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 Comment |
1.周家臺_病方及其它 |
周家臺三○號秦墓簡牘《病方及其它》釋文
●取肥牛膽盛黑叔(菽)中,盛之而係(繫)縣(懸)陰所,乾。用之,取十餘叔(菽)置鬻(粥)中而(飲)之,巳(已)腸辟。不巳(已),309復益(飲)之。鬻(粥)足以入之腸。310
●溫病不汗者,以淳(醇)酒漬布,(飲)之。311
●取車前草實,以三指竄(撮),入酒若鬻(粥)中,(飲)之,下氣。312
●以正月取桃橐(蠹)矢(屎)少半升,置淳(醇)酒中,溫,(飲)之,令人不單(癉)病。313
●取新乳狗子,盡(煮)之。即沐,取一匕以殽沐,長髮。314
●去黑子方:取稾(藁)本小弱者,齊約大如小指。取東〈柬(欄)〉灰一升,漬之。(染)稾(藁)本東〈柬(欄)〉315灰中,以靡(摩)之,令血欲出。因多食蔥,令汗出。(恆)多取櫌桑木,燔以爲316炭火,而取牛肉剶(劙)之,小大如黑子,而炙之炭火,令溫勿令焦,即317以傅黑子,寒輒更之。318
〖〗乾者,令人孰(熟)以靡(摩)之,令欲出血,即以并傅,彼(被)其上以□枲絮。善布清席,319東首臥到晦,眀(明)復到南臥,晦起,即以溫〈酒〉賁(噴),以羽漬,稍去之,以粉傅之。320
人所恆炊(吹)者,上橐莫以丸礜,大如扁(蝙)蝠矢而乾之。即發,以四分升一321(飲)之。男子(飲)二七,女子欲〈(飲)〉七。322
●叚(瘕)者,燔劍若有方之端,卒(淬/焠)之醇酒中。女子二七,男子七,以(飲)之,巳(已)。323
●治(痿)病:以羊矢(屎)三斗,烏頭二七,牛脂大如手,而三溫(煮)之,洗其□,324巳(已)(痿)病亟甚。325
●巳(已)齲方:見東陳垣,禹步三步,曰:“睪(皋)!敢告東陳垣君子,某病齲齒,笱(苟)令某齲巳(已),請326獻驪牛子母。”前見地瓦,操;見垣有瓦,乃禹步,巳(已),即取垣瓦貍(埋)東陳垣327止(址)下。置垣瓦下,置牛上,乃以所操瓦蓋之,堅貍(埋)之。所謂“牛”者,頭虫也。328
●巳(已)齲方:以叔(菽)七,稅(脫)去黑者。操兩瓦,之東西垣日出所燭,先貍(埋)一瓦垣止(址)下,復環(還),禹步三329步,祝曰:“嘑(呼)!垣止(址),笱(苟)令某齲巳(已),予若叔(菽)了〈子〉。”而數之七,齲巳(已),即以所操瓦而蓋□。330
●其一曰:以米亦可。男子以米七,女子以米二七。331
●巳(已)齲方:見車,禹步三步,曰:“輔車﹦(車車)輔,某病齒齲,笱(苟)能令某齲巳(已),令332若毋見風雨。”即取車(舝-轄),毋令人見之及毋與人言。操歸,匿屋中,令333毋見﹦(見,見)復發。334
●病心者,禹步三,曰:“睪(皋)!敢告泰﹦山﹦(泰山,泰山)高也,人居之;□□之孟(猛)也,人席之。不(智-知)335而心疾,不(智-知)而咸。”即令病心者南首臥,而左足踐之二七。337
歲實。赤槐獨指,撎某叚(瘕)心疾。”即兩手撎病者腹。336
●操杯米之沱(池),東鄉(向),禹〖步三〗步,投米,祝曰:“睪(皋)!敢告338曲沱(池),某癰某波。禹步房,令某癰數去。”339
●禹步三,汲井,以左手繘,令可下免(挽)(甕),即(?)340下免(挽)繘(甕),左操杯,鯖(甕)水;以一杯盛米,毋341下一升。前置杯水女子前,即操杯米,禹步【三步】,342祝曰:“睪(皋)!敢告鬻。”步投米坨(地),祝投米曰:“某有子三月,343疾生。”即以左手撟杯水(飲)女子,而投杯坨(地),杯□□344
●馬心:禹步三,鄉(向)馬祝曰:“高山高絲(?),某馬心天,某爲我巳(已)之,并企侍之。”即午畫345坨(地),而最(撮)其土,以靡(摩)其鼻中。346
●先農:以臘日,令女子之市買牛胙、市酒。過街,即行(拜),言曰:“人皆祠泰父,我獨祠347先農。”到囷下,爲一席,東鄉(向),三腏,以酒沃,祝曰:“某以壺露、牛胙,爲先農除348舍。先農笱(苟)令某禾多一邑,先農恆先泰父食。”到眀(明)出種,即趣(?)邑最富者,349與皆(偕)出穜(種)。即巳(已),禹步三,出穜(種)所,曰:“臣非異也,農夫事也。”即名富者名,曰:“某不能350勝其富,農夫使某走來代之。”即取腏以歸,到囷下,先侍(偫)豚,即言囷下曰:“某爲351農夫畜,農夫笱(苟)如□□,歲歸其禱。”即斬豚耳,與腏以并涂囷廥下。恆352以臘日塞禱如故。353
●取戶旁腏黍,裹臧(藏)。到穜(種)禾時,燔冶,以殽穜(種)﹦(禾種),令禾毋閬(稂)。354
…………【中與醫藥無關者略】
●“今日庚午利浴(蠶),女毋辟(避)瞙﹦(瞙瞙)者,目毋辟(避)胡者,腹毋辟(避)男女牝牡者。”以脩(滫)清一368桮(杯),(礉)赤叔(菽)各二七,并之,用水多少,次(恣)殹。浴(蠶)必以日毚(纔)始出時浴之,十五日乃369巳(已)。370
●以壬辰,己巳、卯(塈)囷垤(窒)穴,鼠弗穿。371
●巳(已)鼠方:取大白礜,大如母(拇)指,置晉斧(釜)中,涂而燔之,毋下九日,冶之,以372
●肥牛,善食之,而(飲)以,一月巳(已)。373
●以給、顛首、沐浞 ,并參(三)煴(溫)(煮)之,令374
取東〈柬(欄)〉灰一斗,淳(醇)毋下三斗,孰(熟)□而(煮)375
●北鄉(向),禹步三步,曰:“嘑(呼)!我(智-知)令﹦某﹦瘧﹦者〖﹦〗(令某瘧者。令某瘧者)某也。若笱(苟)令某瘧巳(已),□﹦□﹦□言若376
并合和之。即取守室二七,置椆中,而食以丹,各盈其復(腹),堅377塞,勿令,置□後數宿,□之乾,即出,冶,和合樂□□(飲)食,即女子蚤巳(已))。378
女杯復產(産)男(?)□之期,曰:“益若子乳。”379
赤□□指□□□﹦不□□380
曰□381
|
- ♦ - ♦ - ♦ M0001_Zhoujiatai_Bingfangjiqita.txt |
|
2.武威漢代醫簡 |
武威漢代醫簡簡文釋文(1) (劉力勛)
(空白簡)【1】
(空白簡)【2】
●治久欬(咳)上氣,喉中如百蟲鳴狀,卅 (歲)以上方:茈(柴)胡、桔梗、蜀椒各二分,桂、烏【3】
喙、薑各一分,凡六物冶合,和丸以白密(蜜),大如嬰(櫻)桃。晝夜含三丸,消(稍)【4】
咽其汁。甚良。【5】
治傷寒遂<逐>風方:付(附)子三分、蜀椒三分、澤舄(瀉)五分、烏喙三分、細辛五分、 (术)五分。凡五物皆冶【6】
合,方寸匕酒飲,日三飲。【7】
□治 (鵝)聲□□□言方:术、方(防)風、細辛、薑、桂、付(附)子、蜀椒、桔梗,凡八物,各二兩,并冶合,和以方寸匕。先餔飯米【8】
麻(糜),飲藥耳●。治諸 (癃):石 (癃)出石,血 (癃)出血,膏 (癃)出膏,泔 (癃)出泔,此五 (癃)皆同樂(藥)治之。 (术)、薑、【9】
瞿麥各六分,兔糸實、滑石各七分,桂半分,凡六物皆冶合,以方寸匕。酒飲,日六七。病立 (愈),石即出。【10】
□□瘀方:乾當歸二分,弓(芎)窮(藭)二分,牡丹二分,漏盧(蘆)二分,桂二分,蜀椒一分, (蝱)一分,凡【11】
□□皆冶合,以淳(醇)酒和,飲一方寸匕,日三飲。倍(背)恿(痛)者,臥藥□中,當出血久瘀。【12】
治金創(瘡)止恿(痛),令創中溫方:曾青一分,長石二分,凡二物皆冶合,和溫酒飲一刀,日三。創立不恿(痛)。【13】
皆冶合,和,以方寸匕,酒飲。不過,再飲。血立出不,不即大便血。良禁●。治金創腸出方:冶龍骨【14】
三指□撮,和以鼓<豉>汁飲之。□□禁□□□□●。治金創內 (痙)創養(癢)不恿(痛)腹張(脹)方:黃芩【15】
治目恿(痛)方:以春三月上旬治<冶>藥。曾青四兩, (戎)鹽三兩,皆冶合,以乳汁和,盛以銅器。以傅(敷)目,良。【16】
治百病膏藥方:蜀椒一升,付(附)子廿果(顆),皆父。豬肪三斤,煎之五沸,浚去宰(滓)。有病者取【17】
大如羊矢(屎),温酒饮之,日三四。與<其>宰(滓)捣之,丸大如赤豆。心寒气胁下恿(痛),吞五丸,日三吞。【18】
懑(滿) (愈),出葴(針)●。寒氣在胃,莞(脘)腹懣(滿)□腸□□□□□ (留)□葴,病者呼四五十,乃出葴(針)。次刾(刺)【19】
膝下五寸分間,榮深三分, (留)葴(針)如炊一升米頃,出葴(針),名曰三里。次刾(刺)項從上下十一椎俠(夾)椎兩,刾(刺)榮【20】
深四分, (留)葴(針)百廿息,乃出葴(針),名曰肺輸(腧)。刾(刺)后三日病 (愈)平復●。黃帝治病神魂忌:人生一 (歲)毋 (灸)心,【21】十日而死;人生二 (歲)毋 (灸)腹,五日而死;人生三 (歲)毋 (灸)背,廿日死;人生四 (歲)毋 (灸)頭,三日而死;人生五【22】
(歲)毋久(灸)足,六日而死;人生六 (歲)毋 (灸)手,二日死;人生七日<歲>毋 (灸)脛,卅日而死;人生八 (歲)毋 (灸)肩,九日而死;人【23】
{有脫簡}者與五 (歲)同;六十至七十者與六 (歲)同;七十至八十者與七 (歲)同;八十至九十者與八 (歲)同;九十至【24】
百 (歲)者與九 (歲)同;年已過百 (歲)者不可 (灸)刾(刺),氣脈壹絕, (灸)刾(刺)者隨葴(針) (灸)死矣。獨【25】
_身不□□,名曰□□□□,扁(遍)雍(臃)種(腫)上下左右,□【26】
_者,名曰□泉水也。先从 气逆,膝以下寒,氣脈不通,先【27】
□□出_飲食已驗 【28】
_ 石鐘乳三分,巴豆一分,二者二分,凡三物皆冶合,丸以密,大如吾(梧)實。宿毋食,旦吞三丸。【29】
_ 魚葷采(菜),_ 勿見風,□常飯五□大麥飯,禁房內,勿見火皇(光)日月,六十日知,百 (日已)。【30】
_ 兩手不到頭不得臥方:大黃、勺(芍)樂(藥)、薑、桂、桔梗、蜀【31】
_ 飲水,常作赤豆麻洙服之,卅日止。禁豬肉魚葷采(菜)。【32】
_ 日病愈。禁酒葷菜魚亲(辛)。【33】
_ 鬲(膈)上當歐(嘔),在鬲(膈)下當下泄,良禁。勿忘(妄)傳也。【34】
_ 七,當大下水盡,飲大麥粥【35】
五分 物皆 酒飲一方寸匕,日三飲。不過三飲,此藥禁【36】
胡四 【37】
_ 藥畢餘炊之【38】
_ 【39】
_ 【40】
_ 【41】
●治魯氏青行解=(解,解)腹方:麻黃卅分,大黃十五分,厚朴、石膏、苦參各六分,烏喙、付(附)子各二分,凡七物【42】
皆并□冶合,□和以方寸匕一,飲之,良甚。皆 (愈)。傷寒逐風。【43】
●治心腹大積上下行如虫狀大恿(痛)方:斑 (蝥)十枚,地 (膽)一枚,桂一寸,凡三物皆并【44】
冶合,和,使病者宿毋食,旦飲藥一刀圭,以肥美 (閉) (塞)十日壹飲藥,如有徵當出。●從【45】
治伏梁裹膿在胃腸之外方:大黃=(黃,黃)芩、勺(芍)藥、各一兩,消(硝)石二兩,桂一尺,【46】
桑卑(蜱)肖(蛸)十四枚, 虫三枚,凡七物皆父且,漬以淳(醇)酒五升,卒(晬)時。煮之三。【47】
去中令(冷)病後不復發 (閉) (塞)方: (穿)地长與人等,深七尺,橫五尺,用白羊矢(屎)乾之十餘石置其【48】
阬(坑)中,從(縱)火其上,羊矢(屎)盡,索橫木阬(坑)上,取其臥,人臥其阬(坑)上,熱氣盡,乃止。其病者,慎勿得出見【49】
●治金創(瘡)內漏血不出方:藥用大黃 (丹)二分、曾青二分、消(硝)石二分、 虫三分、 (蝱)【50】
頭二分,凡五物皆冶合,和,以方寸匕一,酒飲。不過,再飲,血立出,不即從大便出。【51】
治金創(瘡)止慂(痛)方:石膏一分,薑二分,甘草一分,桂一分,凡四物皆冶合,和,以方寸寸,酢【52】
浆飲之,日再夜一,良甚,勿傳也。【53】
●治金 (腸)出方:冶龍骨三指撮,以鼓<豉>汁飲之,日再三飲, (腸)自爲入,大良,勿傳也。【54】
●治□□□□□□潰醫不能治禁方:其不 (愈)者,半夏、白斂(蘞)、勺(芍)藥、細辛、【55】
烏喙、赤石脂、貸赭、赤豆初生未臥者、 (蠶)矢(屎),凡九物皆并冶合,其分各等,合和【56】
治千金膏藥方:蜀椒四升,弓(芎)窮(藭)一升,白芷一升,付(附)子卅果(顆),凡四物【57】
皆冶父且,置銅器中,用淳(醇) (醯)三升漬之卒(晬)時。取 (豶)豬肪三斤先前(煎)【58】
之。先取雞子中黃者置梧<桮>中,撓之三百,取藥成(盛)。以五分匕一置雞子中,復【59】
撓之二百。薄以塗其雍(臃)者上,空者遺之,中央大如錢。藥乾,復塗之,如【60】
前法三塗,去其故藥。其毋農(膿)者,行 (愈);已有農(膿)者,潰。毋得力作,禁食□諸采(菜)。【61】
□□置□□上良甚。創恿(痛) (痙)皆中之,良。勿傳也。【62】
逆氣,吞之;喉痹,吞之、摩之;心腹恿(痛),吞之;嗌恿(痛),吞之;血府恿(痛),吞之、摩之;咽【63】
□乾,摩之;齒恿(痛),塗之;昏(衊)衄,塗之;鼻中生 (惡)傷,塗之,亦可吞之。皆大如【64】
酸棗,稍咽之,腸中有益爲度,摩之,皆三乾而止。此方禁。又中 (婦)人乳餘【65】
□,吞之。氣龍(聾),裹藥以縠,塞之耳,日壹易之。金創(瘡)塗之;頭恿(痛)風塗【66】
之,以三指摩□。□□□ (疝)吞之;身生 (惡)氣塗之,此膏藥大良,勿得傳。【67】
六日脛中當恿=(痛,痛)至足下,傷膿出,逐<遂>服之,卅日知 (愈)六十日,須麋(眉)生。音聲雖 (嘶)敗能復精(清)。鼻柱【68】
鼻中當 (腐)血出。若膿出,去死肉,藥用代盧( )如(茹)、巴豆各一分,并合和,以絮裹藥塞鼻,諸息肉皆【69】
出。不出,更飲調中藥=(藥,藥)用亭磨(磿)二分,甘逐二分,大黃一分,冶合,和,以米汁飲一刀圭,日三四飲,徵出乃止。即鼻不利,【70】
藥用利(藜)盧(廬)一本,亭磨(磿)二分,付(附)子一分,早(皂)莢一分,皆并父且,合和,以醇 (醯)漬卒(晬)時,去宰(滓),以汁灌其鼻中。【71】
_ 徵當下,從大便出。【72】
_ 老瘦者,以人事感之。此藥亦中治毒養(癢),如【73】
_ 飲食,數□,禁不傳也。【74】
_ 二升□□,復置水一升,其中爲東鄉(向)造(灶),炊以葦薪若桑【75】
_ 相得丸之,大如吾(梧)實。先餔食,吞二丸,日再服,藥一【76】
_ 四兩,消(硝)石二兩,人參、方(防)風、細辛各一兩,肥棗五【77】
●右治百病方【78】
木牘
治久欬(咳)上氣喉中如百虫鳴狀卅 (歲)以上方:茈(柴)胡、枯<桔>梗、蜀椒各二分,桂、烏喙、薑各一分,凡六物冶合,和丸白密(蜜),大如嬰(櫻)桃。晝夜含三丸,稍咽之,甚良。【79】
●治久欬(咳)逆上氣湯方:茈(紫)□菀七束,門冬(東)一升,款東(冬)一升,槖吾一升,石膏半升,□白□□一□束,桂一尺,密(蜜)半升,棗卅枚,半夏十枚,凡十物皆父且。【80甲】
半夏毋父且,洎水斗六升,炊令六沸,浚去宰(滓),温飲一小桮(杯),日三飲,即藥宿當更沸之。不過三、四日逾(愈)。【80乙】
治痹手足雍(臃)種(腫)方:秦瘳(艽)五分,付(附)子一分●。凡二物冶合,和,半方寸匕一,先餔飯,酒飲,日三。以 (愈)爲度。【81】
●治久泄腸辟(澼) (臥)血□□裹□□□□醫不能治,皆射(謝)去方:黃連四分,黃芩、石脂、龍骨、人參、薑、桂各一分,凡七物皆并冶合。丸以密(蜜),大如彈丸,先餔【82甲】
食。以食大湯飲一丸。不知□□□□腸中□恿,加甘草二分;多血,加桂二分;多農(膿),加石脂二分;□一□□□□□;多□,加黃芩一分。禁鮮魚豬肉方禁良。【82乙】
樊(礬)石二分半,牡麴三分,禹餘量(糧)四分,黃芩七分,蘖米三分,●厚朴三分,凡六物皆冶合,和,丸以白密(蜜),丸大如吾(梧)實。旦吞七丸,餔吞九丸。【83甲】
莫(暮)吞十一丸。服藥十日,知小便數多;廿日 (愈)。公孫君方。【83乙】
白水矦(侯)所奏治男子有七疾方:何謂七疾?一曰陰寒,二曰陰 (痿),三曰苦衰,四曰精失,五曰精少,六曰槖下養(癢)濕,_ 不卒,名曰七疾。令人陰□小,槖下養(癢)濕,□之,黃汁出。 行小便時難。溺□赤黃泔白□便赤膿,餘□酒_ 苦□恿。膝脛寒,手足熱,上煩,臥不安床,涓目泣出,_ 下常恿(痛),溫=(溫,溫)下溜旁(膀)急。【84甲】
□蘇□□□□□陰_ 有病如此,名爲少 (瘍)。何巳□□□尚□_ 伏下_ 已汻□孙□內傷 其坐□則□應中 見□□□驚□□酒大樂(藥),久坐不起,□便不_ ,有病如此,終古毋子。治之方:活(栝)樓根十分,天雄五分,牛膝四分,續斷四分,□□五分,昌(菖)蒲二分,凡六物皆并冶合,和,以方寸匕一,爲後飯, (愈)。久病者,卅日平復,百日毋疾□苦。建威耿將軍方,良,禁,千金不傳也。【84乙】
_ 分,人髪一分,□煩□之,□焦一□□二分,□一分,凡八□物治□合,以溫酒飲,方寸匕一,日三飲之。呂功君方。有農(膿)者,自爲□□□□□□□□□出;有血不得爲農(膿)。●治東海白水矦(侯)所奏方,治男子有七疾及七傷。何謂七傷?一曰陰寒;二曰陰 (痿);三曰陰衰;四曰槖下【85甲】
濕而養,黃汁出,辛恿(痛);五曰小便有餘;六曰莖中恿(痛)如林(淋)狀;七曰精自出,空居獨怒,臨事不起=(起,起)死玉門中,意常欲得婦人。日甚者,更而苔(?)輕重,時腹中恿(痛),下弱(溺)旁(膀)光(胱),此病名曰□內 □傷。□桔梗十分,牛膝、續斷、方(防)風、遠志、杜仲、赤石脂、山朱(茱)臾(萸)、柏實各四分,肉從(蓯)容(蓉)、天雄、署(薯)與(蕷)、虵(蛇)_ □凡□十五物皆并冶□合 【85乙】
_ □惡□病大風方:雄黃、丹沙、礜石、 兹石、玄石、消(硝)石、_ 長_ 一兩,人□參, □搗之各異 (斯),_ 三重盛藥□□三石□□□三日【86甲】
_ 熱_ 上□□十□□ 飯藥以_ □豬□肉□魚辛,卅日知,六十日偷(愈)。_ 皆蕗<落>,隨皆復生。_ 雖折,能復起;不仁皆仁。【86乙】
治加(痂)及久創(瘡)及馬 方:取□駱蘇一□,付(附)子廿枚,蜀椒一升,乾當歸二兩,皆父且之。以駱蘇煎之,三沸,藥取以傅(敷)之,良甚。治人卒雍(臃)方:冶赤石脂以寒水和【87甲】
塗雍(臃)上,以 (愈)爲故,良。●治狗嚙人創恿(痛)方:煩(燔)狼毒,冶以傅(敷)之。創乾者,和以膏傅(敷)之。治漡(湯)火涷方:煩(燔)_□羅冶以傅(敷)之,良甚。【87乙】
治 (婦)人膏藥方:□樓三升,當歸十分,白茝四分,付(附)子卅枚,甘草七分,弓大 十分,菒草二束,凡七物以朌膊高(膏)舍之。【88甲】
治 (婦)人膏藥方:□樓三升,甘草七分,付子卅枚,菒草二束,弓大 十枚,白茝四分,當歸十分,凡七物以朌膊高(膏)之。之之凡六物合後曰。【88乙】
百病膏藥方:蜀椒四升,白茝一升,弓(芎)窮(藭)一升,付(附)子卅果(顆),凡四物父且,漬以淳(醇)醯三升,漬□□□三斤,先□□□□【89甲】
□枚煎藥□□□□□□浚,去宰(滓)【89乙】
五辰辛不可始久(灸)刾(刺),飲藥必死。甲寅、乙卯,不可久(灸)刾(刺),不出旬死。五辰不可飲藥,病者日益加□深。【90甲】
無□,禁朔、晦日甲午,皆不可始□□□□□□□□月六日、十六日、十八日、廿二日,皆不可久(灸);可久(灸)刾見血,□止巳□。【90乙】
牛膝半斤,直(值)五十;卑□半斤,直(值)廿五;朱(茱)臾(萸)二升半,廿五;方(防)風半斤,百;慈(磁)石一斤半,百卅;席( )虫半斤,廿五;小椒一升半,五十;山朱(茱)臾(萸)二升半,直(值)五十;黃芩一斤,直(值)七十。【91甲】
黃連半斤,直(值)百;□□二斤,直(值)廿七,子威取;河菆半斤,直(值)七十五;續斷一斤,百,子威取;□□□取藥,凡直(值)□九百廿七。【91乙】
□□□□□□大(太)兄(祝)爲天(泰)一,中者爲大 (歲),小者爲大將軍,太 (歲)常青,壹上天,常□□巳上□□己酉未下當此將□【92甲】
□大 (歲),大將軍,百官盡□□□□□□□不嫁女□皆□□□□□□□□入【92乙】
(1)釋文:以1975版的《武威漢代醫簡》爲底本,結合諸家的研究成果加以隸定和釋讀。釋文基本用寬式隸定;_ 表示簡文斷缺或漫漶字數不詳;□表示簡文泐蝕的字數;□腸表示根據殘餘字形或上下文義可以補出來的字;●表示原簡中各種特殊符號;下標“【】”內數字爲簡牘序碼;“( )”表示異體字、假借字的關係;“<>”表示訛誤字; “=”表示重文;“{}”內爲其它說明文字。
|
- ♦ - ♦ - ♦ M0002_Wuwei_Han_medical_slips.txt |
|
3.睡虎地秦簡1 |
《睡虎地秦簡》http://ctext.org/wiki.pl?if=en&chapter=528529
1 年記
2 昭王元年
3 二年,攻皮氏。
4 三年
5 四年,攻封陵。
6 五年,歸蒲反。
7 六年,攻新城。
8 七年,新城陷。
9 八年,新城歸。
10 九年,攻析。
11 十年。
12 十一年。
13 十二年。
14 十三年,攻伊〈闕〉。
15 十四年,伊〈闕〉。
16 十五年,攻魏。
17 十六年,攻宛。
18 十七年,攻垣、枳。
19 十八年,攻蒲反。
20 十九年。
21 廿年,攻安邑。
22 廿一年,攻夏山。
23 廿二年。
24 廿三年。
25 廿四年,攻林。
26 廿五年,攻茲氏。
27 廿六年,攻離石。
28 廿七年,攻鄧。
29 廿八年,攻□。
30 廿九年,攻安陸。
31 卅年,攻□山。
32 卅一年,□。
33 卅二年,攻啟封。
34 卅三年,攻蔡、中陽。
35 卅四年,攻華陽。
36 卅五年。
37 卅六年。
38 卅七年,□寇剛。
39 卅八年,閼輿。
40 卅九年,攻懷。
41 年
42 一年,攻邢丘。
43 二年,攻少曲。
44 三年。
45 四年,攻大(太)行,□攻。
46 五年,攻大(野)王。十二月甲午雞鳴時,喜產。
47 六年,攻□亭。
48 七年,攻長平。十一月,敢產。
49 八年,攻武安。
50 九年,□□□。
51 五十年,攻邯單(鄲)。
52 五十一年,攻陽城。
53 五十二年,王稽、張祿死。
54 五十三年,吏誰從軍。
55 五十四年
56 五十五年
57 五十六年,後九月,昭死。正月,(速)產。
58 孝文王元年,立即死。
59 莊王元年。
60 莊王二年。
61 莊王三年,莊王死。
62 今元年,喜傅。
63 二年。
64 三年,卷軍。八月,喜揄史。
65 四年,□軍。十一月,喜□安陸□史。
66 五年
67 六年,四月,為安陸令史。
68 七年,正月甲寅,鄢令史。
69 八年
70 九年
71 十年
72 十一年,十一月,獲產。
73 十二年,四月癸丑,喜治獄鄢。
74 十三年,從軍。
75 十四年。
76 十五年,從平陽軍。
77 十六年,七月丁巳,公終。自占年。
78 十七年,攻韓。
79 十八年,攻趙。正月,恢生。
80 十九年,□□□□南郡備敬(警)。
81 廿年,七月甲寅,嫗終。韓王居□山。
82 廿一年,韓王死。昌平君居其處,有死□屬。
83 廿二年,攻魏粱(梁)。
84 廿三年,興,攻荊,□□守陽□死。四月,昌文君死。
85 廿四年,□□□王□□。
86 廿五年
87 廿六年
88 廿七年,八月己亥廷食時,產穿耳。
89 廿八年,今過安陸。
90 廿九年
91 卅年
92 語書
93 廿年四月丙戌朔丁亥,南郡守騰謂縣、道嗇夫:古者民各有鄉俗,其所利及好惡不同,或不便於民,害於邦,是以聖王作為法度,以矯端民心,去其邪避(僻),除其惡俗。法律未足,民多詐巧,故後有間(幹)令下者。凡法律令者,以教道民,去其淫避(僻),除其惡俗,而使之之於為善(也)。今法律令已具矣,而吏民莫用,鄉俗淫失(泆)之民不止,是以法(廢)主之明法(也),而長邪避(僻)淫失(泆)之民,甚害於邦,不便於民。故騰為是而修法令、田令及為間私方而下之,令吏明布,令吏民皆明智(知)之,毋巨(距)於罪。今法律令已布,聞吏民犯法為間私者不止,私好、鄉俗之心不變,自從令、丞以下智(知)而弗舉論,是即明避主之明法(也),而養匿邪避(僻)之民。如此,則為人臣亦不忠矣。若弗智(知),是即不勝任、不智(知)(也);智(知)而弗敢論,是即不廉(也)。此皆大罪(也),而令、丞弗智(知),甚不便。今且令人案行之,舉劾不從令者,致以律,論及令、丞。有(又)且課縣官,獨多犯令而令、丞弗得者,以令、丞聞。以次傳;別書江陵布,以郵行。
94 凡良吏明法律令,事無不能(也);有(又)廉潔(潔)敦愨而好佐上;以一曹事不足獨治(也),故有公心;有(又)能自端(也),而惡與人辨(別)治,是以不爭書(署)。惡吏不明法律令,不智(知)事,不廉潔(潔),毋(無)以佐上,緰(偷)隨(惰)疾事,易口舌,不羞辱,輕惡言而易疾人,毋(無)公端之心,而有冒柢(抵)之治,是以善斥(訴)事,喜爭書。爭書,因恙(佯)瞋目扼捾(腕)以視(示)力,盱詢疾言以視(示)治,誈認醜言斫以視(示)險,坑閬強骯(伉)以視強,而上猶智之(也)。故如此者不可不為罰。發書,移書曹,曹莫受,以告府,府令曹畫之。其畫最多者,當居曹奏令、丞,令、丞以為不直,志千里使有籍書之,以為惡吏。
95 語書
96 秦律十八種
97 田律
98 雨為(澍),及誘(秀)粟,輒以書言(澍)稼,誘(秀)粟及墾田畼毋(無)(無)稼者頃數,稼已生後而雨,亦輒言雨少多,所利頃數。早(旱)及暴雨、水潦、()、群它物傷稼者,亦輒言其頃數。近縣令輕足行其書,遠縣令郵行之,防病八月囗囗之。
99 春二月,毋敢伐木山林及雍(壅)水。不夏月,毋敢夜(擇)草為灰,取生荔、卵鷇,毋囗囗囗囗囗囗毒魚鱉,置穽罔(網),到七月而縱之。唯不幸死而伐綰(棺)享(槨)者,是不用時。邑之紤(近)皂及它禁苑者,時毋敢將犬以之田。百姓犬入禁苑中而不追獸及捕獸者,勿敢殺;其追獸及捕獸者,殺之。河(呵)禁所殺犬,皆完入公;其它禁苑殺者,食其肉而入皮。 田律
100 入頃芻槀,以其受田之數,無墾不墾,頃入芻三石、槀二石。芻自黃及束以上皆受之。入芻槀,相輸度,可(也)。
101 禾、芻槀徹(撤)木、薦,輒上石數縣廷。勿用,複以薦蓋。 田律
102 乘馬服牛稟,過二月弗稟、弗致者,皆止,勿裹、致。稟大田而毋(無)恆籍者,以其致到日稟之,勿深致。 田律
103 百姓居田舍毋敢酤酉(酒),田嗇夫、部佐謹禁禦之,有不從令者有罪。
104 田律
105 廄苑律
106 以四月、七月、十月、正月膚田牛。卒歲,以正月大課之,最,賜田嗇夫壺酉(酒)束脯,為旱(皂)者除一更,賜牛長日三旬;殿者,誶田嗇夫,罰冗皂者二月。其以牛田,牛減潔,治(笞)主者寸十。有(又)里課之,最者,賜田典日旬;典,治(笞)卅。 廄苑律
107 叚(假)鐵器,銷敝不勝而毀者,為用書,受勿責。 廄苑
108 將牧公馬牛,馬牛死者,亟謁死所縣,縣亟診而入之,其入之其弗亟而令敗者,令以其未敗直(值)賞(償)之。其小隸臣疾死者,告其囗囗之;其非疾死者,以其診書告官論之。其大廄、中廄、宮廄馬牛(也),以其筋、革、角及其賈(價)錢效,其人詣其官。其乘服公馬牛亡馬者而死縣,縣診而雜買(賣)其肉,即入其盤、革、角,及(索)入其賈(價)錢。錢少律者,令其人備之而告官,官告馬牛縣出之。今課縣、都官公服牛各一課,卒歲,十牛以上而三分一死;不盈十牛以下,及受服牛者卒歲死牛三以上,吏主者、徒食牛者及令、丞皆有罪。內史課縣,大倉課都官及受服者。 囗囗
109 倉律
110 入禾倉,萬石一積而比黎之為戶。縣嗇夫若丞及倉、鄉相雜以印之,而遺倉嗇夫及離邑倉佐主稟者各一戶以氣(餼),自封印,皆輒出,餘之索而更為發戶。嗇夫免,效者發,見雜封者,以(題)效之,而複雜封之,勿度縣,唯倉自封印者是度縣。出禾,非入者是出之,令度之,度之當堤(題),令出之。其不備,出者負之;其贏者,入之。雜出禾者勿更。入禾未盈萬石而欲增積焉,其前入者是增積,可(也);其它人是增積,積者必先度故積,當堤(題),乃入焉。後節(即)不備,後入者獨負之;而書入禾增積者之旬事邑里於廥籍。萬石之積及未盈萬石而被(柀)出者,毋敢增積。櫟陽二萬石一積,咸陽十萬一積,其出入禾、增積如律令。長吏相雜以入禾倉及發,見之積粟,義(宜)積之,勿令敗。 倉
111 入禾稼,芻槀,輒為廥籍,上內史。芻槀各萬石一積,咸陽二萬一積,其出入、增積及效如禾。 倉
112 禾、芻槀積(索)出日,上贏不備縣廷。出之未(索)而已備者,言縣廷,廷令長吏雜封其廥,與出之,輒上數廷;其少,欲一縣之,(也)。廥才(在)都邑,當囗囗囗囗囗囗囗囗者與雜出之。 倉
113 囗囗囗囗囗不備,令其故吏與新吏雜先(索)出之。其故吏弗欲,勿強。其毋(無)故吏者,令有秩之吏、令史主,與倉囗雜出之,(索)而論不備。雜者勿更;更之而不備,令令、丞與賞(償)不備。 倉
114 程禾、黍囗囗囗囗以書言年,別其數以稟人。 倉
115 計禾,別黃、白、青。秫勿以稟人。 倉
116 稻後禾孰(熟),計稻後年。已獲上數,別粲、糯秙(黏)稻。別粲、糯之襄(釀),歲異積之,勿增積、以給客,到十月牒書數,上內史。 倉
117 縣上食者籍及它費大倉,與計偕。都官以計時讎食者籍。 倉
118 種:稻、麻畝用二斗大半斗,禾,麥一斗,黍、荅畝大半斗,叔(菽)畝半斗。利田疇,其有不盡此數者,可(也)。其有本者,稱議種之。 倉
119 縣遺麥以為種用者,淆禾以臧(藏)之。 倉
120 粟一石六斗大半斗,舂之為糲米一石;糲米一石為糳米九斗;九斗為毀(毇)米八斗。稻禾一石。有米委賜,稟禾稼公,盡九月,其人弗取之,勿鼠(予)。 倉
121 為粟廿斗,舂為米十斗;十斗粲,毀(毇)米六斗大半斗。麥十斗,為三斗。叔(菽)、荅、麻十五斗為一石。稟毀(毇)者,以十斗為石。 倉
122 宦者、都官吏、都官人有事上為將,令縣貸之,輒移其稟縣,稟縣以減其稟。已稟者,移居縣責之。 倉
123 有事軍及下縣者,齎食,毋以傳貸縣。 倉
124 月食者已致稟而公使有傳食,及告歸盡月不來者,止其後朔食,而以其來日致其食;有秩吏不止。 倉
125 駕傳馬,一食禾,其顧來有(又)一食禾,皆八馬共。其數駕,毋過日一食,駕縣馬勞,有(又)益壺〈壹〉禾之。 倉律
126 妾未使而衣食公,百姓有欲叚(假)者,叚(假)之,令就衣食焉,吏輒柀事之。 倉律
127 隸臣妾其從事公,隸臣月禾二石,隸妾一石半;其不從事,勿稟。小城旦、隸臣作者,月禾一石半石;未能作者,月禾一石。小妾、舂作者,月禾一石二斗半斗;未能作者,月禾一石。嬰兒之毋(無)母者各半石;雖有母而其母冗居公者,亦稟之,禾月半石。隸臣田者,以二月月稟二石半石,到九月盡而止其半石。舂,月一石半石。隸臣、城旦高不盈六尺五寸,隸妾、舂高不盈六尺二寸,皆為小;高五尺二寸,皆作之。 倉
128 小隸臣妾以八月傅為大隸臣妾,以十月益食。 倉
129 更隸妾節(即)有急事,總冗,以律稟食;不急勿總。 倉
130 城旦之垣及它事而勞與垣等者,旦半夕參;其守署及為它事者,參食之。其病者,稱議食之,令吏主。城旦舂、舂司寇、白粲操土攻(功),參食之;不操土攻(功),以律食之。 倉
131 日食城旦,盡月而以其餘益為後九月稟所。城旦為安事而益其食,以犯令律論吏主者。減舂城旦月不盈之稟。 倉
132 免隸臣妾、隸臣妾垣及為它事與垣等者,食男子旦半夕參,女子參。 倉
133 食囚,日少半斗。 倉
134 隸臣欲以人丁粼者二人贖,許之。其老當免老、小高五尺以下隸妾欲以丁粼者二人贖,許之。贖者皆以男子,以其贖為隸臣。女子操敃紅及服者,不得贖。邊縣者,複數其縣。 倉
135 畜雞離倉。用犬者,畜犬期足。豬、雞之息子不用者,買(賣)之,別計其錢。 倉
136 金布律
137 官府受錢者,千錢一畚,以丞、令印印。不盈千者,亦封印之。錢善不善,雜實之。出錢,獻封丞、令發用之。百姓市用錢,美惡雜之,勿敢異。 金布
138 布袤八尺,福(幅)廣二尺五寸。布惡,其廣袤不如式者,不行。 金布
139 錢十一當一布。其出入錢以金、布,以律。 金布
140 賈市居列者及官府之吏,毋敢擇行錢、布;擇行錢、布者,列伍長弗告,吏循之不謹,皆有罪。 金布
141 有買及有買(賣)(也),各嬰其賈(價);小物不能各一錢者,勿嬰。 金布
142 官相輸者,以書告其出計之年,受者以入計之。八月、九月中其有輸,計其輸所遠近,不能逮其輸所之計,囗囗囗囗囗囗囗移計其後年,計毋相繆。工獻輸官者,皆深以其年計之。 金布律
143 都官有秩吏及離官嗇夫,養各一人,其佐、史與共養;十人,車牛一兩(輛),見牛者一人。都官之佐、史冗者,十人,養一人;十五人,車牛一兩(輛),見牛者一人;不盈十人者,各與其官長共養、車牛,都官佐、史不盈十五人者,七人以上鼠(予)車牛、僕,不盈七人者,三人以上鼠(予)養一人;小官毋(無)嗇夫者,以此鼠(予)僕、車牛。豤(艱)生者,食其母日粟一斗,旬五日而止之,別以叚(假)之。 金布律
144 有責(債)於公及貲、贖者居它縣,輒移居縣責之。公有責百姓未賞(償),亦移其縣,縣賞(償)。 金布律
145 百姓叚(假)公器及有責未賞(償),其日(足)以收責之,而弗收責,其人死亡;及隸臣妾有亡公器、畜生者,以其日月減其衣食,毋過三分取一,其所亡眾,計之,終歲衣食不(足)以稍賞(償),令居之,其弗令居之,其人死亡,令其官嗇夫及吏主者代賞(償)之。 金布
146 縣、都官坐效、計以負賞者,已論,嗇夫即以其直(值)錢分負其官長及冗吏,而人與參辨券,以效少內,少內以收責之。其入贏者,亦官與辨券,入之。其責毋敢隃(逾)歲,隃(逾)歲而弗入及不如令者,皆以律論之。 金布
147 官嗇夫免,複為嗇夫,而坐其故官以貲賞(償)及有它責(債),貧窶毋(無)以賞(償)者,稍減其秩、月食以賞(償)之,弗得居;其免(也),令以律居之。官嗇夫免,效其官而有不備者,令與稗官分,如其事。吏坐官以負賞(償),未而死,及有罪以收,抉出其分。其已分而死,及恆作官府以負責(債),牧將公畜生而殺、亡之,未賞(償)及居之未備而死,皆出之,毋責妻、同居。 金布
148 縣、都官以七月糞公器不可繕者,有久識者靡(徹)之。其金及鐵器入以為銅。都官輸大內,內受買(賣)之,盡七月畢。都官遠大內者輸縣,縣受買(賣)之。糞其有物不可以須時,求先買(賣),以書謁其狀內史。凡糞其不可買(賣)而可以為薪及蓋蘙者,用之;毋(無)用,乃燔之。 金布
149 傳車、大車輪,葆繕參邪,(也)。韋革、紅器相補繕。取不可葆繕者,乃糞之。 金布
150 受(授)衣者,夏衣以四月盡六月稟之,冬衣以九月防病十一月稟之,過時者勿稟。後計冬衣來年。囚有寒者為褐衣。為布一,用枲三斤。為褐以稟衣;大褐一,用枲十八斤,直(值)放十錢;中褐一,用枲十四斤,直(值)四十六錢;小褐一,用枲十一斤,直(值)三十六錢。已稟衣,有餘褐十以上,輸大內,與計偕。都官有用囗囗囗囗其官,隸臣妾、舂城旦毋用,在咸陽者致其衣大內,在它縣者致衣從事之縣。縣、大內皆聽其官致,以律稟衣。 金布
151 稟衣者,隸臣、隸府之毋(無)妻者及城旦,冬人百一十錢,夏五十五錢;其小者冬七十七錢,夏四十四錢。舂冬人五十五錢,夏四十四錢;其小者冬四十四錢,夏三十三錢。隸臣妾之老及小平能自衣者,如舂衣。亡、不仁其主及官者,衣如隸臣妾。 金布
152 關市
153 為作務及官府市,受錢必輒入其錢中,令市者見其入,不從令者貲一甲。 關市
154 工律
155 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長、廣亦必等。 工律
156 為計,不同程者毋同其出。 工律
157 縣及工室聽官為正衡石贏(累)、斗用(桶)、升,毋過歲壺〈壹〉。有工者勿為正。叚(假)試即正。 工律
158 邦中之(徭)及公事官(館)舍,其叚(假)公,叚(假)而有死亡者,亦令其徒、舍人任其叚(假),如從興興戍然。 工律
159 公甲兵各以其官名刻久之,其不可刻久者,以丹若髤書之,其叚(假)百姓甲兵,必書其久,受之以久。入叚(假)而毋(無)久及非其官之久也,皆沒入公,以齎律責之。 工
160 公器官囗久,久之。不可久者,以髤久之。其或叚(假)公器,歸之,久必乃受之。敝而糞者,靡(徹)其久。官輒告叚(假)器者曰:器敝久恐靡者,沓其未靡,謁更其久。其久靡不可智(知)者,令齎賞(償)。叚(假)器者,其事已及免,官輒收其叚(假),弗亟收者有罪。其叚(假)者死亡、有罪毋(無)責也,吏代賞(償)。毋擅叚(假)公器,者(諸)侯叚(假)公器者有罪,毀傷公器及囗者令賞(償)。
161 工人程
162 隸臣、下吏、城旦與工從事者冬作,為矢程,賦之三日而當夏二日。 工人程
163 冗隸妾二人當工一人,更隸妾四人當工一人,小隸臣妾可使者五人當工一人。 工人程
164 隸妾及女子用箴(針)為緡鄉它物,女子一人當男子一人。 工人程
165 均工
166 新工初工事,一歲斗紅(功),其後歲賦紅(功)與故等。工師善教之,故工一歲而成,新工二歲而成。能先期成學者謁上,上且有以賞之。盈期不成學者,籍書而上內史。 均工
167 隸臣有巧可以為工者,勿以為人僕、養。 均
168 …………均工
169 徭律
