寔滋神化。 |
不詳 ♦ 遁甲開山圖 ♦ - ♦ TPYL_01_01_001_000_013_0001 |
|
14.天部/元氣: 遁甲開山圖 |
又曰:麗山氏分布元氣,各生次序,產生山谷。 |
不詳 ♦ 遁甲開山圖 ♦ - ♦ TPYL_01_01_001_000_014_0001 |
|
15.天部/元氣: 帝系譜 |
天地初起,溟涬濛鴻,即生天皇,始萬八千歲,以木德王。
太平御覽帝系譜*不詳不詳皇王部/天皇
太平御覽帝系譜*不詳不詳皇王部/地皇
藝文類聚帝系譜*不詳不詳帝王部/地皇氏
太平御覽【文】始學篇*魏晉南北朝以前項峻皇王部/天皇
太平御覽帝系譜不詳*不詳皇王部/天皇
太平御覽帝系譜不詳*不詳皇王部/地皇
藝文類聚帝系譜不詳*不詳帝王部/地皇氏
太平御覽【文】始學篇項峻*魏晉南北朝以前皇王部/天皇
|
不詳 ♦ 帝系譜 ♦ - ♦ TPYL_01_01_001_000_015_0001 |
|
16.天部/元氣: 海內十洲記 |
崑陵,崑崙山也。上有金臺玉闕,亦元氣之所合,天帝之居治處。
太平御覽海內十洲記漢東方朔地部/崑崙山
太平御覽五符經*漢代或以前不詳道部/闕
太平御覽海內十洲記東方朔漢地部/崑崙山
太平御覽五符經不詳*漢代或以前道部/闕
|
東方朔 ♦ 海內十洲記 ♦ - ♦ TPYL_01_01_001_000_016_0001 |
|
17.天部/元氣: 六韜 |
天之為天遠矣,地之為地久矣。萬物在其間,各自利,何世莫之有乎?夫使世俗皆能順其有,是乃溟涬濛鴻之時,為王故莫之能有。七十六聖發起,其所繫天下而有之,豈一日哉! |
姜尚 ♦ 六韜 ♦ - ♦ TPYL_01_01_001_000_017_0001 |
|
18.天部/元氣: 物理論 |
楊泉《物理論》曰:揚雄非渾天而作蓋天,圓其蓋左轉,日月星辰隨而東西。桓譚難之,雄不解。此蓋天者,復難知也。元氣皓大,則稱皓天。皓天,元氣也,皓然而已,無他物焉。 |
楊泉 ♦ 物理論 ♦ - ♦ TPYL_01_01_001_000_018_0001 |
|
19.天部/元氣: 檄靈賦 |
揚雄《檄靈賦》曰:自今推古,至於元氣始化,古不覽今,名號迭毀,請以《詩》《春秋》言之。 |
揚雄 ♦ 【文】檄靈賦 ♦ - ♦ TPYL_01_01_001_000_019_0001 |
|
20.天部/元氣: 解嘲 |
又《解嘲》曰:《太玄》五千文,支葉扶疏,獨說十餘萬言,深者入地底,高者出蒼天,大者涵元氣,纖者入無倫。
等也。 |
揚雄 ♦ 解嘲 ♦ - ♦ TPYL_01_01_001_000_020_00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