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Sky杜庫斯基   | 首頁 | 我的資料庫 | 登出
  資料庫: DILA-PlaceAuthority    文獻集:
查詢: reset undo 捲到下一篇  捲到下個詞
顯示切換: TagRef DocMeta Comment Udef S <br/> pb lb
Query: .all
Matches: 19844 
ContentComment
1.闊悉多國 (PL000000000001)
地名: 闊悉多國 (Khost, カスタ)

地理位置: 阿富汗
行政區域: 阿富汗
註解: 印度古國,詳址待考。此處據《大唐西域記校注》所載:此國在阿富汗東北部阿姆河上游支流Khost River流域。此國座標採大約位置,非實際考察定位。(西域註:962;西域釋:70)
地名分類: 廣大之陸上人文地理區域
 
2.興都庫什山 (PL000000000002)
地名: 興都庫什山 (Hindu Kush, ヒンドゥークシュ山脈, Siyah Kōh)
別名: 大雪山, 黑嶺, 黑山, 錫雅柯山, Paropamisoa, Paropamisus
別名數: 06
地理位置: 阿富汗
行政區域: 阿富汗
註解: 位於中亞,東西向橫貫阿富汗的山脈。東端較高,屬於帕米爾高原的延伸,海拔大約在4500-6000米之間;西端大約為3500-4000米。山脈總長大約966千米。黑嶺:《慈恩傳》作黑山,波斯語作Siyah-Koh,為阿富汗東境的錫雅柯山的意譯。疑為希臘文獻的Paropamisoa。以此嶺劃分境界。黑嶺據雲是夏季山不積雪之意。(西域解:31;西域註:46、137;http://zh.wikipedia.org/zh-tw/興都庫什山http://en.wikipedia.org/wiki/Hindu_Kushhttp://en.wikipedia.org/wiki/Paropamisus,2011.11.21)
地名分類: 山峰、山脈
 
3.勝境關 (PL000000000003)
地名: 勝境關
別名: 界關
別名數: 01
地理位置: 富源縣
行政區域: 中國-雲南省-曲靖市-富源縣
註解: 古代由黔入滇的重要關隘。(http://baike.baidu.com/view/113395.htm,2016.10.26)
地名分類: 地點
 
4.葉護南牙 (PL000000000005)
地名: 葉護南牙

地理位置: (Balkh)
行政區域: 阿富汗-巴爾赫省(Balkh)-Balkh
地名分類: 地點
 
5.厭怛國 (PL000000000006)
地名: 厭怛國
別名: 厭達國, 嚈噠國, 挹怛國
別名數: 03
地理位置: (Balkh)
行政區域: 阿富汗-巴爾赫省(Balkh)-Balkh
註解: 應為Balkh(余太山?噠史研究中的若干問題,《中亞學刊》第1輯(1983年),中華書局,頁91-115)
地名分類: 廣大之陸上人文地理區域
 
6.波利城 (PL000000000010)
地名: 波利城 (Bhallika, Bhalluka)

地理位置: (DawlatAbad)
行政區域: 阿富汗-巴爾赫省(Balkh)-DawlatAbad
註解: 《大唐西域記.卷一》縛喝國條載:大城西北五十餘里有提謂城,又城北四十餘里有波利城,城中各有高三丈餘之窣堵波,是二長者受如來之髮爪,返其本國所建,為釋迦法中最初之窣堵波。(佛光:4962)
地名分類: 地點
 
7.縛伽浪國 (PL000000000011)
地名: 縛伽浪國 (Baghlan, バーグラーン)

地理位置: (Khulm)
行政區域: 阿富汗-巴爾赫省(Balkh)-Khulm
註解: 古西域國。此座標依據馬迦特比定之為Baghlan,位於阿姆河以南之Doshi 河中游,今Kunduz 西南約60公里,由Surkhāb及安呾羅縛組成。此名亦經波斯佚名作者《世界疆域志》、比魯尼Canon著錄。(西域註:113;http://en.wikipedia.org/wiki/Baghlan,2010.10.18)
地名分類: 廣大之陸上人文地理區域
 