170 御中發徵,乏弗特,貲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誶;六日到旬,貲一盾;過旬,貲一甲。其得(也),及詣。水雨,除興。興徒以為邑中之紅(功)者,令嫴堵卒歲。未卒堵壞,司空將紅(功)及君子主堵者有罪,令其徒複垣之,勿計為(徭)。縣葆禁苑、公馬牛苑,興徒以斬(塹)垣離(籬)散及補繕之。輒以效苑吏,苑吏循之。未卒歲或壞決,令縣複興徒為之,而勿計為(徭)。卒歲而或決壞,過三堵以上,縣葆者補繕之;三堵以下,及雖未盈卒歲而或盜決道出入,令苑輒自補繕之。縣所葆禁苑之傅山、遠山,其土惡不能雨,夏有壞者,勿稍補繕,至秋毋(無)雨時而以(徭)為之。其近田恐獸及馬牛出食稼者,縣嗇夫材興有田其旁者,無貴賤,以田少多出入,以垣繕之,不得為(徭)。縣毋敢擅壞更公舍官府及廷,其有欲壞更也,必讞之。欲以城旦舂益為公舍官府及補繕之,為之,勿讞。縣為恆事及讞有為也,吏程攻(功),贏員及減員自二日以上,為不察。上之所興,其程攻(功)而不當者,如縣然。度攻(功)必令司空與匠度之,毋獨令匠。其不審,以律論度者,而以其實為(徭)徒計。 (徭)律
171 司空
172 縣、都官用貞(楨)、栽為傰(棚)牏,及載縣(懸)鐘虞(虡)用(膈),皆不勝任而折;及大車轅不勝任,折古上,皆為用而出之。 司空
173 官府叚(假)公車牛者囗囗囗叚(假)人所。或私用分車牛,及叚(假)人食牛不善,牛訾(胔);不攻間車,車空失,大車古盭;及不芥(介)車,車蕃(藩)蓋強折列(裂),其主車牛者及吏、官長皆有罪。 司空
174 官長及吏以公車牛稟其月食及公牛乘馬之稟,可(也)。官有金錢者自為買脂、膠,毋(無)金錢者乃月為言脂、膠,期(足)。為鐵攻(工),以攻公大車。 司空
175 一脂、攻間大車一兩(輛),用膠一兩、脂二錘。攻間其扁解,以數分膠以之。為車不勞,稱議脂之。 司空
176 令縣及都官取柳及木柔可用書者,方之以書;毋(無)方者乃用版。其縣山之多(菅)者,以(菅)纏書;毋(無)(菅)者以蒲、藺以枲萷之。各以其獲時多積之。 司空
177 有罪以貲贖及有責於公,以其令日問之,其弗能入賞(償),以令日居之,日居八錢;公食者,日居六錢。居官府公食者,男子參,女子駟(四)。公士以下居贖刑罪、死罪者,居於城旦舂,毋赤其衣,人奴妾居贖欙杕。鬼薪白粲,群下吏毋耐者,人奴妾居贖貲責於城旦,皆赤其衣,枸櫝欙杕,將司之;其或亡之,有罪。葆子以上居贖刑以上到贖死,居於官府,皆勿將司。所弗問而久系之,大嗇夫、丞及官嗇夫有罪。居貲贖責欲代者,耆弱相當,許之。作務及賈而負責者,不得代。一室二人以上居貲贖責而莫見其室者,出其一人,令相為兼居之。居貲贖責者,或欲籍(藉)人與並居之,許之,毋除(徭)戍。凡不能自衣者,公衣之,令居其衣如律然。其日未備而柀入錢者,許之。以日當刑而不能自衣食者,亦衣食而令居之。官作居貲贖責而遠其計所官者,盡八月各以其作日及衣數告其所計官,毋過九月而畢到其官;官相紤(近)者,盡九月而告其計所官,計之其作年。百姓有貲贖責而有一臣若一妾,有一馬若一牛,而欲居者,許。 司
178 隸臣妾、城旦舂之司寇、居貲贖責系城旦舂者,勿責衣食;其與城旦舂作者,衣食之如城旦舂。隸臣有妻,妻更及有外妻者,責衣。人奴唐朝系城旦舂,貸衣食公,日未備而死者,出其衣食。 司空
179 系城旦舂,公食當貴者,石三十錢。 司空
180 居貲贖責者歸田農,種時、治苗時各二旬。 司空
181 毋令居貲贖責將城旦舂。城旦司寇不足以將,令隸臣妾將。居貲贖責當與城旦舂作者,及城旦傅堅、城旦舂當將司者,廿人,城旦司寇一人侍。司寇不(足),免城旦勞三歲以上者,以為城旦司寇。 司空
182 城旦舂衣赤衣,冒赤氈,枸櫝欙杕之。仗城旦勿將司;其名將司者,將司之。舂城旦出(徭)者,毋敢之市及留舍闠外;當行市中者,回,勿行。城旦舂毀折瓦器、鐵器、木器,為大車折,輒治(笞)之。直一錢,治(笞)十;直廿錢以上,孰(熟)治(笞)之,出其器。弗輒治(笞),吏主者負其半。 司空
183 司寇勿以為僕、養、守官府及除有為(也)。有上令除之,必複請之。 司空
184 百姓有母及同牲(生)為隸妾,非適(謫)罪(也)而欲為冗邊五歲,毋賞(償)興日,以免一人這為庶人。許之。或贖(遷),欲入錢者,日八錢。 司空
185 軍爵律
186 從軍當以勞論及賜,未拜而死,有罪惡法耐(遷)其後;及法耐(遷)者,皆不得受其爵及賜。其已拜,賜未受而死及法耐(遷)者,鼠(予)賜。 軍爵律
187 欲歸爵二級以免親父母為隸臣妾者一人,及隸臣斬首為公士,謁歸公士而免故妻隸妾一人者,許之,免以為庶人。工隸臣斬首及人為斬首以免者,皆令為工。其不完者,以為隱官工。 軍爵
188 置吏律
189 縣、都官、十二郡免除吏及佐、群官屬,以十二月朔日免除,盡三月而止之。其有死亡及故有缺者,為補之,毋須時。 置吏律
190 除吏、尉,已除之,乃令視事及遣之;所不當除而敢先見事,及相聽以遣之,以律論之。嗇夫之送見它官者,不得除其故官佐、吏以之新官。 置吏律
191 官嗇夫節(即)不存,令君子毋(無)害者若令史守官,毋令官佐、史守。 置吏律
192 效
193 實官佐、史柀免、徙,官嗇夫必與去者效代者。節(即)官嗇夫免而效,不備,代者與居吏坐之。故吏弗效,新吏居之未盈歲,去者與居吏坐之,新吏弗坐;其盈歲,雖弗效,新吏與居吏坐之,去者弗坐,它如律。 效
194 倉漏朽禾粟,及積禾粟而敗之,其不可食者不盈百石以下,誶官嗇夫;百石以上到千石,貲官嗇夫一甲;過千石以上,貲官嗇夫二甲;令官嗇夫、冗吏共賞(償)敗禾粟。禾粟雖敗而尚可食(也),程之,以其耗石數論負之。 效
195 度禾、芻稁而不備十分一以下,令複其故數;過十分以上,先索以稟人,而以律論其不備。 效
196 入禾,萬石一積而比黎之為戶,籍之曰:「廥禾若干,倉嗇夫某、佐某、史某、稟人某。」是縣之入,縣嗇夫若丞及倉、鄉相雜以封印之,而遺倉嗇夫及離邑佐主稟者各一戶,以氣(餼)人。其出禾,有(又)書其出者,如入禾然。 效
197 嗇夫免而效,效者見其封及(題),以效之,勿度縣,唯倉所自封印度縣。終歲而出凡曰:「某廥出禾若干石,其餘禾若干石。」倉嗇夫及佐、史,其有免去者,新倉嗇夫,新佐、史主廥籍度之,其有所疑,謁縣嗇夫,縣嗇夫令人複度及與雜出之。禾贏,入之,而以律論不備者。 效
198 禾、芻稁積廥,有贏、不備而匿弗謁,及者(諸)移贏以賞(償)不備,群它物當負賞(償)而偽出之以彼(貱)賞(償),皆與盜同法。大嗇夫、丞智(知)而弗罪,以平罪人律論之,有(又)與主廥者共賞(償)不備。至計而上廥籍內史。入禾、發漏倉,必令度吏相雜以見之。芻稁如禾。 效
199 效公器贏、不備,以齎律論及賞(償),毋齎者乃直之。 效
200 公器不久刻者,官嗇夫貲一盾。 效
201 傳食律
202 御史卒人使者,食米半斗,醬駟(四)分升一,採(菜)羹,給之韭蔥。其有爵者,自官士大夫以上,爵食之。使者之從者,食糲米半斗;僕,少斗半斗。 傳食律
203 不更以下到謀人,米一斗,醬半升,採(菜)羹,芻稁各半石。宦奄如不更。 傳食律
204 上造以下到官佐、史毋(無)爵者,及卜、史、司御、寺、府,糲米一斗,有採(菜)羹,鹽廿二分升二。 傳食律
205 行書
206 行命書及書署急者,輒行之;不急者,日畢,勿敢留。留者以律論之。 行書
207 行傳書、受書,必書其起及到日月夙莫(暮),以輒相報(也)。書有亡者,亟告官。隸臣妾老弱及不可誠仁者勿令。書廷闢有曰報,宜到不來者,追之。 行書
208 內史雜
209 縣各告都官在其縣者,寫其官之用律。 內史雜
210 都官歲是出器求補者數,上會九月內史。 內史雜
211 有事請(也),必以書,毋口請,毋羈(寄)請。 內史雜
212 官嗇夫免,囗囗囗囗囗囗囗其官亟置嗇夫。過二月弗置嗇夫,令、丞為不從令。 內史雜
213 除佐必當壯大以上,毋除士五(伍)新傅。苑嗇夫不存,縣這置守,如廄律。 內史雜
214 令(赦)史毋從事官府。非史子(也),毋敢學學室,犯令者有罪。 內史雜
215 下吏能書者,毋敢從史之事。 內史雜
216 侯(候)、司寇及群下吏毋敢為官府佐、史及禁區苑憲法盜。 內史雜
217 有實官縣料者,各有衡石贏(累)、斗甬(桶),則(足)。計其官,毋叚(假)百姓。不用者,正之如用者。 內史雜
218 有實官高其垣牆。它垣屬焉者,獨高其置芻廥及倉茅蓋者。令人勿紤(近)舍。非其官人(也),毋敢舍焉。善宿衛,閉門輒靡其旁火,慎守唯敬(儆)。有不從令而亡、有敗、失火,官吏有重罪,大嗇夫、丞任之。 內
219 毋敢以火臧(藏)府、書府中。吏已收臧(藏),官嗇夫及吏夜更行官。毋火,乃閉門戶。令令史循其廷府。節(即)新為吏舍,毋依臧(藏)府、書府。 內史雜
220 尉雜
221 歲讎闢律於御史。 尉雜
222 囗其官之吏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法律程籍,勿敢行,行者有罪。 尉雜
223 屬邦
224 道收相輸隸臣妾、收人,必署其已稟年月日月,受衣未受,有妻毋(無)有。受者以律續食衣之。 屬邦
225 效律
226 效
227 為都官及縣效律,其有贏、不備,物直之,以其賈多者罪之,勿贏(累)。
228 官嗇夫、冗吏皆共賞(償)不備之貨而入贏。
229 衡石不正,十六兩以上,貲官嗇夫一甲;不盈十六兩到八兩,貲一盾。甬(桶)不正,二升以上,貲一甲;不盈二升到一升,貲一盾。
230 鬥不正,半升以上,貲一甲;不盈半升到少半升,貲一盾。半石不正,八兩以上;鈞不正,四兩以上;斤不正,三朱(銖)以上;半斗不正,少半升以上;參不正,六分升一以上;升不正,廿分升一以上;黃金衡羸(累)不正,半朱(銖)以上,貲各一盾。
231 數而贏、不備,直(值)百一十錢到二百廿錢,誶官嗇夫;過二百廿錢到千一百錢,貲嗇夫一盾;過千一百錢到二千二百錢,貲官嗇夫一甲;過二千二百錢以上,貲官嗇夫二甲。
232 縣料而不備者,欽書其縣料(也)之數。
233 縣料而不備其見數五分一以上,直其賈,其貲、誶如數者然。十分一以到不盈五分一,直過二百廿錢以到千一百錢,誶官嗇夫;過千一百錢以到二千二百錢,貲官嗇夫一盾;過二千二百錢以上,貲官嗇夫一甲。百分一以到不盈十分一,直過千一百錢以到二千二百錢,誶官嗇夫;過二千二百錢以上,貲官嗇夫一盾。
234 同官而各有主(也),各坐其所主。官嗇夫免,縣令令人效其官,官嗇夫坐效以貲,大嗇夫及丞除。縣令免,新嗇夫自效(也),故嗇夫及丞皆不得除。
235 實官佐、史柀免徙,官嗇夫必與去者效代者。節(即)官嗇夫免而效不備,代者與居吏坐之。故吏弗效,新吏居之未盈歲,去者與居吏坐之,新吏弗坐;其盈歲,雖弗效,新吏與居吏坐之,去者弗坐。它如律。
236 倉漏朽禾粟,及積禾粟而敗之,其不可食者,不盈百石以下,誶官嗇夫;百石以到千石,貲官嗇夫一甲;過千石以上,貲官嗇夫二甲;令官嗇夫、冗吏共賞(償)敗禾粟。禾粟雖敗而尚可食(也),程之,以其耗石數論負之。
237 度禾、芻稁而不備,十分一以下,令複其故數;過十分以上,先(索)以稟人,而以律論其不備。
238 入禾,萬石一積而比黎之為戶,及籍之曰:「某廥禾若干石,倉嗇夫某、佐某、史某、稟人某。」是縣之入,縣嗇夫若丞及倉、鄉相雜以封印之,而遺倉嗇夫及離邑倉佐主稟者各一戶,以氣(餼)人。其出禾,有(又)書其出者,如入禾然。嗇夫免而效,效者見其封及(題)以效之,勿度縣,唯倉所自封印是度縣。終歲而為出,凡曰:「某廥禾若干石,其餘若干石。」
239 倉嗇夫及佐、史,其有免去者,新倉嗇夫、新佐、史主廥者,必以廥籍度之。其有所疑,謁縣嗇夫,縣嗇夫令人複度及與雜出之。禾贏,入之;而以律論不備者。禾、芻稁積廥,有贏不備,而匿弗謁,及者(諸)移贏以賞(償)不備,群它物當負賞(償)而偽出之以彼(貱)賞(償),皆與盜同法。大嗇夫、丞智(知)而弗罪,以平罪人律論之,有(又)與主廥者共賞(償)不備。
240 入禾及發漏倉,必令長吏相雜以見之。芻稁如禾。
241 櫟陽二萬石一積,咸陽十萬石一積。
242 效公器贏、不備,以齎律論及賞(償),毋齎者乃直之。
243 公器不久刻者,官嗇夫貲一盾。
244 甲旅札贏其籍及不備者,入其贏旅衣札,而責其不備旅衣札。
245 官府臧(藏)皮革,數煬風之。有蠹突者,貲官嗇夫一甲。
246 器職(識)耳不當籍者,大者貲官嗇夫一盾,小者除。
247 馬牛誤職(識)耳,及物之不能相易者,貲官嗇夫一盾。
248 殳、戟、弩,髹彤相易(也),勿以為贏,不備,以職(識)耳不當之律論之。
249 工稟漆它縣,到官試之,飲水,水減二百斗以上,貲工及吏將者各二甲;不盈二百斗以下到百斗,貲各一甲;不盈百斗以下到十斗,貲各一盾;不盈十斗以下及稟漆縣中而負者,負之如故。
250 上節(即)發委輸,百姓或之縣就(僦)及移輸者,以律論之。
251 計用律不審而贏、不備,以效贏、不備之律貲之,而勿令賞(償)。
252 官嗇夫貲二甲,令、丞貲一甲;官嗇夫貲一甲,令、丞貲一盾。其吏主者坐以貲、誶如官嗇夫。其它冗吏、令史掾計者,及都倉、庫、田、亭嗇夫坐其離官屬於鄉者,如令、丞。
253 尉計及尉官吏節(即)有劾,其令、丞坐之,如它官然。
254 司馬令史掾苑計,計有劾,司馬令史坐之,如令史坐官計劾然。
255 計校相繆(謬)(也),自二百廿錢以下,誶官嗇夫;過二百廿錢到二千二百錢,貲一盾;過二千二百錢以上,貲一甲。人戶、馬牛一,貲一盾;自二能上能下,貲一甲。
256 計脫實及出實多於律程,及不當出而出之,直其賈,不盈廿二錢,除;廿二錢以到六百六十錢,貲官嗇夫一盾;過六百六十錢以上,貲官嗇夫一甲,而複責其出(也)。人戶、馬牛一以上為大誤。誤自重(也),減罪一等。
257 秦律雜抄
258 任法(廢)官者為吏,貲二甲。有興,除守嗇夫、叚(假)佐居守者,上造以上不從令,貲二甲。除士吏、發弩嗇夫不如律,及發弩射不中,尉貲二甲。發弩嗇夫射不中,貲二甲,免,嗇夫任之。駕騶除四歲,不能駕御,貲教者一盾;免,賞(償還)四歲(徭)戍。除吏律。
259 為(偽)聽命書,法(廢)弗行,耐為侯(候);不闢(避)席立,貲二甲,法(廢)。
260 游士在,亡符,居縣貲一甲;卒歲,責之。有為故秦人出,削籍,上造以上為鬼薪,公士以下刑為城旦。游士律。
261 池除弟子籍不得,置任不審,皆耐為侯(候)。使其弟子贏律,及治(笞)之,貲一甲;決革,二甲。除弟子律。
262 故大夫斬首者,(遷)。分甲以為二甲搜者,耐。縣毋敢包卒為弟子,尉貲二甲,免;令,二甲。輕車、跅張、張強、中卒所載傅〈傳〉到軍,縣勿奪。奪中卒傳,令、尉貲各二甲。
263 驀馬五尺八寸以上,不勝任,奔摯(縶)不如令,縣司馬貲二甲,令、丞各一甲。先賦驀馬,馬備,乃粼從軍者,到軍課之,馬殿,令、丞二甲;司馬貲二甲,法(廢)。
264 吏自佐、史以上負從馬、守書私卒,令市取錢焉,皆(遷)。
265 不當稟軍中而稟者,皆貲二甲,法(廢);非吏(也),戍二敦(屯)長、僕射弗告,貲戍一歲;令、尉、士吏弗得,貲一甲。軍人買(賣)稟稟所及過縣,貲戍二歲;同車食、敦(屯)長、僕射弗告,戍一歲;縣司空、司空佐史、士史將者弗得,貲一甲;邦司空一盾。軍人稟所、所過縣百姓買其稟,貲二甲,入粟公;吏部弗得,及令、丞貲各一甲。稟卒兵,不完繕,丞、庫嗇夫、吏貲二甲,法(廢)。
266 敢深益其勞歲數者,貲一甲,棄勞。中勞律。
267 臧(藏)皮革橐(蠹)突,貲嗇夫一甲,令、丞一盾。臧(藏)律。
268 省殿,貲工師一甲,丞及曹長一盾,徒絡組廿給(緝)。省三歲比殿,貲工師二甲,丞、曹長一甲,徒絡組五十給(緝)。
269 非歲紅(功)及毋(無)命書,敢為它器,工師及丞貲各二甲。縣工新獻,殿,貲嗇夫一甲,縣嗇夫、丞、吏、曹長各一盾。城旦為工殿者,治(笞)人百。大車殿,貲司空嗇夫一盾,徒治(笞)五十。
270 漆園殿,貲嗇夫一甲,令、丞及佐各一盾,徒絡組各廿給(緝)。漆園三歲比殿,貲嗇夫二甲而法(廢),令、丞各一甲。
271 採山重殿,貲嗇夫一甲,佐一盾;三歲比殿,貲嗇夫二甲而法(廢)。殿而不負費,勿貲。賦歲紅(功),未取省而亡之,及弗備,貲其曹長一盾。大官、右府、左府、右採鐵、左採鐵課殿,貲嗇夫一盾。
272 工擇幹,乾可用而久以為不可用,貲二甲。工久乾曰不可用,負久者,久者謁用之,而貲工曰不可者二甲。
273 射虎車二乘為曹。虎未越泛蘚,從之,虎還,貲一甲。虎失(佚),不得,車貲一甲。虎欲犯,徒出射之,弗得,貲一甲。豹旞(遂),不得,貲一盾。公車司馬獵律。
274 傷乘輿馬,決革一寸,貲一盾;二寸,貲二盾;過二寸,貲一甲。課駃騠,卒歲六匹以下到一匹,貲一盾。志馬舍乘車馬後,毋(勿)敢炊飭,犯令,貲一盾。已馳馬不去車,貲一盾。
275 膚吏乘馬篤,胔,及不會膚期,貲各一盾。馬勞課殿,貲廄嗇夫一甲,令、丞、佐、史各一盾。馬勞課殿,貲皂嗇夫一盾。
276 牛大牝十,其六毋(無)子,貲嗇夫、佐各一盾。羊牝十,其四毋(無)子,貲嗇夫、佐各一盾。牛羊課。
277 匿敖童,及占癃不審,典、老贖耐。百姓不當老,至老時不用請,敢為酢(詐)偽者,貲二甲;典、老弗告,貲各一甲;伍人,戶一盾,皆(遷)之。傅律。
278 徒卒不上宿,署君子、敦(屯)長、僕射不告,貲各一盾。宿者已上守除,擅下,人貲二甲。
279 冗募歸,辭曰日已備,致未來,不如辭,貲日四月居邊。軍新論攻城,城陷,尚有棲未到戰所,告曰戰圍以折亡,叚(假)者,耐;敦(屯)長、什伍智(知)弗告,貲一甲;伍二甲。敦(屯)表律。
280 戰死事不出,論其後。有(又)後察不死,奪後爵,除伍人;不死者歸,以為隸臣。
281 寇降,以為隸臣。
282 捕盜律曰:捕人相移以受爵者,耐。求盜勿令送逆為它,令送逆為它事者,貲二甲。
283 戍律曰:同居毋並行,縣嗇夫、尉及士吏行戍不以律,貲二甲。戍者城及補城,令姑(嫴)堵一歲,所城有壞者,縣司空署君子將者,貲各一甲;縣司空佐主將者,貲一盾。令戍者勉補繕城,署勿令為它事;已補,乃令增塞埤塞。縣尉時循視其攻(功)及所為,敢令為它事,使者貲二甲。
284 法律問答
285 「害盜別徼而盜,駕(加)罪之。」可(何)謂「駕(加)罪」?五人盜,臧(贓)一殲以上,斬左止,有(又)黥以為城旦;不盈五人,盜過六百六十錢,黥劓以為城旦;不盈六百六十錢,黥為城旦;不盈二百廿以下到一錢,(遷)之。求盜比此。
286 求盜盜,當刑為城旦,問罪當駕(加)如害盜不當?當。
287 甲謀遣乙盜,一日,乙且往盜,未到,得,皆贖黥。
288 人臣甲謀遣人唐朝乙盜主牛,買(賣),把錢偕邦亡,出徼,得,論各可(何)(也)?當城旦黥之,各畀主。
289 甲盜牛,盜牛時高六尺,系一歲,複丈,高六尺七寸,問甲可(何)論?當完城旦。
290 或盜採人桑葉,臧(贓)不盈一錢,可(何)論?貲(徭)三旬。
291 司寇盜百一十錢,先自告,可(何)論?當耐為隸臣,或曰貲二甲。
292 甲盜,臧(贓)直千錢,乙智(知)其盜,受分臧(贓)不盈一錢,問乙可(何)論?同論。
293 甲盜不盈一錢,行乙室,乙弗覺,問乙論可(何)(也)?毋論。其見智(知)之而弗捕,當貲一盾。
294 甲盜錢以買絲,寄乙,乙受,弗智(知)盜,乙論可(何)(也)?毋論。
295 甲乙雅不相智(知),甲往盜丙,才到,乙亦往盜丙,與甲言,即各盜,其臧(贓)直各四百,已去而偕得。其前謀,當並臧(贓)論;不謀,各坐臧(贓)。
296 工盜以出,臧(贓)不盈一錢,其曹人當治(笞)不當?不當治(笞)。
297 夫盜千錢,妻所匿三百,可(何)以論妻?妻智(知)夫盜而匿之,當以三百論為盜;不智(知),為收。
298 夫盜三百錢,告妻,妻與共飲食之,可(何)以論妻?非前謀(也),當為收;其前謀,同罪。夫盜二百錢,妻所匿百一十,何以論妻?妻智(知)夫盜,以百一十為盜;綽智(知),為守臧(贓)。
299 削(宵)盜,臧(贓)直百一十,其妻、子智(知),與食肉,當同罪。
300 削(宵)盜,臧(贓)直百五十,告甲,甲與其妻、子智(知),共食肉,甲妻、子與甲同罪。
301 「父盜子,子不為盜。」今叚(假)父盜叚(假)子,可(何)論?當為盜。
302 律曰:「與盜同法。」有(又)曰:「與國罪。」此二物其同居、典、伍當坐之。雲「與同罪」,云「反其罪」者,弗當坐。人奴妾盜其主之父母,為盜主,且不為?同居室為盜主,不同居不為盜主。
303 「盜及者(諸)它罪,同居所當坐。」可(何)謂「同居」?戶為「同居」,坐隸,隸不坐戶(也)。
304 「盜盜人,買(賣)所盜,以買它物,皆畁其主。「今盜盜甲衣,買(賣),以買而衣而得,當以衣及布畁不當?當以布及其它所買畁甲,衣不當。
305 「分祠未(闋),盜其具,當貲以下耐為隸臣。」今或益〈盜〉一腎,益〈盜〉一腎臧(髒)不盈一錢,可(何)論?祠固用心腎及它支(肢)物,皆各為一具,一具之臧(藏)不盈一錢,盜之當耐。或直廿錢,而柀盜之,不盡一具,及盜不直(置)者,以律論。
306 可(何)謂「祠未」?置豆俎鬼前未徹乃為「未」。未置及不直(置)者不為「具」,必已置乃為「具」。
307 可(何)謂「盜埱」?王室祠,薶其具,是謂「」。
308 士五(伍)甲盜一羊,羊頸有索,索直一錢,問可(何)論?甲意所盜羊(也),而索系羊,甲即牽羊去,議不為過羊。
309 「抉鑰(鑰),贖黥。」可(何)謂「抉鑰(鑰)」?抉鑰(鑰)者已抉啟之乃為抉,且未啟亦為抉?抉之弗能啟即去,一日而得,論皆可(何)(也)?抉之且欲有盜,弗能啟即去,若未啟而得,當贖黥。抉之非欲盜(也),已啟乃為抉,未啟當貲二甲。
310 「府中公金錢私貸用之,與盜同法。」可(何)謂「府中」?唯縣少內為「府中」,其它不為。
311 士五(伍)甲盜,以得直臧(贓),臧(贓)直過六百六十,吏弗直,其獄鞫乃直臧(贓),臧(贓)直百一十,以論耐,問甲及吏可(何)論?甲當黥為城旦;吏為失刑罪,或端為,或不直。
312 士五(伍)甲盜,以得時直臧(贓),臧(贓)直百一十,吏弗直,獄鞫乃直臧(贓),臧(贓)直過六百六十,黥甲為城旦,問甲及吏可(何)論?甲當耐為隸臣,吏為失刑罪。甲有罪,吏智(知)而端重若輕之,論可(何)(也)?為不直。
313 或以赦前盜千錢,赦後盡用之而得,論可(何)(也)?毋論。
314 告人盜百一十,問盜百,告可(何)論?當貲二甲。盜百,即端盜駕(加)十錢,問告者可(何)論?當貲一盾。貲一盾應律,雖然,廷行事以不審論,貲二甲。
315 告人盜千錢,問盜六百七十,告者可(何)論?毋論。
316 誣人盜千錢,問盜六百七十,誣者可(何)論?毋論。
317 甲告乙盜直囗囗,問乙盜卅,甲誣駕(加)乙五十,其卅不審,問甲當論不論?廷行事貲二甲。
318 甲告乙盜牛若賊傷人,今乙不盜牛,不傷人,問甲可(何)論?端為,為誣人;不端,為告不審。
319 甲告乙盜牛,今乙賊傷人,非盜牛(也),問甲當論不當?不當論,亦不當購;或曰為告不審。
320 甲盜羊,乙智(知),即端告曰甲盜牛,問乙為誣人,且為告不審?當為告盜駕(加)臧(贓)。
321 甲盜羊,乙智(知)盜羊,而不智(知)其羊數,即告吏曰盜三羊,問乙可(何)論?為告盜駕(加)臧(贓)。
322 甲告乙盜羊,今乙盜羊,問可(何)論?為告不審。貲盾不直,可(何)論?貲盾。
323 當貲盾,沒錢五千而失之,可(何)論?當誶。告人曰邦亡,告不審,未出徼闌亡,告不審,論可(何)(也)?為告黥城旦不審。
324 誣人盜直廿,未斷,有(又)有它盜,直百,乃後覺,當並臧(贓)以論,且行真罪、有(又)以誣人論?當貲二甲一盾。
325 上造甲盜一羊,獄未斷,誣人曰盜一豬,論可(何)(也)?當完城旦。
326 「譽適(敵)以恐眾心者,翏(戮)。」「翏(戮)」者可(何)如?生翏(戮),翏(戮)之已乃斬之之謂(也)。
327 「廣眾心,聲聞左右者,賞。」將軍材以錢若金賞,毋(無)恆數。
328 「有投書,勿發,見輒燔之;能捕者購臣妾二人,系投書者鞫審讞之。」所謂者,見書而投者不得,燔書,勿發;投者得,書不燔,鞫審讞之之謂(也)。
329 「僑(矯)丞令」可(何)(也)?為有秩偽寫其印為大嗇夫。
330 盜封嗇夫可(何)論?廷行事以偽寫印。
331 「發偽書,弗智(知),貲二甲。」今咸陽發偽傳,弗智(知),即複封傳它縣,它縣亦傳其縣次,到關而得,今當獨咸陽坐以貲,且它縣當盡貲?咸陽及它縣發弗智(知)者當皆貲。
332 廷行事吏為沮偽,貲盾以上,行其論,有(又)廢之。
333 廷行事有罪當(遷),已斷已令,未行而死若亡,其所包當詣場所。
334 嗇夫不以官為事,以奸為事,論可(何)(也)?當(遷)。(遷)者妻當包不包?不當包。
335 當(遷),其妻先自告,當包。
336 將上不仁邑里者而縱之,可(何)論?當系作如其所縱,以須其得;有爵,作官府。
337 「盜徙封,贖耐。」可(何)如為「封」?「封」即田千佰。頃半(畔)「封」(也),且非是?而盜徙之,贖耐,可(何)重也?是,不重。
338 「內(納)奸,贖耐。」今內(納)人,人未得蝕奸而得,可(何)論?除。
339 求盜追捕人,罪人格殺求盜,問殺人者為賊殺,且鬥殺?鬥殺人,廷行事為賊。
340 甲謀遣乙盜殺人,受分十錢,問乙高未盈六尺,甲可(何)論?當磔。
341 甲殺人,不覺,今甲病死已葬,人乃後告甲,甲殺人審,問甲當論及收不當?告不聽。
342 「擅殺子,黥為城旦舂。其子新生而有怪物其身及不全而殺之,勿罪。」今生子,子身全(也),毋(無)怪物,直以多子故,不欲其生,即弗舉而殺之,可(何)論?為殺子。
343 士五(伍)甲毋(無)子,其弟子以為後,與同居,而擅殺之,當棄市。
344 「擅殺、刑、髡其後子,讞之。」可(何)謂「後子」?官其男為爵後,及臣邦君長所置為後大(太)子,皆為「後子」。
345 人奴擅殺子,城旦黥之,畀主。
346 人奴妾治(笞)子,子以(枯)死,黥顏頯,畀主。本與鬥,交傷,皆論不(也)?交論。
347 臣強與主奸,可(何)論?比毆主。斗折脊項骨,可(何)論?比折支(肢)。
348 「臣妾牧(謀)殺主。」可(何)謂牧(謀)?欲賊殺主,未殺而得,為牧(謀)。
349 或自殺,其室人弗言吏,即薶之,問死者有妻、子當收,弗言而葬,當貲一甲。
350 「毆大父母,黥為城旦舂。」今毆高大父母,可(何)論?比大父母。
351 妻悍,夫毆治之,決其耳,若折支(肢)脂、膚體,問夫可(何)論?當耐。
352 律曰:「鬥決人耳,耐。」今決耳故不穿,所決非珥所入(也),可(何)論?律所謂,非必珥所入乃為決,決裂男若女耳,皆當耐。
353 或與人鬥,縛恧說拔其須麋(眉),論可(何)(也)?當為城旦。
354 拔人發,大可(何)如為「提」?智(知)以上為「提」。
355 或鬥,嚙斷人鼻若耳若指若唇,論各可(何)(也)?議皆當耐。
356 士五(伍)甲斗,拔劍伐,斬人發結,可(何)論?池完為城旦。
357 鈹、戟、矛有室者,拔以斗,未有傷(也),論比劍。
358 斗以箴(針)、鉥、錐,若箴(針)、鉥、錐傷人,各可(何)論?鬥,當貲二甲;賊,當黥為城旦。喻
359 或與人鬥,決人唇,論可(何)(也)?比疻痏。
360 或鬥,嚙人頯若顏,其大方一寸,深半寸,可(何)論?比疻痏。
361 斗為人毆(也),毋(無)疻痏,毆者顧折齒,可(何)論?各以其律論之。
362 「邦客與主人鬥,以兵刃,投(殳)梃、拳指傷人,敯以布。」可(何)謂「敯」, 敯布入公,如貲布,入齎錢如律。
363 「以梃賊傷人。」可(何)謂「梃」?木可以伐者為「梃」。
364 小畜生入人室,室人以投(殳)梃伐殺之,所殺直二百五十錢,可(何)論?當貲二甲。
365 論獄何謂「不直」?可(何)謂「縱囚」?罪當重而端輕之,當輕而端重之,是謂「不直」。當論而端弗論,及其獄,端令不致論出之,是謂「縱囚」。
366 贖罪不直,史不與嗇夫和,問史可(何)論?當貲一盾。
367 「辭者辭廷。」今郡守為廷不為?為(也)。「辭者不先辭官長、嗇夫。」可(何)謂「官長」?可(何)「嗇夫」?命都官曰「長」,縣曰「嗇夫」。
368 「伍人相告,且闢罪,不審,以所闢罪罪之。」有(又)曰:「不能定罪人,而告它人,為告不審。」今甲曰伍人乙賊殺人,即執乙,問不殺人,甲言不審,當以告不審論,且以所闢?以所闢論當(也)。
369 賊入甲室,賊傷甲,甲號寇,其四鄰、典、老皆出不存,不聞號寇,問當論不當?審不存,不當論;典、老雖不存,當論。
370 可(何)謂「四鄰」?「四鄰」即伍人謂(也)。
371 可(何)謂「州告」?「州告」者,告罪人,其所告且不審,有(又)以它事告之。勿聽,而論其不審。
372 有賊殺傷人衝術,偕旁人不援,百步中比野,當貲二甲。
373 免老告人以為不孝,謁殺,當三環(原)之不?不當環(原),亟執勿失。
374 「公室告。」何(也)?「非公室告」可(何)(也)?賊殺傷、盜它人為「公室」;子盜父母,父母擅殺、刑、髡子及奴妾,不為「公室告」。
375 「子告父母,臣妾告主,非公室告,勿聽。」可(何)謂「非公室告」?主擅殺、刑、髡其子、臣妾,是謂「非公室告」,勿聽。而行告,告者罪。告者罪已行,它人有(又)襲其告之,亦不當聽。
376 「家人之論,父時家罪(也),父死而甫告之,勿聽。」可(何)謂「家罪」?「家罪」者,父殺傷人及奴妾,父死而千之,勿治。
377 葆子以上,未獄而死若已葬,而甫告之,亦不當聽治,勿收,皆如家罪。可(何)謂「家罪」?父子同居,殺傷父臣妾、畜產及盜之,父已死,或告,勿聽,是胃(謂)「家罪」。有收當耐未斷,以當刑隸臣罪誣告人,是謂「當刑隸臣」。「葆子囗囗未斷而誣告人,其罪當刑城旦,耐以為鬼薪鋈足。」籍葆子之謂(也)。
378 「葆子獄未斷而誣告人,其罪當刑為隸臣,勿刑,行其耐,有(又)系城旦六歲。」可(何)謂「當刑為隸臣」?「葆子囗囗未斷而誣告人,其罪當刑城旦,耐以為鬼薪鋈足。」籍葆子之謂(也)。有收當耐未斷,以當刑隸臣誣告人,是謂當刑隸臣。
379 「葆子獄未斷而誣告人,其罪當刑鬼薪,勿刑,行其耐,有(又)系城旦六歲。」可(何)謂「當刑為鬼薪」?當耐為鬼薪未斷,以當刑隸臣及完城旦誣蔑告人,是謂「當刑鬼薪」。
380 可(何)「贖鬼薪鋈足」?可(何)謂「贖宮」?臣邦真戎君長,爵當上造以上,有罪當贖者,其為群盜,令贖鬼薪鋈足;其有府(腐)罪,贖宮。其它罪比群盜者亦如此。
381 以乞鞫及為人乞鞫者,獄已斷乃聽,且未斷猶聽(也)?獄斷乃聽之,失鋈足,論可(何)(也)?如失刑罪。
382 「隸臣將城旦,亡之,完不城旦,收其外妻、子。子小未可別,令從母為收。」可(何)謂「從母為收」?人固買(賣),子小不可別,弗買(賣)子母謂(也)。
383 當耐司寇而耐隸臣誣人,可(何)論?當耐為隸臣。當耐為侯(候)罪誣人,可(何)論?當耐不司寇。
384 當耐為隸臣,以司寇誣人,可(何)論?當耐為隸臣,有(又)系城旦六歲。
385 完城旦,以黥城旦誣人,可(何)論?當黥。甲賊傷人,吏論以為鬥傷人,吏當論不當?當誶。
386 當黥城旦而以完城旦誣人,可(何)論?當黥劓。
387 「癘者有罪,定殺(渟)。」「定(渟)殺」可(何)如?生定殺水中之謂(也)。或曰生埋,生埋之異事(也)。
388 甲有完城旦罪,未斷,今甲癘,問甲可(何)以論?當(遷)所定(渟)殺。
389 城旦、鬼薪癘,可(何)論?當(遷)癘(遷)所。
390 捕貲罪,即端以劍及兵刃刺殺之,可(何)論?殺之,完為城旦;傷之,耐為隸臣。
391 「將司人而亡,能自捕及親所智(知)為捕,除毋(無)罪;已刑者處隱官。」可(何)罪得「處隱官」?群盜嫠為庶人,將盜戒(械)囚刑罪以上,亡,以故論,斬左止為城旦,後自捕所亡,是謂「處隱官」。它罪比群盜者皆如此。
392 大夫甲鬼薪,鬼薪亡,問甲可(何)論?當從事官府,須亡者得。今甲從事,有(又)去亡,一月得,可(何)論?當貲一盾,複從事。從事有(又)亡,卒歲得,可(何)論?當耐。
393 饋遺亡鬼薪於外,一以上,論可(何)(也)?毋論。
394 「捕亡,亡人操錢,捕得取錢。」所捕耐罪以上得取。
395 把其叚(假)以亡,得及自出,當為盜不當?自出,以亡論,其得,坐臧(贓)為盜;盜罪輕於亡,以亡論。
396 隸臣妾系城旦舂,去亡,已奔,未論而自出,當治(笞)五十,備系日。
397 罷癃守官府,亡而得,得比公癃不得?得比焉。
398 甲告乙賊傷人,問乙賊殺人,非傷(也),甲當購,購幾可(何)?當購二兩。
399 捕亡完城旦,購幾可(何)?當購二兩。
400 夫、妻、子五人共盜,皆當刑城旦,今中〈申〉盡捕告之,問甲當購幾可(何)?人購二兩。
401 夫、妻、子十人共盜,當刑城旦,亡,今甲捕得其八人,問甲當購幾可(何)?當購人二兩。
402 甲捕乙,告盜書丞印以亡,問亡二日,它如甲,已論耐乙,問甲當購不當?不當。
403 有秩吏捕闌亡者,以畀乙,令詣,約分,色,問吏及乙論可(何)(也)?當貲各二甲,勿購。
404 「盜出朱(珠)玉邦關及買(賣)於客者,上朱(珠)玉內史,內史材鼠(予)購。」可(何)以購之?其耐罪以上,購如捕它罪人;貲罪,不購。
405 或捕告人奴妾盜百一十錢,問主購之且公購?色購之之。
406 可(何)如為「犯令」、「法(廢)令」?律所謂者,令曰勿為,而為之,是謂「犯令」;令曰為之,弗為,是謂「法(廢)令」(也)。廷行事皆以「犯令」論。
407 法(廢)令、犯令,免、徙不?之。
408 郡縣除佐,事它郡縣而不視其事者,可(何)論?以小犯令論。
409 任人為丞,丞已免,後為令,今初任者有罪,令當免不當?不當免。
410 亡久書、符券、公璽、衡贏(累),已坐以論,後自得所亡,論當除不當?不當。
411 甲徙居,徙數謁吏,吏環,弗為更籍,今甲有時、貲罪,問吏可(何)論?耐以上,當貲二甲。
412 「百姓有責,勿敢擅強質,擅強質及和質者,皆貲二甲。」廷行事強質人者論,鼠(予)者不論;和受質者,鼠(予)者囗論。
413 實官戶關不致,容指若抉,廷行事貲一甲。
414 實官戶扇不致,禾稼能出,廷行事貲一甲。
415 空倉中有薦,薦下有稼一石以上,廷行事貲一甲,令史監者一盾。
416 倉鼠穴幾可(何)而當論及誶?廷行事鼠穴三以上貲一盾,二以下誶 ,鼷穴三當一鼠穴。
417 有稟叔(菽)、麥,當出未出,即出禾以當叔(菽)、麥,叔(菽)、麥賈賤禾貴,其論可(何)(也)?當貲一甲。會赦未論,有(又)亡,嫠期已盡六月而得,當耐。
418 吏有故當止食,弗止,盡稟出之,論可(何)(也)?當坐所贏出為盜。
419 吏從事於官府,當坐伍人不當?不當。
420 大夫寡,當伍及人不當?不當。
421 部佐匿者(諸)民田,者(諸)民弗智(知),當論不當?部佐為匿田,且可(何)為?已租者(諸)民,弗言,為匿田;未租,不論為匿田。
422 甲小未盈六尺,有馬一匹自牧之,今馬為人敗,食人稼一石,問當論不當?不當論及賞(償)稼。
423 「舍公官(館),旞火燔其舍,雖有公器,勿責。」今舍公官(館),旞火燔其叚(假)乘車馬,當負不當出?當出之。
424 旞火延燔里門,當貲一盾;其邑邦門,貲一甲。
425 「擅興奇祠,貲二甲。」可(何)如為「奇」?王室所當祠固有矣,擅有鬼立(位)(也),為「奇」,它不為。
426 「毋敢履錦履。」「履錦履」之狀可(何)如?律所謂者,以絲雜織履,履有文,乃為「錦履」,以錦縵履不為,然而行事比焉。
427 「不會,治(笞);未盈卒歲得,以將陽有(又)行治(笞)。」今士五(伍)甲不會,治(笞)五十;未卒歲而得,治(笞)當駕(加)不當?當。
428 可(何)謂「逋事」及「乏(徭)」?律所謂者,當(徭),吏、典已令之,即亡弗會,為「逋事」;已閱及敦(屯)車食若行到(徭)所乃亡,皆為「乏(徭)」。
429 可(何)謂「匿戶」及「敖童弗傅」?匿戶弗(徭)、使,弗令出戶賦之謂(也)。
430 女子甲為人妻,去亡,得及自出,小未盈六尺,當論不當?已官,當論;未官,不當論。
431 女子甲去夫亡,男子乙亦闌亡,相夫妻,甲弗告請(情),居二歲,生子,乃告請(情),乙即弗棄,而得,論可(何)(也)?當黥城旦舂。
432 甲取人亡妻以為妻,不智(知)亡,有子焉,今得,問安置其子?當畀。或入公,入公異是。
433 「夫有罪,妻先告,不收。」妻媵臣妾、衣器當收不當?不當收。
434 妻有罪以收,妻媵臣妾、衣器當收,且畀夫?畀夫。
435 同母異父相與奸,可(何)論,棄市。
436 甲、乙交與女子丙奸,甲、乙以其故相刺傷,丙弗智(知),丙論可(何)(也)?毋論。
437 女子為隸臣妻,有子焉,今隸臣死,女子北其子,以為非隸臣子(也),問女子論可(何)(也)?或黥顏頯為隸妾,或曰完,完之當(也)。
438 以其乘車載女子,可(何)論?貲二甲。以乘馬駕私車而乘之,毋論。
439 「臣邦人不安其主長而欲去夏者,勿許。」可(何)謂「夏」?欲去秦屬是謂「夏」。