8.忽懍國 (PL000000000012)
地名: 忽懍國 (クルム)
別名: 怱懍國, 拂㨆, 忽懍, 拂林
別名數: 04
地理位置: (Khulm)
行政區域: 阿富汗-巴爾赫省(Balkh)-Khulm
註解: 即 Khulm。今阿富汗境內的 Tāsh-Qurghān 北郊。(西域註:114;http://en.wikipedia.org/wiki/Khulmhttp://www.eurasianhistory.com/data/articles/a04/480.html,2009.03.25)
地名分類: 廣大之陸上人文地理區域
 
9.羅爛城 (PL000000000017)
地名: 羅爛城 (LuolanCheng)

地理位置: (BamyanCity)
行政區域: 阿富汗-巴米揚省(Bamiyan)-BamyanCity
註解: 梵衍那國王城。《西域注》載,王治羅爛城(史圖五:63-64),有大城四五。水北流入烏滸河。其國都則為今阿富汗喀布爾西約150英里的巴米揚(Bāmīyān)城。現今多稱巴米安(Bamian)。(佛光:4633;史圖五:63-64;淵四.御定淵鑑類函.卷二百三十七:49;西域註:130;西域釋:16;http://ccbs.ntu.edu.tw/silk/silkroad/03_bamiyan/bamiyan.html,2010.06.10)
地名分類: 地點
 
10.梵衍那國 (PL000000000018)
地名: 梵衍那國 (バーミヤーン, Bamian, Bāmiyān, FanYanNaGuo, Bāmīkān)
別名: bāmiyana, 巴米安, 蚇延國, 苑湯州, 失苑延, 失范延, 犯引國, 梵衍國, Śiribāmiyān, 帆延國, 望衍國, 范陽國
別名數: 12
地理位置: (BamyanCity)
行政區域: 阿富汗-巴米揚省(Bamiyan)-BamyanCity
註解: 位於阿富汗興都庫什山中的西域古國。詳址待考。《西域釋》載有三地,其三約位在koh-i-Baba峰之北,阿姆河支流Kunduz上游。 《西域注》載,王治羅爛城(史圖五:63-64),有大城四五。水北流入烏滸河。其國都則為今阿富汗喀布爾西約150英里的巴米揚(Bāmīyān)城。現今多稱巴米安(Bamian)。(佛光:4633;史圖五:63-64;淵四.御定淵鑑類函.卷二百三十七:49;西域註:130;西域釋:16;http://ccbs.ntu.edu.tw/silk/silkroad/03_bamiyan/bamiyan.htmlhttp://jiten.biglobe.ne.jp/j/f6/cd/6c/9afe47f3f15c0f391a793412bdaaa82d.htm,2010.06.10)
地名分類: 廣大之陸上人文地理區域
 
11.呬摩呾羅國 (PL000000000020)
地名: 呬摩呾羅國 (Himatala, ヒーマタラ)

地理位置: (FayzAbad)
行政區域: 阿富汗-巴達赫尚省(Badakhshan)-FayzAbad
註解: 確切位置尚難以考定,城名、詳址均待考。亦睹貨羅故地。馬迦特疑是Hēmatāla之對音,可能是梵文對Hephthal= 嚈噠一字之轉寫(《伊蘭考》頁239)。在阿富汗東北境科克恰河 (Kokoha)之南,今開胥姆 (Kishm)與法扎巴德(Faizabad )之中間。玉爾氏謂即達雷姆(Daraim)。(T51n2087_p0940b14;西域釋:46;西域註:970)
地名分類: 廣大之陸上人文地理區域
 