440 「真臣邦君公有罪,致耐罪以上,令贖。」可(何)謂「真」?臣邦父產子及產它邦而是謂「真」。可(何)謂「夏子」?臣邦父、秦母謂(也)。
441 「者(諸)侯客來者,以火炎其衡厄(軛)。」炎之可(何)?當者(諸)侯不治騷馬,蟲皆而衡厄(軛)鞅(韅)轅(靷),是以炎之。可(何)謂「亡券而害」?亡校券右為害。
442 「使者(諸)侯、外臣邦,其邦徒及偽吏不來,弗坐。」可(何)謂「邦徒」、「偽使」?徒、吏與偕使而弗為私舍人,是謂「鬱徒」。
443 邦亡來通錢過萬,已複,後來盜而得,可(何)以論之?以通錢。
444 智(知)人通錢而為臧(藏),其主已取錢,人後告臧(藏)者,臧(藏)者論不論?不論論。
445 甲誣乙通一錢黥城旦罪,問甲同居、典、老當論不當?不當。
446 「客未布吏而與賈,貲一甲。」可(何)謂「布吏」?詣符傳於吏是謂「布吏」。
447 內公錄母(無)爵者當贖刑,得比公士贖耐不得?得比焉。
448 越里中之與它裏界者,垣為「完(院)」不為?巷相直為「院」;宇相直不為「院」。
449 可(何)謂「宮均人」?宮中主循者(也)。
450 可(何)謂「宮更人」?宮隸有刑,是謂「宮更人」。
451 可(何)謂「宮狡士」、「外狡士」?皆主王犬者(也)。
452 可(何)謂「甸人」?「甸人」守孝公、獻公塚者(也)。
453 可(何)謂「宦者顯大夫」?宦及智(知)於王,及六百石吏以上,皆為「顯大夫」。
454 可(何)謂「爨人」?古主爨灶(也)。
455 可(何)謂「集人」?古主取薪者(也)。
456 可(何)謂「耐卜隸」、「耐史隸」?卜、史當耐者皆耐以為卜、史隸。後更其律如它。
457 可(何)謂「人貉」?謂「人貉」者,其子入養主之謂也。不入養主,當收;雖不養主而入量(糧)者,不收,畀其主。
458 可(何)謂「署人」、「更人」?藉牢有六署,囚道一署旞者命曰「署人」,其它皆為「更人」;或曰守囚即「更人」(也),原者「署人」(也)。
459 可(何)謂「竇署」?「竇署」即去(也),且非是?是,其論可(何)(也)?即去署(也)。
460 可(何)謂「率敖」?「率敖」當里典謂(也)。
461 可(何)謂「逵卒」?有大(徭)而曹鬬相趣,謂謂「逵卒」。
462 可(何)謂「旅人」?寄及客,是謂「旅人」。
463 可(何)謂「室人」?可(何)謂「同居」?「同居」,獨戶母之謂(也)。「室人」者,一室盡當坐罪人之謂(也)。
464 可(何)謂「瓊」?「瓊」者,玉檢(也)。節(即)亡玉若貿易之,視檢智(知)小大以論及齎負之。
465 可(何)謂「玉」?「玉」,者(諸)候(侯)客節(即)來使入秦,當以玉問王之謂(也)。
466 可(何)謂「匧(篋)面」? 「匧(篋)面」者,藉秦人使,它邦耐吏、行旞與偕者,命客吏曰「匧」,行旞曰「面」。
467 可(何)謂「臧(贓)人」?「臧(贓)人」者,甲把其衣錢匿臧(贓)乙室,即告亡,欲令乙為盜之,而實弗盜之謂(也)。
468 「貸人贏律及介(丐)人。」可(何)謂「介(丐)人」?不當貸,貸之,是謂「介(丐)人。
469 「氣(餼)人贏律及介(丐)人。」可(何)謂「介(丐)人」?不當氣(餼)而誤氣(餼)之,是謂「介(丐)人」。
470 可(何)如為「大痍」?「大痍」者,支(肢)或未斷,及將長令二人扶出之,為大痍。
471 可(何)如為「大誤」?人戶、馬牛及者(諸)貨材(財)直過六百六十錢為「大誤」,其它為小。
472 可(何)謂「羊(軀)」?「羊(軀)」,草實可食(也)。
473 封診式
474 治獄
475 治獄,能以憶從跡其言,毋治(笞)諒(掠)而得人請(情)為上;治(笞)諒(掠)為下,有恐為敗。
476 訊獄
477 凡訊獄,必先盡聽其言而書之,各展其辭,雖智(知)其訑,勿庸輒詰。其辭已盡書而毋(無)解,乃以詰者詰之。詰之有(又)盡聽書其解辭,有(又)視其它毋(無)解者以複詰之。詰之極而數訑,更言不服,其律當治(笞)諒(掠)者,乃治(笞)諒(掠)。治(笞)諒(掠)之必書曰:爰書:以某數更言,毋(無)解辭,治(笞)訊某。
478 有鞫
479 敢告某縣主:男子某有鞫,辭曰:「士五(伍),居某里。」可定名事裏,所坐論云可(何),可(何)罪赦,或覆問毋(無)有,遣識者以律封守,當騰,騰皆為報,敢告主。
480 封守
481 鄉某爰書:以某縣丞某書,封有鞫者某里士五(伍)甲家室、妻、子、臣妾、衣器、畜產。甲室、人:一宇之內,各有戶、內室皆瓦蓋,大木具,門桑十木。妻曰某,亡,不會封。子大女子某,未有夫。子小男子某,高六尺五寸。臣某,妾小婦子某。牡犬一。幾訊典某某、甲伍公士某某:「甲黨(倘)有它當封封守而某等脫弗占書,且有罪。」某等皆言曰:「甲封具此,毋(無)它當封者。」即以甲封付某等,與里人更守之,侍(待)令。
482 覆
483 敢告某縣主:男子某辭曰:「士五(伍),居某縣某里,去亡。」可定名事裏,所坐論云可(何),可(何)罪赦,或覆問毋(無)有,幾籍亡,亡及逋事各幾可(何)日,遣識者當騰,騰皆為報,敢告主。
484 盜自告
485 囗囗囗爰書:某里公士甲自告曰:「以五月晦與同里士五(伍)丙盜某里士五(伍)丁千錢,毋(無)它坐,來自告,告丙。」即令令史某往執丙。
486 囗捕
487 爰書:男子甲縛詣男子丙,辭曰:「甲故士五(伍),居某里,乃四月中盜牛,去亡以命。丙坐賦人囗命。自晝甲見丙陰市庸中,而捕以來自出。甲毋(無)它坐。」
488 囗囗
489 爰書:某里士五(伍)甲、乙縛詣男子丙、丁及新錢百一十錢,容(鎔)二合,告曰:「丙盜鑄此錢,丁佐鑄。甲、乙捕(索)其室而得此錢,容(鎔),來詣之。」
490 盜馬
491 爰書:市南街亭求盜才(在)某里曰:甲縛詣男子丙,及馬一匹,騅牝右剽;緹覆(複)衣,帛里養緣領袖,及履,告曰:「丙盜此馬、衣,今日見亭旁,而捕來詣。」
492 爭牛
493 爰書:某里公士甲、士五(伍)乙詣牛一,黑牝曼(縻)有角,告曰:「此甲、乙牛(也),而亡,各識,共詣來爭之。」即令令史某齒牛,牛六歲矣。
494 群盜
495 爰書:某亭校長甲、求盜才(在)某里曰乙、丙縛詣男子丁,斬首一,珍弩二、矢廿,告曰:「丁與此首人強攻群盜人,自晝甲將乙等徼循到某山,見丁與此首人而捕之。此弩矢丁及首人弩矢(也)。首人以此弩矢囗囗囗囗囗囗乙,而以劍伐其首,山儉(險)不能出自山中。」訊丁,辭曰:「士五(伍),居某里。此首某里士五(伍)己、庚、辛,強攻群盜某里公士某室,盜錢萬,去亡。己等已前得,丁與戊去亡,流行毋(無)所主舍。自晝居某山,甲等而捕丁戊,戊射乙,而伐殺收首。皆毋(無)它坐罪。」診首毋診身可(也)。
496 奪首
497 軍戲某爰書:某里士五(伍)甲縛詣男子丙,及斬首一,男子丁與偕。甲告曰:「甲,尉某私吏,與戰刑(邢)丘城。今日見丙戲旞,直以劍伐痍丁,奪此首,而捕來詣。「診首,已診丁,亦診其痍狀。
498 囗囗
499 囗囗某爰書:某里士五(伍)甲、公士鄭才(在)某里曰丙共詣斬首一,各告曰:「甲、丙戰刑(邢)丘城,此甲、丙得首(也),甲、丙相與爭,來詣之。」診首囗髪,其右角痏一所,袤五寸,深到骨,類劍跡;其頭所不齊然。以書首曰:「有失伍及(遲)不來者,遣來識戲次。」
500 告臣
501 爰書:某里士五(伍)甲縛詣男子丙,告曰:「丙,甲臣,橋(驕)悍,不田作,不聽甲令。謁買(賣)公,斬以為城旦,受賈錢。」訊丙,辭曰:「甲臣,誠悍,不聽甲。甲未賞(嘗)身免丙。丙毋(無)病(也),毋(無)它坐罪。」令令史某診丙,不病。令少內某、佐某以市正賈賈丙丞某前,丙中人,賈(價)若干錢。丞某告某鄉主:男子丙有鞫,辭曰:「某里士五(伍)甲臣。」其定名事裏,所坐論云可(何),可(何)罪赦,或覆問毋(無)有,甲賞(嘗)身免丙複臣之不(也)?以律封守之,到以書言。
502 黥妾
503 爰書:某里公士甲縛詣大女子丙,告曰:「某里五大夫乙家吏。丙,乙妾(也)。乙使甲曰:丙悍,謁黥劓丙。」訊丙,辭曰:「乙妾(也),毋(無)它坐。」丞某告某鄉主:某里五大夫乙家吏甲詣乙妾丙,曰:「乙令甲謁黥劓丙。」其問如言不然?定名事裏,所坐論云可(何),或覆問毋(無)有,以書言。
504 (遷)子
505 爰書:某里士五(伍)甲告曰:「謁鋈親子同里士五(伍)丙足,(遷)蜀邊縣,令終身毋得去(遷)所,敢告。」告法(廢)丘主:士五(伍)咸陽才(在)某里曰丙,坐父甲謁鋈其足,(遷)蜀邊縣,令終身毋得去(遷)所論之,(遷)丙如甲告,以律包。今鋈丙足,令吏徒將傳及恆書一封詣令史,可受代吏徒,以縣次傳詣成都,成都上恆書太守處,以律食。法(廢)丘已傳,為報,敢告主。
506 告子
507 爰書:某里士五(伍)甲告曰:「甲親子同里士五(伍)丙不孝,謁殺,敢告。」即令令史己往執。令史己爰書:與牢隸臣某執丙,得某室。丞某訊丙,辭曰:「甲親子,誠不孝甲所,毋(無)它坐罪。」
508 癘
509 爰書:某里典甲詣里人士五(伍)丙,告曰:「疑癘。」來詣。訊丙,辭曰:「以三歲時病疕,麋(眉)突,不可智(知)其可(何)病,毋(無)它坐。」令醫丁診之,丁言曰:「丙毋(無)麋(眉),艮本絕,鼻腔壞。刺其鼻不疐(涕)。肘厀(膝)囗囗囗到囗兩足下奇(踦),潰一所。其手毋胈。令(號),其音氣敗。癘(也)。」
510 賊死
511 爰書:某亭求盜甲告曰:「署中某所有賊死,結發,不智(知)可(何)男子一人,來告。」即令令史某往診。令史某爰書:與牢隸臣某即甲診,男子死(尸)在某室南首,正偃。某頭左角刃痏一所,北(背)二所,皆從(縱)頭北(背),袤各四寸,相耎(濡),廣各一寸,皆臽中類斧,腦角出皆血出,柀(被)污頭北(背)及地,皆不可為廣袤;它完。衣布禪帬、襦各一。其襦北(背)直痏者,以刃決二所,應痏。襦北(背)及中衽囗污血。男子西有髤秦棊履一兩,去男子其一奇六步,一十步;以履履男子,利焉。地堅,不可智(知)賊跡。男子丁壯,析(晳)色,長七尺一寸,發長二尺;其腹有久故瘢二所。男子死(尸)所到某亭百步,到某里士五(伍)丙田舍二百步。令甲以布帬埋男子某所,侍(待)令。以襦、履詣廷。訊甲亭人及丙,智(知)男子可(何)日死,聞(號)寇者不(也)?
512 經死
513 爰書:某里典甲曰:「里人士五(伍)丙經死其室,不智(知)故,來告。」即令令史某往診。令史某爰書:與牢隸臣某即甲、丙妻、女診丙。丙死(尸)縣其室東內中北廦權,南鄉(向),以枲索大如大指,旋通系頸,旋終在項。索上終權,再周結索,餘末袤二尺。頭上去權二尺,足不傅地二寸,頭北(背)傅廦,舌出齊唇吻,下遺矢弱(溺),污兩腳。解索,其口鼻氣出渭(喟)然。索跡椒鬱,不周項二寸。它度毋(無)兵刃木索跡。權大一圍,袤三尺,西去地堪二尺,堪上可道終索。地堅,不可智(知)人� |
- ♦ - ♦ - ♦ M0003.001_Shuihudi.Qinjian.txt |
|
4.睡虎地秦簡2 |
《睡虎地秦簡》http://ctext.org/wiki.pl?if=en&chapter=380254
1 !K髻笳傘R侶珩銳唷牳饕唬懟<戳羆住⑴乇潰ㄊ┮柰ⅲ銼叵冉魃笫悠浼#倍賴炙潰ㄊ┧詞鈾髦眨賬秤型#聳由喑霾懷觶紛閎ブ賬暗馗骷縛桑ê危攀溉⺶紓┎稽埃ㄒ玻磕聳鈾骷S糝礎5浪髦賬醞淹罰荒芡眩肅砥湟攏∈悠瀋懟⑼販⒅屑按邸I嗖懷觶詒遣晃跡ㄠ埃┤唬骷2揮簦髦占輩荒芡眩硭濫焉簏埃ㄒ玻=塚矗┧讕茫詒腔蠆荒芪跡ㄠ埃┤徽摺W隕閉弒叵扔洩剩勢渫櫻院希ù穡┢涔省�
2 穴盜
3 爰書:某里士五(伍)乙告白:「自宵臧(藏)乙複(複)結衣一乙房內中,閉其戶,乙獨與妻丙晦臥堂上。今旦起啟戶取衣,人已穴房內,(徹)內中,結衣不得,不智(知)穴盜者可(何)人、人數,毋(無)它亡(也),來告。」即令令史某往診,求其盜。令史某爰書:與鄉囗囗隸臣某即乙、典丁診乙房內。房內在其大內東,比大內,南鄉(向)有戶。房後有小堂,內中央有新穴,穴(徹)內中。穴下齊小堂,上高二尺三寸,下廣二尺五寸,上如豬竇狀。其所以者類旁鑿,跡廣囗寸大半寸。其穴壤在小堂上,直穴播壤,柀(破)入內中。內中及穴中外壤上有厀(膝)、手跡,厀(膝)、手各六所。外壤秦綦履跡四所,袤尺二寸。其前稠綦袤四寸。其履跡類故履。內北有垣,垣高七尺,垣北去內五步,其上有新小壞,壞直中外,類中歫之之跡,皆不可為廣袤。小堂下及垣外地堅,不可跡。不智(知)盜人數及之所。內中有竹柖,柖在內東北,東、北去廦各四尺,高一尺。乙曰:「囗結衣柖中央。」訊乙、丙,皆言曰:「乙以乃二月為此衣,五十尺,帛里,絲絮五斤裝,繆繒五尺緣及殿(純)。不智(知)盜者可(何)人及蚤莫(暮),毋(無)意(也)。」訊丁、乙伍人士五(伍)囗,曰:「見乙有結複(複)衣,繆緣及殿(純),新(也)。不智(知)其里囗可(何)物及亡狀。」以此直衣賈。
4 出子
5 爰書:某里士五(伍)妻甲告曰:「甲懷子六月矣,自晝與同里大女子丙斗,甲與丙相捽,丙僨(庰)甲。里人公士丁數,別丙、甲。甲到室即病複(腹)痛,自宵子變出。今甲裹把子來詣自告,告丙。」即令令史某往執丙。即診嬰兒男女、生發及保之狀。有(又)令隸妾數字者,診甲前血出及癰狀。有(又)訊甲室人甲到室居處及複(腹)痛子出狀。丞乙爰書:令令史某、隸臣某診甲所詣子,已前以布巾裹,如衃血狀,大如手,不可智(知)子。即置盎水中搖之,咅(衃)血子(也)。其頭、身、臂、手指、股以下到足、足指類人,而不可智(知)目、耳、鼻、男女。出水中有(又)咅(衃)血狀。其一式曰:令隸妾數字者某某診甲,皆言甲前旁有乾血,今尚血出而少,非朔事(也)。某賞(嘗)懷子而變,其前及血出如甲囗。
6 毒言
7 爰書:某里公士甲等廿人詣里人士五(伍)丙,皆告曰:「丙有寧毒言,甲等難飲食焉,來告之。」即疏書甲等名事關諜(牒)北(背)訊丙,辭曰:「外大母同里丁坐有寧毒言,以卅餘歲時(遷)。丙家節(即)有祠,召甲等,甲等不肯來,亦未嘗召丙飲。裏節(即)有祠,丙與里人及甲等會飲食,皆莫肯與丙共桮(杯)器。甲等及里人弟兄及它人智(知)丙者,皆難與丙飲食。丙而不把毒,毋(無)它坐。
8 奸
9 爰書:某里士五(伍)甲詣男子乙、女子丙,告曰:「乙、丙相與奸,自晝見某所,捕校上來詣之。」
10 亡自出
11 鄉某爰書:男子甲自詣,辭曰:「士五(伍),居某里,以乃二月不識日去亡,毋(無)它坐,今來自出。「問之囗名事定,以二月丙子將陽亡,三月中築宮廿日,四年三月丁未籍一亡五月十日,毋(無)它坐,莫覆問。以甲獻典乙相診,今令乙將之詣論,敢言之。
12 封診式
13 為吏之道
14 幾為吏之道,必精潔(潔)正直,慎謹堅固,審悉毋(無)私,微密纖察,安靜毋苛,審當賞罰。嚴剛毋暴,廉而毋刖,毋複期勝,毋以忿怒決。寬俗(容)忠信,和平毋怨,悔過勿重。茲(慈)下勿陵,敬上勿犯,聽間(諫)勿塞。審智(知)民能,善度民力,勞以率之,正以橋(矯)之。反赦其身,止欲去願。中不方,名不章;外不員(圓)。尊賢養孽,原野如廷。斷割不刖。怒能喜,樂能哀,智能愚,壯能衰,勇能屈,剛能柔,仁能忍,強良(梁)不得,審耳目口,十耳當一目。安樂必戒,毋行可悔。以忠為乾,慎前慮後。君子不病(也),以其病病(也)。同能而異。毋窮窮,毋岑岑,毋衰衰。臨材(財)見利,不取句(苟)富;臨難見死,不取句(苟)免。欲富大(太)甚,貧不可得;欲貴大(太)甚,賤不可得。毋喜富,毋惡貧,正行修身,過(禍)去福存。
15 吏有五善:一曰中(忠)信敬上,二曰精(清)廉毋謗,三曰舉事審當,四曰喜為善行,五曰龔(恭)敬多讓。五者畢至,必有大賞。
16 吏有五失:一曰誇以迣,二曰貴以大(泰),三曰擅裚割,四曰犯上弗智(知)害,五曰賤士而貴貸貝。一曰見倨敖(傲),二曰不安其鼌(朝),三曰居官善取,四曰受令不僂,五曰安家室忘官府。一曰不察所親,不察所親則怨數至;二曰不智(知)所使,不智(知)所使則以權衡求利;三曰興事不當,興事不當則民傷指;四曰善言隋(惰)行,則士毋所比;五曰非上,身及於死。
17 戒之戒之,材(財)不可歸;謹之謹之,謀不可貴;慎之慎之,言不可追;綦之綦之,食不可賞(償)。術(怵)悐(惕)之心,不可不長。以此為人君則鈑,為人臣則忠;為人父則茲(慈),為人子則明,為人下則聖。君鬼臣忠,父茲(慈)子孝,政之本(也);志徹官治,上明下聖,治之紀(也)。
18 除害興利,茲(慈)愛百姓。毋罪毋(無)罪,毋(無)罪可赦。孤寡窮困,老弱獨轉,均(徭)賞罰,敖(傲)悍暴,根(墾)田人(仞)邑,賦斂毋(無)度,城廓官府,門戶親龠(錀),除陛甬道,命書時會,事不且須,貰責在外,千(阡)佰(陌)津橋,囷屋牆垣,溝渠水道,犀角象齒,皮革橐(蠹)突,久刻職(識)物,倉庫禾粟,兵甲工用,樓椑矢閱,槍閵(藺)環殳,比(庇)臧(藏)封印,水火盜賊,金錢羽旄,息子多少,徒隸攻丈,作務員程,老弱癃病,衣食飢寒,稁靳瀆,漏屋塗墍,苑圃園池,畜產肥胔,朱珠丹青。臨事不敬,倨驕毋(無)人,苛難留民,變民習浴(俗),須身旞過,興事不時,緩令急徵,決獄不正,不精於材(財),法(廢)置以私。
19 處如資(齋),言如盟,出則敬,毋施當,昭如有光。施而喜之,敬而起之,惠以聚之,寬以治之,有嚴不治。與民有期,安騶而步,毋使民懼。疾而毋諰,簡而毋鄙。當務而治,不有可茝。勞有成既,事有幾時。治國則敬自賴之,施而息之,犢而牧之;聽其有矢,從而賊(則)之;因而征之,將而興之,雖有高山,鼓而乘之。民之既教,上亦毋驕,孰道毋治,發正亂昭。安而行之,使民望之。道(易)車利,精而勿致,興之必疾,夜以椄(接)日。觀民之詐,罔服必固。地修城固,民心乃寧。百事既成,民心既寧,既毋後憂,從政之經。不時怒,民將姚去。
20 長不行,死毋(無)名;言不施,貧毋(無)告也。貴不敬,失之毋囗,君子敬如始。戒之戒之,言不可追;思之思之,某(謀)不可遺;慎之慎之,貨不可歸。
21 凡治事,敢為固,謁私圖,畫局陳畀以為藉。肖人聶心,不敢徒語恐見惡。
22 凡戾人,表以身,民將望表以戾真。表若不正,民心將移乃難親。
23 操邦柄,慎度量,來者有稽莫敢忘。賢鄙溉辥,祿立(位)有續孰敯上?
24 邦之急,在軆(體)級,攝民之欲政乃立。上毋間阹,下雖善欲獨可(何)急?
25 審民能,以賃(任)吏,非以官祿夬助治。不賃(任)其人,及官之敯豈可悔?
26 申之義,以毄畸,欲令之具下勿議。彼邦之(傾),下恆行巧而威故移。
27 將發令,索其政,毋發可異史(使)煩請。令數(究)環,百姓搖貳乃難請。
28 聽有方,辯短長,囷造之士久不陽。
29 魏戶律
30 廿五年閏再十二月丙午朔辛亥,告相邦;民或棄邑居野,入人孤寡,徼人婦女,非邦之故也。自今以來,叚(假)門逆呂(旅),贅壻后父,勿令為戶,勿鼠(予)田宇。三枼(世)之後,欲士(仕)士(仕)之,乃(仍)署其籍曰:故某慮贅壻某叟之乃(仍)孫。
31 魏奔命律
32 廿五年閏再十二月丙午朔辛亥,告將軍:叚(假)門逆旅,贅壻后父,或率民不作,不治室屋,寡人弗欲,且殺之,不忍其宗族昆弟。今遣從軍,將軍勿恤視。享(烹)牛食士,賜之參飯而勿鼠(予)淆。攻城用其不足,將軍以堙豪(壕)。
33 口,關也;舌,幾也。一堵(曙)失言,四馬弗能追也。口,關;舌者符璽也。璽而不發,身亦毋薛(辥)。人各食其耆(嗜),不以貧(分)人;各樂其所樂,而以貧(分)人。
34 日書甲種
35 [一一六]
36 除:
37 十一月斗,十二月須,正月營,二月奎,三月胃,四月畢,五月秉,六月柳,七月張,八月角,九月氐,十月心。
38 濡: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39 贏: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
40 建: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
41 陷: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寅
42 柀: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寅、卯
43 平: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寅、卯、辰
44 寧: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寅、卯、辰、巳
45 空:未、申、酉、戌、亥、子、丑、寅、卯、辰、巳、午
46 坐:申、酉、戌、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
47 蓋:酉、戌、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
48 成:戌、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
49 甬: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
50 凡不可用者:秋三月辰,冬三月未,春三月戌,夏三月亥。
51 結日:作事,不成以祭,閵;生子毋(無)弟,有弟必死;以寄人,寄人必奪主室。
52 陽日:百事順成,邦郡得年,小夫四成,以蔡(祭),上下群神鄉(享)之,乃盈志。
53 交日:利以實事,鑿井,吉;以祭門、行、行水,吉。
54 害日:利以除凶癘,兌(說)不羊(祥),祭門、行,吉;以祭,最(聚)眾必亂者。
55 陰日:利以家室,祭祀、家(嫁)子、取婦、入材、大吉;以見君上,數達,毋(無)咎。
56 達日:利以行師、出正(征)、見人,以祭,上下皆吉;生子,男吉;女必出於邦。
57 外陽日:利以建野外,可以田獵,以亡,不得,囗門。
58 外害日:不可以行作,之四方野外,必偶寇盜,見兵。
59 外陰日:利以祭祀,作事、入材(財),皆吉;不可以之野外。
60 囗囗囗囗囗囗可名曰擊日,以生子,窶孤,囗人,不得;利以兌(說)明組(盟詛),百不羊(祥)。
61 夬光日:利以登高、飲食、獵四方野外,居有室,行有得;以生子,男女必美。
62 秀日:利以起大事,大祭,吉;冠、制車、折衣常、服帶,吉;生子,吉;弟凶。
63 秦除
64 正月建寅,除卯,盈辰,平巳,定午,摯(執)未,柀(破)申,危酉,成戌,收亥,開子,閉醜。
65 二月建卯,除辰,盈巳,平午,定未,摯(執)申,柀(破)酉,危戌,成亥,收子,開丑,閉寅。
66 三月建辰,除巳,盈午,平未,定申,摯(執)酉,柀(破)戌,危亥,成子,收丑,開寅,閉卯。
67 四月建巳,除午,盈未,平申,定酉,摯(執)戌,柀(破)亥,危子,成醜,收寅,開卯,閉辰。
68 五月建午,除未,盈申,平酉,定戌,摯(執)亥,柀(破)子,危丑,成寅,收卯,開辰,閉巳。
69 六月建未,除申,盈酉,平戌,定亥,摯(執)子,柀(破)丑,危寅,成卯,收辰,開巳,閉午。
70 七月建申,除酉,盈戌,平亥,定子,摯(執)丑,柀(破)寅,危卯,成辰,收巳,開午,閉未。
71 八月建酉,除戌,盈亥,平子,定醜,摯(執)寅,柀(破)卯,危辰,成巳,收午,開未,閉申。
72 九月建戌,除亥,盈子,平丑,定寅,摯(執)卯,柀(破)辰,危巳,成午,收未,開申,閉酉。
73 十月建亥,除子,盈丑,平寅,定卯,摯(執)辰,柀(破)巳,危午,成未,收申,開酉,閉戌。
74 十一月建子,除醜,盈寅,平卯,定辰,摯(執)巳,柀(破)午,危未,成申,收酉,開戌,閉亥。
75 十二月建丑,除寅,盈卯,平辰,定巳,摯(執)午,柀(破)未,危申,成酉,收戌,開亥,閉子。
76 建日:良日也。可以為嗇夫,可以祠,利棗(早)不利莫,可以入人,始寇[冠]、乘車。有為也,吉。
77 除日:臣妾亡,不得;有病,不死;利市責(積)、徹囗囗囗除地、飲樂。攻盜,不可以執。
78 盈日:可以築閒牢,可以產,可以築宮室、為嗇夫。有疾,難起。
79 平日:可以取妻,入人,起事。
80 定日:可以臧(藏),為官府室祠。
81 摯(執)日:不可以行,以亡,必摯(執)而入公而止。
82 柀(破)日:毋可以有為也。
83 危日:可以責摯(執)攻擊。
84 成日:可以謀事、起囗、興大事。
85 收日:可以入人民、馬牛、禾粟,入室取妻及它物。
86 開日:亡者,不得。請謁,得。言盜,得。
87 閉日:可以劈決池,入臣徒、馬牛它生(牲)。
88 禾良日:己亥,癸亥,五酉,五醜。
89 禾忌日:稷龍寅,秫丑,稻亥,麥子,菽、荅卯,麻辰,葵癸亥,各常囗忌,不可種之及初獲出入之。辛卯不可以初獲禾。
90 囷良日:甲午、乙未、乙巳,為囷大吉
91 稷辰
92 正月二月:子秀,丑戌正陽,寅酉危陽,卯敫,辰申,巳未陰,午徹,亥結。
93 三月四月:寅秀,卯子正陽,辰亥危陽,乙敫,午戌,未酉陰,申徹,醜結。
94 五月六月:辰秀,巳寅正陽,午丑危陽,未敫,申子,酉亥陰,戌徹,卯結。
95 七月八月:午秀,未辰正陽,申卯危陽,酉敫,戌寅,亥丑陰,子徹,巳結。
96 九月十月:申秀,酉午正陽,戌巳危陽,亥敫,子辰,丑卯陰,寅徹,未結。
97 十一月十二月:戌秀,亥申正陽,子未危陽,醜敫,寅午,卯乙陰,辰徹,酉結。
98 秀:是胃重光,利野戰,必得王侯。以生子,既美且長,有賢等。利見人及畜畜生。可取婦、家(嫁)女、衣常。利祠、飲食、歌樂,臨宮立正(政)相宜也。利徙官。免,複事,擊,亟出。雖雨齊(霽),不可複(覆)室蓋屋。正月以朔,旱,歲有兵。
99 正陽:是胃滋昌,小事果成,大事又慶,它毋(無)小大盡吉。利為嗇夫,是胃三昌。時以戰,命胃三勝。以祠,吉。有為也,美惡自成。生子,吉。可葬狸(埋),雨齊(霽)。亡者,不得。正月以朔,歲善,毋(無)兵。
100 危陽:是胃不成行。以為嗇夫,必三徙官。徙官自如。其後乃昌。免,複事。亡人,自歸。又疾,不死。死者,又毀。利解事。不可殺。不可取婦、家(嫁)女,不可見人。生子,子死。以雨,半日。正月以朔,多雨,歲半入,毋兵。
101 敫:是胃又小逆,毋(無)大央(殃)。可以穿井、行水、蓋屋、飲樂、外除。亡者,不得。不可取婦、家(嫁)女,出入貨及生(牲)。不可臨官、飲食、樂、祠祀。以生子,子不產。取婦、家(嫁)女,兩寡相當。正月以朔,多雨,歲善而柀(疲)不產,有兵。
102 :是胃其群不拜,以辭不合(答),私公必閉,有為不成。亡者,得。利弋獵、報讎、攻軍、韋(圍)城、始殺。可取、不可鼠(予)。不可飲食哥(歌)樂。利以祠外、以生子,吉。擊(繫),亟出。雖雨,見日。正月以朔,旱,又歲,又小兵,毋(無)大兵。
103 陰:是胃乍陰乍陽,先辱而後又慶。利居室、入貨及生(牲)。可取婦、家(嫁)女、葬狸(埋)。以祠祀、飲食、哥(歌)樂,吉。為嗇夫,久。以擊(繫),不免。生子,男女為盜。不可以入寄者。正月以朔,多雨,歲中,毋(無)兵,多盜。旦雨夕齊(霽),夕雨不齊(霽)。
104 徹:是胃六甲相逆,利以戰伐,不可以見人、取婦、家(嫁)女,出入貨及生(牲)。不可祠祀、哥(歌)樂。以生子,子死。亡者,得,不得必死。擊(繫),久不已。不可又為也。囗囗囗囗可葬狸(埋)。雨,日囗。正月以朔,多雨,歲善,毋(無)兵。
105 結:是胃利以出貨,不可以入。可以取婦、家(嫁)女。以免,弗複。擊(繫),久不已。不可又為也,而可以葬狸(埋)。雨,日也。正月以朔,歲中,又兵又雨。
106 衣
107 衣,丁丑媚人,丁亥靈,丁巳安於身,癸酉多衣。毋以楚九月己未台(始)被新衣,衣手囗必死。
108 弦望及五辰不可以興樂囗,五醜不可以巫,啻(帝)以殺巫咸。
109 鼠襄戶,見之,入月一日二日吉,三日不吉,四日五日吉,六日不吉,七日八日吉,九日恐。廿二日廿三日吉,廿四日恐,廿五日廿六日吉,廿七日恐,廿八日廿九日吉。
110 葬日,子卯巳酉戌,是胃男日。午未申丑亥辰,是胃女日。女日死,女日葬。必複之男子亦然。凡丁丑不可以葬,葬必參。
111 玄戈
112 十月,心、危、營室大凶,心、尾致死,畢、此(觜)大吉,張、翼少吉,招搖擊(繫)未,玄戈擊(繫)尾。
113 十一月,斗、婁、虛大凶,角、房致死,胃、囗大吉,柳、七星少吉,招搖擊(繫)午,玄戈擊(繫)心。
114 十二月,須女、斗、牽牛大凶,角、亢致死,奎、婁大吉,東井、輿鬼少吉,招搖擊(繫)巳,玄戈擊(繫)房。
115 正月,營室、心大凶,張、翼致死,危、營室大吉,畢此(觜)巂少吉,招搖擊(繫)辰,玄戈擊(繫)翼。
116 二月,奎、氐、房大凶,七星致死,須女、虛大吉,胃、參少吉,招搖擊(繫)卯,玄戈擊(繫)張。
117 三月,胃、角、亢大凶,東井、輿鬼致死,斗、牽牛大吉,奎、婁少吉,招搖擊(繫)寅,玄戈擊(繫)七星。
118 四月,畢、張、翼大凶,畢此(觜)巂致死,心、尾大吉,危、營室少吉,招搖擊(繫)丑,玄戈擊(繫)巂。
119 五月,東井、七星大凶,胃、參致死,角、房大吉,須女、虛少吉,招搖擊(繫)子,玄戈擊(繫)畢。
120 六月,柳、東井、輿鬼大凶,奎、婁致死,角、亢大吉,斗、牽牛少吉,招搖擊(繫)亥,玄戈擊(繫)茅。
121 七月,張、畢、此(觜)巂大凶,危、營室致死,張、翼大吉,心、尾少吉,招搖擊(繫)戌,玄戈擊(繫)營室。
122 八月,胃、參大凶,須女、虛致死,柳、七星大吉,角、房少吉,招搖擊(繫)酉,玄戈擊(繫)危。
123 九月,氐、奎、婁大凶,斗、牽牛致死,東井、輿鬼大吉,張、翼少吉,招搖擊(繫)申,玄戈擊(繫)虛。
124 正月五月九月,北徙大吉,東北少吉,若以是月殹東徙,擊,東南刺離,南精,西北室毀,西困,西北辱。
125 二月六月十月,東徙大吉,東南少吉,若以月殹南徙,擊,西南刺離,西精,西北擊,北困辱。
126 三月七月十一月,南徙大吉,西南少吉,若以是月殹西徙,擊,西北刺離,北精,東毀,東北困,東南辱。
127 九月八月十二月,西徙大吉,西北少吉,若以是月殹北徙,擊,東北刺離,東南毀,南困辱。
128 囗囗囗擊殹者,死殹。刺者,室人妻子父母分離。精者,獄囗囗囗。毀者,囗囗囗囗囗。困者疾囗所囗囗。辱者不執而為囗人矢哭。
129 此所胃艮山,禹之離日也,從上右方數朔之初日及枳各一日,數之而複從上數。囗與枳刺艮山之胃離日。離日不可以家(嫁)女、取婦及入人民畜生,唯利以分異。離日不可以行,行不反。
130 戊午去父母同生,異者焦窶,居。丙申以就(僦),同居必窶。毋以辛酉入寄者,入寄者必代居其室。己巳入寄者不出歲亦寄焉。入客戊辰、己巳、辛酉、辛卯、己未、庚午,虛四徹不可入,客、寓人及臣妾,必代居室。
131 歲
132 刑夷、八月、獻馬,歲在東方,以北大羊(祥),東旦亡,南遇英(殃),西數反其鄉。
133 夏夷、九月、中夕,歲在南方,以東大羊(祥),南旦亡,西禺(遇)英(殃),北數反其鄉。
134 紡月、十月、屈夕,歲在西方,以南大羊(祥),西旦亡,北禺(遇)英(殃),東數反其鄉。
135 七月、爨月、楦夕,歲在北方,以西大羊(祥),北旦亡,東禺(遇)英(殃),南數反其鄉。十月楚冬夕,日六夕十。
136 十一月楚屈夕,日五夕十一。
137 十二月楚楦夕,日六夕十。
138 正月楚刑夷,日七夕九。
139 二月楚夏,日八夕八。
140 三月楚紡月,日九夕七。
141 四月楚七月,日十夕六。
142 五月楚八月,日十一夕五。
143 六月楚九月,日十夕六。
144 七月楚十月,日九夕七。
145 八月楚爨月,日八夕八。
146 九月楚獻馬,日七夕九
147 星
148 角,利祠及行,吉。不可蓋屋。取妻,妻妬。生子,為吏。
149 亢,祠、為門行,吉。可入貨。生子,必有爵。
150 氐,祠及行、出入貨,吉。取妻,妻貧。生子,必有爵。
151 房,取婦,家(嫁)女、出入貨及祠,吉。可為室屋。生子,富。
152 心,不可祠及行,凶。可以行水。取妻,妻悍。生子,人愛之。
153 尾,百事凶。以祠,必有敫(憿),不可取妻。生子,貧。
154 箕,不可祠。百事凶。取妻,妻多舌。生子,貧富半。
155 斗,利祠及行賈、賈市,吉。取妻,妻為巫。生子,不盈三歲死。可以攻伐。
156 牽牛,可祠及行,吉。不可殺牛。以結者不擇。以入牛,老一,生子,為大夫。
157 須女,祠、賈市、取妻,吉。生子,三月死,不死毋晨(唇)。
158 虛,百事凶。以結者,易擇(釋)。亡者,不得。取妻,妻不到。以生子,毋(無)它同生。
159 危,百事凶。生子,老為人治也,有數詣風雨。
160 營室,利祠。不可為室及入之。以取妻,妻不寧。生子,為大吏。
161 東闢,不可行,百事凶。以生子,不完。不可為它事。
162 奎,祠及行,吉。以取妻,女子愛而口臭。生子,為吏。
163 婁,利祠及行。百事吉。以取妻,男子愛。生子亡者,人意之。
164 胃,利入禾粟及為囷倉,吉。以取妻,妻愛。生子,必使。
165 卯,獵、賈市,吉。不可食六畜。以生子,喜斫。
166 畢,以獵置罔及為門,吉。以死,必二人。取妻,必二妻。不可食六畜。生子,。亡者,得。
167 此(觜)巂,百事凶。可以敫(徼)人攻讎。生子,為正。
168 參,百事吉。取妻,吉。唯生子,不吉。
169 東井,百事凶。以死,必五人死。以殺生(牲),必五生(牲)死。取妻,多子。生子,旬而死。可以為土事。
170 輿鬼,祠及行,吉。取妻,吉。以生子,。可以送鬼。
171 柳,百事吉。取妻,吉。以生子,肥,可以寇(冠),可請謁,可田獵。
172 七星,百事凶。利以垣。生子,樂。不可出女。
173 張,百事吉。取妻,吉。以生子,為邑桀(傑)。
174 翼,利行。不可臧。以祠,必有火起。取妻,必棄。生子,男為見(覡),女為巫。
175 軫,囗乘車馬、衣常。取妻,吉。以生子,必駕。可以入貨。
176 病
177 甲乙有疾,父母為祟,得之於肉,從東方來,裹以桼器。戊巳病,庚有閒,辛酢,若不酢,煩居東方,歲在東方,青色死。
178 丙丁有疾,王父為祟,得之赤肉、雄雞、酉(酒)。庚辛病,壬有閒,癸酢。若不酢,煩居南方,歲在南方,赤色死。
179 戊己有疾,巫堪行,王母為祟,得之於黃色索魚、堇酉。壬癸病,甲有閒,乙酢。若不酢,煩居邦中,歲在西方,黃色死。
180 庚辛有疾,外鬼傷(殤)死為祟,得之犬肉、鮮卵白色。甲乙病,丙有閒,丁酢。若不酢,煩居西方,歲在西方,白色死。
181 壬癸有疾,母(毋)逢人,外鬼為祟,得之於酉脯修節肉。丙丁病,戊有閒,己酢。若不酢,煩居北方,歲在北方,黑色死。
182 祠父母良日,乙丑、乙亥、丁丑亥、辛丑、癸亥,不出三月有大得,三乃五。
183 祠行良日,庚申是天昌,不出三歲必有大得。
184 人良日,乙丑、乙酉、乙巳、己丑、己酉、己巳、辛丑、辛酉、辛巳、癸酉、癸巳。其忌,丁巳、丁未、戊戌、戊辰、戊子,不利出入人。男子龍庚寅,女子龍丁。
185 馬良日,乙丑、乙酉、乙巳、乙亥、己丑、己酉、己亥、己巳、辛丑酉、辛巳、辛亥、癸丑、癸酉、癸巳、庚辰。其忌,丙子、丙午、丙寅、丁巳、丁未、戊寅、戊戌、戊子、庚寅、辛卯。
186 牛良日,庚辰、庚申、庚午、辛酉、壬戌、壬申、壬午、癸酉、甲辰、甲申、甲寅。其忌,己丑、己未、己巳、己卯、戊寅、戊戌、戊子、己巳。戊午不可殺牛。
187 羊良日,乙丑、乙酉、乙丑、乙巳、辛酉、辛丑、辛巳、庚辰、庚寅,其忌,壬戌、癸亥、癸酉。春三月庚辰可以築羊卷(圈),即入之,羊必千。
188 豬良日,庚申、庚辰、壬辰、壬申、甲申、甲辰、己丑、己酉、己巳。其忌,乙亥、乙巳、乙未、丁巳、丁未。
189 市良日,戊寅、戊辰、戊申戌,利初市,吉。
190 犬良日,癸酉、癸未、甲申、甲午、庚辰、庚午、辛酉、壬辰。其忌,己丑、己巳、己未、己卯、乙巳、戊子、戊寅、戊戌。有妻子,毋以己巳、壬寅殺犬,有央(殃)。
191 雞良日,甲辰、乙巳、丙午、戊辰、丙辰,可以出入雞。雞忌日,辛未、庚寅、辛巳,勿以出入雞。
192 金錢良日,甲申、乙巳。申不可出貨。午不可入貨,貨必後絕。
193 蠶良日,庚午、庚子、甲午,五辰可以入。五丑、五酉、庚午,可以出。
194 啻(帝)
195 春三月,啻(帝)為室申,剽卯,殺辰,四廢庚辛。
196 夏三月,啻(帝)為室寅,剽午,殺未,四廢壬癸。
197 秋三月,啻(帝)為室巳,剽酉,殺戌,四廢甲乙。
198 冬三月,啻(帝)為室辰,剽子,殺醜,四廢丙丁。
199 春三月,毋起東向室。
200 夏三月,毋起南向室。
201 秋三月,毋起西向室
202 冬三月,毋起北向室。
203 北鄉門,七月、八月、九月,其日丙午、丁酉、丙申垣之,其生(牲)赤。
204 南鄉門,正月、二月、三月,其日癸酉、壬辰、壬午垣之,其生(牲)黑
205 東鄉門,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其日辛酉、庚午、庚辰垣之,其生(牲)白。
206 西鄉門,四月、五月、十月,其日乙未、甲午、甲辰垣之,其生(牲)清。
207 凡為室日,不可以築室。築大內,大人死。築右,長子婦死。築左,中子婦死。築外垣,孫子死。築北垣,牛羊死。殺日,勿以殺六畜,不可以取婦、家(嫁)女、禱祠、出貨。四廢日,不可以為室、覆屋。
208 室忌
209 春三月庚辛,夏三月壬癸,秋三月甲乙,冬三月丙丁,勿以築室。以之,大主死;不死,,弗居。凡入月五日,月不盡五日,以築室,不居,為羊牢馬廄,亦弗居。以用垣宇,閉貨貝。
210 土忌
211 土徼正月壬,二月癸,三月申,四月乙,五月戊,六月己,七月丙,八月丁,九月戊,十月庚,十一月辛,十二月乙,不可為土攻。正月丑,二月戌,三月未,四月辰,五月丑,六月戌,七月未,八月辰,九月丑,十月戌,十一月未,十二月辰,毋可有為,築室,壞;樹木,死。春三月寅,夏巳,秋三月申,冬三月亥,勿可興土攻,必死。五月、六月不可興土攻,十一月=、十二月不可興土攻,必或死。申不可興土攻。
212 凡入月七日及夏丑、秋辰、冬未、春戌,不可壞垣、起之,必有死者。以殺豕,其肉木索必死。正月丁庚癸,三月四月丙巳壬,五月六月乙戊辛,七月八月甲丁庚,九月十月癸己丙,十一月十二月戊辛甲,不可以垣,必死。正月乙,二月癸,三月戊,四月甲,五月壬,六月己,七月丙,八月丁,九月戊,十月庚,十一月辛,十二月己,不可垣,必死。
213 作事
214 二月利與土西方,八月東方,三月南方,九月北方。
215 毀棄
216 八月、九月、十月毀棄南方,爨月、獻馬、中夕毀棄西方,屈夕、楦夕、刑杘毀棄北方夏尸、紡月毀棄東方,皆吉。
217 援夕、刑夕作事南方,紡月、夏夕[尸]、八月作事西方,九月、十月、爨月作事北方,獻馬、中夕、屈夕作事東方,皆吉。
218 正月、五月、九月之醜,二月、六月、十月之戌,三月、七月、十一月之未,四月、八月、十二月之辰,勿以作事。大祠,以大生(牲)大凶,以小生(牲)小凶,以臘古吉。
219 毋以子卜筮,害於上皇。
220 毋以醜徐(除)門戶,害以驕母。
221 毋以寅祭祀鑿井,以細囗。
222 毋以卯浴沐,是謂血明,不可囗井池。
223 毋以辰葬,必有重喪。
224 毋以巳壽(禱),反受其英(殃)。
225 毋以午出入臣妾、馬牛,是胃並亡。
226 毋以未斬大木,必有大英(殃)。
227 毋以申出入臣妾、馬牛、貨材,是胃囗囗囗。
228 毋以酉台(始)冠、帶劍、恐御矢兵,可以漬米為酒,酒美。
229 直室 門
230 寡門,興,興毋(無)定處,凶。
231 倉門,富,井居西南,囷居北鄉廥,廥毋絕縣肉。
232 南門,將軍門,賤人弗敢居。
233 闢門,成之即之蓋,廿歲必富,大吉,廿歲更。
234 大伍門,命曰吉恙(祥)門,十二歲更。
235 則光門,其主昌,柁衣常,十六歲弗更,乃狂。
236 屈門,其主昌富,女子為巫,四歲更。
237 失行門,大凶。
238 雲門,其主必富三渫(世),八歲更,利毋爵者。
239 不周門,其主富,八歲更。
240 食過門,大凶,五歲弗更,其主。
241 曲門,前富後貧,五歲更凶。
242 北門,利為邦門,賤有弗敢居。
243 (顧)門,成之,三歲中日入一布,三歲中弗更,日出一布。
244 起門,八歲昌,十六歲弗更,乃去。
245 刑門,其主必富,十二歲更,弗而耐乃刑。
246 獲門,其主必富,八歲更,左井右囷,囷北鄉廥。
247 東門,是胃邦君門,賤人弗敢居,居之凶。
248 貨門,所利賈市,入貨吉。十一歲更。
249 高門,宜豕。五歲弗更,其主且為巫。
250 大吉門,宜錢金而入易虛,其主為巫,十二歲更。
251 未不可以澍(樹)木,木長,澍(樹)者死。戌不可以為床,以(肂)死人。庚辰、壬辰、癸未,不可燔糞。
252 有以者大凶必有死者
253 徙門數富數虛必並人家五歲更
254 大門利為邦門賤人弗敢居
255 行
256 凡且有大行,遠行若飲食、歌樂、聚畜生及夫妻同衣,毋以正月上旬午,二月上旬亥,三月上旬申,四月上旬丑,五月上旬戌,六月上旬卯,七月上旬子,八月上旬巳,九月上旬寅,十月上旬未,十一月上旬辰,十二月上旬酉。凡是日赤啻(帝)恆以開臨下民而降其英(殃),不可為百事,皆毋(無)所利,節(即)有為也,其央(殃)不出歲中,小大必至。有為而禺雨,命曰央(殃)蚤至,不出三月,必有死亡志至。
257 凡是有為也,必先計月中閒日,句(苟)毋直赤啻(帝)臨日,它日雖有不吉之名,毋(無)所大害。
258 凡民將行,出其門,毋(無)敢(顧),毋止。直述(術)吉。從道右吉,從左吝。少(顧),是胃少楮,吝;大(顧),是胃大楮,凶。
259 歸行
260 凡春三月己丑,不可東;夏三月戊辰,不可南;秋三月己未,不可西;冬三月戊戌,不可北。百中大凶,二百里外必死,歲忌。
261 毋以辛壬東南行,日之門也。毋以癸甲西南行,月之門也。毋以乙丙西北行,星之門也。毋以丁庚東北行,辰之門也。
262 凡四門之日,行之敫也,以行不吉。
263 入正七日,入二月四日,入三月廿一日,入四月八日,入五月十九日,入六月廿四日,入七月九日,入八月九日,入九月廿七日,入十月十日,入十一月廿日,入十二月卅日,凡此日以歸,死;行,亡。
264 到室
265 正月丑,二月戌,三月未,四月辰,五月丑,六月戌,七月未,八月辰,十月戌、丑,十一月未,十二月辰。凡此日不可以行,不吉。
266 己酉從遠行入,有三喜。
267 禹須臾:戊己丙丁庚辛旦行,有二喜。甲乙壬癸丙丁日中行,有五喜。庚辛戊己壬癸餔時行,有七喜。壬癸辛甲乙夕行,有九喜。
268 子,旦北吉,日中南得。
269 丑,旦北吉。東必得。
270 寅,西得,東凶,北毋行。
271 卯,南吉,西得,北凶。東見疾不死,吉。
272 辰,北吉,南得,東西凶,毋行。
273 巳,南吉,西得,北凶,東見疾死。
274 午,北吉,東得,南凶,西不反。
275 未,東吉,北得,西凶,南毋行。
276 申,西南吉。北凶。
277 酉,西南吉,東凶。
278 戌,東南、西吉,南凶。
279 毋以亥行。
280 四月甲陷。五月乙陷。七月丙陷。八月丁陷。九月己陷。十月庚陷。十一月辛陷。十二己陷。正月壬陷。二月癸陷。三月戊陷。六月戊陷。夏三月丑徼。春三月戊敫。秋三月辰敫。冬三月未敫。凡陷日,可以取婦、家(嫁)女,不可行,百事凶。凡敫日,利以漁獵、請謁、責人、摯(瓡)盜賊,不可祠祀,殺生(牲)。
281 生子
282 甲戌生子,飲食急。
283 乙亥生子,彀而富。
284 丙子生子,不吉。
285 丁丑生子,好言語,或生(眚)於目。
286 戊寅生子,去父母南。
287 己卯生子,去其邦。
288 庚辰生子,好女子。
289 辛巳生子,吉而富。
290 壬午生子,彀而武。
291 癸未生子,長大,善得。
292 甲申生子,巧有身事。
293 乙酉生子,彀,好樂。
294 丙戌生子,有事。
295 丁亥生子,攻巧,孝。
296 戊子生子,去其邦北。
297 己丑生子,貧而疾。
298 庚寅生子,女為賈,男好衣佩而貴。
299 辛卯生子,吉及彀。
300 壬辰生子,武而好衣劍。
301 癸巳生子,彀。
302 甲午生子,武有力,少孤。
303 乙未生子,有疾,少孤,後富。
304 丙申生子,好家室。
305 丁酉生子,耆酉。
306 戊戌生子,好田野邑屋。
307 己亥生子,彀。
308 庚子生子,少孤,污。
309 辛丑生子,有心冬(終)。
310 壬寅生子,不女為醫,女子為也。
311 癸卯生子,不吉。
312 甲辰生子,彀,且武而利弟。
313 乙巳生子,吉。
314 丙午生子,耆酉而疾,後富。
315 丁未生子,不吉,毋(無)母,必賞(嘗)繫囚。
316 戊申生子,寵,事君。
317 己酉生子,彀,有商。
318 庚戌生子,武而貧。
319 辛亥生子,不吉。
320 壬子生子,勇。
321 癸丑生子,好水,少疾,必為吏。
322 甲寅生子,必為吏。
323 乙卯生子,要不者翥。
324 丙辰生子,有疵於體而勇。
325 丁巳生子,彀而美,有氐(秩)。
326 戊午生子,耆酉及田獵。
327 己未生子,吉。
328 庚申生子,良。
329 辛酉生子,不吉。
330 壬戌生子,好家室。
331 癸亥生子,毋(無)冬(終)。
332 甲子生子,少孤,衣污。
333 乙丑生子,武以攻巧。
334 丙寅生子,武以聖。
335 丁卯生子,不正,乃有疵前。
336 戊辰生子,有寵。
337 己巳生子,鬼,必為人臣妾。
338 庚午生子,貧,有力,毋(無)冬(終)。
339 辛未生子,肉食。
340 壬申生子,聞。
341 癸酉生子,先(無)冬(終)。
342 人字
343 未 申 巳 午
344 秋午 酉 戌 春辰 未 申
345 巳 亥 卯 酉
346 冬辰 丑 子 夏寅 亥 戌
347 卯 寅 丑 子
348 人字,其日在首,富難勝也。夾頸者貴。在奎者富。在掖者愛。在手者巧盜。在足下者賤。在外者奔亡。
349 女子以巳字,不複字。
350 戊子以有求也,必得之。雖求(告)啻(帝),必得。
351 丙寅以求人,得之。
352 取妻
353 取妻龍日,丁巳、癸丑、辛酉、辛亥、乙酉,及春之未戌,秋丑辰,冬戌亥。丁丑、己丑取妻,不吉。戊申、己酉,牽牛以取織女,不果,三棄。
354 作女子
355 月生一日、十一日、廿一日,女果(媧)以死,以作女子事,必死。毋以戌亥家(嫁)子、取婦,是謂相(孀)。
356 吏
357 子:朝見,有告,聽。晏見,有告,不聽。晝見,有美言。日虒(斜)見,令複見之。夕見,有美言。
358 醜:朝見,有奴(怒)。晏見,有美言。晝見,禺奴(怒)。日虒(斜)見,有告,聽。夕見,有惡言。
359 寅:朝見,有奴(怒)。晏見,說。晝見,不得複。日虒(斜)見,不言,得。夕見,有告,聽。
360 卯:朝見,喜,請命,許。晏見,說。晝見,有告,聽。日虒(斜)見,請命,許。夕見,有奴(怒)。
361 辰:朝見,有告,聽。晏見,請命,許。晝見,請命,許。日虒(斜)見,有告,不聽。夕見,請命,許。
362 巳:朝見,不說。晏見,有告,聽。晝見,有告,不聽。日虒(斜)見,有告,禺奴(怒)。夕見,有後言。
363 午:朝見,不詒。晏見,百事不成。晝見,有告,聽。日虒(斜)見,造,許。夕見,說。
364 申:朝見,禺奴(怒)。晏見,得語。晝見,不說。日虒(斜)見,有後言。夕見,請命,許。
365 戌:朝見,有告,聽。晏見,造,計許。晝見,得語。日虒(斜)見,請命,許。夕見,有惡言。
366 亥:朝見,有後言。晏見,不詒。晝見,令複見之。日虒(斜)見,有惡言。夕見,令複見之。
367 入官良日:
368 丁丑入官,吉,必七徙。寅入官,吉。戌入官,吉。亥入官,吉。申入官,不計去。酉入官,有罪。卯入官,凶。未午辰入官,必辱去。己丑,以見王公,必有拜也。
369 [取妻]
370 春三月季庚,辛夏三月季壬癸,秋三月季甲乙,冬三月季丙丁,此大敗日,取妻,不終;蓋屋,燔;行,傅(痡)毋可有為,日衝。
371 癸丑、戊午、己未,禹以取塗山之女日也,不棄,必以子死。
372 戊申、己酉、牽牛以取織女而不果。不出三歲。棄若亡。
373 壬辰、癸巳,囊(攘)婦以出,夫先死,不出二歲。
374 庚辰、辛巳,敝毛之士以取妻,不死,棄。
375 凡取妻、出女之日,冬三月奎、婁,吉;以奎,夫愛妻;以婁,妻愛夫。
376 壬申、癸酉,天以震高山,以取妻,不居,不吉。
377 甲子午、庚辰、丁巳,不可取妻、家(嫁)子。
378 甲寅之旬,不可取妻,毋(無)子,雖有,毋(無)男。
379 戌與亥,是胃分離日,不可取妻。取妻,不終,死若棄。
380 子、寅、卯、巳、酉、戌為牡日。丑、辰、申、午、未、亥為牝日。牝日以葬,必複之。十二月、正月、八月為牡月。三月、四月、九月、十月為牝月。牝月牡月取妻,吉。
381 直參以出女,室必盡。
382 直營室以出女,父母必從居。
383 直牽牛、須女出女,父母有咎。
384 中春軫、角,中夏參、東井,中秋奎、東闢,中冬竹(箕)、斗,以取妻,棄。
385 凡參、翼、軫以出女,丁巳以出女,皆棄之。
386 以己丑、酉、巳不可家(嫁)女、取妻,交徙人可也。
387 月生五日曰杵,九日曰舉,十二日曰見莫取,十四日訽,十五日曰臣代主。代主及訽,不可取妻。
388 夢
389 人有惡瞢(夢),(覺),乃繹(釋)髪西北面坐,禱之曰:「皋!敢告璽(爾)。某有惡瞢(夢),走歸之所,強飲強食,賜某大幅(富),非錢乃布,非繭乃帑。」則止矣。
390 宇:
391 凡宇聚邦之高,貴貧。宇聚邦之下,富而。宇四旁高,中央下,富。宇四旁下,中央高,貧。宇北方高,南方下,毋(無)寵。宇南方高,北方下,利賈市。宇東方高,西方下,女子為正。宇有要,不窮必刑。宇中有谷,不吉。宇右長左短,吉。宇左長,女子為正。宇多於西南之西,富。宇多於西北之北,絕後。宇多於東北之北,安。宇多於東北,出逐。宇多於東南,富,女子為正。道周環宇,不吉。祠木臨宇,不吉。垣東方高西方之垣,君子不得志。
392 為池西南,富。為池正北,不利其母。
393 水瀆西出,貧,有女子言。水瀆北出,毋(無)臧貨。水瀆南出,利家。
394 圈居宇西南,貴吉。圈居宇正北,富。圈居宇正方,敗。圈居宇東南,有寵,不終迣(世)。圈居宇西北,宜子與。
395 囷居宇西北,不利。囷居宇東南,不盈,不利室。囷居宇西南,吉。囷居宇東北,吉。
396 井當戶牖間,富。神居西南,其君不必窮。井居西北,必絕後。
397 廡居東方,鄉井,日出炙其。斡,其後必肉食。
398 取婦為小內。內居西南,婦不媚於君。內居西北,毋(無)子。內居東北,吉。內居正東,吉。內居南,不畜,當祠室。依道為小內,不宜子。
399 圂居西北,利豬,不利人。圂居正北,吉。圂居東北,妻善病。圂居南,宜犬,多惡言。
400 屏居宇後,吉。屏居宇前,不吉。
401 門欲當宇隋,吉。門出衡,不吉。小宮大門,貧。大宮小門,女子善宮斫門。入里門之右,不吉。
402 詰
403 詰咎,鬼害民罔(妄)行,為民不羊(祥),告如詰之。道令民毋麗凶央(殃)。鬼之所惡,彼窟(屈)臥箕坐,連行奇(踦)立。
404 人毋(無)故鬼攻之不已,是是刺鬼。以桃為弓,牡棘為矢,羽之雞羽,見而射之,則已矣。
405 人毋(無)故鬼昔(籍)其宮,是是丘鬼。取故丘之土,以為偽人犬,置牆上,五步一人一犬,睘其宮,鬼來陽(揚)灰毄(擊)箕以喿之,則止。
406 人毋(無)故而鬼惑之,是鬼,善戲人。以桑心為丈(杖),鬼來而毄(擊)之,畏死矣。
407 人毋(無)故而鬼取為膠,是是哀鬼。毋(無)家,與人為徒,令人色柏(白)然毋(無)氣,喜契(潔)清,不飲食。以棘椎桃秉(柄)以高(敲)其心,則不來。
408 一宅中毋(無)故而室人皆疫,或死或病,是是棘鬼在焉。正立而埋。其上旱則淳。水則乾。屈(掘)而去之,則止矣。
409 一宅之中毋(無)故室人皆疫,多瞢(夢)米()死,是是包鬼埋焉,其上毋(無)草,如席處屈(掘)而去之,則止矣。
410 人毋(無)故一室人皆疫,或死或病,丈夫女子隋須羸髪黃目,是是宲人生為鬼,以沙人一升其舂臼,以黍肉,食宲人則止矣。
411 犬恆夜入人室,執丈人,戲女子,不可得也,是神狗偽為鬼。以桑皮為囗囗之,烰而食之,則止矣。
412 夏大署,室毋(無)故而寒,幼蠪(龍)處之。取牡棘烰室中,蠪去矣。
413 埜獸若六畜逢人而言,是票風之氣,毄(擊)以桃丈(杖),繹(釋)窶(屨)而投之,則已矣。
414 灶毋(無)故不可以孰食,陽鬼取其氣。燔豕矢室中,則止矣。
415 人之六畜毋(無)故而皆死,欦鬼之氣入焉。乃疾靡()瓦以還囗囗囗囗則已矣。
416 寒風入人室,獨也,它人莫為,灑以沙,則已矣。
417 囗鳥獸能言,是夭(妖)也,不過三言。言過三,多益其旁人,則止矣。
418 毋(無)氣之徒而踵(動),終日,大事也。不終日,小事也。
419 殺蟲豸,斷而能屬者,濆以灰,則不屬矣。
420 人有思哀也弗忘,取丘下之莠,完掇其葉二七,東北鄉如(茹)之乃臥,則止矣。
421 人妻妾若朋友死,其鬼歸之者,以莎芾、牡棘枋(柄),熱(爇)以寺(待)之,則不來矣。
422 人毋(無)故心悲也,以桂長尺有尊(寸)而中折,以望之日始出而食之,已乃脯,則止矣。
423 故丘鬼恆畏人,畏人所,為芻矢以(弋)之,則不畏人矣。
424 鬼恆召人曰:「璽(爾)必以某月日死。」是鬼偽為鼠。入人醢、醬、滫、將(醬)中,求而去之,則已矣。
425 大神,其所不可過也,善害人,以犬矢為完(丸),操以過之,見其神以投之,不害人矣。
426 鬼恆夜敲人門,以歌若哭,人見之,是凶鬼。鳶(弋)以芻矢,則不來矣。
427 人若鳥獸及六畜恆行人宮,是上神相,好下樂入,男女未入宮者毄(擊)鼓奮鐸桑(噪)之,則不來矣。
428 鬼恆從男女,見它人而去,是神蟲偽為人,以良劍刺其頸,則不來矣。
429 一室人皆毋(無)氣以息,不能童(動)作,是狀神在其室,屈(掘)沓泉,有赤豕,馬尾犬首,享而食之,美氣。
430 一室之人皆夙(縮)筋,是會蟲居其室室西臂(壁),取西南隅,去地五尺,以鐵椎椯(段)之,必中蟲首,屈(掘)而去之。弗去,不出三年,一室皆夙(縮)筋。
431 鬼恆責人,不可辭,是暴鬼。以牡棘之劍之,則不來矣。
432 鬼恆為人惡瞢(夢),(覺)而弗占,是圖夫,為桑丈(杖)奇(倚)戶內,複(覆)鬴戶外,不來矣。
433 鬼恆從人游,不可以辭,取女筆以拓之,則不來矣。
434 女子不狂癡,歌以生商,是陽鬼樂從之,以北鄉囗之辨二七,燔,以灰囗食食之,鬼去。
435 人毋(無)故而鬼祠(伺)其宮,不可去,是祖囗游,以犬矢投之,不來矣。
436 鬼恆羸(祼)入人宮,是幼殤死不葬,以灰濆之,則不來矣。
437 鬼恆逆人,入人宮,是游鬼。以廣灌為蛓以燔之,則來矣。
438 人子未能行而死,恆然,是不辜鬼處之。以庚日日始出時,濆門以灰,卒,有祭,十日收祭,裹以白茅,埋埜,則毋(無)央(殃)矣。
439 人毋(無)故而憂也,為桃更而敃()之,以癸日日入投之道。遽曰:「某。」免於憂矣。
440 人毋(無)故而弩(怒)也,以戊日日中而食黍於道,遽則止矣。
441 人毋(無)故室皆傷,是粲迓之鬼處之。取白茅及黃土而西(灑)之,周其室,則去矣。
442 鬼入人宮室,勿(忽)見而亡,亡(無)已,以修(滫)康(糠)寺(待)其來也,沃之,則止矣。
443 人毋(無)故而髪撟若蟲及須眉,昌是恙氣處之,乃煮(賁)屨以紙,即止矣。
444 凡鬼恆執匴以入人室,曰「氣(餼)我食」云,是是餓鬼。以屨投之,則止矣。
445 凡有大票風害人,擇(釋)以投之,則止矣。
446 人恆亡赤子,是水亡傷(殤)取之,乃為灰室而牢之,縣以則得矣。刊之以,則死矣;亨而食之,不害矣。
447 凡邦中之立叢,其鬼恆夜呼焉,是遽鬼執人,以自代也。乃解衣弗袵,入而傅(搏)者之,可得也乃。
448 一室中臥者瞇也,不可以居,是囗鬼居之,取桃枱(棓)椯(段)四隅中央,以牡棘刀刊其宮牆,呼之曰:「複疾趣出,今日不出,以牡刀皮而衣。」則毋(無)央(殃)矣。
449 大祙(魅)恆入人室,不可止,以桃更毄(擊)之,則止矣。
450 鬼恆召人出宮。是遽鬼毋(無)所居。罔呼其召,以白石投之,則止矣。
451 鬼嬰兒恆為人號曰:「鼠(予)我食。」是哀乳之鬼。其骨有在外者,以黃土濆之,則已矣。
452 一室之中,臥者容席以陷,是地嶭(蠥)居之,注白湯,以黃土窒,不害矣。
453 人毋(無)故而鬼有鼠(予),是夭鬼,以水沃之,則已矣。
454 狼恆呼人門口:「啟吾。」非鬼也。殺而享食之,有美味。
455 一室中有鼓音,不見其鼓,是鬼鼓,以人鼓應之,則已矣。
456 有眾蟲襲入人室,是野火偽為蟲,以人火應之,則已矣。
457 鬼恆宋(聳)(惕)人,是不辜鬼。以牡棘之劍刺之,則止矣。
458 鬼恆襄(攘)人之畜,是暴鬼。以芻矢鳶(弋)之,則止矣。
459 鬼恆從人女,與居,曰:「上帝子下游。」欲去,自浴以犬矢,毄(繫)以葦,則死矣。
460 鬼恆胃人:「鼠(予)我而女。」不可辭。是上神下取妻,毄(繫)以葦,則死矣。弗御,五來,女子死矣。
461 天火燔人宮,不可御,以白沙救之,則止矣。
462 雷攻人,以其木毄(擊)之,則已矣。
463 雲氣襲人之宮,以人火鄉之,則止矣。
464 人過於丘虛,女鼠抱子逐人,張傘以鄉之,則已矣。
465 人行而鬼當道以立,解髪奮以過,則已矣。
466 鳥獸恆人之室,燔鬊及六畜毛鬣其止所,則止矣。
467 人臥而夜屈其頭,以若(箬 )便(鞭)毄(繫)之,則已矣。
468 鳥獸蟲豸甚眾,獨入一人室,以(箬 )便(鞭)毄(繫)之,則止矣。
469 人毋(無)故一室人皆棰延(涎),爰母處其室,大如杵,赤白,其居所水則乾,旱則淳,屈(掘)其室中三尺,燔豕矢焉,則止矣。
470 一室人皆養(癢)體,癘鬼居之。燔生桐其室中,則已矣。
471 一室井血而星(腥)臭,地蟲斫於下,血上漏,以沙墊之,更為井,食之以噴,飲以爽路(霜露),三日乃能人矣。若不三月食之若傅之,而非人也,必枯骨也。旦而聚之,苞以白茅,果(裹)以賁(奔)而遠去之,則止矣。
472 票風入人宮而有取焉,乃投以屨,得其所,取盎之中道;若弗得,乃棄其屨於中,道,則亡恙矣。不出壹歲,家必有恙。
473 正月,日七夕九。二月,日八夕八。三月,日九夕七。四月,日十夕六。五月,日十一夕五。六月,日十夕六。七月,日九夕七。八月,日八夕八。九月,日七夕九。十月,日六夕十
474 夕十。十一月,日五夕十一。十二月,日六夕十。
475 盜者
476 子,鼠也。盜者兌(鋭)口希須,善弄,手黑色,面有黑子焉,疵在耳,臧於垣內中糞蔡下。多[名]鼠鼷孔午郢。
477 丑,牛也。盜者大鼻,長頸,大闢臑而僂,疵在目,臧牛廄中草木下。多[名]徐善躆以未。
478 寅,虎也。盜者壯,希須,面有黑焉。不全於身,從以上闢臑梗,大疵在闢,臧於瓦器間,旦閉夕啟西方。多[名]虎豻貙豹申。
479 卯,兔也。盜者大面,頭顡,疵在鼻,臧於草中,旦閉夕啟北方。多[名]兔竃陘突垣義酉。
480 辰,盜者男子,青赤色,為人不轂(穀),要有疵,臧東南反(阪)下。車人,親也,勿言已。多[名]不圖射亥戌。
481 巳,蟲也。盜者長而黑,蛇目,黃色,疵在足,臧於瓦器下。名西茝亥旦
482 午,鹿也。盜者長頸,小胻,其身不全,長耳而操蔡,疵在肩,臧於草木下,必依阪險,啟夕閉東方。名徹達祿得獲錯。
483 未,馬也。盜者長須耳,為人我我然好歌無(舞),疵在肩,臧於芻稿中,阪險,必得。名建章丑吉。
484 申,環也。盜者圓面,其為人也鞞鞞然,夙得莫不得。名責環貉豺乾都寅。
485 酉,水也。盜者亂而黃色,疵在面,臧於圓中草下,旦啟夕閉,夙得莫不得。名多酉起嬰。
486 戌,老羊也。盜者赤色,其為人也剛履,疵在頰。臧於糞蔡中土中。夙得莫不得。名馬童龏用辰戌。
487 亥,豕也。盜者大鼻而票行,馬脊,其面不全。疵在要,臧於圂中垣下,夙得莫不得。名豚孤夏轂囗亥。
488 甲盜名曰耤鄭壬贛強當良。乙名曰舍徐可不亡憂。丙名曰幡可癸上。丁名曰浮妾榮辨僕上。戊名曰匽為勝氐。己名曰宜食成怪目。庚名甲郢相衛魚。辛名曰秦桃乙忌慧。壬名曰黑疾齊唾。癸名曰陽先生智丙。
489 子,女也。有死,其後必以子死,其咎在度巷。
490 丑,鼠也。其後必有病者三人。
491 寅,罔也。其咎在四室,外有火敬(警)。
492 卯,會眾,其後必有子將弟也死,有外喪。
493 辰,樹也。其後必有敬(警),有言見,其咎在五室馬牛。
494 巳,翼也。其後必有別,不皆(偕)居,咎在惡室。
495 午,室四也。其後必有死者三人,其咎在六室,必有死者二人。
496 未,也。其室寡。
497 申,石也。其咎在二室,生子不牷(全)。
498 酉,巫也。其後必有小子死,不出三月有得。
499 戌,就也。其咎在室馬牛豕也。日中死凶。
500 亥,死必三人,其咎在三室。
501 甲辰寅死,必複有死。
502 甲子死,室氐,男子死,不出卒歲,必有大女子死。
503 禹須臾
504 辛亥、辛巳、甲子、乙丑、乙未、壬申、壬寅、癸卯、庚戊、庚辰,莫市以行有九喜。
505 癸亥、癸巳、丙子、丙午、丁丑、丁未、乙酉、乙卯、甲寅、甲申、壬戌、壬辰,日中以行有五喜。
506 己亥、己巳、癸丑、癸未、庚申、庚寅、辛酉、辛卯、戊戌、戊辰、壬午,市日以行有七喜。
507 丙寅、丙申、丁酉、丁卯、甲戌、甲辰、乙亥、乙巳、戊午、己丑、己未,莫食以行有三喜。
508 戊申、戊寅、己酉、己卯、丙戌、丙辰、丁亥、丁巳、庚子、庚午、辛丑、辛未,旦以行有二喜。
509 春三月甲乙,不可以殺,天所以張生時。
510 夏三月丙丁,不可以殺,天所以張生時。
511 秋三月庚辛,不可以殺,天所以張生時。
512 冬三月壬癸,不可以殺,天所以張生時。
513 此皆不可殺,小殺小央(殃),大殺大央(殃)。
514 亥 子 金勝木 入正月二日心
515 十月 十一月 火勝金 入二月九日直心
516 戌 卯 寅 丑 水勝火 入三月七日直心
517 九月 二月 正月 十二月 土勝水 入四月旬五日心
518 辰 巳 午 木勝土 入五月旬二日心
519 三月 四月 五月 東方木 入六月旬心
520 酉 申 未 南方火 入七月八日心
521 八月 七月 六月 西方金 入八月五日心
522 直此日月者不出 北方水 入九月三日心
523 中央土 入十月朔日心
524 入十一月二旬五日心
525 入十二月二日三日心
526 久行毋以庚午入室
527 囗囗行毋以戌亥入
528 丁卯不可以船行
529 六壬不可以船行
530 六庚不可以行
531 正月七日二月十四日三月廿一日四月八日五月十六日六月廿四日七月九日八月十八日九月廿七日十月十日十一月廿日十二月卅日是日在行不可以歸,在室不可以行,是大凶。
532 正月乙丑二月丙寅三月甲子四月乙丑五月丙寅六月甲子七月乙丑八月丙寅九月甲子十月乙丑十一月丙寅十二月甲子,以行,從遠行歸,是謂出亡歸死之日也。
533 行到邦門困(閫),禹步三,勉壹步,呼:「皋!」敢告曰:「某行毋(無)咎,先為禹除道。」即五畫地,掓其畫中央土而懷之。
534 衣良日
535 丁丑、丁巳、丁未、丁亥、辛未、辛巳、辛丑、乙丑、乙酉、乙巳、辛巳、癸巳、乙丑、己酉、辛巳、丑酉、丁巳、丑吉、丁丑材(裁)衣,媚人。入十月十日乙酉、十一月丁酉材(裁)衣,終身衣絲。十月丁本材(裁)衣,不卒歲必衣絲。
536 衣忌
537 癸亥、戊申、乙未、壬申、丁亥、癸丑、寅、申、亥、戊、己、癸、甲,乙卯、辛卯、癸卯、丁、戊、己、申。六月己未、不可以新衣,必死。己、戊、壬、癸,丙申、丁亥,必鼠(予)死者。癸丑、寅、申、亥,秋丙、庚、辛材(裁)衣,必入之。五月六月,不可為複衣。月不盡五日,不可材(裁)衣。
538 衣
539 丁酉衣常,以西有以東行,以坐而飲酉(酒),矢兵不入於身,身不傷。
540 衣良日:乙丑、已、酉、辛巳、丑、酉,吉。丁丑材(裁)衣,媚人。入七月七日乙酉,十一月丁酉材(裁)衣,終身衣絲。十月丁酉材(裁)衣,不卒歲必衣絲。
541 衣忌日:己、戊、壬、癸、丙申、丁亥,必鼠(予)死者。癸丑、寅、申、亥,秋丙、庚、辛材(裁)衣,必入之。五月六月,不可為複衣。月不盡五日,不可材(裁)衣,丁酉材(裁)衣常,以西有以東行,以坐而飲酉(酒),矢兵不入於身,身不傷。
542 [行忌日]
543 入月六日刺,七日刺,八日刺,二旬二日刺,旬六日毀。
544 祠史先龍丙望。
545 以甲子、寅、辰東徙,死。丙子、寅、辰南徙,死。庚子、寅、辰西徙,死。壬子、寅、辰北徙,死。
546 子、卯、午、酉不可入寄者及臣妾,必代居室。
547 久行,毋以庚午入室。
548 長行,毋以戌、亥遠去室。
549 丁卯不可船行,六壬不可船行,六庚不可以行。
550 土忌
551 土艮日,癸巳、乙巳、甲戌,凡有土事必果。
552 土忌日,戊己及癸酉、癸未、庚申、丁未,凡有土事弗果居。
553 正月寅、二月巳、三月未、四月亥、五月卯、六月午、七月酉、八月子、九月辰、十月未、十一月戌、十二月丑,當其地不可起土攻。
554 正月亥、二月酉、三月未、四月寅、五月子、六月戌、七月巳、八月卯、九月丑、十月申、十一月午、十二月辰,是胃土神,毋起土攻,凶。
555 春三月戊辰、己巳,夏三月戊申、己未,秋三月戊戌、己亥,冬三月戊寅、己丑,是胃地衝,不可為土攻。
556 春之乙亥,秋之辛酉,冬之癸亥,是胃牝日,百事不吉。以起土攻,有女喪。
557 正月乙卯,四月丙午,七月辛酉,十月壬子,是胃召搖合日,不可垣,凶。
558 正月申,四月寅,六月巳,十月亥,是胃地杓,神以毀宮,毋起土攻,凶。
559 月中旬,毋起北南陳垣及矰(增)之,大凶。
560 四月丙午,是胃召搖合日,不可垣,凶。
561 四月酉,以壞垣,凶。入月十七日,以毀垣,其家日減。
562 春三月起東鄉室,夏三月毋起南鄉室,秋三月毋起西鄉室,冬三月毋起北鄉室,以北起室,大凶,必有死者。
563 冬三月之日,勿以築室及波(破)地,是胃發蟄。
564 門
565 入月七日冬未、春戌、夏丑、秋辰,是胃四敫,不可初穿門、為戶牖、伐木、壞垣、起垣、徹屋及殺,大凶,利為嗇夫。
566 丁亥不可為戶。
567 天李正月居子,二月居子,三月居午,四月居酉,五月居子,六月居卯,七月居午,八月居酉,九月居子,十月居卯,十一月居午,十二月居辰。凡此日不可以入官及入室,入室必滅,入官必有罪。
568 壬申會癸酉,天以壞高山,不可取婦。
569 正月不可垣,神以治室。
570 田亳主以乙巳死,杜主以乙酉死,雨師以辛未死,田大人以癸亥死。
571 田忌
572 丁亥、戊戌,不可初田及與土攻。
573 五種忌
574 丙及寅禾,甲及子麥,乙巳及醜黍,辰麻,卯及戌叔,亥稻,不可以始種及獲賞(嘗)其歲或弗食。
575 反枳(支)
576 子丑朔,六日反枳(支);寅卯朔,五日反枳(支);辰巳朔,四日反枳(支);午未朔,三日反支;申酉朔,二日反枳(支);戌亥朔,一日反枳(支);複卒其日,子有複反枳(支)。一月當有三反枳(支)。毋以子、丑傅戶。
577 墨(晦)日,利壞垣、徹屋、出寄者,毋歌。朔日,利入室,毋哭。望,利為囷倉。
578 馬禖
579 祝曰:「先牧日丙,馬楳合神。」東鄉南鄉,各一馬囗囗囗囗中土,以為馬楳,穿壁直中,中三腏,四廄行:「大夫先[牧]兕席,今日良日,肥豚清酉美白粱,到主君所。主君笥屏詷馬,毆(驅)其央(殃),去其不羊(祥),令其口耆囗,囗耆飲,律律弗囗自行,弗毆(驅)自出,令其鼻能糗(嗅)鄉(香)令耳聰目明,令頭為身衡,脊為身剛,腳為身囗,尾為善毆(驅)囗,腹為百草囊,四足善行。主君勉飲勉食,吾歲不敢忘。」
580 日書乙種
581 十一月十二月正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囗囗
582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結
583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子 贏 陽
584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子 囗 囗 交
585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子 丑 寅 窞 羅
586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子 丑 寅 卯 作 陰
587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子 丑 寅 卯 辰 平 達
588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成 外
589 未 申 酉 戌 亥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空 外
590 申 酉 戌 亥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囗 囗
591 酉 戌 亥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盍 絕
592 戌 亥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成 決
593 亥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複 秀
594 結之日,利以結言,不可以作大事,利以學書。
595 贏陽之日,利以見人,祭、作大事、取妻,吉。冠帶,君子益事。
596 建交之日,以風鑿井,囗囗囗囗囗,吉。生男女,囗。
597 窞羅之日,利以說孟(盟)詐(詛)、棄疾、鑿宇、葬,吉。而遇人,人必奪其室。
598 作陰之日利以入室必入資貨家子攻擊吉勝 五月日七夕九
599 平達之日利以行師徒見人入邦罔獵獲作事吉 二月日八囗囗
600 成外陽之日利以祭之四旁野外熱囗 三月日九夕七
601 空外之日不可以行之四鄰必見兵 四月日十夕六
602 外陰之日利以小然吉生子年不可遠行遠行不反 五月日十一夕五
603 蓋絕紀之日以衣常說孟詐 六月日十夕六
604 成決光之日利以起大事祭家子吉居有食行有得生子美 七月日九夕七
605 [一四六]
606 複秀之日利以乘車冠帶劍衣常祭作大事家子皆可吉 八月日八夕八
607 徐
608 正月建寅餘卯吉辰實巳窞午徼未衝申剽酉虛戌吉亥實子閉丑 九月日七夕九
609 二月建囗囗辰吉巳實午窞未徼申衝酉剽戌虛亥吉子實丑閉寅 十月日六夕九
610 三月建囗囗巳吉午實未窞申敫酉衝本性剽亥虛子吉丑實寅閉卯 十一月日五夕十一
611 四月建巳徐午吉未實申窞酉敫戌衝子虛丑吉寅囗卯閉辰 十二月日六夕十
612 五月建午徐吉申實酉窞戌敫亥衝子剽丑虛寅吉卯實辰閉巳 初田毋以丁亥戊戌
613 六月建未徐申吉酉實戌窞亥敫子衝丑剽寅虛卯吉辰實巳閉午 祠室中日辛丑癸乙酉
614 七月建申徐酉吉戌實亥窞子敫丑衝寅剽卯虛辰吉實午閉未 己酉吉龍壬辰申
615 八月建酉徐戌吉亥實子窞丑敫寅衝卯剽辰虛實巳吉午實未閉申 祠戶日壬申丁酉癸丑
616 九月建戌徐亥吉子實丑窞寅敫卯衝辰剽巳虛午吉未實申閉酉 亥吉龍丙寅庚寅
617 十月建亥徐子吉丑實寅窞卯敫辰衝巳剽午虛未吉申實酉閉戌 祠門日甲申辰乙亥
618 十一月建子徐丑吉寅實卯窞辰敫巳衝午剽未虛申吉酉實戌閉亥 丑酉吉龍戌寅辛巳
619 [一四七]
620 十二月建丑徐寅吉卯實辰窞巳敫午衝未剽申虛酉吉戌實亥閉子 祠行日甲申丙申戊
621 建日利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利冠帶劍乘車可囗 申壬申乙亥吉龍戊己
622 徐日可以請謁有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 祠囗日己亥辛丑乙亥丁丑吉龍辛囗
623 吉實日皆利日也無不可有為也 祠五祀日丙丁灶戊己內中土乙戶壬癸
624 行庚辛囗
625 窞日可以入馬牛臣囗 凡壞垣卯在房午在七星子在虛酉在卯
626 凶
627 敫日可以入臣妾輕駒囗囗 凡五巳來可以入寄者不出三歲必代寄
628 焉
629 衝日可以攻軍入城及行不可祠 久行毋以庚午入室
630 長行毋以戌亥遠去室
631 剽日不可以使人及畜六畜它毋有為也 丁卯不可以船行
632 六壬不可以船行
633 六庚不可以行
634 虛日不可以臧蓋它人必發之毋(無)可有為也用得必複出 入月六日七日八日二旬二日皆
635 閉日可以蓋臧及謀毋(無)可有為也 知旬六日毀
636 五種忌日丙及寅禾甲及子參乙巳
637 秦
638 正月二月子丑戌囗陽寅酉危陽卯敫申巳未陰午徹丑結
639 及醜僑匯辰卯及戌叔亥稻
640 三月二月寅卯正陽辰危陽巳敫午戌未酉陰申徹丑結
641 不可以始種獲始賞其
642 五月六月辰巳寅正陽午丑危陽未敫申子酉亥陰戌徹卯結
643 歲或弗食
644 七月八月八午未辰正陽囗未危陽酉敫戌寅亥丑陰戌徹卯結
645 凡有入殹必以歲後有出
646 九月十月申囗囗囗囗囗囗亥敫巳辰丑卯陰子徹巳結
647 殹必以歲前
648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陽戌囗囗寅敫午巳卯陰辰徹未結
649 祠史先龍丙望
650 囗囗囗囗申購買人入民畜生取妻嫁女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不可複室正月以朔旱