12.淫薄健國 (PL000000000021)
地名: 淫薄健國 (Yamgan, ヤンバガーン, Yamgān)
別名: Hamakān
別名數: 01
地理位置: (Jurm)
行政區域: 阿富汗-巴達赫尚省(Badakhshan)-Jurm
註解: 確切位置尚難以考定,詳址均待考。當是Yamgān或Hamakān,位於Kokcha河(37.201788,70.492038)流域,米諾爾斯基考定其地為上游,流經瞢健(Munjān)、下游稱Jarm河的河流中段地區。(馬迦特《烏滸水與那密水考》,頁47;米諾爾基斯《世界疆域志》譯註,頁368)。位於Kokcha流域的淫薄健國的語言則為Munji(瞢健)方言。見水谷真成譯註《大唐西域記》,頁378。(T51n2087_p0940c04;西域註:972、西域釋:138)
地名分類: 廣大之陸上人文地理區域
 
13.訖栗瑟摩國 (PL000000000022)
地名: 訖栗瑟摩國 (Khrishma, クルスマ)

地理位置: (Kishim)
行政區域: 阿富汗-巴達赫尚省(Badakhshan)-Kishim
註解: 確切位置尚難以考定,城名、詳址均待考。馬迦特比定為Kishm(《伊蘭考》,頁217、231、238)。此地當是在Fayzābād與Talaqān之間,沿Kokcha河(37.201788,70.492038)之村鎮。今阿富汗東北境Fayzābād西南之Kishm。(西域釋:72;西域註:968;http://en.wikipedia.org/wiki/Kishim,2010.10.19)
地名分類: 廣大之陸上人文地理區域
 
14.屈浪拏國 (PL000000000023)
地名: 屈浪拏國 (Kuran, クラーンナ)
別名: 俱蘭, 俱羅弩, 俱爛那
別名數: 03
地理位置: (KuranWaMunjan)
行政區域: 阿富汗-巴達赫尚省(Badakhshan)-KuranWaMunjan
註解: 穆斯林地理文獻中之Kurān(伊斯塔赫裡書,頁289,行14,頁298,行11),馬迦特認為當讀作Kurān。案此地自古已來以盛產金精(琉璃)著稱,與近代調查勘察所得相同。據烏德(Wood)書,Kokcha河(36.32180,70.739242)上游有地,名Kurān;按Garm省有一區盛產天青石(Lapis Lazuli),該區名Kuran,這一情況符合十一世紀波斯佚名作者《世界疆域志》中的記載。(T51n2087_p0940c10;西域註:973、西域釋:79)
地名分類: 廣大之陸上人文地理區域
 
15.達摩悉鐵帝國 (PL000000000025)
地名: 達摩悉鐵帝國 (Dar-i Mastit)
別名: 達摩悉鬢多國, 休密, 鉢和, 和墨城, 達摩悉須多國, 胡密, 護密, 鑊偘, 鑊侃國, 達摩鐵悉帝國
別名數: 10
地理位置: (Wakhan)
行政區域: 阿富汗-巴達赫尚省(Badakhshan)-Wakhan
註解: 國之都昏馱多城(Khandud)。達摩悉鐵帝此名曾被還原為梵文Dharmasthiti。馬迦特主張這不是該地真實名稱(《伊蘭考》,頁225)。這區基本上就是瓦罕(同上,頁223),在瓦罕之南,乞特拉爾東北約九十公里處。(沙畹《西突厥史料》法文本,頁164,注4,中譯本頁150,注3)。關於瓦罕的史地概況,參看摩根斯蒂恩(Morgenstierne)《印度伊朗邊境語言》(Indo-Iranian Frontier Languages)Ⅱ。(T51n2087_p0940c24;西域註:975;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93%A6%E7%BD%95%E8%B5%B0%E5%BB%8A&variant=zh-tw, 2008.12.30)
地名分類: 廣大之陸上人文地理區域
 