651 歲美有兵正陽可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可以祠囗囗囗囗囗囗囗囗毋以小大吉可以葬
652 正月發朔歲美囗兵
653 危陽不成其行利囗囗事不可取妻嫁女見人生子死毋可為正月以朔多雨歲半毋(無)
654 兵敫有細喪囗囗央(殃)利以穿井蓋屋不可取妻嫁女祠出入人民畜生正月以利多
655 雨歲善而柀不全有兵雨白也
656 群不拜囗囗不合亡者得可魚獵不可攻可取不可鼠利祠外擊亟出正月以朔旱
657 陰先辱後慶利居室入貨人民畜生可取婦囗
658 [一四九]
659 葬埋祠正月以朔多雨歲中毋(無)兵
660 徹大徹利單伐不可以曲子人取妻嫁女出入人民畜生祠必鬥見血以生子死亡者得以擊久正月以朔多雨
661 歲善毋(無)兵
662 五穀良日己囗囗囗囗囗出種及鼠人壬辰乙巳不可以鼠子亦勿以種
663 五穀龍日子麥丑黍寅稷辰麻申戌叔壬辰瓜癸葵
664 木日
665 木良日庚寅辛卯壬辰利為木事其忌甲戌乙巳癸酉丁未癸丑
666 囗囗囗囗囗寅己卯可以伐木木忌甲乙榆丙丁棗戊己桑庚辛李壬辰
667 馬日
668 馬良日甲申乙丑亥己丑酉亥未庚辰申壬辰戊辰未囗囗囗乘之其忌甲寅午丙辰丁巳
669 未戊囗
670 牛日
671 牛良日甲午寅戊午庚午寅丙寅壬寅丁酉未甲辰可以出入千服之其忌乙巳囗
672 未辛丑戊壬午
673 羊日
674 羊良日辛巳未庚寅申辰戊辰癸未忌日甲子辰乙亥酉丙寅丁酉己巳
675 豬日
676 豬良日壬午囗戊子寅巳亥庚寅辰午辛丑壬辰癸未其忌壬午戊午戊丁囗
677 犬日
678 犬良日丁丑丁未丙辰己巳己亥忌壬戌癸未辛巳
679 生東鄉者貴南鄉者富西
680 囗囗囗囗囗囗囗戌癸未忌丁丑丁未丙辰丙申
681 鄉壽北鄉者賤西北鄉
682 雞日
683 雞良日甲辰乙巳丙午丙辰庚辰忌辛巳卯庚寅丁未
684 者被刑
685 見人
686 春三月戌夏丑秋三月辰冬未皆不可以大祠可有求也
687 良日甲子申乙囗
688 人大室
689 丙丁火火勝金
690 正月
691 營室利祠不可為室及入之以取妻不寧生子為吏 戊己土土勝水
692 官
693 東臂不可行百事凶以生子不完不可為它事 庚辛金金勝木
694 奎祠及行吉以取妻女子愛一生為吏 壬癸水水勝火
695 婁祠及百事吉以取妻男子愛之生子亡者人意之 丑巳金金勝木
696 三月
697 胃利入禾粟禾粟及為囷倉吉以取妻妾愛生子使人
698 [一五一]
699 卯獵賈市吉不可食六畜以生喜鬥 未亥囗囗囗勝土
700 四月
701 畢以獵置罔及為門囗囗囗取妻必二不可食畜生生子囗
702 此百事凶可以敫人攻讎生子為正 辰申子水水勝火
703 參百事吉囗 徙死庚子寅辰北徙死 正月壬臽
704 天閻
705 五月
706 東井百事凶以囗囗五人殺生必五生死取妻多子生子旬死可以為土事
707 二月癸臽
708 正月虛囗囗囗
709 輿鬼祠及行吉以生子可以從鬼 三月戊臽
710 二月東闢廿七日
711 六月
712 酉百事吉以囗子肥可姑寇可請謁可田獵取妻吉
713 四月甲臽
714 三月角十三日
715 七星百事凶利以垣生子樂不可出女
716 五月乙臽
717 四月房十四日
718 七月
719 張百事吉取妻以生子為邑桀
720 六月戊臽 |
- ♦ - ♦ - ♦ M0003.002_Shuihudi.Qinjian.txt |
|
5.睡虎地秦簡3 |
《睡虎地秦簡》http://ctext.org/wiki.pl?if=en&chapter=652923
1 五月旗十四日
2 翼利行不可臧以祠必有火起取妻必棄生子男為見女為巫
3 七月丙臽
4 六月東井廿七日
5 軫乘車衣常取妻吉生子必賀可入貨
6 入正月二日一日心
7 八月丁臽
8 七月七星廿八日
9 八月
10 角利祠及吉不可蓋屋室取妻妻妒生子子為吏
11 入二月九日直心
12 九月己臽
13 八月軫廿八日
14 [一五二]
15 亢祠為門行吉可入貨生子必有爵
16 入三月七日直心
17 十月庚臽
18 九月奎十三日
19 九月
20 氐祠及行出入貨吉取妻妻貧生子巧
21 方取婦家(嫁)女出入貨吉可以為室生子寡祠吉
22 入四月旬五日心
23 十一月辛花
24 十月囗十四日
25 十月
26 心不可祠及行凶可以水取妻妻悍生子人愛之
27 凡百事凶以祠必有敫不可取妻生子貧
28 入六月旬心
29 十二月巳臽
30 十一月參十四日
31 入七月八日心
32 直一月乙卯天臽
33 箕不可祠百事凶取妻妻多舌生子貧富半
34 入八月五日心
35 囗邦門可囗
36 斗利祠及行賈賈市吉取妻妻為巫生子不到三年死不可攻
37 入九月三日心
38 行囗
39 牽牛囗囗囗囗吉不可殺牛以桔者不擇以入牛老一生子子為大夫
40 入十月朔日心
41 禹符左行置右環曰囗
42 十二月
43 婺女祠賈市囗取妻吉生子三月死毋(無)晨
44 入十一月二旬五日心
45 囗囗右環曰行邦
46 虛百事以結者易擇亡者不得取妻妻不到以生子毋(無)它同生
47 入十二月二日三日心
48 令行投符地禹步三曰皋
49 囗百事凶生子老為人治也數詣風雨
50 敢告囗囗囗符上車毋顧囗囗囗囗
51 人日
52 凡子卯寅酉男子日午未申丑亥女子日病病瘳必複之以女子日死死以葬必複之男子日如是
53 [一五三]
54 男子日
55 男子日寅卯子巳戌酉女子日辰午未申亥丑
56 忌室
57 室忌春三月庚辛夏三月壬癸秋三月甲乙冬三月丙丁勿築室大主死弗居
58 蓋屋
59 囗囗春庚辛夏壬癸秋甲乙冬丙丁勿以作事複內屋以此日屋屋以此日為蓋屋
60 屋不壞折主人必大傷
61 蓋忌
62 五酉甲辰丙寅不可蓋必有火起若或死焉
63 垣牆日
64 凡申酉囗
65 除室
66 庚申丁酉丁亥辛卯以除室百蟲弗居
67 除室
68 庚申丁酉丁亥辛卯以除室百蟲弗居
69 正月七日朔以出女取婦妻必有死者以築室室不居
70 凡月望不可取婦家(嫁)女入畜生
71 凡戊子風有興雨陰有疾興在外風軍歸
72 正月五月九月之丑二月六月十月之戌三月七月之未四月八月十二月之辰勿以作事大祠以大生凶小生凶以昔肉
73 [一五四]
74 吉毋以戊辰己巳入寄者入之所寄之
75 庚申辛酉以與人言有喜以責人得壬子癸丑南與人言有喜以責得
76 丁癸不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巳未卯亥
77 戌庚申己亥壬寅不可以入臣妾及寄者有咎主
78 甲子乙丑可以家(嫁)女取婦寇帶祠不可築興土攻命曰毋(無)後
79 毋以子卜筮視囗囗囗囗囗命曰毋(無)上剛
80 囗囗囗囗囗亥不可伐室中尌木
81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畜生伐尌木
82
83 凡五丑利以衣丁丑在亢衣常丁巳衣之必敝囗囗不可以囗
84 初冠
85 凡初冠必以五月庚午吉凡制車及冠囗囗囗囗囗申吉
86 寄人室
87 毋以戊辰己巳入寄人寄人反寄之辛酉卯癸入寄之必代當家
88 囗囗囗大行遠行若飲食歌樂聚具畜生及夫妻同衣毋以正月上旬午二月上旬亥三月上旬
89 [一五五]
90 四月上旬醜五月上旬戌六月上旬卯七月上旬子八月上旬巳九月上旬寅十月上旬未十一月上旬辰十二月上
91 旬丑凡是日赤啻恆以開臨下民而降央(殃)不可具為百皆毋(無)所利節以有為也其央(殃)不出歲小大
92 必致有為也而遇雨命之央(殃)蚤至不出三月有死亡之志致凡且有為也必先計月中閒日
93 直赤啻臨
94 見日
95 它日唯有不吉之名大害
96 行日
97 庚囗
98 節有急行以此行吉
99 行者
100 遠行者毋以壬戌癸亥到室以出凶
101 入官
102 久官者毋以甲寅到室
103 行忌
104 凡行者毋犯其大忌西囗囗囗巳北毋以囗囗囗囗戊寅南毋以辰申行龍戊巳行忌
105 凡行祠常行道右左囗
106 行祠
107 祠常行甲辰甲申庚申壬辰壬申吉毋以丙丁戊壬囗囗
108 [一五六]
109 行行祠
110 行祠東行南祠道左西北行祠道右其謞曰大常行合三土皇耐為四席席叕其後亦席三叕其祝
111 曰毋(無)王事唯福是司勉飲食多投福
112 囗祠
113 正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癸不可祠人伏伏者以死戊辰不可祠道踂道踂以死丁不可祠道旁
114 祠
115 祠親乙丑吉祠室己卯戊辰戊寅吉祠戶丑午囗
116 亡日
117 正月七日二月旬三月旬一日四月八日五月旬六日六月二旬七月九日八月旬八日九月二旬七日十月旬十一月旬十二月二旬凡以此往亡必得不得必死
118 亡者
119 正月七日二月旬四日三月二旬一日四月八日五月旬六日六月二旬四日七月九日八月旬八日九月二旬七日囗
120 二旬凡是往亡囗囗不得必死
121 見人
122 正月甲午庚午甲戌三月己酉四月丙子五月甲午庚午六月子丑七月甲子八月庚辰九月辛卯十月壬午十二月癸未見人吉
123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祭祀嫁子作大事皆可
124 囗囗囗囗囗寅日出卯食時辰莫食巳日中午未下市申舂日酉牛羊入戌黃昏亥人
125 [一五七]
126 子以東吉北得西聞言凶朝啟夕閉朝兆不得晝夕得以入見疾以有疾辰少翏午大翏死生在申黑
127 肉從北方來把者黑色外鬼父葉為姓高王父譴囗豕囗
128 醜以東吉西先壬北吉南得囗閉夕啟朝兆得晝夕不得以入囗囗疾卯少翏巳大翏死生
129 肉從東方來外鬼為姓巫亦為姓
130 寅從東北吉先行南得朝閉夕啟朝兆得晝夕不得以入吉以有疾午少翏申大翏死生在
131 子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巫為姓
132 卯以東吉北見疾西南得朝閉夕啟朝兆得晝夕不得以入必有大亡以有疾未少翏申大翏死
133 生在亥狗肉從東方來申鬼見社為姓
134 辰以東吉北凶先行南得朝啟夕閉朝兆不得晝夕得以入吉以有疾酉少翏戌大翏死生在子
135 乾肉從東方來把者精色巫為姓
136 巳以東吉北得西凶南見疾朝閉夕啟朝兆得晝夕不得以入吉以有疾申少翏亥大翏死生在寅赤肉從東方來高王父譴姓
137 [一五八]
138 午以東先行北得西聞言南凶朝閉夕啟朝兆得晝夕不得以入吉有疾醜少翏辰大翏死生在寅赤肉從南方來把者赤色外鬼兄枼為姓
139 未以東得北凶西南吉朝啟夕閉朝兆不得晝夕得以入吉以有疾子少翏卯大翏死生在申赤肉從南方來把者色母葉外死為姓
140 申以東北得西吉南凶朝閉夕啟朝兆得晝夕不得以入吉以有疾子少翏囗囗翏死生在辰鮮魚從西方來把者白色王父譴為姓
141 酉以東藺南聞言西凶朝啟夕閉朝兆不得晝夕得以入有囗囗疾戌少翏子大翏死生在未赤肉從北方來外鬼父枼見而欲巫為姓室鬼欲狗
142 戌以東得西見兵冬之吉南凶朝啟夕閉朝兆不得晝夕得以入藺以有疾卯少翏辰大翏死生在酉鮮魚從西方來把者白色高王父囗為姓野立為囗
143 亥以東南得北吉西禺囗囗啟夕閉朝兆不得以入小亡以有疾巳少翏酉大翏死生在子黑肉從東方來母枼見之為姓
144 [一五九]
145 甲乙有病禺御於豕肉王父欲殺生人為姓有病者必五病而囗
146 有閒不閒死煩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亡
147 有疾
148 丙丁有疾巫堪王父為姓囗囗囗索魚堇囗囗囗囗閒乙酢不酢囗囗邦中中歲在西人黃色死生土日庚辛有疾外鬼傷死為姓得於肥肉鮮魚卵甲乙病丙有閒丁酢不囗
149 死囗
150 壬癸囗囗囗囗囗人外鬼為姓得於酉脯修節肉丙丁病戊有閒己酢不酢煩在北人黑囗
151 病
152 凡酉午巳寅以問病者必代病
153 圂忌日己丑為圂廁長死之以癸醜少者
154 夢
155 甲乙夢被黑裘衣冠喜人水中及谷得也
156 死之其吉日戊寅戊辰戊戌戊申
157 丙丁夢被囗喜也木金得也
158 凡癸為屏圂必富
159 戊己夢黑吉得喜也
160 庚不可以哭穿肆且有二喪不可以卜算為屋
161 庚午夢青黑喜也木水得也
162 辛卯壬午不可寧人人反寧之
163 [一六0]
164 壬癸夢日喜也金得之
165 凡酉午巳寅辛亥辛卯問病者代之
166 凡人有惡夢覺而釋之西北鄉檡發而駟祝曰敢告璽宛奇某有惡夢老來囗
167 之宛奇強飲賜某大畐不錢則布不璽則絮
168 入月旬七日毀垣其室日減
169 穿戶忌
170 毋以醜穿門戶不見其光
171 及入月旬八日皆大凶有毀
172 家子囗
173 正月五月正東盡東南夬麗西南執辱正西卻逐西北續光正北吉富東北
174 二月六月十月正南盡西南斫正西夬麗西北執辱正北卻北續光正東吉富東南反鄉
175 三月七月十一月正西盡北斫正北夬麗東北執辱正東卻逐東南續光正南吉富西南反鄉
176 四月八月十二月正北盡囗囗斫正東夬麗南執辱正南續光正西吉富西北反鄉
177 不可取妻
178 取妻毋(無)囗
179 春三月甲乙死者其後有喜正東有得
180 丙丁死者其東南有喜正西惡之死者主也
181 戊己死去室西不去有死
182 [一六一]
183 庚辛死者去室北不去有咎
184 壬癸死者明鬼祟之其東受凶
185 夏三月甲乙死者東南受央(殃)
186 八月 西 九月 十月
187 丙丁死者去室西南受凶東有喜
188 酉 方 戌 亥
189 戊己死者正西南有喜
190 庚辛死者其東受凶其西北有喜
191 七月 三月 二月 方
192 囗囗死者其南有喜
193 申 辰 卯 北
194 秋三月囗囗囗未受凶男子囗
195 丙丁死者其西受凶其女子也囗囗
196 南 四月 正月 十一月
197 戊己死者有囗
198 方 巳 寅 子
199 庚辛死者其東北受凶正北有喜
200 壬癸死者明鬼祟之其東受凶
201 六月 五月 方 十二月
202 [一六二]
203 未 午 東 丑
204 戊己死者有喜
205 庚辛死者不去其室有死正北有火起
206 壬癸死者有喜南室有亡子且惡之
207 囗囗後有得東南惡之
208 冬三月甲乙死者必兵死其南惡之
209 視羅
210 申壬申丙申戊申/入官
211 春三月丙寅丙子利入宮
212 辛酉癸酉乙酉丁酉己酉 夏三月甲申甲辰乙巳乙未利入官
213 囗囗癸卯乙卯丁卯己囗 秋三月壬子壬辰壬申庚子壬寅癸丑利入官
214 庚寅壬寅戊寅 冬三月庚申庚子庚寅辛丑利入官
215 己丑辛丑癸丑乙丑丁丑 子丑入官久方徙
216 [一六三]
217 壬子甲子丙子戊子庚子 戌入官行
218 壬午甲午丙午戊午庚 亥入官偒去
219 癸亥乙亥辛亥 申入官不計而徙
220 囗 酉入官有罪
221 清旦食時日則莫夕 卯入官凶
222 己巳辛巳癸巳乙巳丁巳 實巳入官吉
223 癸未丁未己未辛未 未辰午入官辱而去
224 戊戌庚戌壬戌甲戌丙戌 以臨官立政是胃貴勝賤
225 生子
226 [一六四]
227 甲子生少孤;乙丑生不武乃工考;丙寅生武聖;丁卯不正不然,必有疵於前;戊辰生有寵;己巳生凶,為臣妾;庚午生貧武有力,毋(無)終;辛未生肉食;壬申生有問邦;癸酉生有終;甲戌生好;甲乙亥生利酉醴;丙子生吉;丁丑生好言,五有生目;戊寅生遠去,女子於南;己卯生去其邦;庚辰好子;辛巳生當吉;壬午生穀於武好貨;癸未生必有事;乙酉生谷利樂;丙戌生有終;丁亥生考;戊子生去其邦北亟;己丑生疾;庚寅生女子為巫;辛卯生不吉;壬辰生必善醫衣常;癸巳生穀;甲午生武有力,寡弟;乙未生少疾,後富;丙申生好室囗;丁酉生吉,旨酉;戊戌生姓楚;己亥生小孤;辛丑生有終;壬寅生不吉,女子為醫;癸卯生不吉;甲辰生穀;丙午生疾;丁未生不吉,貧為人臣;戊申生有寵,必事君;己囗生穀;庚戌生武貧;辛亥生不吉;壬子生恿;癸丑生好囗囗囗囗囗囗;乙卯生囗囗壽;丙辰生必有疵於體;丁巳生穀,媚人;戊午生好田獵;己未生穀;庚申生恿;辛酉生不吉;壬戌生好室家;癸亥貧毋(無)終。
228 凡己巳生勿舉,不利父母,男子為人臣,女子為人妾;庚子生不出三日必死。
229 凡生子北首西鄉,必為上卿,女子為邦君妻。
230 失火
231 甲失火去不恙子失火有子死乙失火大富丙失火有公起寅失火去不恙丁失火為人隋也卯失火不複失火必有鬼戊失火亡貨辰失火去不恙也己失火有子失火有死庚失火君子兵死午失火田宇多辛失火有子死未失火臣妾亡壬失火去不善申失火富癸失火有酉失火邦有年亥失火利春
232 [一六五]
233 盜
234 甲亡盜在西方一宇閒之食五口其疵其上得囗囗囗囗其女若母為巫其門西北出盜三人
235 乙亡盜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內盜有囗人在其囗囗
236 丙亡為閒者不寡夫乃寡婦其室在西方疵而在耳乃折齒
237 丁亡盜女子也室在東方疵在尾囗囗囗囗食者五囗囗
238 戊亡盜在南方故盜其上作折其齒之其囗
239 己亡盜三人其子已死矣其閒在室
240 庚亡盜丈夫其室在西方其北壁臣其人犢黑
241 日書
242 [一六六]
243 春三月甲囗 囗囗 屋凶不 居室唯甲寅甚害
244 丁酉乙亥未辛酉可以囗囗 酉吉祠 可為它 不吉
245 囗寅卯四月己午不可以殺 殺其 遺也 壬 不吉
246 人祠有細咢毋(無)火 囗有囗 以甲子廣囗 二月上旬 囗囗 有小夷
247 囗丁巳丁未丁丑 吉 卯午酉 囗 囗 囗 囗囗 囗囗
248 乙酉不可家 可以出入 丙子 囗 囗 囗 囗囗 囗囗
249 巳乙囗 東得 囗興室 囗入寄 囗 囗 囗 囗囗 囗囗
250 牛有央(殃) 皆可 鬼之東 囗婢必代 囗 囗 囗 囗囗 囗囗
251 以祠祀 祠事 者其 辰西徙 囗 囗 囗 囗 |
- ♦ - ♦ - ♦ M0003.003_Shuihudi.Qinjian.txt |
|
6.雙古堆_萬物 |
雙古堆__萬物
Transcribed by Miranda Brown and 杨勇
Strip nos. 3-5
治久欬上氣,喉中如百虫鳴狀,丗 以上方:茈胡 、桔梗、蜀椒各二分,桂、烏3喙 、薑各一分。凡六物冶合和,丸以白密,大如婴桃。晝夜含三丸,消4
咽其汁,甚良。5
Strips 6-7
治傷寒遂 風方:付子 三分,蜀椒三分,澤舃 五分,烏喙三分,細辛五分, 五分。凡五物皆冶6
合,方寸匕酒飲,日三飲。7
Strips 8-10
治 □□□言方:术、方風 、細辛、薑、桂、付子、蜀椒、桔梗,凡八物,各二兩,并冶合和,以方寸匕,先餔飯,米8
麻飲藥耳 。治諸 : 石 出石,血 出血,膏 出膏,汩 出汩 ,此五 皆同樂 治之。 、薑、9
瞿麦各六分,兔糸 實、滑石各七分,桂半分,凡六物皆冶合,以方寸匕酒飲,日六七。病立 ,石即出。10
Strips 11-12
□□瘀方:乾當歸二分,弓窮 二分,牡丹二分,漏廬 二分,桂二分,蜀椒一分,䖟 一分,凡11
□□皆冶 合,以淳酒 和,飲一方寸匕,日三飲。倍 恿者臥 藥中 ,當出血 。久瘀 。12
Strip 13
治金創 止恿,令創中溫方:曾青 一分,長石 二分,凡二物皆冶合和,溫酒飲一刀,日三,創立不恿。13
Strips 14-15
皆冶合和,以方寸匕酒飲,不過 ,再飲。血立出,不不 即大便血。良,禁。治金創腸出方:冶龍骨14
三指□,和以鼓 汁,飲之□□禁 □□□□。治金創內 ,創養 不恿,腹張方:黃芩15
Strip 16
治目恿方:以春三月上旬治藥。曾青四兩, 鹽 三兩,皆冶合,以乳汁和,盛以銅器,以傅 目,良。16
Strips 17-18
治百病膏藥方:蜀椒一升,付子廿果 ,皆父 。豬肪三斤,煎之,五沸,浚去宰 。有病者取17
大如羊矢 ,溫酒飲之,日三四。與 宰搗之丸,大如赤豆。心寒氣,脅下恿,吞五丸,日三吞。18
Strips 19-25
懣 ,出箴。 寒氣在胃莞,腹懣 , □,病者呼四五十乃 出箴。次刾 19
膝下五寸 分間榮 ,深三分 ,留箴如炊一升米頃,出箴,名曰三里。次刾項從上下十一椎 侠椎兩 ,刾榮20
深四分,留箴百廿息,乃出箴,名曰肺輸。刾後三日病 平復。黃帝治病神魂忌:人生一歲毋 心,21
十日而死;人生二 毋 腹,五日而死;人生三 毋 背,廿日死;人生四 毋 頭,三日而死;人生五22
毋久足,六日而死;人生六 毋 手,二日死;人生七日 毋 脛,丗日而死;人生八 毋 肩,九日而死;人23
者與五箴同,六十至七十者與六 同,七十至八十者與七 同,八十至九十者與八 同,九十至24
百 者與九 同,年已過百 者不可 刾。氣脈壹絕, 刾者隨 死矣。獨 25
Strips 26
身不創者,名曰□□□□,扁雍種,上下左右轉□ 26
Strip 27
者,名曰泉 水也。先從 氣逆,膝以下寒,氣脈不通,先27
Strip 28
□□出 飲食已驗 28
Strip 29
石 鐘乳三分,巴豆一分,二者二分, 凡三物皆冶合,丸以蜜,大如吾實。宿毋食,旦吞三丸。29
Strip 30
魚葷采 ,□□□,勿見風□,常
飯五□大麥飯 ,禁房內,勿見火、皇、日、月,六十日知 ,百日已。30
Strip 31
兩手不到頭,不得臥方:大黃、勺樂 、薑、桂、桔梗、蜀31
Strip 32
飲水,常作赤豆麻洙 服之,丗日止。禁豬月 、魚、葷采。32
Strip 33
日病愈。禁酒、葷采、魚、亲 。33
Strip 34
鬲 上當歐 ,在鬲下當下泄。良。禁,勿忘 傳也。 34
Strip 35
七。當大下,水盡,飲大麥粥□□□ 35
Strip 36
五分□五 物 皆 酒飲一方寸匕,日三飲。不過三飲,此藥禁。 36
Strip 37
胡四 37
Strip 38
藥畢餘炊之 38
Strip 39
39 [not readable]
Strip 40
40
[not readable]
Strip 41
41
[not readable]
Strips 42-43
治魯氏青 、行解 、解腹 方:麻黃丗分,大黃十五分,厚朴、石膏、苦參各六分,烏喙、付子各二分,凡七物42
皆□□□□□ 方寸匕一飲之,良甚。皆 。 傷寒逐風。 43
Strips 44-45
治心腹大積,上下行如虫狀,大恿方:班 十枚,地 一枚,桂一寸,凡三物皆并44
冶合和,使病者宿毋食,旦飲藥一刀圭,以肥美 ,十日壹飲藥,如有徵 當出。從 45
Strips 46-47
治伏梁裹膿在胃腸之外方:大黃、黃芩、勺藥各一兩,消石 二兩,桂一尺,46
桑卑肖 十四枚,䗪虫 三枚,凡七物皆父且,漬以醇酒五升,卒時 ,煮之三47
Strips 48-49
去中令 病後不复發 方: 地長與人等,深七尺,橫五尺,用白羊 矢乾之。十餘石置其48
阬 中,從 火其上,羊矢盡索 ,橫木阬上 ,取其臥,人臥其阬上,熱氣盡乃止。其病者,慎勿得出見。49
Strips 50-51
治金創內漏,血不出方:藥用大黃 二分,曾青二分,消石 二分,䗪虫三分,䖟50
頭 二分,凡五物皆冶合和,以方寸匕一,酒飲。不過,再飲,血立出,不即從大便出。51
Strips 52-53
治金創止 方:石膏一分,薑二分,甘草一分,桂一分,凡四物皆冶合和,以方寸寸 ,酢52
漿 飲之,日再夜一,良甚,勿傳也。53
Strip 54
治金 出方:冶龍骨三指撮,以鼓汁飲之,日再,三飲 自為入,大良,勿傳也。54
Strips 55-56
治□□□□□□□潰,醫不能治,禁方其不 者 :半夏、白斂 、勺藥、細辛、55
烏喙、赤石脂、貸赭 、赤豆初生未臥者、 矢 ,凡九物,皆并冶合,其分各等,合和56
Strips 57 -67
治千金膏藥方:蜀椒四升、弓窮一升、白茝 一升、付子丗果,凡四物57
皆冶、父且,置銅器中,用醇 三升漬之,卒時。取 豬肪三斤先前 58
之。先取雞子中黃者置梧 中,撓之三百,取藥成以五分匕一,置雞子中,复59
撓之二百。薄 以塗其雍者,上空者遺之中央,大如錢 。藥乾,復塗之如60
前法,三塗,去其故藥。其毋農 者,行 ;已有農者,潰。毋得力作,禁食諸采。6
Strip 62
□置□上。良甚。創恿 皆中之,良。勿傳也。62
Strips 63 - 65
逆氣,吞之;喉痺,吞之,摩之;心腹恿,吞之;嗌恿,吞之;血府 恿,吞之,摩之;咽63
乾,摩之;齒恿,塗之;昏衄 ,塗之;鼻中生 傷,塗之,亦可吞之。皆大如64
酸棗,稍咽之,腸中有益為度,摩之,皆三,乾而止。此方禁。又中 人乳餘 。65
trips 66-67
□吞之。氣龍 ,裹藥以縠 ,塞之耳,日壹易之。金創塗之,頭恿風塗66
之,以三指摩□。□□□疝吞之,身生 氣塗之。此膏藥大良,勿得傳。67
Strips 68-71
六日脛中當恿,恿至足下,傷膿出,逐服之,丗日知 。六十日,須麋 生,音 雖 敗能復精。鼻柱 、68
鼻中當 ,血出 。若膿出,去死月,藥用代廬如 、巴豆各一分,并合和,以絮裹藥塞鼻,諸息月皆69
出。不出,更飲調中藥,藥用亭磨 二分,甘遂二分,大黃一分,冶合和,以米汁,飲一刀圭,日三四飲,徵出乃止。即鼻不利,70
藥用利盧 一本 ,亭磨二分,付子一分,早莢 一分,皆并父且,合和,以醇 漬,卒時。去宰,以汁灌其鼻中。71
Strip 72
徵 當下,從大便出。72
Strip 73
病 □老瘦者,以人事咸 之。此藥亦中治毒養,如73
Strips 74
飲食,數驗,禁,不傳也。74
Strip 75
二升□□,復置水一升其中,為東鄉 造 ,炊以葦薪 若桑75
Strips 76
相得,丸之,大如吾 實,先餔食吞二丸,日再服,藥一。76
Strips 77
□□梵 四兩,消石二兩,人參、方風、細辛各一兩,肥棗五。77
Strips 78
右治百病方。78
Wood slips 79A-B
治久欬上氣,喉中如百蟲鳴狀,丗歲以上方:茈胡、枯 梗、蜀椒各二分,桂、烏喙、薑各一分,凡六物79-A
皆冶合和,丸白蜜,大如嬰桃。晝夜含三丸,稍咽之,甚良。79-B
Wood slips 80A-80B
治久欬逆上氣湯方:茈菀 七束,門冬 一升,款東 一升,橐吾 一升,石
膏半升,白□一□,桂一尺,密半升,棗丗枚,半夏十枚,凡十物皆父且。80A
半夏毋父且,洎水斗六升,炊令六沸,浚去宰,溫飲一小 ,日三飲,即藥
宿,當更沸之。不過三四日逾 。80B
Wood slip 81
治痹手足雍種方:秦瘳 五分,付子一分,凡二物冶合和。半方寸匕一,先餔飯 酒飲,日三。以 為度。81
Wood slips 82A-B
治久泄腸辟 臥血 □外裹帶風□□□醫不能治,皆射 去方:黃連四分,黃芩、石脂、龍骨、人參、薑、桂各一分,82A
凡七物皆并冶合。丸以蜜,大如彈丸,先餔食,以食大湯 飲一丸。不知□□□□,腸中□ 加甘草二分;多血,加桂二分;多農,加石脂二分。□一□□□□□;多□,加黃芩一分。禁鮮魚、豬月。方禁,良。82B
Wood slip 83
樊 石二分半 ,牡麹 三分,禹餘量 四分,黃芩七分,糵米 三分,厚朴三分,凡六物皆冶合和,丸以白蜜,丸大如吾實。旦吞七丸,餔 吞九丸,莫 吞十一丸。服藥十日知,小便數 多,廿日 。公孫君方。83
Wood slips 84A-B
白水矦所奏治男子有七疾方:何謂七疾?一曰陰寒,二曰陰 ,三曰苦衰,四曰精失,五曰精少,六曰橐 下養濕, 不卒,名曰七疾。令人陰□小,橐下養濕,□之 ,黃汁出。 遠 行,小便時難。溺□赤黃汩白,□便赤膿,餘酒 苦恿。 膝脛寒,手足熱且煩,臥不安牀 ,涓目泣出 下常恿,溫溫下溜 ,旁 急 ,84A
時蘇□□□□□陰 有病如此,名為少 。何巳□□□尚□ 伏下 焉,巳汻□孫□內 ,除 其坐則應中 ,人不 見□□□驚□□酒大樂,久坐不起,□便不 ,有病如此,終古毋子。治之方:活樓 根十分,天雄五分,牛膝四分,續斷四分,□□五分,菖蒲二分,凡六物皆并冶合和,以方寸匕一,為後飯 。 ,久病者,丗日平復,百日毋疾苦。建威耿將軍方,良,禁,千金不傳也。84B
Wood slips 85A-85 B
分,人镸 一分,□之,□焦一□,□二分,□一分,凡八□冶合,□,以溫酒飲方寸匕一,日三飲之。呂功君方。有農者,自為久 □□□□□□□□出;有血,不得為農。治東海、白水矦所奏方,治男子有七疾及七傷。何謂七傷?一曰陰寒;二曰陰 ;三曰陰衰;四曰橐下85A
濕而養,黃汁出,辛恿;五曰小便有餘;六曰莖中恿,如林狀 ;七曰精自出,空居獨怒,臨事不起,起死玉門中 ,意常欲得婦人。日甚者,更而莒 輕重,時腹中恿,下弱旁光,此病名曰內傷。□□ 桔梗十分,牛膝、續斷、方風、遠志、杜仲、赤石脂、山茱臾 、柏實各四分,月從容 、天雄、署與 、虵 。□□五物皆并冶□, 85B
Wood slips 86A-86B
□□大風 方:雄黃、丹沙、礜石、 茲石 、玄石、消石 長 一兩,人參 搗之各異 三重盛藥□□三石□□下三日 86A
熱 上□□十□□ 飯藥以 豬月、魚、辛,丗日知,六十日 。 皆蕗 ,隨皆復生。 雖折 ,能復起,不仁皆仁。 86B
Wood slips 87A-87B
治加 及久創 及馬 方:取陳 駱蘇 一升,付子廿枚,蜀椒一升,乾當歸二兩,皆父且之。以駱蘇煎之,三沸,藥取以傅之,良甚。治人卒 雍方:冶赤石脂,以寒水和,87A
塗雍上,以 為故,良。治狗齧人創恿方:煩 狼毒,冶以傅之。創乾者,和以膏傅之。治漡 火湅 方:煩□羅,冶以傅之,良甚。87B
Wood slips 88A-88B
治 人膏藥方:□ 三升,當歸十分,白茝四分,付子丗枚,甘草七分,弓大 十分,菒草 二束,凡七物以朌膊 高 ,舍之。88A
治 人高藥方:□三升,甘草七分,付子丗枚,菒草二束,弓大 十枚,白茝四分,當歸十分,凡七物以朌膊高之。之之□,凡六物合後曰88B
Wood slips 89A-89B
百病膏藥方:蜀椒四升,白茝一升,弓窮一升,付子丗果,凡四物父且,漬以醇醯三升,漬□□□三斤,先□□□□89A
枚,煎藥□□□□□□浚去宰89B
Wood slips 90A-90B
五辰、辛不可始久刾,飲藥必死。甲寅、乙卯不可久刾,不出旬,死。五辰不可飲藥,病者日益加□ 90A
無□禁。朔、晦日、甲午,皆不可始久□□□□人月 六日、十六日、十八日、廿二日,皆不可久可久 刾見血。止己□ 90B
Wood slips 91A-91B
牛膝半斤,直 五十;卑□ 半斤,直□五;朱臾 二升半,廿五;方風半斤,百;慈石 一斤半,百卅;席虫 半斤,廿五;小椒一升半,五十;山朱臾二升半,直五十;黃芩一斤,直七十91A
黃連半斤,直百;□□二斤,直廿七,子威取;河菆半斤,直七十五;續斷一斤,百,子威取;□□□取藥,凡直九百廿七91B
|
- ♦ - ♦ - ♦ M0004_Shuanggudui_Wanwu.txt |
|
7.吳普本 |
吳普本草[編輯]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https://zh.wikisource.org/zh-hant/吳普本草
玉石類[編輯]
丹砂[編輯]
《御覽》卷九百八十五
神農∶甘。黃帝、岐伯∶苦,有毒。扁鵲∶苦。李氏∶大寒。或生武陵。采無時,能化
朱成水銀,畏磁石,惡鹹水。
雲母[編輯]
按∶此藥參見本書「凝水石」條,《本經》首載此藥。
玉泉[編輯]
《御覽》卷九百八十八
一名玉屑。神農、岐伯、雷公∶甘。李氏∶平。畏冬華,惡青竹。白玉體如白頭公。
鐘乳[編輯]
《御覽》卷九百八十七
一名虛中,一名夏。神農∶辛。桐君、黃帝、醫和∶甘。扁鵲∶甘,無毒。李氏∶大寒
。或生太山山谷陰處,岸下聚溜汁所成,如乳汁,黃白色,空中相通。二月、三月采,陰幹
。
礬石[編輯]
《御覽》卷九百八十八
一名羽涅,一名羽澤。神農、岐伯∶酸。扁鵲∶咸。雷公∶酸,無毒。生河西或隴西,
或武都、石門。采無時。岐伯∶久服傷人骨。
硝石[編輯]
《御覽》卷九百八十八
神農∶苦。扁鵲∶甘。
樸硝石[編輯]
《御覽》卷九百八十八
神農、岐伯、雷公∶無毒。生益州或山陰。入土千歲不變,煉之不成不可服。
石膽[編輯]
《御覽》卷九百八十七
一名黑石,一名銅勒。神農∶酸,小寒。李氏∶大寒。桐君∶辛,有毒。扁鵲∶苦,無
毒。生羌道或句青山。二月庚子、辛丑采。
空青[編輯]
《御覽》卷九百八十八
神農∶甘。一經∶酸。久服有神仙玉女來侍,使人誌高。
太一禹余糧[編輯]
《御覽》卷九百八十八
一名禹哀。神農、岐伯、雷公∶甘,平。李氏∶小寒。扁鵲∶甘,無毒。生太山。上有
甲,甲中有白,白中有黃,如雞子黃色。九月采,或無時。
白石英[編輯]
《御覽》卷九百八十七
神農∶甘。岐伯、黃帝、雷公、扁鵲∶無毒。生太山。形如紫石英,白澤,長者二、三
寸。采無時。久服通日月光。青石英形如白石英,青端赤後者是。赤石英形如白石英,赤端
白後者是,赤澤有光,味苦,補心氣。黃石英形如白石英,黃色如金,赤端者是。黑石英形
如白石英,黑澤有光。
紫石英[編輯]
《御覽》卷九百八十七
神農、扁鵲∶甘,氣平。李氏∶大寒。雷公∶大溫。岐伯∶甘,無毒。生太山或會稽。
采無時。欲令如削,紫色頭,如樗蒲者。
五石脂[編輯]
《御覽》卷九百八十七
一名青、赤、黃、白、黑符。青符,神農∶甘。雷公∶酸,無毒。桐君∶辛,無毒。李
氏∶小寒。生南山或海涯。采無時。
赤符[編輯]
《御覽》卷九百八十七
神農、雷公∶甘。黃帝、扁鵲∶無毒。李氏∶小寒。或生少室,或生太山。色絳,滑如
脂。
黃符[編輯]
《御覽》卷九百八十七
李氏∶小寒。雷公∶苦。或生嵩山,色如 腦、雁雛。采無時。
白符[編輯]
《御覽》卷九百八十七
一名隨。岐伯、雷公∶酸,無毒。李氏∶小寒。桐君∶甘,無毒。扁鵲∶辛。或生少室
、天婁山,或太山。
黑符[編輯]
《御覽》卷九百八十七
一名石泥。桐君∶甘,無毒。生洛西山空地。
白青[編輯]
《御覽》卷九百八十八
神農∶甘,平。雷公∶咸,無毒。生豫章。可消為銅。
扁青[編輯]
《御覽》卷九百八十八
神農、雷公∶小寒,無毒。生蜀郡。明目,治癰腫、風痹、丈夫內絕,令人有子。久服
輕身。
雄黃[編輯]
《御覽》卷九百八十八
神農∶苦。山陰有丹雄黃,生山之陽,故曰雄,是丹之雄,所以名雄黃也。
硫黃[編輯]
《御覽》卷九百八十七
一名石硫黃。神農、黃帝、雷公∶咸,有毒。醫和、扁鵲∶苦,無毒。或生易陽,或河
西。或五色黃,是潘水石液也,燒令有紫炎者。八月、九月采。治婦人結陰。能化金銀銅鐵
。
水銀[編輯]
按∶此藥參見本書「丹砂」條,《本經》首載此藥。
磁石[編輯]
《御覽》卷九百八十八
一名磁君。
凝水石[編輯]
《御覽》卷九百八十七
一名白水石,一名六石,一名寒水石。神農∶辛。岐伯、醫和∶甘,無毒。扁鵲∶甘,
無毒。李氏∶大寒。或生邯鄲。采無時。如雲母也。
陽起石[編輯]
《御覽》卷九百八十七
神農、扁鵲∶酸,無毒。桐君、雷公、岐伯∶咸,無毒。李氏∶小寒。或生太山,或陽
起山。采無時。
孔公孽[編輯]
《御覽》卷九百八十七
神農∶辛。岐伯∶咸。扁鵲∶咸,無毒。色青黃。
理石[編輯]
按∶此藥參見本書「龍骨」條,《本經》首載此藥。
長石[編輯]
《御覽》卷九百八十八
一名方石,一名土石,一名直石。生長子山。理如馬齒,潤澤,玉色,長服不饑。
白礬石[編輯]
《御覽》卷九百八十七
一名鼠鄉,一名太白,一名澤乳,一名食鹽。神農、岐伯∶辛,有毒。桐君∶有毒。黃
帝∶甘,有毒。李氏∶大寒。主溫熱。生漢中,或生魏興,或生少室。十二月采。
戎鹽[編輯]
《北堂書鈔》卷百四十六
無毒。李氏曰∶大寒。生邯鄲、西羌、戎胡山。
鹵鹹[編輯]
《綱目》卷十一
一名鹵鹽、寒石。
白堊[編輯]
《一切經音義》卷五十九
一名白 。
石流赤[編輯]
《綱目》卷十一
生羌道山谷。
草木類[編輯]
菖蒲[編輯]
《類聚》卷八十一
一名堯韭,一名昌陽。
菊華[編輯]
《初學記》卷二十七
一名白華,一名女華,一名女室。
人參[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一
一名土精,一名神草,一名黃參,一名血參,一名人微,一名玉精。神農∶甘,小寒。
桐君、雷公∶苦。岐伯、黃帝∶甘,無毒。扁鵲∶有毒。或生邯鄲。三月生,葉小兌,核黑
,莖有毛。三月、九月采根,根有頭、足、手,面目如人。
術[編輯]
《類聚》卷八十一
一名山連,一名山芥,一名天蘇,一名山姜。
菟絲實[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三
一名玉女,一名松蘿,一名鳥蘿,一名 蘿,一名復實,一名赤網。生山谷。
牛膝[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二
神農∶甘。一經∶酸。黃帝、扁鵲∶甘。李氏∶溫。雷公∶酸,無毒。生河內或臨邛。
葉如藍,莖本赤。二月、八月采。
委萎[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一
一名葳蕤,一名王馬,一名節地,一名蟲蟬,一名烏萎,一名熒,一名玉竹。神農∶苦
。一經∶甘。桐君、雷公、扁鵲∶甘,無毒。黃帝∶辛。生太山山谷。葉青黃、相值如姜。
二月、七月采。治中風、暴熱,久服輕身。
房葵[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三
一名梁蓋,一名爵離,一名房苑,一名晨草,一名利如,一名方蓋。神農∶辛,小寒。
桐君、扁鵲∶無毒。岐伯、雷公、黃帝∶苦,無毒。莖葉如葵,上黑黃。二月生根,根大如
桔梗,根中紅白,六月華白,七月、八月實白。三月三日采根。
茈胡[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三
一名山來,一名如草。神農、岐伯、雷公∶苦,無毒。生冤句。二月、八月采根。
麥門冬[編輯]
《御覽》卷九百八十九
一名羊韭。秦,一名烏韭;楚,一名馬韭。越,一名羊韭;齊,一名愛韭,一名禹韭,
一名爨火冬,一名忍冬,一名忍淩,一名不死藥,一名禹余糧,一名仆壘,一名隨脂。神農
、
岐伯∶甘,平。黃帝、桐君、雷公∶甘,無毒。李氏∶甘,小溫。扁鵲∶無毒。生山谷肥地
。葉如韭,肥澤叢生。采無時。實青黃。
獨活[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二
一名胡王使者。神農、黃帝∶苦,無毒。八月采。此藥有風華不動,無風獨搖。
升麻[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
一名周升麻。神農∶甘。
署豫[編輯]
《御覽》卷九百八十九
一名諸署,秦、楚名玉延,齊、越名山羊,鄭、趙名山羊,一名玉延,一名修脆,一名
兒草。神農∶甘,小溫。桐君、雷公∶甘,無毒。或生臨朐、鐘山。始生,赤莖細蔓,五月
華白,七月實青黃,八月熟落。根中白,皮黃,類芋。二月、三月、八月采根。惡甘遂。
龍膽[編輯]
按∶此藥參見本書「大豆黃卷」條,《本經》首載此藥。
細辛[編輯]
《御覽》卷九百八十九
一名小辛,一名細草。神農、黃帝、雷公、桐君∶辛,小溫。岐伯∶無毒。李氏∶小寒
。如葵,葉赤色,一根一葉相連。二月、八月采根。
石斛[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二
神農∶甘,平。扁鵲∶酸。李氏∶寒。
鬼督郵[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一
一名神草,一名閻狗。或生太山,或少室。莖如箭,赤,無葉,根如芋子。三月、四月
、八月采根,日幹。治癰腫。
奄閭[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一
神農、雷公、桐君、岐伯∶苦,小溫,無毒。李氏∶溫。或生上黨。葉青濃,兩兩相當
。七月華白,九月實黑。七月、九月、十月采。驢馬食仙去。
菥[編輯]
《御覽》卷九百八十
一名析目,一名榮冥,一名馬駒。雷公、神農、扁鵲∶辛。李氏∶小溫。四月采,幹二
十日。生道旁。得細辛良,惡幹姜、苦參。
薺實[編輯]
《御覽》卷九百八十
神農∶甘,無毒。生野田,五月五日采,陰幹,治腹脹。
紫芝[編輯]
《御覽》卷九百八十六
一名木芝。
卷柏[編輯]
《御覽》卷九百八十九
一名豹足,一名求股,一名萬歲,一名神投時。神農∶辛,平。桐君、雷公∶甘。生山
谷。
芎[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
一名香果。神農、黃帝、岐伯、雷公∶辛,無毒,香。扁鵲∶酸,無毒。李氏∶生溫中
,熟寒。或生胡無桃山陰,或斜谷西嶺,或太山。葉香、細、青黑,文赤如 本。冬夏 生
,五月華赤,七月實黑,附端兩葉。三月采根,根有節,似如馬銜狀。
蕪[編輯]
《御覽》卷九百八十三
一名芎 。
黃連[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一
神農、岐伯、黃帝、雷公∶苦,無毒。李氏∶小寒。或生蜀郡、太山之陽。
落石[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三
一名鱗石,一名明石,一名縣石,一名雲華,一名雲珠,一名雲英,一名雲丹。神農∶
苦,小溫。雷公∶苦,無毒。扁鵲、桐君∶甘,無毒。李氏∶大寒。雲藥中君。采無時。
刺蒺藜[編輯]
《匯言》卷四
化癥。
肉蓯蓉[編輯]
《御覽》卷九百八十九
一名肉鬆蓉。神農、黃帝∶咸。雷公∶酸。李氏∶小溫。生河東山陰地。長三、四寸,
生。或代郡、雁門。二月至八月采,陰幹用之。
防風[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二
一名回雲,一名回草,一名百枝,一名 根,一名百韭,一名百種。神農、黃帝、岐
伯、桐君、雷公、扁鵲∶甘,無毒。李氏∶小寒。或生邯鄲、上蔡。正月生,葉細圓,青黑
黃白,五月華黃,六月實黑,二月、十月采根,日幹。瑯邪者良。
醮[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三
一名醮石,一名香蒲。神農、雷公∶甘。生南海池澤中。
薔薇[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八
一名牛勒,一名牛膝,一名薔薇,一名山棗。
豕首[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二
一名澤藍。神農、黃帝∶甘、辛,無毒。生宛朐,五月采。
決明子[編輯]
《御覽》卷九百八十八
一名草決明,一名羊明。
丹參[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一
一名赤參,一名木羊乳,一名郗蟬草。神農、桐君、黃帝、雷公、扁鵲∶苦,無毒。李
氏∶大寒。岐伯∶咸。生桐柏、或生太山山陵陰。莖華,小方如荏,有毛,根赤。四月華紫
,三月、五月采根,陰幹。治心腹痛。
五味[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
一名玄及。
蛇床[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二
一名蛇珠。
因塵[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三
神農、岐伯、雷公∶苦,無毒。黃帝∶辛,無毒。生田中。葉如藍。十一月采。
白沙參[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一
一名苦心,一名識美,一名虎須,一名白參,一名誌取,一名文虎。神農、黃帝、扁鵲
∶無毒。岐伯∶咸。李氏∶大寒。生河內川谷,或般陽瀆山。三月生,如葵,葉青,實白
如芥,根大白如蕪菁。三月采。
白菟藿[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一
一名白葛谷。
徐長卿[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一
一名石下長卿。神農、雷公∶辛。或生隴西。三月采。
龍[編輯]
《御覽》卷九百八十九
一名龍多,一名龍鬢,一名續斷,一名龍木,一名草毒,一名龍華,一名懸菟。神農、
李氏∶小寒。雷公、黃帝∶苦,無毒。扁鵲∶辛,無毒。生梁州。七月七日采。
薇[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一
一名糜 ,一名無原,一名承膏,一名承 ,一名無心鬼。
雲實[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二
一名員實,一名天豆。神農∶辛,小溫。黃帝∶咸。雷公∶苦。葉如麻,兩兩相值,高
四、五尺,大莖空中,六月華,八月、九月實,十月采。
王不留行[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一
一名王不流行。神農∶苦,平。岐伯、雷公∶甘。三月、八月采。
幹姜[編輯]
按∶此藥參見本書「菥 」、「千歲垣中膚皮」條,《本經》首載此藥。
葛根[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五
神農∶甘。生太山。
栝樓[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二
一名澤巨,一名澤冶。
苦參[編輯]
按∶此藥參見本書「菥 」條,《本經》首載此藥。
當歸[編輯]
《御覽》卷九百八十九
神農、黃帝、桐君、扁鵲∶甘,無毒。岐伯、雷公∶辛,無毒。李氏∶小溫。或生羌胡
地。
麻黃[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三
一名卑相,一名卑監。神農、雷公∶苦,無毒。扁鵲∶酸,無毒。李氏∶平。或生河東
。四月、立秋采。
通草[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二
一名丁翁,一名附支。神農、黃帝∶辛。雷公∶苦。生石城山谷,葉青,蔓延。止汗。
自正月采。
芍藥[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
一名其積,一名解倉,一名誕,一名余容,一名白術。神農∶苦。桐君∶甘,無毒。岐
伯∶咸。李氏∶小寒。雷公∶酸。二月、三月生。
蠡實[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一
一名劇草,一名三堅,一名劇荔華。
玄參[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一
一名鬼藏,一名正馬,一名重臺,一名鹿腸,一名端,一名玄臺。神農、桐君、黃帝、
雷公、扁鵲∶苦,無毒。岐伯∶咸。李氏∶寒。或生冤句山陽。二月生,葉如梅毛,四四相
值,以芍藥,黑莖,莖方,高四、五尺,華赤,生枝間,四月實黑。
百合[編輯]
《類聚》卷八十一
一名重邁,一名中庭,一名重匡。生冤朐及荊山。
知母[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
一名提母。神農、桐君∶無毒。補不足、益氣。
白芷[編輯]
《御覽》卷九百八十三
一名 ,一名苻離,一名澤芬,一名葩。
淫羊藿[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三
神農、雷公∶辛。李氏∶小寒。堅骨。
黃芩[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二
一名黃文,一名妒婦,一名虹勝,一名經芩,一名印頭,一名內虛。神農、桐君、黃帝
、雷公、扁鵲∶苦,無毒。李氏∶小溫。二月生,赤黃葉,兩兩四四相值,莖空中,或方圓
,高三、四尺,四月華紫紅赤,五月實黑,根黃,二月至九月采。
狗脊[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
一名狗青,一名萆 ,一名赤節,一名強膂。神農∶苦。桐君、黃帝、岐伯、雷公、
扁鵲∶甘,無毒。李氏∶溫。如萆 ,莖節如竹,有刺。葉圓青赤。根黃白,亦如竹。根毛
有刺。岐伯、一經∶莖無節,葉端圓,赤,皮白有赤脈。二月采。
石龍芮[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二、九百九十三
一名水姜苔,一名姜苔,一名天豆。神農∶苦,平。岐伯∶酸。扁鵲、李氏∶大寒。雷
公∶咸,無毒。五月五日采。
紫菀[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三
一名青苑。
紫草[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六
一名地血。節赤,二月華。
前胡[編輯]
按∶此藥參見本書「大豆黃卷」條,《別錄》載此藥。
敗醬[編輯]
《綱目》卷十六
其根似桔梗。
酸漿[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八
一名酢漿。
牡蒙[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
一名紫參,一名眾戎,一名音腹,一名伏菟,一名重傷。神農、黃帝∶苦。李氏∶小寒
。生河西山谷,或宛句商山。圓聚生,根黃赤有文,皮黑中紫,五月華紫赤,實黑,大如豆
。三月采根。
本[編輯]
按∶此藥參見本書芎 條,《本經》首載此藥。
萆[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一
一名百枝。
白薇[編輯]
按∶此藥參見本書「麻子中人」條,《本經》首載此藥。
水萍[編輯]
《初學記》卷二十七
一名水廉。生池澤水上。葉圓小,一莖一葉,根入水。五月華白,三月采,日幹之。暴
熱,下水氣,利小便。
海藻[編輯]
按∶此藥參見本書大豆黃卷條,《本經》首載此藥。
澤蘭[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
一名水香。神農、黃帝、岐伯、桐君∶酸,無毒。李氏∶溫。生下地水旁。葉如蘭,二
月生苗,赤節,四葉相值枝節間。三月三日采。
綸布[編輯]
《綱目》卷十九
一名昆布。酸、鹹,寒,無毒。消瘰 。
木防己[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一
一名解離,一名解燕。神農∶辛。黃帝、岐伯、桐君∶苦,無毒。李氏∶大寒。如葛莖
,蔓延如芄,白根,外黃似桔梗,內黑文,如車輻解。二月、八月、十月采根。
款冬[編輯]
《類聚》卷八十一
十二月花,花黃白。
牡丹[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二
神農、岐伯∶辛。李氏∶小寒。雷公、桐君∶苦,無毒。黃帝∶苦,有毒。葉如蓬相值
,黃色。根如指,黑,中有核。二月采,八月采,日幹。可食之,輕身益壽。
薺[編輯]
按∶此藥參見本書桔梗條,《別錄》載此藥。
千歲垣中膚皮[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三
得姜、赤石脂共治。
女苑[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一
一名白苑,一名織女苑。
黃孫[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三
一名王孫,一名蔓延,一名公草,一名海孫。神農、雷公∶苦,無毒。黃帝∶甘,無毒
。生西海川谷及汝南城郭垣下。蔓延,赤文,莖葉相當。
爵麻[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一
一名爵卿。
附子[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
名莨。神農∶辛。岐伯、雷公∶甘,有毒。李氏∶苦,有毒,大溫。或生廣漢。八月采
。皮黑肌白。
烏頭[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
一名莨,一名千秋,一名毒公,一名果負,一名耿子。神農、雷公、桐君、黃帝∶甘,
有毒。正月始生,葉濃,莖方中空,葉四面相當,與蒿相似。烏喙,神農、雷公、桐君、黃
帝∶有毒。李氏∶小寒。十月采。形如烏頭,有兩岐相合,如烏頭之喙,名曰烏喙也,所畏
惡使,盡與烏頭同。
天雄[編輯]
按∶此藥參見本書「大豆黃卷」條,《本經》首載此藥。
側子[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
一名莨。神農、岐伯∶有大毒。李氏∶大寒。八月采,陰幹。是附子角之大者。畏惡與
附子同。
半夏[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二
一名和姑。生微邱,或生野中。葉三三相偶,二月始生,白華圓上。
虎掌[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
神農、雷公∶苦,無毒。岐伯、桐君∶辛,有毒。或生太山,或宛朐。立秋九月采。
鳶尾[編輯]
《御覽》卷九百八十八
治蠱毒。
大黃[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二
一名黃良,一名火參,一名膚如。神農、雷公∶苦,有毒。扁鵲∶苦,無毒。李氏∶小
寒。為中將軍,或生蜀郡北部,或隴西。二月卷生,生黃赤葉,四四相當,黃莖,高三尺許
,三月華黃,五月實黑,三月采根,根有黃汁,切陰幹。
桔梗[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三
一名符 ,一名白藥,一名利如,一名梗草,一名盧茹,一名房圓。神農、醫和∶苦
,無毒。扁鵲、黃帝∶咸。岐伯、雷公∶甘,無毒。李氏∶大寒。葉如薺 ,莖如筆管,紫
赤。二月生。生嵩山山谷及冤句。
藜蘆[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
一名蔥葵,一名山蔥,一名豐蘆,一名蕙葵,一名公苒。神農、雷公∶辛,有毒。黃帝
∶有毒。岐伯∶咸,有毒。李氏∶大毒,大寒。扁鵲∶苦,有毒。大葉根小相連。二月采根
秦鉤吻[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
一名毒根,一名野葛。神農∶辛。雷公∶有毒,殺人。生南越山,或益州。葉如葛,赤
莖,大如箭,方,根黃色。或生會稽東冶。正月采。
射幹[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二
一名黃遠。
恆山[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二
一名七葉。神農、岐伯∶苦。李氏∶大寒。桐君∶辛,有毒。二月、八月采。
蜀漆葉[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二
一名恆山。神農、岐伯、雷公∶辛,有毒。黃帝∶辛。一經∶酸。如漆葉、藍菁相似,
五月采。
甘遂[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三
一名主田,一名日澤,一名重澤,一名鬼醜,一名陵 ,一名甘 ,一名苦澤。神農、
桐君∶苦,有毒。岐伯、雷公∶有毒。須二月、八月采。
白及[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
一名臼根。神農∶苦。黃帝∶辛。李氏∶大寒。雷公∶辛,無毒。莖葉如生薑、藜蘆也
。十月華,直上,紫赤。根白,連。二月、八月、九月采。生宛句。
茵芋[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二
一名卑山共。微溫,有毒,狀如莽草而細軟。
貫眾[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
一名貫來,一名貫中,一名渠母,一名貫鐘,一名伯芹,一名藥藻,一名扁符,一名黃
鐘。神農、岐伯∶苦,有毒。桐君、扁鵲∶苦。一經∶甘,有毒。黃帝∶鹹、酸、微苦,無
毒。葉青黃,兩兩相對,莖黑毛聚生,冬夏不死,四月華白,七月實黑,聚相連卷旁行生,
三月、八月采根,五月采葉。
野狼牙[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三
一名支蘭,一名野狼齒,一名犬牙,一名抱牙。神農、黃帝∶苦,有毒。桐君∶咸。岐伯
、雷公、扁鵲∶苦,無毒。或生宛句。葉青,根黃赤,六月、七月華,八月實黑。正月、八
月采根。消疥癬。
羊躑躅華[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二
神農、雷公∶辛,有毒。生淮南。治賊風、惡毒,諸邪氣。
蓄[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八
一名蓄辯,一名 蔓。
白頭翁[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
一名野丈人,一名奈何草。神農、扁鵲∶苦,無毒。生嵩山山谷。治氣狂、寒熱,止痛
鬼臼[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三
一名九臼,一名天臼,一名雀犀,一名馬目公,一名解毒。生九真山谷及冤句。二月、
八月采根。
鼠尾[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五
一名莖,一名山陵翹。治痢也。
女青[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三
一名霍由祗。神農、黃帝∶辛。
閭茹[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一
一名離樓,一名屈居。神農∶辛。岐伯∶酸、鹹,有毒。李氏∶大寒。二月采,葉圓黃
,高四、五尺,葉四四相當。四月華黃,五月實黑。根黃有汁,亦同黃。三月、五月采根,
黑頭者良。
石長生[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一
神農∶苦。雷公∶辛。一經∶甘。生咸陽或同陽。
王芻[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七
一名黃草。神農、雷公∶苦。生太山山谷。治身熱邪氣、小兒身熱氣。
芫華[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二
一名去水,一名敗華,一名兒草根,一名黃大戟。神農、黃帝∶有毒。扁鵲、岐伯∶苦
。李氏∶大寒。二月生。葉青,加濃則黑,華有紫、赤、白者,三月實落盡,葉乃生,三月
、五月采華。
石蕓[編輯]
《御覽》卷九百八十二
一名敞列,一名顧喙。
蒲陰實[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三
生平谷,或圃中。延蔓如瓜,葉實如桃。七月采。止溫,延年。
地朕[編輯]
《綱目》卷二十
一名夜光,一名承夜。
萱草[編輯]
《綱目》卷十六
一名妓女。
小華[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一
一名結草。
桂[編輯]
《要術》卷十
一名止唾。
枸杞[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
一名杞芭,一名羊乳。
茯苓[編輯]
《御覽》卷九百八十九
通神。桐君∶甘。雷公、扁鵲∶甘,無毒。或生益州大松根下,入地三尺一丈。二月、
七月采。
琥珀[編輯]
按∶此藥參見本書「丹雞卵」條,《本經》首載此藥。
酸棗[編輯]
按∶此藥參見本書「山茱萸」條,《本經》首載此藥。
谷木皮[編輯]
《御覽》卷九百六十
治喉閉、痹。一名楮。
幹漆[編輯]
按∶此藥參見本書「龍骨」條,《本經》首載此藥。
杜仲[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一
一名木綿,一名思仲。
蕤核[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二
一名 。神農、雷公∶甘,無毒,平,生池澤。八月采。補中強中,強誌,明耳目,
久服不饑。
青竹[編輯]
按∶此藥參見本書「玉泉」條。《本經》首載竹葉。
枳實[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二
神農∶苦。雷公∶酸,無毒。李氏∶大寒。九月、十月采,陰幹。
濃樸[編輯]
《御覽》卷九百八十九
一名濃皮。神農、岐伯、雷公∶苦,無毒。李氏∶小溫。生交 。
岑皮[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二
一名秦皮。神農、雷公、黃帝、岐伯∶酸,無毒。李氏∶小寒。或生宛句水邊。二月、
八月采。
山茱萸[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一
一名 實,一名鼠矢,一名雞足。神農、黃帝、雷公、扁鵲∶酸,無毒。岐伯∶辛。
一經∶酸。或生宛句、瑯邪,或東海、承縣。葉如梅,有刺毛。二月華,如杏,四月實,如
酸棗赤,五月采實。
紫威[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二
一名武威,一名瞿 ,一名陵居腹,一名鬼目,一名芰華。神農、雷公∶酸。岐伯∶
辛。扁鵲∶苦、鹹。黃帝∶甘,無毒。如 ,根黑。正月、八月采。或生真定。
豬苓[編輯]
《御覽》卷九百八十九
神農∶甘。雷公∶苦,無毒。如茯苓。或生宛句。八月采。
龍眼[編輯]
《要術》卷十
一名益智,一名比目。
鬼箭[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三
一名衛矛。神農、黃帝、桐君∶苦,無毒。葉如桃、如羽。正月、二月、七月采,陰幹
。或生野田。
巴豆[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三
一名巴菽。神農、岐伯、桐君∶辛,有毒。黃帝∶甘,有毒。李氏∶生溫熟寒。葉如大
豆。八月采。
蜀椒[編輯]
按∶此藥參見本書「龍骨」條,《本經》首載此藥。
郁核[編輯]
《御覽》卷九百七十三
一名雀李,一名車下李,一名棣。
莽草[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三
一名春草。神農∶辛。雷公、桐君∶苦,有毒。生上谷山中,或宛句。五月采。治風。
雷丸[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
一名雷實。神農∶苦。黃帝、岐伯、桐君∶甘,有毒。扁鵲∶甘,無毒。李氏∶大寒。
或生漢中。八月采。
蜀黃環[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三
一名生 ,一名根韭。神農、黃帝、岐伯、桐君、扁鵲∶辛。一經∶味苦,有毒。二
月生,初出正赤,高二尺,葉黃圓端大,莖葉有汁,黃白。五月實圓,三月采根,根黃,縱
理,如車輻解。治蠱毒。
鼠李[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一
一名牛李。
淮木[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三
神農、雷公∶無毒。生晉平陽、河東平澤。治久咳上氣,傷中羸虛,補中益氣。
翹根[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一
神農、雷公∶甘,有毒。李氏∶苦。二月、八月采。以作蒸飲酒,病患。
蟲獸類[編輯]
龍骨[編輯]
《御覽》卷九百八十八
生晉地山谷陰,大水所過處。是死龍骨,色青白者善。十二月采,或無時,龍角畏幹漆
、蜀椒、理石。
龍齒[編輯]
《御覽》卷九百八十八
神農、李氏∶大寒。龍齒治驚癇,久服輕身。
牛黃[編輯]
《後漢書》卷九十四
味苦,無毒。牛出入呻者有之。夜有光走角中,牛死入膽中,如雞子黃。
丹雄雞[編輯]
《綱目》卷四十八
一名載丹。扁鵲∶辛。
丹雞卵[編輯]
《御覽》卷九百二十八
可作琥珀。
肪[編輯]
《御覽》卷九百八十八
殺諸石藥毒。
雁肪[編輯]
《御覽》卷九百八十八
神農、岐伯、雷公∶甘,無毒。采無時。
伏翼[編輯]
《類聚》卷九十七
或生人家屋間。立夏後陰幹。治目冥,令人夜視有光。
鼠屎[編輯]
按∶此藥參見本書「大豆黃卷」條,《本經》首載「天鼠屎」。
石蜜[編輯]
《御覽》卷九百八十八、八百五十七
神農、雷公∶甘,氣平。生河源或河梁。食蜜,生武都谷。
牡蠣[編輯]
按∶此藥參見本書「麻藍」條,《本經》首載此藥。
桑蛸條[編輯]
《御覽》卷九百四十六
一名蝕 ,一名害焦,一名致。神農∶咸,無毒。
海蛤[編輯]
《御覽》卷九百八十八
神農∶苦。岐伯∶甘。扁鵲∶咸。大節,頭有文,文如磨齒。采無時。
蠐螬[編輯]
《綱目》卷四十一
一名應條。
烏賊魚骨[編輯]
《綱目》卷四十四
冷。
石龍子[編輯]
《御覽》卷九百四十六
一名守宮,一名石蜴,一名山龍子。
蜚廉蟲[編輯]
《御覽》卷九百四十九
神農、黃帝雲∶治婦人癥堅寒熱。
塵蟲[編輯]
《御覽》卷九百四十九
一名土鱉。
馬刀[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三
一名齊蛤。神農、岐伯、桐君∶咸,有毒。扁鵲∶小寒,大毒。生池澤、江海,采無時
也。
蛇脫[編輯]
《御覽》卷九百三十四
一名龍子單衣,一名弓皮,一名蛇附,一名蛇筋,一名龍皮,一名龍單衣。
蚯蚓[編輯]
《御覽》卷九百四十七
一名白頸螳 ,一名附蚓,一名寒 ,一名寒蚓。
斑貓[編輯]
《御覽》卷九百五十一
一名斑蠔,一名龍蠔,一名斑菌,一名 發,一名盤蛩,一名晏青。神農∶辛。岐伯
∶咸。桐君∶有毒。扁鵲∶甘,有大毒。生河內川谷,或生水石。
石蠶[編輯]
《御覽》卷八百二十五
一名沙蚌。神農、雷公∶咸,無毒。生漢中,治五淋,破髓肉,解結氣,利水道,除
熱。
馬陸[編輯]
《御覽》卷九百四十八
一名馬軸。
地膽[編輯]
《御覽》卷九百五十一
一名元青,一名杜龍,一名青虹。
螢火[編輯]
《類聚》卷九十七
一名夜照,一名熠耀,一名救火,一名景天,一名據火,一名挾火。
衣中白魚[編輯]
《御覽》卷九百四十六
一名 。
運日[編輯]
《御覽》卷九百二十七
一名羽鴆。
果類[編輯]
大棗[編輯]
《證類》卷二十三
一名良棗。主調中,益脾氣,令人好顏色,美志氣。
果類[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三
一名決盆。
梅核[編輯]
《初學記》卷二十八
明目,益氣不饑。
木瓜[編輯]
《御覽》卷九百七十三
生夷陵。
杏子[編輯]
按∶此藥參見本書「大豆黃卷」條,《本經》首載「杏核仁」。
梨[編輯]
《要術》卷四
金創、乳婦不可食梨,多食則損人,非補益之物。產婦蓐中及疾病未愈,食梨多者,無
不致病。咳逆上氣者,尤宜慎之。
李核[編輯]
《御覽》卷九百六十八
治仆僵,華令人好顏色。
櫻桃[編輯]
《類聚》卷八十六
一名朱茱,一名麥英。甘酣。主調中,益脾氣,令人好顏色,美志氣。
菜類[編輯]
瓜子[編輯]
《御覽》卷九百七十八
一名瓣。七月七日采。可作面脂。
芥[編輯]
《要術》卷三
一名水蘇,一名勞祖,一名雞蘇。
荏[編輯]
按∶此藥參見本書「丹參」條,《別錄》載「荏子」。
蓼實[編輯]
《類聚》卷八十二
一名天蓼,一名野蓼,一名澤蓼。
假蘇[編輯]
《要術》卷三
一名鼠 ,一名姜芥也。葉似落藜而細。蜀中生啖之。
米食類[編輯]
胡麻[編輯]
《御覽》卷九百八十九
一名方金,一名狗虱。神農、雷公∶甘,平,無毒。立秋采。
青襄[編輯]
《御覽》卷九百八十九
一名蔓。神農∶苦;雷公∶甘。
麻子中人[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五
神農、岐伯∶辛。雷公、扁鵲∶無毒。不欲牡蠣、白薇。先藏地中者,食殺人。
麻藍[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五
一名麻 ,一名青羊,一名青葛。神農∶辛。岐伯∶有毒。雷公∶甘。畏牡蠣、白薇
。葉上有毒,食之殺人。
麻勃[編輯]
《御覽》卷九百九十五
一名麻華。雷公∶辛,無毒。畏牡蠣。
生大豆[編輯]
《御覽》卷八百四十一
神農、岐伯∶生溫熟寒。九月采。殺烏頭毒,並不用玄參。
赤小豆[編輯]
《御覽》卷八百四十一
神農、黃帝∶咸。雷公∶甘。九月采。
大豆黃卷[編輯]
《御覽》卷八百四十一
神農、黃帝、雷公∶無毒。采無時。去面 ,得前胡、烏喙、杏子、牡蠣、天雄、鼠
屎共蜜和佳,不慾海藻、龍膽。此法大豆初出土黃芽是也。
陳粟[編輯]
《御覽》卷八百四十
神農、黃帝∶苦,無毒。治痹熱渴,粟養腎氣。
黍[編輯]
《御覽》卷八百四十二
神農∶甘,無毒。七月取,陰幹。益中補氣。
大麥[編輯]
《御覽》卷八百三十八
一名 麥。五穀之盛。無毒。治消渴,除熱,益氣。食蜜為使。
麥種[編輯]
《御覽》卷八百三十八
一名小麥。無毒,治利而不中。
豉[編輯]
《北堂書鈔》卷一百四十六
益人氣。
小豆華[編輯]
《御覽》卷八百四十一
一名應累,一名付月。神農∶甘,無毒。七月采,陰幹四十日。治頭痛,止渴。 |
吳普 ♦ - ♦ - ♦ M0005_Wupu.bencao.txt |
|
8.MWD1A足臂十一脈灸經 |
馬王堆漢墓簡帛
足臂十一脈灸經
足[足001C]
足泰(太)陽(脈):出外踝寠(婁)中,上貫膞(腨),出於(㕁);枝之下;其直者貫【□】,夾(挾)脊,【□□】,[足001C]上於豆(頭);枝(顏)下,之耳;其直者貫目內漬(眥),之鼻。[足002C]其病=(病:病)足小指廢,膞(腨)痛,(―㕁)䜌(攣),痛,(產)寺(痔),(要―腰)痛,夾(挾)脊痛,【頭】痛,項痛,手痛,[足003C](顏)寒,產聾,目痛,(鼽)(衄),數瘨(癲)疾。●諸病此物者,皆久(灸)泰(太)陽(脈)。[足004C]
●足少陽(脈):出於踝前,枝於骨閒(間),上貫厀(膝)外兼(廉),出於股外兼(廉),出脅;枝之肩(薄―髆);[足005C]其直者貫腋,出於項、耳,出(枕),出目外漬(眥)。[足006C]其病=(病:病)足小指、次〖指〗廢,胻外兼(廉)痛,胻寒,厀(膝)外兼(廉)痛,股外兼(廉)痛,脾(髀)外兼(廉)痛,脅痛,【□】[足007C]痛,產馬(㾺),缺盆痛,(瘻),聾,(枕)痛,耳前痛,目外漬(眥)痛,脅外穜(腫)。●諸〖病〗此物者,皆[足008C]久(灸)少陽(脈)。[足009C]
●足陽眀(明)(脈):循胻中,上貫厀(膝)中,出股,夾(挾)少腹,上出乳內兼(廉),出膉(嗌),夾(挾)口以上,之鼻。[足010C]其病=(病:病)足中指廢,胻痛,厀(膝)中穜(腫),腹穜(腫),乳內兼(廉)痛,【□】外穜(腫),頯痛,(鼽)(衄),數[足011C]熱,汗出,脞瘦,(顏)寒。●諸病此物者,皆久(灸)陽眀(明)(脈)。[足012C]
●足少陰(脈):出內踝窶(婁)中,上貫膞(腨),入(―㕁),出股,入腹,循脊內兼(廉),出肝,入胠,毄(繫)舌【本】。[足013C]其病=(病:病)足熱,膞(腨)內痛,股內痛,腹街、脊內兼(廉)痛,肝痛,心痛,煩心,洇(咽)【□,□□□】,[足014C]舌輅(坼),□,旦(癉),尙(上)氣,【□□】數(喝),牧牧,耆(嗜)臥以欬。●〖諸〗病此物【者,皆灸】足少陰【脈】。[足015C]
●足泰(太)陰(脈):出大指內兼(廉)骨蔡(際),出內踝上兼(廉),揗(循)胻內【廉,上】厀(膝)內兼(廉),出股內兼(廉)。[足016C]其病=(病:病)足大指廢,胻內兼(廉)痛,股內痛,腹痛,腹張(脹),復【□】,不耆(嗜)食,善意(噫),心【煩】,[足017C]善肘。●諸病此物者,皆久(灸)足泰(太)陰(脈)。[足018C]
●足帣(厥)陰(脈):循大指閒(間),以上出胻內兼(廉),上八寸,交泰(太)陰(脈),【□】股內,上入脞閒(間)。[足019C]其病=(病:病)脞瘦,多弱(溺),耆(嗜)㱃(飲),足柎(跗)穜(腫),疾畀(痹)。●諸病此物者,【皆灸】帣(厥)陰(脈)。[足020C]