16.婆羅犀那大嶺 (PL000000000033)
地名: 婆羅犀那大嶺 (Khawak Pass, Khāwak)
別名: 婆羅犀羅
別名數: 01
地理位置: 巴格蘭省(Baghlan)
行政區域: 阿富汗-巴格蘭省(Baghlan)
註解: 屬興都庫什山山嶺。海拔約 4,370米 或14,340英呎,範圍從阿富汗北部通過 Andarab 和 巴格蘭。《釋迦方誌》云:「南北三四百里。山地極高。」《水經》云:「高可千餘裡。」兩邊漸下,南北豎嶺,行數極多,百餘條矣。多有山蔥,崖峽蔥翠,因以名焉。嶺南接大雪山,北至千泉,應有二千五百許裡。(http://en.wikipedia.org/wiki/Khawak_Passhttp://zh.wikisource.org/釋迦方誌,2010.10.01)
地名分類: 山峰、山脈
 
17.提謂城 (PL000000000038)
地名: 提謂城 (Trapusa, Tapussa, Ga-gon)
別名: 帝梨富娑, 帝履富娑, 帝隸浮娑, 布薩, 離謂
別名數: 05
地理位置: (Mardyan)
行政區域: 阿富汗-朱茲詹省(Jowzjan)-Mardyan
註解: 《大唐西域記.卷一》縛喝國條載,大城西北五十餘里有提謂城,又城北四十餘里有波利城,城中各有高三丈餘之窣堵波,是二長者受如來之髮爪,返其本國所建,為釋迦法中最初之窣堵波。 (佛光:4962)
地名分類: 地點
 
18.胡寔健國 (PL000000000039)
地名: 胡寔健國 (Gūzgānān, Jūzjān, グーズガーン)
別名: 䕶特健國, 䕶時健, 遏密城, 胡實健國
別名數: 04
地理位置: (Shibirghan)
行政區域: 阿富汗-朱茲詹省(Jowzjan)-Shibirghan
註解: 西域古國名。在今sheberghan 南。《大唐西域記》載:東西五百餘裡,南北千餘裡。多山川,出善馬。唐竒沙州都督府於䕶特健國所治遏密城置。據《世界疆域志》,胡寔健為地區名,而非城市名。希臘托勒密《地理志》及《波斯地誌》都提及此地出善馬,與玄奘所記「多山川,出善馬」相符。(淵四.舊唐書.卷四十:90;西域註:126;西域釋:43;史圖五:63-64;http://en.wikipedia.org/wiki/Sheberghan,2010.06.08)
地名分類: 廣大之陸上人文地理區域
 
19.弗栗恃薩儻那國 (PL000000000040)
地名: 弗栗恃薩儻那國 (Vrjisthāna, Vardasthana, ヴリジスターナ)
別名: 弗栗氏薩儻那國
別名數: 01
地理位置: (KabulCity)
行政區域: 阿富汗-喀布爾省(Kabul)-KabulCity
註解: 北印度古國。詳址待考。語義不明、學術界就此國方位問題尚無定論。國都城號護苾那,方位不明。一說在今阿富汗喀布爾以北之Hupiān/Opian(康寧哈姆書,德里重印版,1979,頁29)。位喀布爾河流域。其《大唐西域記》所載之婆羅犀那大嶺,疑指今Khāwak(Khawak)山口(35.666667,69.8)。此國坐標採大約位置。(西域註:959;西域釋:134)
地名分類: 廣大之陸上人文地理區域
 
20.阿利尼國 (PL000000000042)
地名: 阿利尼國 (Ārhan, Haẓrät Imām, Alni)
別名: Ārhang, Hazrat Imam
別名數: 02
地理位置: (HazratiImam)
行政區域: 阿富汗-昆都士省(Kunduz)-HazratiImam
註解: 古西域國。此座標依據馬迦特比定為Ārhan或Ārhang,按Ārhan為烏滸水上著名渡過口。米諾爾斯基指出Ārhan實際位於Haẓrät Imām附近(米諾爾斯基《世界疆域志》譯註,頁359-360)。(西域註:966;西域釋:4)
地名分類: 廣大之陸上人文地理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