扁(偏)有此五病者,有(又)煩心,死。三陰之病亂,【不】過十日死。揗(脈)如三人參舂,不[足021C]過三日死。溫<(脈)>絕如食頃,不過三日死。煩心,有(又)腹張(脹),死。不得臥,有(又)煩心,死。唐(溏)叚(瘕)[足022C]恆出,死。三陰病雜以陽病,可治。陽病北(背)如流湯,死。陽病折骨絕(筋)而无陰病,[足023C]不死。[足024C]
臂[足025C]
臂泰(太)陰(脈):循(筋)上兼(廉),以奏臑內,出夜(腋)內兼(廉),之心。●其病:心痛,心煩而意(噫)。●諸病[足025C]此物者,皆久(灸)臂泰(太)陰(脈)。[足026C]
●臂少陰【脈】:循(筋)下兼(廉),出臑內下兼(廉),出夜(腋),奏脅。●其病:脅痛。●諸病〖此〗物者,皆【灸】[足027C]臂少陰【脈】。[足028C]
●臂泰(太)陽(脈):出小指,循骨下兼(廉),出臑下兼(廉),出肩外兼(廉),出項,【□】目。●其【病】:外漬(眥)痛,【□】[足029C]臂外兼(廉)痛。●諸病此物者,皆久(灸)臂泰(太)陽(脈)。[足030C]
●臂少陽(脈):出中指,循臂上骨下兼(廉),奏耳。其病:產聾,【頰】痛。●諸病【此物者,皆】[足031C]久(灸)臂少陽之(脈)。[足032C]
●臂陽眀(明)(脈):出中指閒(間),循骨上兼(廉),出臑【□□】上,奏(枕),之口。【其】病=(病:病)齒【痛】,【□□□□】。[足033C]【●諸】病此物者,皆久(灸)臂陽眀(明)(脈)。[足034C]
●上足(脈)六、手【脈五】。[足034C]
|
- ♦ - ♦ - ♦ M0006.001_MWD1A.txt |
|
9.MWD1B陰陽十一脈灸經甲本 |
馬王堆漢墓簡帛
陰陽十一脈灸經甲本
【鉅陽眽(脈):毄(繫)於潼(踵)外踝婁中,出㕁中,上穿振(臀),出猒(厭)中,夾(挾)脊,出於項,上頭角,下(顏),夾(挾)[陽甲001C]齃,毄(繫)目內廉。是勭(動)則病:(衝)頭,目以(似)脫,項以(似)伐,胷(胸)痛,腰以(似)折,脾(髀)不可以運,(㕁)[陽甲002C]如結】,腨如【裂,此】爲蹱(踵)(蹷―厥),是鉅陽眽(脈)【主治。其所產病:頭痛,耳聾,項痛,耳】[陽甲003C]强,瘧,北(背)(痛),(要―腰)(痛),尻(痛),(痔),(―㕁)(痛),腨(痛),【足小】指踝<―痹>,【爲十】二病。[陽甲004C]
少陽眽(脈):毄(繫)於外踝之前廉,上出魚股之【外,出脅】上,【出耳前】。是勭(動)則病:【心與脅痛】,[陽甲005C]不可以反稷(側),甚則无(無)膏,足外反,此爲陽【厥】,是少陽脈【主】治。其所產【病:口痛,項痛,頭】[陽甲006C]頸(痛),脅(痛),瘧,汗出,節盡(痛),脾(髀)〖外〗廉【痛】,魚股(痛),厀(膝)【外廉】(痛),振寒,【足中指】[陽甲007C]踝<―痹>,爲十二病。[陽甲008C]
陽眀(明)眽(脈):毄(繫)於骭骨外廉,循骭而上,穿(臏―髕),出魚股【之廉】,上穿【乳】,穿頰,【出目外】[陽甲009C]廉,環【顏】。是勭(動)則病:洒=(洒洒)病寒,喜龍,婁(數)吹(欠),(顏)【黑,病穜(腫)】,病【至則惡人與火,聞】[陽甲010C]木音則<惕>然驚,心腸(愓),欲獨閉戶牖而處,病甚則欲【乘高而歌,棄】衣【而走,此爲】[陽甲011C]骭(蹷―厥),是陽眀(明)眽(脈)主治。其所產病:(顏)(痛),鼻肍(鼽),(頷)【頸痛,乳痛】,心與胠(痛),[陽甲012C]腹外穜(腫),陽(腸)(痛),厀(膝)跳,付(跗)【上踝<>】,爲十病。[陽甲013C]
肩眽(脈):起於耳後,下肩,出臑外【廉】,出〖臂外〗(腕)【上】,乘手北(背)。是【動則病:(頷)腫痛】,不可以顧,肩[陽甲014C]以(似)脫,臑以(似)折,是肩眽(脈)主治。【其所產病】:(頷)痛,【喉踝<―痹>,臂痛,肘外】(痛),爲四病。[陽甲015C]
耳眽(脈):起於手北(背),出臂外兩骨之閒(間),【上骨】下廉,【出肘中】,入耳中。是勭(動)則病:耳聾[陽甲016C]煇=朜=(煇煇朜朜),嗌穜(腫),是耳眽(脈)主治。其所產病:目外漬(眥)(痛),頰痛,耳聾,爲三病。[陽甲017C]
齒眽):起於次指與大指上,出臂上廉,入肘中,乘臑,【穿】頰┗,入齒中┗,夾(挾)鼻。是【動】[陽甲018C]則病:齒(痛)┗,朏(䪼)穜(腫)┗,是齒眽(脈)主治。其所產病:齒(痛),朏(䪼)穜(腫),目黃,口乾,臑(痛),爲五【病】。[陽甲019C]
鉅陰眽(脈):是胃眽(脈)殹。彼(被)胃,下出魚股陰下廉,腨上廉,出內踝之上廉。是勭(動)則病:上【當】[陽甲020C]走心,使復(腹)張(脹),善噫,食〖則〗欲歐(嘔),得後與氣則怢然衰,是鉅陰眽(脈)主治。其所【產[陽甲021C]病】:獨心煩,死;心(痛)與復(腹)張(脹),死;不能食,不〇卧,强吹(欠),三者同則死;唐(溏)泄,死;【水與】[陽甲022C]閉同則死,爲十病。[陽甲023C]
(蹷―厥)陰眽(脈):毄(繫)於足大指菆(叢)毛之上,乘足【跗上廉】,去內腂(踝)一寸,上腂(踝)五寸而【出太陰之後】,[陽甲024C]上出魚股內廉,觸少腹,大漬(眥)旁。是勭(動)則【病:丈】夫則【㿗山(疝),婦人則少腹腫,腰痛】[陽甲025C]不可以印<卬―仰>,甚則嗌乾,面疵,是(蹷―厥)陰眽(脈)主治。【其】所產病:熱中,【癃,㿗,偏疝,爲五=病=(五病。五病)】[陽甲026C]有而心煩,死,勿治(殹)。有陽眽(脈)與之俱病,可治(殹)。[陽甲027C]
少陰眽(脈):毄(繫)於內腂(踝)外廉,穿腨,出(―㕁)【中】央,上穿脊之【內】廉,毄(繫)於(腎),夾(挾)舌〖本〗。【是動則病】:[陽甲028C]悒=(悒悒―喝喝)如喘,坐而起則目瞙如毋見,心如縣(懸),病飢,氣【不】足,善怒,心腸<惕>,恐【人將捕之】,[陽甲029C]不欲食,面黭若(―灺)色,欬則有血,此爲骨(蹷―厥),是少陰眽(脈)主〖治〗。其所產【病:口熱】,[陽甲030C]舌(柝―坼),嗌乾,上氣,饐(噎),嗌中(痛),癉,耆(嗜)臥,欬,音(瘖),爲十病。[陽甲031C]
【少】陰之眽(脈),【灸則强食,產肉,緩帶】,[陽甲031C]被(髮),大丈(杖),重履而步,久(灸)幾息則病巳(已)矣。[陽甲032C]
臂鉅陰眽(脈):在於手掌中,出內陰兩骨之閒(間),上骨下廉,(筋)之上,出臂【內陰,入心中】。[陽甲033C]是勭(動)則病:心滂=(滂滂)如(痛),缺盆(痛),甚【則】交兩手而戰,此爲臂(蹷―厥),【是臂鉅陰脈主】[陽甲034C]治。其所產病:(胸)(痛),(肩)(痛),〖心痛〗,四末痛,叚(瘕),爲五病。[陽甲035C]
臂少陰眽(脈):起於臂兩骨之閒(間){之閒(間)},{之}下骨上廉,(筋)之下,出臑內陰,〖入心中〗。【是動則病:心】[陽甲036C]痛,益(嗌)〖乾〗,渴欲㱃(飲),此爲臂(蹷―厥),是臂少陰眽(脈)主治。其所產【病】:脅(痛),爲【一病】。[陽甲037C]
|
- ♦ - ♦ - ♦ M0006.002_MWD1B.txt |
|
10.MWD1C脈法 |
馬王堆漢墓簡帛
脈法
以眽(脈)法眀(明)教下。眽(脈)亦聽(聖)人之所貴殹。氣殹者,到<利>下而【害】上,【從煖而去清】。[脈001C]故聽(聖)人寒頭而煖足。治病者取有餘而益不足殹,【故氣】上而不下,【則視有】[脈002C]過之眽(脈),當環而久(灸)之。病甚,陽上於環二寸而益爲一久(灸)。氣出(―㕁)與肘之眽(脈)而【砭之】。[脈003C]用(砭)啓眽(脈)者必如式。壅(癰)穜(腫)有(膿),則稱其小大而【爲】之【砭=(砭。砭)】有四害:(膿)深【而】[脈004C](砭)輚(淺),謂上<之>不遝,一害;(膿)輚(淺)而(砭)深,胃(謂)之過,二害;(膿)大【而砭小,謂之砭【□】,砭【□】者,惡】[脈005C]【不】畢,三【害;膿】小而(砭)大,胃(謂)之=【□】=(【□】―砭【□】,【□】―砭【□】)者,傷良肉殹,四害。[脈006C]
(膿)【多而深者,上黑】而大;【膿少[脈006C]而深者,上黑而小;膿多而淺者,上白而大】;(膿)少【而】輚(淺)【者,上白而小,】此不【可不】察殹。【有】[脈007C](膿)者不【可久】殹。[脈008C]
相眽(脈)【之道,左手上踝五寸】案(按)之,右【手直踝而】撣(彈)之。【它眽(脈)】盈,此[脈008C]獨虛,則主病。它眽(脈)汩(滑),此獨【□】,則主【病】。它眽(脈)【靜,此獨勭(動),則主】病。眽(脈)【固有勭(動)者,骭】[脈009C]之少陰,臂之大(太)陰、少陰,氏(是)主【動,疾】則【病】。此【所以論有過之脈殹,其餘謹視當脈之過】。[脈010C]
眽(脈)之縣(玄),書而孰(熟)學之,季<孝>子忠謹,學【□□□□】見於爲人【□□□□□】[脈011C]言不可不察殹。[脈012C]
|
- ♦ - ♦ - ♦ M0006.003_MWD1C.txt |
|
11.MWD1D陰陽脈死候 |
馬王堆漢墓簡帛
陰陽脈死候
凡三陽,天氣殹,其病唯折骨列(裂)膚,不死。[候001C]
凡三陰,地氣殹,死眽(脈)殹。陰病而亂,則【不】[候001C]過十日而死。三陰,(腐)臧(臟)煉(爛)腸而主殺。[候002C]
【□□】五死:脣反人盈,則肉【先死。齦齊齒長,則】[候002C]骨先死。面黑目環(睘)視(衺),則氣先死。汗出如絑(珠),傅而不流,則血先死。舌(卷)(櫜―睾)卷(拳),【則(筋)】[候003C]先死。五者扁(偏)有,則不沽<活>矣。[候004C]
|
- ♦ - ♦ - ♦ M0006.004_MWD1D.txt |
|
12.MWD1E五十二病方 |
馬王堆漢墓簡帛
五十二病方
五十二病方目錄
●諸傷;傷痙;嬰兒索痙;嬰兒病閒(癇);嬰兒瘛(瘈);狂犬齧人;犬筮(噬)人;巢者;夕下;毒【烏喙】;();蛭食(蝕);蚖;【疣】者;【癲疾】;【白㾷】;[方目001L]
大帶;冥(螟);□蠸者;□者;;人病馬不閒(癇);人病〖□〗不閒(癇);人病羊不閒(癇);人病蛇不閒(癇);諸食病;諸□病;病;弱(溺)□淪者;【膏】弱(溺);【腫囊】;[方目002L]
腸(㿗);脈者;牡痔;牝痔;朐養(癢);雎(疽)病;【□】□;【□爛者】;【胻膫】;【胻傷】;【痂】;[方目003L]【蛇嚙】;【癰】;【䰍】;【蟲蝕】;【乾瘙】;[方目003L]
久疕;蠱;<鬾>;去人馬尤(疣);治㾺。●凡五十二。[方目004L]
五十二病方正文
【諸傷:□□】膏┗、甘草各二,桂┗、畺(薑)┗、椒【┗】、朱(茱)【萸】□【□□□□□□□□□□□□□□□□□】[方001C]【□□】毁一垸(丸)咅(杯)酒中,㱃(飲)之,日壹㱃(飲),以□其〼[方002C]
【一,□】□□朐,令大如荅,即以赤荅一斗并【□,□□□□□□□□□□□□】[方003C]孰(熟)而□【□飲】其汁=(汁,汁)宰(滓)皆索┗,食之自次(恣)殹。〼[方004C]
一,冶齊石【□,以】淳酒漬而餅之,煏瓦鬵炭【□□□□□□□□□□□】復治、漬、【餅】、[方005C]煏之如【前】,即冶,入三指㝡(最―撮)半咅(杯)溫酒【□□□□□□□□□□□□□】痛斬多者[方006C]百冶┗,大深者八十┗,小者(四十),冶精。[方007C]
一,燔白雞毛及人(髮),冶各等。百草末八亦冶而【□□□□□□毁】一垸(丸)溫酒一咅(杯)中而[方008C]㱃(飲)之。[方009C]
一,以刃傷,(燔)羊矢,傅之。[方010C]
一,止血出者,燔(髮),以安(按)其痏。[方011C]
一,令傷者毋(無)痛,毋(無)血出,取故蒲席(厭)□□【□】燔□【□□□】(痏)。[方012C]
一,傷者血出,祝曰:“男子竭┗,女子(滅)┗。”五畫地【□】之。[方013C]
一,令傷毋(無)般(瘢),取(彘)膏、□衍并冶,傅之。[方014C]
一,以男子洎傅之,皆不般(瘢)。[方015C]
一,金傷者,以方(肪)膏、烏豙(喙)【□□】,皆相□煎,鉈(施)之。[方016C]
一,傷者,以續㡭(斷)根一把,獨□長支(枝)者二廷(梃),黃(芩)二梃,甘草【□】廷(梃),秋烏豙(喙)二□【□】[方017C]【□□】者二甌,即并煎【□】孰(熟),以布捉,取出其汁,以陳緼□【□】傅之。[方018C]
【一,□□】者,冶黃黔(芩)與【□□□】煎(彘)膏【以】□之,即以布捉,【取□□□□□□□□】[方019C]浘之。[方020C]
一,久傷者,薺(齏)杏<覈(核)>中人(仁),以職(膱)膏弁,封痏,虫(蟲)即出。【●嘗】試。[方021C]
一,稍(消)石直(置)溫湯中,以(洗)癰。[方022C]
一,令金傷毋(無)痛方:取鼢鼠,乾而冶;取(彘)魚,燔而冶┗;長石┗、薪(辛)夷┗、甘草各與【鼢】[方023C]鼠等,皆合撓,取三指㝡(最―撮)一,入溫酒一咅(杯)中而㱃(飲)之。不可,財益藥,至不癰(痛)而止。●【令】。[方024C]
一,令金傷毋(無)痛,取薺孰(熟)乾實,(熬)令焦黑,冶一;(术)根去皮,冶二,凡二物并和,取三[方025C]指㝡(最―撮)到節一,醇酒盈一衷(中)棓(杯),入藥中,撓㱃(飲)。不耆(嗜)酒,半棓(杯)。巳(已)㱃(飲),有頃不痛。[方026C]復痛,㱃(飲)藥如數。不痛,毋㱃(飲)藥=(藥。藥)先食後食次(恣)。治病時,毋食魚、彘肉、馬肉、飛[方027C]蟲、葷、麻〇洙采(菜),毋近內,病巳(已)如故。治病毋(無)時。壹治藥,足治病。藥巳(已)治,裹以[方028C]繒臧(藏)。冶(术),暴(曝)若有所燥,冶。●令。[方029C]
傷痙=(痙:痙)者,傷,風入傷,身倍<信(伸)>而不能詘(屈)。治之:(熬)鹽令黃,取一斗,裹以布,卒(淬)醇酒中,入[方030C]即出,蔽以巿,以㷉(熨)頭。熱則舉,適下。爲□裹,更以㷉=(熨=―熨。熨)寒,更(熬)鹽以㷉=(熨=―熨,熨)勿[方031C]絕┗。一㷉(熨)寒汗=出=(汗出,汗出)多能詘(屈)倍<信(伸)>,止。尉(熨)時及巳(已)尉(熨)四日內,【□□】衣,毋見風。過【四】日自[方032C]適。㷉(熨)先食後食次(恣),毋(無)禁,毋(無)時。●令。[方033C]
一,傷而頸(痙)者┗,以水財煮李實,疾沸而抒,浚取其汁,寒和,以㱃(飲)病者,㱃(飲)以【□爲】[方034C]故┗。節(即)其病甚,弗能㱃(飲)者,強啟其口,多灌之。節(即)毋(無)李實時,【□□□□】□[方035C]煮炊,㱃(飲)其汁,如其實數。毋(無)禁。嘗【試】。●令。[方036C]
一,諸傷,風入傷=(傷,傷)癰痛,治:以枲絮爲獨(韣),□□癰傷,漬以【□□□□】彘膏煎汁,置[方037C]【□□】沃,數□注,下膏勿絕,以欱(翕)寒氣。【□□□□】礜【□□□□□】,以傅傷空(孔),蔽上,[方038C]休,復爲□【□□□□□□】□□□【□□□□□】□【□□□】□癰□【□□□□】。[方039C]傅藥先食後食次(恣),毋(無)禁,毋(無)時。【□】礜不暴□【□】盡入。[方040C]
一,傷而頸(痙)者,小一犬,漰與薜(糱)半斗,毋去其足,以□并盛,漬井㡭(斷)【□□□】[方041C]出之,陰乾百日,即有頸(痙)者,冶,以三指一(撮),和以溫酒一咅(杯),㱃(飲)之。[方042C]
一,傷脛(痙)者,擇韰(薤)一把,以敦(淳)酒半斗者(煮)㵒(沸),㱃(飲)之,即溫衣陜(夾)坐四旁,汗出到足,乃【□】。[方043C]
一,冶黃黔(芩)、甘草相半,即以(彘)膏財足以煎=之=(煎之。煎之)㵒(沸),即以布足(捉)之,取其汁,傅【□】。[方044C]
嬰兒索=痙=(索痙:索痙)者,如產時居濕地久,其(肎)直而口釦(噤),筋(攣)難以倍<信(伸)>。取封殖土冶之,□【□】[方045C]二,鹽一,合撓而烝(蒸),以扁(遍)尉(熨)直(肎)攣筋所。道頭始,稍□手足而巳(已)。㷉(熨)寒【□□】[方046C]復烝(蒸),尉(熨)乾更爲。●令。[方047C]
嬰兒病閒(癇)方:取靁(雷)尾<(矢)>三果(顆),冶,以豬煎膏和之。小嬰兒以水【半】斗,大者以一斗,三分藥,取[方048C]一分置水中,撓,以浴=之=(浴之。浴之)道頭上始,下盡身,四支(肢)毋濡,而日一浴,三日巳=(已=―已。已)浴,輒棄其[方049C]水圂中┗。閒(癇)者身熱而數驚,頸脊強而復(腹)大┗。□閒(癇)多眾,以此藥皆巳(已)。●令。[方050C]
嬰=兒=瘛=(嬰兒瘛:嬰兒瘛)者,目(繲)然,脅痛,息癭=(嚶=―嚶嚶)然,(矢)不〇化而青┗。取屋榮,薪燔之而炙[方051C]匕焉。爲湮汲三渾,盛以棓(杯)。因唾匕,祝之曰:“噴者虞噴,上〇〇〇〇〇〇[方052C]如(彗)星,下如䏽(衃)血,取若門左,斬若門右,爲若不巳(已),磔薄(膊)若市。”因以匕周㨉[方053C]嬰兒瘛所,而(洗)之棓(杯)水中,(候)之,有血如蠅羽者,而棄之於垣。更取水,[方054C]復唾匕、<炙>以㨉,如前。毋(無)徵,數復之,徵盡而止。●令。[方055C]
狂犬齧人:取恆石兩,以相靡(磨)殹。取其靡(磨)如麋(糜)者,以傅犬所齧者,巳(已)矣。[方056C]
一,狂〖犬〗齧人者,孰(熟)澡湮汲,注咅(杯)中,小(少)多如再食(漿)。取(竈)末灰三指㝡(最―撮)【□□】[方057C]水中,以㱃(飲)病者。巳(已)㱃(飲),令孰(熟)奮兩手如【□】閒毛□道手□□〼[方058C]
一,□□狂犬齧者,□□【□】莫傅。[方059C]
一,狂犬傷人,冶礜與橐莫,醯半咅(杯)㱃(飲)之。女子用藥,如靡〼[方060C]
犬筮(噬)人傷者┗:取丘(蚯)引(蚓)矢二□,以井上(罋)㡭(斷)處土與等,并熬之,而以美醯【□□□□】[方061C]之,稍垸(丸),以尉(熨)其傷。犬毛盡,傅傷而巳(已)。[方062C]
一,煮堇(蓳),以汁洒之,冬日煮其本。[方063C]
一,犬所齧,令毋(無)痛及易瘳方┗:令齧者臥,而令人以酒財沃其傷。巳(已)沃而【□】[方064C]越之。嘗試。毋(無)禁。[方065C]
巢者:矦(候)天甸(電)而兩手相靡(摩),鄉(嚮)甸(電)祝之曰:“東方之王,西方【□□□】主=(冥=―冥冥)人星。”二七而【□】。[方066C]
一,取牛䏔、鳥豙(喙)┗、桂,冶等,(殽)□以□病。[方067C]
【夕】下:以黃=枔=(黃芩,黃芩)長三寸┗,合盧大如□□豆丗(三十),去皮而并冶,【□□□】□大把,㨶(搗)而煮之,令[方068C]沸,而去其宰(滓),即以【其】汁淒夕下。巳(已),乃以脂【□□□】,因以所冶藥傅[方069C]之┗。節(即)復欲傅之,淒傅之如前。巳(已),夕下靡。[方070C]
毒烏豙(喙)者:炙【□】,㱃(飲)小童弱(溺),若產齊(薺)、赤豆,以水㱃(飲)【之】。[方071C]
一,㞕(屑)勺(芍)藥,以□半棓(杯),以三指大捽(撮),㱃(飲)之。[方072C]
【一】,取杞本長尺,大如指,削,(舂)木臼中,煮以酒□【□□】㱃(飲)〼[方073C]
一,以霍(藿)汁粲叔(菽)若苦,巳(已)。[方074C]
一,煮鐵,㱃(飲)之。[方075C]
一,禺(遇)人毒者,取麋(蘪)蕪本若□薺一【□】□【□】┗,冶產【□□□】宰(滓)傅宥(痏)。[方076C]
一,穿地□尺,而煮水一(罋),□【□□□□□】爲五【□□□□】一咅(杯)。[方077C]
【():□】□□□□以財藍【□□□□□】□漬□〼[方078C]
【一,□】□□□〼[方079C]
一,濡,以鹽傅之,令牛咜(吔―舐)之。[方080C]
一,以疾(蒺)黎(藜)、白蒿封之。[方081C]
一,涶(唾)之,賁(噴):“兄父產大山,而居氏(是)谷下。【□□】系而,□【□□】而,鳳=(鳳鳥)【□□。毋敢上下】[方082C]=(尋=―尋,尋),豙(喙)且貫而心。”[方083C]
一,“父居蜀,母爲鳳=(鳳鳥)蓐。毋敢上下(尋),鳯=(鳳鳥)【貫】而心。”[方084C]
蛭食(蝕)人胻股,【即】產其中者,并黍┗、叔(菽)┗、秫(朮)而炊之,丞(蒸)以熏,瘳病。[方085C]
一,(齏)蛫,傅【之】。[方086C]
蚖:(齏)蘭,以酒沃,㱃(飲)其汁,以宰(滓)封其痏,數更之┗。[方087C]
一,以葪印其中顛。[方088C]
一,以產豚豙(喙)麻(磨)之。[方089C]
一,以蓳一陽(煬)筑(築)封之,即燔鹿角,以弱(溺)㱃(飲)之。[方090C]
一,吙:“(嗟)┗,年<>殺人,今兹有(又)復之。”[方091C]
一,以青粱米爲鬻(粥),水十五而米一,成鬻(粥)五斗,出,揚去氣,盛以新瓦(罋),(冪)口以布三【□】,[方092C]即封涂(塗)厚二寸,燔,令泥盡火而(歠)之,(痏)巳(已)。[方093C]
一,亨(烹)三宿雄雞二,洎水三斗,孰(熟)而出,及汁更洎┗,以金盂逆甗下。炊五㝅(穀)┗、兔[方094C]肉陀甗中,稍沃以汁,令下盂中,孰(熟),㱃(飲)汁。[方095C]
一,賁(噴)吙:“伏食┗,父居北在┗,母居南止,同產三夫,爲人不德。巳(已)。不巳(已),青傅女(汝)。”[方096C]
一,湮汲一咅(杯)入奚蠡中,左(拯―承)之,北鄉=(嚮=―嚮,嚮)人禹步三,問其名,即曰:“某=(某。某)年□,今【□】。”[方097C]㱃(飲)之,咅<言>曰:“疾【去疾】巳(已),徐去徐巳(已)。”即覆奚蠡,去之。[方098C]
一,煮鹿肉若野(彘)肉,食之,(歠)汁。●精。[方099C]
一,燔貍皮,冶灰,入酒中,㱃(飲)之。多可殹,不傷人。煮羊肉,以汁【□】之。[方100C]
〖一〗,取井中泥,以還(環)封其傷,巳(已)。[方101C]
尤(疣):取敝蒲席若藉之弱(蒻),繩之,即燔其末,以久(灸)尤(疣)末,熱,即拔尤(疣)去之。[方102C]
一,令尤(疣)者抱禾,令人嘑(呼)曰:“若胡爲是?”(應)曰:“吾尤(疣)┗。”置去禾<禾去>,勿顧。[方103C]
一,以月晦日之丘井有水者,以敝帚騷(掃)尤(疣)二┗七,祝曰:“今日月晦,騷(掃)尤(疣)北。”入帚井中。[方104C]
一,以月晦日=(日日)下餔時,取凷(塊)大如雞卵者,男子七,女子二七┗。先〖以〗凷(塊)置室後,令南北列□[方105C],以晦往之凷(塊)所,禹步三,道南方始,取凷(塊)言曰{凷言曰}:“今日月晦,靡(磨)尤(疣)北。”凷(塊)一靡(磨)一,二【七】。[方106C]巳(已)靡(磨),置凷(塊)其處,去,勿顧。靡(磨)大者。[方107C]
一,以月晦日之內後,曰:“今日晦,弱(搦)又(疣)內北。”靡(磨)又(疣)內辟(壁)二七。[方108C]
一,以朔日,葵莖靡(磨)又(疣)二七,言曰:“今日朔,靡(磨)又(疣)以葵。”有(又)以殺本若道旁、楬二七,投[方109C]澤若□下。●除日巳(已)朢(望)。[方110C]
一,祝尤(疣),以月晦日之室北,靡(磨)宥(疣),男子七,女子二七,曰:“今日月晦,靡(磨)宥(疣)室北。”不出一月,宥(疣)巳(已)。[方111C]
顛(癲)疾:先侍(偫)白雞、犬矢。發,即以刀剶(剝)其頭,從顛到項,即以犬矢【溉】之,而中剶(剝)雞□[方112C],冒其所以犬矢(溉)者,三日而巳=(已=―已。已)即孰(熟)所冒雞而食之,致巳(已)。[方113C]
一,(癲)疾者,取犬尾<(矢)>及禾在圈垣上者,段冶,湮汲以㱃(飲)之。[方114C]
白【虒(㾷)】方:取灌青,其一名灌曾,取如□【□】<鹽>廿(二十)分斗一,(竈)黃土十分升一,皆冶,并【□□】[方115C]□□先食㱃(飲)之。不巳(已),有(又)復之,而□灌青,再㱃(飲)而巳(已)。●令。[方116C]
【一,□□】其在【□】□□□與其〇真【□□】┗。治之:【以】鳥卵勿毁半斗┗,甘鹽【□□□□】[方117C]□□□□□□□□□□】□者□【□□□□□】其中,卵次之,以□【□□□□】[方118C](冪)(罋)以布四□【□□□□□□□□□□□□□□】□□□【□□□□□□】[方119C]。巳(已)塗之,即縣(懸)陰燥所。【□□□□□】□□【□□□□】□□□【□□】□【□□□】[方120C]厚蔽肉,扁(遍)施(㾷)所而止。●巳(已)【□□□□】之於【□□□】之,熱弗能支而=止=(而止,而止)施(㾷)【□□】[方121C]雖俞(愈)而毋去其藥=(藥,藥)〇自【□】盡而自□殹,施(㾷)即巳(已)□┗。炙之=(之之)時,養(癢)甚難禁,【毋】[方122C]搜(搔),及毋手傅之。以旦未食傅藥。巳(已)傅藥,即㱃(飲)善酒,極厭而止┗,即炙矣。巳(已)炙[方123C]之而起,欲食即食,出入㱃(飲)食自次(恣)。且服藥,先毋食葷┗二┗三日;及藥時,毋食[方124C]魚。病巳(已)如故┗。治病毋(無)時。●以三月十五日到十七日取鳥卵,巳(已)【□】即用之。□【□】[方125C]鳥殹,其卵雖有人(仁),䣭(猶)可用殹。此藥巳(已)成,居唯十【餘】歲到【□】歲,俞(逾)良。【□】[方126C]而乾,不可以塗身,少取藥,足以塗施(㾷)者┗,以美醯漬之於瓦中,漬之□[方127C]可河,稠如恆,煮膠,即置其於火上,令藥巳(已)成而發=之=(發之。發之)□□□塗,[方128C](冪)以布,蓋以,縣(懸)之陰燥所。十歲以前藥乃乾。[方129C]
一,白=㾷=(白㾷:白㾷)者,白毋(無)奏(腠),取丹沙與鱣魚血,若以雞血,皆可。雞涅居二【□】者(煮)之,□[方130C]以蚤(爪)挈(契)虒(㾷)令赤,以傅之。二日,(洗),以新布孰(熟)暨(摡)之,【復】傅,如此數,丗(三十)日而止。●令。[方131C]
大帶者:燔,與久膏而靡(磨),即傅之。[方132C]
一,以清煮膠,以涂(塗)之。[方133C]
冥(螟)病方:冥(螟)者,蟲所齧穿者□,其所發毋(無)恆處,或在鼻,或在口旁,或齒齦,或在手指【□□】[方134C]使人鼻抉(缺)指斷┗。治之:以鮮產魚,(擣)而以鹽財和之,以傅蟲所齧者。【□□】[方135C]□,輒逋(補)之┗。病巳(已),止。嘗試,毋(無)禁。【●】令。[方136C]
【□蠸者:□□】以蠸一入卵中【□□□】□之。[方137C]
【□□□□□□】槐爲箸,即巳(已)。[方138C]
【一,□□□□】□冶之,誨(每)食,入三指㝡(最―撮)食中【□□□□□□□□□□□□□□】[方139C]【□□□□□】□煮(熟),再,㱃(飲)之,以當〼[方140C]
一,(韲)蘭【□□□】□以酒而□【□】以〼[方141C]
一,以淳酒【□□□□□】□漬〼[方142C]
一,以湯沃【□□□□□】□痏【□□】㱃(飲)〼[方143C]
:取蘭實【□□□□】去毒【□】□之,以鉛【傅】。[方144C]
一,炙㯉【□□□□□】傅。〼[方145C]
【人】病馬不閒(癇)者:【□□□□□】□。治:以酸棗根三【□□□□□□□】以浴病=者=(病者。病者)女子【□】[方146C]男子【□□□□□□】男子令女子浴之,即以□【□□□□】□即以女子初有布[方147C]燔【□□□□□□□】㝡(最―撮)者一棓(杯)酒中,㱃(飲)病者〼[方148C]
【人病□不癇:□□□□□□】奉,治以□雞、柍,病者【□□□□□□□】㱃(飲)以布如[方149C]【□□□□□□】□者【□】艮,治以□蜀焦(椒)一委(捼),燔【□□□□□□】置酒中,㱃(飲)。[方150C]
【人病羊不癇:□□□□】□靡(摩)如數。[方151C]
【人病蛇不癇:□□□】□出舌,取蛇兌(蜕)【□】鄉(嚮)者,與□【□□□□□□□□□□□□】[方152C]【□□□□□□】□柏【□□□□】□病者能〼[方153C]
□皆〼[方154C]
□=食=(□食:□食)者,【□□□】□〼[方155C]物皆【□□□】冶之〼[方156C]之柔【□□□】農(膿)〼[方157C]癑(膿)而□,其巳(已)潰〼[方158C]及傅。巳(已)傅藥〼[方159C]
【□□】者,在足指若〼[方160C]【□】皆冶。其巳(已)冶〼[方161C]【□】有□〼[方162C]
【□□】□□□乾蔥□〼[方163C]鹽隋(脽)炙尻。[方164C]
一,(韲)華,以封隋(脽)及少(小)【腹】〼[方165C]
一,冶筴蓂少半升、陳葵穜(種)一□,而〼[方166C]
一,湮汲水三什,以龍須(鬚)一束并者(煮)□〼[方167C]
一,久(灸)左足中指。[方168C]
一,【禹】步三,湮汲,取棓(杯)水歕(噴)鼓三,曰:“上有□【□□□□□□□□】鐵銳某□【□□】[方169C]【□】□㱃(飲)之而復(覆)其棓(杯)。[方170C]
一,□【□】及(癟)不出者方:以醇酒入【□】,煮膠,廣【□□□□□】消,而燔段(煅)糱【□□□】[方171C]火而焠酒中,沸盡而去之,以酒㱃(飲)病者。□【□□□□】□溫,復㱃(飲)之,令【□□□】[方172C]起自次(恣)殹。不巳(已),有(又)復之,如此數。【●】令。[方173C]
一,,痛於脬及衷,痛甚┗,弱(溺)則痛益甚,□【□□□】。治之:黑叔(菽)三升,以美醯三【斗】[方174C]煮,疾炊,㵒(沸),止火。㵒(沸)下,復炊。參(三)㵒(沸),止,浚取【汁】┗。牡【厲(蠣)】冶一┗,毒蓳冶三,凡二物并【和】[方175C]取三指㝡(最―撮)到節一┗,醯寒溫適,入中,撓㱃=(飲=―飲。飲)先食【後】食次(恣)┗。壹㱃(飲),病俞(愈)。日壹【飲】[方176C]三日,病=巳=(病已。病已),類石如沙從前出。毋(無)禁,毋(無)時┗。冶癘(蠣)┗、毒蓳不暴(曝)。以夏日至到時【□】[方177C]毒蓳,陰乾,取葉、實并冶,裹以韋臧(藏),用,取之。歲更取〇毒=蓳=(毒蓳。毒蓳)者【□□】[方178C]蓳葉異小┗,赤莖,葉從(縱)纗者,□葉,實味苦┗,前【日】至可六┗、七日䅎(秀)┗,產【□□□】[方179C]澤旁。●令。[方180C]
一,以水一斗煮葵穜(種)一斗,浚取其汁,以其汁煮膠一廷(梃)半,爲汁一參,而〼[方181C]
一,贛戎鹽若美鹽,盈隋(脽),有(又)以涂(塗)隋(脽)【□】下及其上,而暴(曝)若□〼[方182C]
一,享(亨―烹)萊而㱃(飲)其汁┗。冬【□】□本,沃以【□□】。[方183C]
一,享(亨―烹)葵,熱欼(歠)其汁,即【□】□(蒜),以多爲故,而【□□】尻厥。[方184C]
一,以酒一咅(杯),漬襦頸及頭垢中,令(涿―濁)而㱃(飲)之。[方185C]
一,<>,弱(溺)不利,脬盈者方:取棗穜(種)(麤)㞕(屑)二升,葵穜(種)一升,合撓,三分之,以水一斗半【煮一】[方186C]分,孰(熟),去滓,有(又)煮一分,如此以盡三分。浚取其汁,以(蜜)和,令毚(纔)甘,寒溫適,【□】[方187C]㱃(飲)之。藥盡更爲,病巳(已)而止。●令。[方188C]
一,,取景天長尺、大圍束一,分以爲三,以淳酒半斗,三煮之,孰(熟),浚取其汁,【歠】[方189C]之。不巳(已),復之,不過三㱃(飲)而巳(已)。先莫(暮)毋食,旦㱃(飲)藥。【●】令。[方190C]
一,,坎方尺有半,深至肘,即燒陳稾其中,令其灰不盈半尺,薄洒之以美酒,即[方191C]莤莢一、棗十四、豙()之朱(茱)臾(萸)、椒合而一區,燔之坎中,以隧下。巳(已),沃。[方192C]
一,:燔陳芻若陳薪,令病者北(背)火炙之,兩人爲靡(摩)其尻,巳(已)。[方193C]
一,以水一斗煮膠一參、米一升,孰(熟)而(啜)之。夕毋食。[方194C]
一,取(蠃)牛二七,韰(薤)一(),并以酒煮而㱃(飲)之。[方195C]
一,以己巳晨虒(嗁),東鄉(嚮)弱(溺)之。不巳(已),復之。[方196C]
一,血:煮(荊),三溫之而㱃(飲)之。[方197C]
一,石:三溫煮石韋若酒而㱃(飲)之。[方198C]
一,膏<>:澡石大若李㮖,巳(已)食㱃(飲)之。不巳(已),復之。[方199C]
一,女子,取三歲陳靃(藿),丞(蒸)而取其汁,□而㱃(飲)之。[方200C]
一,女子,煮隱夫木,㱃(飲)之。居一日,盗<(韲)>陽【□】,羹之。[方201C]
一,以醯、酉(酒)三乃()煮黍稈而㱃(飲)其汁,皆□□。[方202C]
一,以衣中(袵―紝)緇<繢>約左手大指一┗,三日□。[方203C]
【溺】□淪者方:取【□□□□□】□其□□□□。先取䧿(鵲)巢下蒿。[方204C]
膏弱(溺):是胃(謂)內復。以水與弱(溺)煮陳葵穜(種)而㱃(飲)之,有(又)(韲)陽□而羹之。[方205C]
穜=囊=(腫囊:腫囊)者,氣實囊,不去┗。治之:取馬矢(觕)者三斗,孰(熟)析,汏以水=(水,水)清,止;浚去汁,洎以酸(漿)【□】[方206C]斗┗,取芥衷莢。壹用,(智―知)┗;四五用,穜(腫)去。毋(無)禁,毋(無)時。●令。[方207C]
穨(㿗)┗:操柏杵,禹步三,曰:“賁(噴)者一襄胡┗,濆(噴)者二襄胡┗,濆(噴)者三襄胡┗。柏杵臼穿一,毋(無)一。□【□】[方208C]獨有三。賁(噴)者穜(撞)若以柏杵七,令某穨(㿗)毋(無)一。”必令同族抱,令穨(㿗)者直東鄉(嚮)窻(窗),道外[方209C]橦(撞)之。[方210C]
一,令斬足者清眀(明)東鄉(嚮),以筩(䞣)之二┗七。[方211C]
一,(),以月十六日始毁,禹步三,曰:“月與日相當”、“日與月相當”,各三┗;“父乖母強,等與人產子,獨[方212C]產穨(㿗)亢┗。乖巳(已),操段石毄(擊)而母┗。”即以鐵椎段之二七。以日出爲之,令穨(㿗)者東鄉(嚮)。[方213C]
一,漬女子布,以汁亨(烹)肉,食之,欼(歠)其汁。[方214C]
一,破卵咅(杯)醯中,㱃(飲)之。[方215C]
一,炙蠶卵,令簍=(簍簍)黃,冶之,三指㝡(最―撮)至節,人<入>半咅(杯)酒中㱃(飲)之,三┗、四日。[方216C]
一,以辛巳日,由曰:“賁(噴),辛巳日┗”,三┗;曰:“天神下干疾,神女倚序聽神吾(語)┗。某狐父非其處所。巳(已)。不[方217C]巳(已),斧斬若。”即操布之二七。[方218C]
一,以日出時,令穨(㿗)者屋霤下東鄉(嚮),令人操築西鄉(嚮),祝曰:“今日庚,某穨(㿗)亢;今日己,某穨(㿗)巳(已)。【□】[方219C]而父與母皆產,柏築之,顛父而(衝)子,胡不巳(已)之有┗?”以築(衝)穨(㿗)二七┗。巳(已)備,即曰:“某起。”穨【已】。[方220C]
一,以辛卯日,立堂下,東鄉=(嚮=―嚮,嚮)日,令人挾提穨(㿗)者,曰:“今日辛卯,更名曰禹。”[方221C]
一,取枲垢,以艾裹,以久(灸)穨(㿗)者中顛,令闌(爛)而巳(已)。[方222C]
一,令穨(㿗)者北首臥北鄉(嚮)廡中,禹步三┗,步嘑(呼)曰:“吁!狐麃。”三┗;“若(智―知)某病狐父〼[方223C]
一,(㿗)及癭,取死者叕烝(蒸)之,而新布裹,以【□】□喪行前行〼[方224C]
一,陰乾之旁(蜂)卵,以布裹□□。[方225C]
一,穨(㿗)者及股癰、鼠復(腹)者,【灸】中指蚤(爪)二莊(壯),必瘳。[方226C]
一,以稈爲弓,以甗衣爲(弦),以葛爲矢,以□羽□。旦而射,莫(暮)即□小。[方227C]
一,以原蠶穜(種)方尺,食衣白魚一七,長足二七。●熬蠶穜(種)令黃,靡(磨)取蠶穜(種),冶,亦靡(磨)白魚、長[方228C]足。節三,并,以醯二升和,以先食㱃(飲)之。●嬰以一升。[方229C]
一,穿小瓠壺,令其空(孔)盡容穨(㿗)者腎與(),即令(㿗)者煩夸(瓠),東鄉(嚮)坐於東陳垣下,即內(納)腎、[方230C]()於壺空(孔)中,而以采爲四寸杙二七,即以采木椎窡(剟)之。一□【□】,再窡(剟)之。巳(已)窡(剟),輒椄[方231C]杙垣下,以盡二七杙而巳(已)。爲之恆以入月旬六日□【□】盡,日一爲,□再爲=之=(爲之,爲之)恆以星出時[方232C]爲之,須穨(㿗)巳(已)而止。[方233C]
一,穨(㿗),先上卵,引下其皮,以(砭)穿其【隋(脽)】旁;□【□】汁及膏□,撓以醇□。有(又)久(灸)其痏,勿令風[方234C]及,昜<易>瘳┗;而久(灸)其泰(太)陰、泰(太)陽【□□】。●令。[方235C]
一,治穨(㿗)初發,傴攣而未大者【方:取】全虫蜕一,□犬□一,皆燔□□【□□□□】□酒㱃(飲)財[方236C]足以醉。男女皆可。●令。[方237C]
一,穨(㿗),以奎蠡蓋其堅(腎),即取桃支(枝)東鄉(嚮)者,以爲弧;取□母【□□□□□□□□□□】上,晦,壹[方238C]射以三矢,【□□】㱃(飲)樂(藥)┗。其藥曰陰乾黃牛膽。乾即稍【□□□□□□□□□】㱃(飲)之。[方239C]
【一】,冶囷(菌)【桂】尺,獨□一升,并冶,而盛竹甬(筩)中,盈筩□【□□□□□□□□□□□□】□【□□】[方240C]【□】□即□以布,而傅之隋(脽)下,爲二處,即道其一【□□□□□□□□□□□□□】[方241C]【□】□□之。炊者,必順其身,須其身安定〼[方242C]
【一,□】某穨(㿗)巳(已),敬以豚塞。以爲不仁(信),以白【□□】□【□□□□□□□□□□□□□□□】[方243C]【□□】縣茅比(䃾)所,且塞壽(禱),以爲□□〼[方244C]
【一,□取】女子月事布,漬,炙之令溫,以傅〼[方245C]
【一,□□】□四榮蔡,燔量簧,冶桂五寸【□□□□□□□□□□□□□□□□□□□】[方246C]【□□□□】上〼[方247C]
穨(㿗)【□】久(灸)左胻□〼[方248C]
一,夕毋食,旦取丰卵一潰,美醯一棓(杯)以㱃(飲)之。[方249C]
【脈】者:取野(獸)肉食者五物之毛等,燔冶,合撓,□。誨(每)旦,先食取三【指】大【撮】三,以溫酒一杯和,㱃(飲)之┗。到[方250C]莫(暮),有(又)先食㱃(飲)如前數。恆服藥廿(二十)日,雖久病必巳(已)。服藥時,禁毋食(彘)肉、鮮魚。●嘗【試】。[方251C]
【牡】痔:有(蠃)肉出,或如鼠乳狀,末大本小,有空(孔)其中。爲之:疾久(灸)熱,把其本小者而()絕之,取[方252C]內戶旁祠空中黍(腏)、燔死人頭皆冶,以膱膏濡,而入之其空(孔)中。[方253C]
一,多空(孔)者,亨(烹)肥羭,取其汁(漬)美黍米三斗,炊之,有(又)以脩(滫)之,孰(熟),分以爲二,以稀【□】布各裹[方254C]一分,即取(鋊)末┗、叔(菽)(醬)之宰(滓)半,并(擣),以傅痔空(孔),厚如韭葉,即以居□,裹【□□】□更溫,[方255C]二日而巳(已)。[方256C]
一,牡痔居竅旁,大者如棗,小者如棗覈(核)者方:以小角=(角角)之,如孰(熟)二斗米頃,而張角,絜以小[方257C]繩,剖以刀┗。其中有如兔,若有堅血如拈<指>末而出者,即巳(已)。●令。[方258C]
一,牡痔之居竅㾾(廉),大如棗覈(核),時養(癢)時痛者方:先剶(剝)之,弗能剶(剝),□龜(腦)與地膽蟲相[方259C]半,和,以傅之。燔小隋(橢)石,淬醯中,以㷉(熨)。不巳(已),有(又)復之,如此數。●令。[方260C]
【牝】痔之入竅中寸,狀類牛幾(蟣)三□=(□□)然,後而潰出血,不後上鄉(嚮)者方:取弱(溺)五斗,以煮青蒿[方261C]大把二,鮒魚如手者七,冶桂六寸,乾䕬(薑)二果(顆),十沸,抒置(罋)中,貍(埋)席下,爲竅,以熏[方262C]痔。藥寒而休,日三熏。因(咽)敝,㱃(飲)藥將(漿),毋㱃(飲)它。爲藥(漿)方:取䓛莖乾冶二升,取[方263C]著(藷)(蔗)汁二斗以漬之,以爲(漿),㱃(飲)之,病巳(已)而巳(已)┗。青蒿者,(荊)名曰【萩】。䓛者,(荊)名曰盧茹,[方264C]其葉可享(烹),而酸,其莖有㓨(刺)。●令。[方265C]
一,牝庤(痔)有空(孔)而(膿)血出者方:取女子布,燔,置器中,以熏痔,三日而止。●令。[方266C]
一,牝痔之有數竅,蟯白徒道出者方:先道(導)以滑夏鋌,令血出。穿地深尺半,袤尺,【廣】[方267C]三寸,【燔】□炭其中,段(煅)駱阮少半斗,布炭上,【以】布周蓋,坐以熏其竅。煙烕(滅),取肥【□】[方268C]肉置火中,時自啟竅,□煙入。節(即)火烕(滅),□以□。日一熏,下□【□】而□。五六日清□□【□□】。[方269C]駱阮一名曰白苦=(苦、苦)㴆(浸)。[方270C]
一,痔者,以(醬)灌黃雌雞,令自死,以菅裹,涂(塗)上,炮之。涂(塗)乾,食雞,以羽熏(纂/篡)。[方271C]
一,冶麋(蘼)蕪本┗、方(防)風┗、烏豙(喙)┗、桂皆等,漬以淳酒而垸(丸)之,大如黑叔(菽),而吞之。始食一,不(智―知)益一,【□】[方272C]爲極。有(又)可爲領傷。恆先食=(食食)之。[方273C]
一,未有巢者,煮一斗棗、一斗膏,以爲四斗汁,置般(盤)中而居(踞)之,其蟲出。[方274C]
一,巢塞直(䐈)者,殺狗,取其脬,以冒籥,入直(䐈)中,炊(吹)之,引出,徐以刀【剶(剝)】去其巢┗。冶黃黔(芩)而婁(屢)傅[方275C]之┗。人州出不可入者,以膏=(膏膏)出者,而到(倒)縣(懸)其人,以寒水戔(濺)其心腹,入矣。[方276C]
血(痔),以弱(溺)孰(熟)煮一牡鼠,以氣㷉(熨)。[方277C]
朐養(癢)┗:痔=(痔,痔)者其直(䐈)旁有小空=(孔=―孔,孔)兌=(兌兌)然,{出時從其空出}有白蟲時從其空(孔)出,其直(䐈)痛,(尋―燖)然類辛[方278C]狀。治之:以柳蕈一、捼艾二,凡二物。爲穿地,令廣深大如䀁,燔所穿地,令之乾,而置艾[方279C]其中,置柳蕈艾上,而燔其艾、蕈;而取䀁,穿其斷,令其大圜寸,以復(覆)之;以土(壅)[方280C]䀁會,毋【令】煙能(泄),即被䀁以衣,而毋蓋其䀁空(孔)。即令痔者居(踞)䀁,令直=(䐈值)䀁[方281C]空(孔),令煙熏=直=(熏䐈。熏䐈)熱,則舉之;寒,則下之;圈(倦)而休。[方282C]
一,取石大如卷(拳)二七,孰(熟)燔之,善伐米大半升,水八米,取石置中,石【□□】孰(熟)即(歠)之而巳(已)。[方283C]
雎(疽)病:冶白薟(蘞)┗、黃蓍(耆)┗、芍樂(藥)┗、桂┗、畺(薑)┗、(椒)、朱(茱)臾(萸)┗,凡七物┗。骨雎(疽)倍白薟(蘞),【肉】雎(疽)【倍】黃蓍┗,膚雎(疽)[方284C]倍芍藥,其餘各一,并以三指大㝡(最―撮)一入咅(杯)酒中,日五┗、六㱃(飲)之,須巳(已),□〼[方285C]
一,三煮蓬(虆),取汁四斗,以洒雎(疽)癰。[方286C]
一,雎(疽)始起,取啇<商>牢漬(醯)中,以尉(熨)其穜(腫)處。[方287C]
【一】,雎(疽),以白蘞、黃(耆)、芍藥、甘草四物【□】者(煮),筀(桂)、䕬(薑)、蜀焦(椒)、樹(茱)臾(萸)四物而當一物,其一骨□瘧□三[方288C]【□□】以酒一棓(杯)【□】□□□筋者倏=(倏倏)翟=(翟翟)【□】□之,其□【□□】□□=┗。日四㱃(飲)。一欲潰之,□【□】[方289C]〼[方290C]
一,□【□□□□□□□□□□□□□□□□□□□□】□□□者方:以□【□□】[方291C]斗□【□□□□□□□□□□□□□□□】□□【□□□□□□□□□□】[方292C]以羹□【□□□□□□□□□□□□□□】骨雎(疽)【□】□巳(已)(涿)雎(疽)□〼[方293C]
一,雎(疽)未【□□□□□】豙(喙)十四果(顆),□【□□□□□□】□食【□□】澤()泔二參,入藥中【□□□】[方294C]令如【□□□□□】炙,手以靡(磨)【□□□□□□□□】出之,以餘藥封而裹之,【□□□】[方295C]不痛巳(已)□【□】。●令。[方296C]
一,益(嗌)雎(疽)者,白(蘞)三,罷合一,并冶,【□□□□□】□㱃(飲)之。[方297C]
一,爛=疽=(爛疽:爛疽)者,□起而□痛【□】□□骨【□】冶,以(彘)膏未湔(煎)者炙銷(消)以和□傅之┗。日三【傅】[方298C]=樂=(傅藥,傅藥)前(洗)以溫水。服藥丗(三十)日,疽巳(已)。嘗試。●令。[方299C]
一,諸疽物初發者┗,取大叔(菽)一斗,熬孰(熟),即急邦<抒>置甑【□□□□□□□□□】置其【□】[方300C]醇酒一斗淳之至上下,即取其汁盡㱃(飲)之。一㱃(飲)病未巳(已),□【□□□□□□□□□□】[方301C]㱃(飲)之可。不過數㱃(飲),病巳(已)┗。毋(無)禁。嘗試。【●】令。[方302C]
一,血雎(疽)始發,=(儵=―儵儵)以熱,痛毋(無)適,□□【□□】□【□】□雎(疽)□【□□□□□□□□□□□】[方303C]〇戴(糣―糝)、黃芩、白(蘞),皆居三日,旦【□□□□□】爲□【□□】雖□【□□□□□□□□□】[方304C]之,令汗出到足,巳(已)。[方305C]
一,氣雎(疽)始發,溳=(溳溳)以,如□狀,靡(摩)□而【□□】雎(疽),(橿―薑)、桂、椒□,居四【□□□□□□□】[方306C]二果(顆),令叔(菽)□(熬)可【□】,以酒沃,即浚【□□】淳酒半斗,煮,令成三升,【□□□□□□□】[方307C]出而止。[方308】
一,□雎(疽)發,出禮(體),如人之【□】,人㩦之甚【□□□】三(),細切,淳酒一斗【□□□□□□□□】[方309C]【□□】半斗,煮成三升,【飲】之,溫衣臥【□□】即而□之,溫衣〼[方310C]
【一,□□□□】□□【□】□【□□】豙【□】□〼[方311C]
【□□:□□□□□□□□□□□□□□□□□□□】桂、(椒)〼[方312C]
一,〼[方313C]
一,煮麥=(麥,麥)孰(熟),以汁(洗)之,□【□□】膏〼[方314C]
一,炙梓葉,溫之。[方315C]
□闌(爛)者方┗:以人泥塗之,以犬毛若羊毛封之。不巳(已),復以此數爲之,□□〼[方316C]
一,闌(爛)者,爵<壽(擣)>糵米,足(捉)取汁而煎,令類膠,即冶厚柎,和,傅。[方317C]
一,熱者,由曰:“肸=(肸肸)詘=(詘詘),從(竈)出毋延,黃神且與言。”即三涶(唾)之。[方318C]
一,煮秫米期足┗,毚(纔)孰(熟),浚而熬之,令爲灰,傅之數日。乾,以其汁弁之。[方319C]
一,以雞卵弁兔毛,傅之。[方320C]
一,冶糵米,以乳汁和,傅之。不痛,不瘢。[方321C]
一,燔魚衣,以其灰傅之。[方322C]
一,燔敝褐,冶,布以傅之。[方323C]
一,漬女子布,以汁傅之。[方324C]
一,烝(蒸)(鹵)土,裹以尉(熨)之。[方325C]
一,浴湯熱者,熬(彘)矢,漬以(醯),封之。[方326C]
一,以湯大熱者,熬(彘)矢,以酒挐,封之。[方327C]
一,般(瘢)者,以水銀二,男子惡四,丹一,并和,置突【上】二┗、三日,盛,即【以】令囊,而傅=之=(傅之。傅之,)居內【中】,[方328C]塞窻(窗)閉戶,毋出,私內中,毋見星月,一月者而巳(已)。[方329C]
一,去故般(瘢):善削瓜壯者,而其瓣材其瓜,【□】其□如兩指□,以靡(磨)般(瘢)令□□之,以□【□】[方330】傅之。乾,有(又)傅之,三而巳(已)。必善齊(齋)戒,毋【□】而巳(已)。[方331C]
一,般(瘢)者,靡(磨)□血以□,以汁傅,產膚。[方332C]
【一,□】□【□□□□□□□□】□直□上,令灰,以【傅】之,如故膚。[方333C]
一,□□□【□□□□】□□□〼[方334C]
一,取秋竹者(煮)之,而以氣熏其痏,巳(已)。[方335C]
胻膫:治胻膫,取陳赤叔(菽),冶,以犬膽和,以傅。[方336C]
一,取無(蕪)夷(荑)中<覈(核)>,冶,豶膏以樠,熱膏┗,沃冶中,和,以傅。[方337C]
一,取雉弍,執蟲餘(徐)疾,雞羽自解隋(墮),其弱者及人頭(鬊),皆燔冶,取灰,以豬膏和,【傅】。[方338C]
一,夏日取蓳葉,冬日取其木<本>,皆以甘<口>沮(咀)而封之。乾,輒封其上。●此皆巳(已)驗。[方339C]
胻傷:取久溺中泥,善擇去其、沙石。置泥器中,旦以苦涶(唾)□端,以器【中】泥傅傷,□【□】[方340C]之,傷巳=(已=―已。已)用。[方341C]
一,胻=久=傷=(胻久傷:胻久傷)者癰=(癰,癰)潰,汁如靡(糜)。治之:煮水二【斗】,□一參,(术)一參,□【□】一參,●凡三物,、(术)皆【冶,□】[方342C]湯中,即炊湯=(湯。湯)溫適,可入足,即置小木湯中,即〖□〗殹。湯居【□□】,入足湯中,踐木,湯沒【□】。[方343C]湯寒則炊之,熱即止火,自適殹。朝巳(已)食而入湯中,到餔巳(已)【而】出休┗,病即俞(癒)矣。病不【□】[方344C]者一人<入>湯中即瘳,其甚者五┗六入湯中而瘳。其瘳殹不=癰=(不癰,不癰)而新肉=產=(肉產。肉產,)即毋入【湯】[方345C]中矣,即自合而瘳矣。服藥時毋(無)禁,及治病毋(無)時。●令。[方346C]
加(痂):以少(小)嬰兒弱(溺)漬羖羊矢,卒其時,以傅之。[方347C]
一,冶雄黃,以(彘)膏脩(滫),少(殽)以醯,令其□溫適,以傅=之=(傅之。傅之)毋溜(流)。先孰(熟)(洗)加(痂)以湯,乃傅。[方348C]
一,冶僕纍,以攻(釭)脂饍而傅=(傅。傅,)炙之。三、四傅。[方349C]
一,刑赤蝪<蜴>,以血涂(塗)之。[方350C]
一,冶亭(葶)(藶)┗、莁夷(荑)┗,熬叔(菽)、逃夏皆等,以牡豬膏、鱣血饍。【先】以酒(洗),燔朴炙之,乃傅。[方351C]
一,冶牛厀(膝)、燔(鬊)灰等,并□之┗,孰(熟)(洗)加(痂)而傅之。炙牛肉,以久脂涂(塗)其上。雖巳(已),復傅【□】[方352C]勿擇(釋)。[方353C]
一,以□(腦)若豹膏【□】而炙之,【□□】□休。不痛,婁(屢)復【之】。先㱃(飲)美【酒】,令身溫熱,【□】□〼[方354C]
一,善(洗),靡(磨)之血,以水銀傅,【有(又)】以金(鋊)冶末皆等,以(彘)膏饍【而】傅【之】。[方355C]
一,(擣)慶(蜣)良(螂),饍以醯,封而炙之,蟲環出。[方356C]
一,取慶(蜣)良(螂)一斗,去其甲足,以烏豙(喙)五果(顆),礜大如李,并以酨□斗煮之,汽(汔),以傅之。[方357C]
一,大皮桐以蓋而約之,善。[方358C]
一,燔牡鼠矢,冶,以善酨饍而封之。[方359C]
一,燔礜,冶烏豙(喙)┗、黎(藜)盧┗、蜀叔(菽)、庶、蜀(椒)、桂各一,合,并和,以頭脂【□,裹】以布,炙以尉(熨),卷(倦)而休。[方360C]
一,以小童弱(溺)漬陵(菱)(芰),以瓦器盛,以布蓋,置突上五六日,【□】傅之。[方361C]
一,冶莁夷(荑)、苦瓠瓣,并,以(彘)膏弁,傅之,以布裹【而】約之。[方362C]
一,冶烏豙(喙)四果(顆)、陵(菱)(芰)一升半,以南(男)潼(童)弱(溺)一斗半并【□】,煮熟,【□】米一升入中,撓,以傅之。[方363C]
一,冶烏豙(喙),炙羖脂弁,熱傅之。[方364C]
一,取陳葵莖,燔冶之,以(彘)職(膱)膏(殽)弁,以【傅】痏。[方365C]
一,濡加(痂):冶巫(莁)夷(荑)半參,以肥滿剡豶膏,巫(莁)夷(荑)上膏【□□□□】□善以水(洗)加(痂),乾而傅之,以[方366C]布約之。□□死人胻骨,燔而冶之,以識(膱)膏□而【□□□】巳(已)。[方367C]
一,產痂:先善以水(洗),而炙蛇膏令消,傅。三傅而巳(已)。【●】令。[方368C]
一,痂方:取三歲織(膱)豬膏,傅之。燔胕(腐)(荊)箕,取其灰,以(摩)□三【而巳(已)】。【●】令。[方369C]
一,乾加(痂):冶蛇牀實,以牡(彘)膏饍,先秳(刮)加(痂)潰,即傅而炙,□乾,去【□】□傅〼[方370C]
一,以水銀┗、榖汁和而傅之┗。先以㳻滫□【□】□傅。[方371C]
一,加(痂)方:財冶(藜)盧,以䗬(蜂)駘(飴)弁和之,即孰(熟)【□□】,以傅之加(痂)而巳(已)。嘗試。毋(無)禁。[方372C]
蛇齧:以桑汁涂(塗)之。[方373C]
癰:取【□□】羽二,二,禹步三,【湮】汲一咅=(杯=―杯,杯)入□〼[方374】
一,癰自發者,取桐本一所,以澤()泔煮【□□】泔〼[方375C]
一,癰穜(腫)者,取烏豙(喙)、黎(藜)盧,冶之鈞,以彘膏【□】之,以布裹,【□】□之,以尉(熨)穜(腫)所。有(又)可【□□】[方376C]手。令廱(癰)穜(腫)者皆巳(已)。[方377C]
一,癰首,取茈半斗,細(),而以善酨六斗【□□□】沐之,如此【□】。醫以此教惠□〼[方378C]
一,身有癰者,曰:“睪(皋),敢〖告〗大山陵:某〖不〗幸病癰,我直(值)百疾之【□】,我以眀(明)月炻(炙)若,寒且【□】若,[方379C]以柞柱若,以虎蚤(爪)抉取若,刀而割若,葦而刖若。今【□】若不去,苦涶(唾)□若。”即以[方380C]朝日未食,東鄉(嚮)涶(唾)之。[方381C]
一,白茝┗、白衡【┗】、菌〇桂┗、枯畺(薑)、薪(新)雉,●凡五物等。巳(已)冶五物【□□】□取牛脂□一升,細刌藥【□□】,[方382C]并以金銚煏桑炭,毚(纔)茀(沸),發(歊),有(又)復煏茀(沸),如此【□】,即【以】布□,取汁,即取水[方383C]銀靡(磨)掌中,以和藥,傅。旦以濡(漿)細(洗),復傅之,如此【□□□】傅藥,毋食【□】[方384C](彘)肉、魚,及女子。巳(已),面類瘳狀者。[方385C]
一,身有體癰穜(腫)者方┗:取牡【□】一,夸就,皆勿【□□□□□□】炊之,候其洎不盡[方386C]一斗,抒臧(藏)之,稍取以塗身(體)穜(腫)者而炙之┗,【□□□□□□】癰穜(腫)盡去,巳(已)。嘗試。●令。[方387C]
一,頤癰者,冶半夏一,牛煎脂二,醯六,并以鼎【□□□】如□粖,以傅。勿盡傅,圜一寸[方388C]乾,復傅之,而以湯洒去藥,巳(已)矣。[方389C]
䰍:唾曰:“歕(噴),桼(漆)。”三,即曰:“天啻(帝)下若,以桼(漆)弓矢。今若爲下民疕,涂(塗)若以豕矢。”以履下靡(磨)抵之。[方390C]
一,祝曰:“啻(帝)右(有)五兵,壐(爾)亡。不亡,深(探)刀爲爽(創)。”即唾之,男子七,女子二七。[方391C]
一,“歕(噴),桼(漆)王,若不能桼(漆)甲兵,令某傷,奚(雞)矢鼠襄(壤)涂(塗)桼(漆)王。[方392C]
一,□□(韲)鼠□(腕),㱃(飲)其【□】一咅(杯),令人終身不(䰍)。[方393C]
【一,□□□□□□□□□□□□】傅之。[方394C]
【一,□□□□□□□□□□□□□□□□□□□□□□□□□□□□□】[方395C]【□□】□以朝未食時傅【□□□□□□□□□□□□□□□□□□□□□】[方396C]【病】巳(已)如故┗。治病毋(無)時。治病,禁勿〼[方397C]
【一,□】□以木薪炊五斗米,孰(熟),□之,即【□□□□□□□□□□□□□□□】[方398C]【□】□時取狼牙根。[方399C]
【蟲蝕:□】□在於(喉),若在它所,其病所在曰【□□□□□□□□□】覈(核),毀而取【□□】[方400C]而【□】之,以唾溲之,令僕=(僕僕)然,即以傅=(傅。傅)以【□□□□□□□□】湯,以羽靡(磨)□【□】[方401C]垢【□】盡,即傅=藥=(傅藥。傅藥)薄厚盈空(孔)而止┗。【□□□□□□□□□】眀(明)日有(又)(洗)以湯[方402C]傅【藥】如前┗。日壹(洗)傷,壹傅藥,三【□□□□□□□□□】數,肉產,傷【□□】[方403C]肉而止=(止。止)即(洗)去藥┗。巳(已)去藥,即以彘【□□□□□□□□】□【□】疕瘳而止。【□】[方404C]三日而肉產,可八┗九日而傷=平=(傷平,傷平)【□□□□□□,可】十餘日而瘳如故┗。傷【□】[方405C]欲裹之則裹之,□欲【則】勿【裹】,【□□□□□□□】布矣。傅藥先旦,未傅【□】[方406C]傅藥,欲食即食。服藥時□【□□□□□□□】□。[方407C]
一,燔屚(漏)(蘆),冶之,以杜<牡>豬膏和〼[方408C]
一,取雄雞矢,燔,以熏其痏。□【□□□□□】□置【□□】□鼠,令自死,煮以水,【□】[方409C]布其汁中,傅之。毋【以】手操痏【□□】□。【●】令。[方410C]
一,蟲(蝕):取禹(竈)【□□】寒傷痏,【□】兔皮裹其□【□□】。●令。[方411C]
一,()食(蝕)口鼻┗,冶(堇)葵【□□】□者□□,以桑薪燔其端,令汁出,以羽取其【□】。[方412C]
【一】,豙斬乘車(䰍)【□□】㷉(熨)之,即取柏橐(蠹)矢出〼[方413C]
【一】,□□□豬肉肥者【□□】傅之。[方414C]
【一,□□□□】以□□〼[方415C]
一,冶陳葵,以□□〼[方416C]
一,()食(蝕)齒,以榆皮、白□、美桂,而并【□□□】□傅空(孔),薄〼[方417C]
乾騷(瘙)方┗:以雄黃二兩,水銀兩少半┗,頭脂一升,冶【雄】黃,靡(磨)水銀手【□□□□□□□】[方418C]雄黃,孰(熟)撓之。先孰(熟)(洗)騷(瘙)以湯,潰其灌,撫以布,令毋(無)汁而傅之。一夜一〼[方419C]
一,熬陵(菱)(芰)一參,令黃,以淳酒半斗煮之,三沸,止,其汁,夕毋食,㱃(飲)。[方420C]
一,以般服(茯)零(苓),㝡取<取㝡(最)>大者一枚,=(壽=―擣。擣)之以(―舂),脂弁之,以爲大丸,操。[方421C]
一,取茹盧(蘆)本,䪠(韲)之,以酒漬之,后(後)日一夜,而以涂(塗)之,巳(已)。[方422C]
一,取(藜)盧二齊,烏豙(喙)一齊,礜一齊,屈居□齊,芫華(花)一齊,并和,以車故脂如(挐)之,以【□】[方423C]裹。善(洗),乾,節(即)炙裹樂(藥),以靡(磨)其騷(瘙)。日以靡(磨),脂盡,益脂,騷(瘙)即巳(已)。[方424C]
一,取闌(蘭)根、白付,小刌一升,舂之,以酨、沐相半洎之,毚(纔)□□,置溫所三日,而入豬膏【□□】[方425C]者一合其中,因炊【三】沸,以傅疥而炙之。乾而復傅者【□】。居二日乃浴,疥巳(已)。●令。[方426C]
一,煮桃葉,三,以爲湯。之溫內,㱃(飲)熱酒,巳(已),即入湯中。有(又)㱃(飲)熱酒其中,雖久騷(瘙),【已】。[方427C]
一,乾騷(瘙):煮弱(溺)二斗,令二升;豕膏一升,冶黎(藜)盧二升,同傅之。[方428C]
身疕=(疕:疕)毋(無)名而養(癢),用陵(菱)叔<(芰)>熬,冶之,以犬膽和,以傅=之=(傅之。傅之)久者,輒復【之,□】疕巳(已)。●嘗試。●【令】。[方429C]
一,疕:䪠(韲)葵,漬以水,夏日勿漬,以傅之,百疕盡巳(已)。[方430C]
一,以黎(藜)盧二、礜一、豕膏和,而以尉(熨)疕。[方431C]
一,久疕不巳(已),乾夸(竈),洵(潤)以傅之,巳(已)。[方432C]
一,行山中而疕出其身,如牛目,是胃(謂)日【□□□□】掌中三日三。[方433C]
一,露疕:燔飯焦,冶,以久膏和,傅。[方434C]
一,□□□□□□□□□□□□□〼[方435C]
一,以槐東鄉(嚮)本、枝、葉,三煮,以汁〼[方436C]
一,其祝曰:“㴆=(浸=―浸浸)=()虫,黃神在(竈)中,【□□】遠,黃神興〼[方437C]
一,涿(瘃)┗,先以黍潘孰(熟)(洗)涿(瘃),即燔數年【陳】藁,【□】其灰,冶,輒【□□】傅涿(瘃)。巳(已)傅灰=(灰,灰)盡漬【□□□】[方438C]蕇(彈)以捚(理)去之┗。巳(已)捚(理),輒復傅灰、捚(理)如前。【雖】久涿(瘃),汁盡,即可瘳矣┗。傅藥時禁□【□□□】。[方439C]嘗試。●令。[方440C]
一,烝(蒸)凍土,以尉(熨)之。[方441C]
一,以兔產(腦)塗之。[方442C]
一,咀韰(薤),以封之。[方443C]
一,踐而涿(瘃)者,燔地穿而入足,如食頃而巳(已),即□蔥封之,若烝(蒸)蔥㷉(熨)之。[方444C]
□蠱者:燔扁(蝙)輻(蝠)以(荊)薪,即以食邪者。[方445C]
一,燔女子布,以㱃(飲)。[方446C]
人蠱而病者:燔北鄉(嚮)并符,而烝(蒸)羊尼(㞓),以下湯敦(淳)符灰,即【□□】病者,沐浴爲蠱者。[方447C]
一,病蠱者,以烏雄雞一、蛇一,并直(置)瓦赤鋪(鬴)中,即蓋以□,爲東鄉(嚮)(竈)炊之,令雞┗、蛇[方448C]盡燋,即出而冶之。令病者每旦以三指三㝡(最―撮)藥入一棓(杯)酒若鬻(粥)中而㱃(飲)之,日壹㱃(飲)[方449C]盡藥,巳(已)。[方450C]
一,蠱,漬女子未嘗丈夫者布【□□】咅(杯),冶桂入中,令毋(無)臭,而以□㱃(飲)之。[方451C]
鬾:禹步三,取桃東枳(枝)┗,中別爲【□□】□之倡┗,而筓門、戶上各一。[方452C]
一,祝曰:“濆(噴)者鬾父鬾母,毋匿,符實□北,皆巫婦,求若固得。縣(懸)若四(體),編若十指,投若[方453C]於水,人=殹=(人殹,人殹)而比鬼。晦行□=(□□),以采<奚>蠡爲車,以敝箕爲輿,乘人黑豬,行人室家,□【□】[方454C]【□□□】□□□□若□【□】徹,鬾□鬾婦【□】□□所。”[方455C]
去人馬疣方┗:取(鍛)鐵者灰三【□□】【□□□□□□□□□□□□□□□□□】[方456C]以鍑煮┗,安炊之,勿令疾沸,【□】不盡可一升,□□□以金□【□】□□【□□□□□□】[方457C]去,復再三傅其處而巳(已)。嘗試。毋(無)禁。●令。[方458C]
一,去人馬疣=(疣:疣)其末大本小【□】□者┗,取桑□、白柎□,繩之,以堅絜【□□】本結之【□□□】[方459C]疣去矣┗。毋(無)禁┗。{毋禁}嘗【試】。●令。[方460C]
【治㾺:㾺】者,癰痛而潰┗。㾺居右,□馬右頰【骨】;左,□【馬】左頰骨,□燔,冶之。(煮)叔(菽),取汁(洗)【□】[方461C]以(彘)膏巳(已)湔(煎)者膏之,而以冶馬頰【骨□□□】傅布□,膏、傅【□】,輒更裹,再膏、傅[方462C]而(洗)以叔(菽)汁。廿(二十)日,㾺巳(已)。嘗試。●令。[方463C]
一,㾺=(㾺:㾺)者有牝牡=(牡,牡)高膚┗,牝有空(孔)。治:以丹□【□□□□□□□□□】爲一合,撓之,以豬織(職)[方464C]膏和,傅之。有去者,輒逋(補)之,勿(洗)。【□□□□□□□□□□】面靤赤巳(已)。[方465C]
一,㾺=(㾺:㾺)者,癰而潰┗,用蜀叔(菽)、靁(雷)矢各□□【□□□□□□□】而(擣)之,以傅癰空(孔)[方466C]中。傅【藥】必先(洗)之。日一(洗),傅=藥=(傅藥。傅藥)六十日,㾺〼[方467C]
□筮(噬):【□□】〇〇〇取苺(莖),暴(曝)乾之,□【□□□□□】□。巳(已)解縟(褥),[方468C]毋【□□】。巳(已)㱃(飲)此,得臥=(臥。臥)䁷(覺),更復【□□□□□□】乾苺用之。[方469C]
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〼[方470C]
【□】根,乾之,剡取皮□□采根〼[方471C]【□】十斗,以美□〼[方472C]
【□□□□□□□□□】□取【□】半斗,乾□【□□□□□□□□□□□】[方473C]【□□□□□□】櫛,令人靡(摩)身(體)。[方474C]
【□□□□□□】流水【□】斗煮美棗一斗,以手靡(磨)【□□□□□□□□□□□□】[方475C]【□□□□□□□□□】<湯>,以【□□】□巳(已)破□〼[方476C]
【□□□□□□□□】□而【□□□】此三物脂□【□□□□□□□□□□□】[方477C]洎□煮【□□□□□】之,洎以【□□】易,令復三【□□□□□□□□□□□□】[方478C]晨起=(起,起)□【□□□□□】□【□□】令人靡(摩)身(體),【□□□】復㱃(飲)之。[方479C]
痿入中者:取流水二石【□□□】竅(核),受<湯>之五【□□□□□】一斗,炊之,令男女【□】[方480C]完者相雜咀之三果(顆),樽、箕置八【□□□□□□□以】鐵鐕(鬵)煮=(煮,煮)□【□】[方481C]箕火令=()然□旦□中如數,三【□□□□□□□】㱃(飲)之。[方482C]
痿入中,腹張(脹),寒溫不【□□】即取寒及□【□□□□□】之□□用布五尺□[方483C]之以束=(束,束)【□】日【□□□□□□】□【□□□】□擣之一斗□爲筭□□【□】[方484C]者到【□□】遲【□□□□□□□□□□□】□□因□而【□□□】[方485C]□□【□□□□□□】發□,取羹一斗〼[方486C]
病足【:□□□□】□=(,)去<湯>可一寸,足【□□□□□□□□□□□】[方487C]【□□□□□】操而去之,膏盡□□。[方488C]
]
|
- ♦ - ♦ - ♦ M0006.005_MWD1E.txt |
|
13.MWD2A去榖食氣 |
馬王堆漢墓簡帛
去榖食氣
●去穀者食石韋,朔日食質,日駕(加)一節,旬五而【止;旬】六始銧(匡),日□【一】節,至晦而復質,與月進(退)。爲首重足輕(體)軫,則昫(呴)炊(吹)之,視利止。[去001C]
食穀者食質而【□】,食氣者爲昫(呴)[去001C]炊(吹),則以始臥與始興。凡昫(呴)中息而炊(吹)。年廿【者朝廿暮廿,二日之】莫(暮)二百;〇年卅者朝卅莫(暮)卅┗,三日之莫(暮)三百,以此數(誰―推)之。[去002C]
春食一去濁陽,和以【銧】光、朝暇(霞),【昬(昏)清】[去002C]可。夏食一去湯風,和以朝暇(霞)、行(沆)暨(瀣),昬(昏)【清可。秋食一去□□】、霜=霚(霧),和以輸陽、銧,昬(昏)清可。冬食一去淩陰,【和以端】陽、銧光、輸陽、輸陰,【昬(昏)清可】。[去003C]
【□□】□[去003C]【□□□□】四塞,清風折首者也。●霜霚(霧)者,【□□□□□□也】。●濁陽者,黑四塞,天之乳(亂)氣也,及日出而霚(霧)也。【湯風者】,□風也,熱而中人者也,日【□淩陰】者,入骨[去004C]【□□也。此五】者不可食也。[去005C]
●朝暇(霞)者,□【□□□□□□□□□□□也。□□】者,日出二干,春爲濁【□□□□】□雲如蓋,蔽【□□□□】者【也。□□】者,苑[去005C]【□□□□□□】夏昬(昏)清風也。[去006C]
●凡食【□□□□□□□□□□□□□□□□□□□□□□□】方,食氣者食員=(圓,圓)者天也,方【者地也。□□□】者北鄉(嚮)[去006C]【□□□□□□□□】多食。[去007C]
●【□□□□□□□□□□□□□□□□□□□□□】則和以端陽。夏氣□【□□□□□□□□□□□□】□多陰,日夜分□[去007C]【□□□□□□□□□□□□□□□□□□□□□□□□□□□□失氣】爲青=附=(青附,青附)即多朝暇(霞)。朝日失氣爲白=【附=】(白附,白附)即多銧光。昬(昏)失氣爲黑=附=(黑附,黑附)即多輸[去008C]【□。□□□□□□□□】□食毋□〼[去009C]
|
- ♦ - ♦ - ♦ M0006.006_MWD2A.txt |
|
14.MWD2B陰陽十一脈灸經乙本 |
馬王堆漢墓簡帛
陰陽十一脈灸經乙本
【鉅陽脈:●毄(繫)于】潼(踵)外腂(踝)婁中,出㕁中,上穿振(臀),出猒(厭)中,夾(挾)脊,出于項,【上】頭角,下(顏),夾(挾)(齃),毄(繫)目內廉。是僮(動)則病:潼(―衝)頭[陽乙001C]【目以(似)脫,項以(似)伐,胷(胸)】痛,(要―腰)以(似)折,脾(髀)不可以運,【(㕁)如結,腨如裂,此爲蹱(踵)】厥,是巨(鉅)陽(脈)主治。其所產病:頭痛,耳聾,項痛,耳彊,(瘧),北(背)痛,(要―腰)〖痛〗,尻【痛】,(痔),(㕁)痛,腨痛,足小指【痹】,爲【十[陽乙002C]二病】。[陽乙003C]
【少陽】(脈):●毄(繫)于外腂(踝)之前廉,〖上〗出【魚股之】外,出【脅】上,出耳前。是勭(動)則病:心牙(與)脅痛,不可以反則(側),甚則无(無)膏,足外【反,此】爲陽瘚(厥),是少陽(脈)主治。【其[陽乙003C]所產病:口痛,項痛】,頭頸痛,脅〖痛〗,虐(瘧),汗出,節盡【痛,髀外廉】痛,股痛,厀(膝)外〖廉〗痛,振寒,足中指淠(痹),爲十二病。[陽乙004C]
陽眀(明)(脈):●毄(繫)于骭骨外㾾(廉),<揗―循>(骭)【骨】而上,穿(賓―髕),出魚【股[陽乙004C]之廉,上穿】乳,穿頰,出目外廉,環(顏)。【是動則病:洒洒】病寒,喜信(伸),數吹(欠),(顏)黑,病朣(腫),病至則亞(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易(惕)然驚,欲獨【閉】戶牖而處,病甚【則[陽乙005C]欲乘高】而歌,棄衣而走,此爲骭瘚(厥),是【陽眀(明)脈主治】。其所產病:(顏)甬(痛),鼻肍(鼽),(頷)頸甬(痛),乳甬(痛),心牙(與)胠痛,腹外朣(腫),腸甬(痛),厀(膝)、足(痿)淠(痹),【爲十病】。[陽乙006C]
肩(脈):【●起于耳後,下肩,出臑】外廉,出臂外,出指上廉。【是動則病:(頷)】朣(腫)甬(痛),不可以顧,肩以(似)脫,臑以(似)折,是肩【脈】主治。其所產病:(頷)甬(痛),侯(喉)淠(痹),臂甬(痛),肘甬(痛),[陽乙007C]爲四病。[陽乙008C]
耳(脈):●起【于手】北(背),出【臂外兩骨】之閒(間),上骨下兼(廉),出肘中,入耳中。是勭(動)則病:耳聾煇=諄=(煇煇諄諄),嗌朣(腫),是耳(脈)主治。其所產病:目外(眥)甬(痛),頰甬(痛),耳聾,爲[陽乙008C]三病。[陽乙009C]
齒(脈):●起【于次指與大】指上,出臂上廉,入肘中,乘臑,穿頰,入齒中,夾(挾)鼻。是勭(動)則病:齒甬(痛),朏(䪼)朣(腫),是齒(脈)主治。其所產病:齒甬(痛),朏(䪼)朣(腫),目黃,口乾,臑甬(痛),爲五病。[陽乙009C]
【巨(鉅)陰】(脈):是(胃)(脈)也。被胃,〖下〗出魚股陰下廉,腨上廉,出內果(踝)之上廉。是勭(動)則病:上當走心,使腹張(脹),善意(噫),食則欲歐(嘔),得【後】牙(與)氣則逢<―怢>然衰,是巨(鉅)陰[陽乙010C]【(脈)主治。其所產病:獨心】煩,死;心甬(痛)牙(與)腹張(脹),死;不〖能〗食,不臥,强吹(欠),三者同則死;唐(溏)泄,死;水牙(與)閉同則死,爲十病。[陽乙011C]
少陰(脈):毄(繫)于內腂(踝)外廉,穿腨,出[陽乙011C]【(㕁)中央,上穿脊之內廉,繫于腎,挾舌本。是勭(動)則病:悒=(悒悒)如喘】,坐而起則目芒然无(無)見,心如絕,病飢,氣不足,善怒,心易(惕),恐人將捕之,不欲食,面黭若炨(灺)色,欬[陽乙012C]【則】有血,此爲【骨厥,是少】陰之(脈)主治。其所【產病:口熱,舌坼,嗌乾,上氣】,噎,嗌中甬(痛),單(癉),耆(嗜)臥,欬,音(瘖),爲十病。[陽乙013C]
少陰之脈,久(灸)則强食,產肉,【緩帶】,[陽乙013C]大杖,被(髮),重履而步,久(灸)希息則病巳(已)矣。[陽乙014C]
厥陰(脈):毄(繫)于足大指菆(叢)毛上,乘足(跗)上廉,去內腂(踝)一寸,上腂(踝)五寸【而】出于大(太)陰【之】後,上出魚[陽乙014C]股內廉,(觸)少腹,大資(眥)旁。是勭(動)則病,丈夫則隤(㿗)山(疝),婦人則少腹朣(腫),(要―腰)甬(痛)不可以卬(仰),甚則嗌乾,面疵,是厥陰之(脈)主治。其所產病:熱中,降(癃),隤(㿗),扁(偏)山(疝),【爲五】=[陽乙015C]病=(五病。五病)有〖而〗煩心,死,勿治也;有陽(脈)牙(與)〖之〗俱病,可治也。[陽乙016C]
臂巨(鉅)陰(脈):在于手常(掌)中,出內陰兩骨〖之閒(間),上骨〗下廉,(筋)之上,出臂內陰,入心中。是勭(動)則病:心滂=(滂滂)【如】[陽乙016C]甬(痛),缺汾(盆)甬(痛),甚則交兩手而單(戰),此爲臂厥,是臂巨(鉅)陰之(脈)主治。其所產病:胸甬(痛),(肩)甬(痛),心甬(痛),四(肢)甬(痛),假(瘕),爲五病。
臂少陰(脈):起于臂兩骨[陽乙017C]上<之>閒(間),下骨上<廉>,(筋)之下,出臑內陰,入心中。是勭(動)則病:心甬(痛),嗌乾,〖渴〗欲㱃(飲),此爲臂厥,是臂少陰(脈)主治。其所產病:脅甬(痛),爲一病。[陽乙018C]
|
- ♦ - ♦ - ♦ M0006.007_MWD2B.txt |
|
15.MWD3養生方 |
馬王堆漢墓簡帛
養生方
養生方正文
【老不起:□□□□□□□□□】臭可□□【□□□□□□□□□□□□□□□□□□】[養001C]【□□□】□□□□□□和則藥乃【□□□】□□□入□〼[養002C]
【一曰:□□】以瘨(顛)棘爲漿方:刌瘨(顛)棘長寸【□】節者三斗□□以善【□□□□□】之,以()堅[養003C]【稠】節者爨,大㵒(沸),止火,㵒(沸)定,復爨之。不欲如此,二斗半【□□□□□】□,以故瓦器盛,[養004C]【□】爲剛炊秫米二斗而足之。氣(迄)孰(熟),□旬□寒□即乾【□□□□□】沃之,居二日而[養005C]【□】漿。節(即)巳(已),近內而㱃(飲)此漿一升。漿【□□□□□□□□□□□□□】侍(偫)其汁,節(即)漿[養006C]【□】□以沃之,令酸甘□□㱃(飲)之。●雖【□□□□□□□□□□□□□□□□□□】[養007C]【□□】使人欲起。漿所〼[養008C]
【一曰:□□□□□】漬烏〼[養009C]【□】□矣。有□〼[養010C]
【爲】醴:爲醴,取黍米、稻米□【□□□□□□□□□□□□□□□□□□□□□□□】[養011C]稻醴孰(熟),即誨(每)朝厭欼(歠)【□□□□□】□更〼[養012C]
【不】起:爲不起者,旦爲善水鬻(粥)而【□□,以】厭爲故,□【□□□□□□□□□□□□□□】[養013C]然,而□出之,如此三┗,且起矣。勿【□□】有益二日而用【□□】以寒水淺(濺)之,【□□□□□□】[養014C]把┗,用【□】□,巳(已)後再欼(歠)一,巳(已)後三【□,不】過三欼(歠),□後用【□□】。其欼(歠)毋相次【□□□□□□】[養015C]□□欼(歠)。若巳(已)此,以寒水淺(濺),毋□【□】必有(又)欼(歠)。㱃(飲)食【□□□】棄水,巳(已),必以【□□□□□】[養016C]氣鉤口卬(仰)之,比□,稍以鼻出氣,【□□】復氣。□老者〼[養017C]
加:以五月望取萊┗、蕑,陰乾,冶之,有(又)冶白松脂之【□□□□□□□□□□□□□□】[養018C]各半之,善裹以韋,日一㱃(飲)之。誨(每)㱃(飲),三指最(撮)入酒中,【□□□□□□□□□□□□□】[養019C]力善行┗。雖旦莫(暮)㱃(飲)之,可殹。[養020C]
筭:以五月望取蚩鄉軵者入籥□盈,籥長五【□□□□□□□□□□□□□□□】[養021C]之,置甗中,傅□炊澤上,□孰(熟)而出,重【□□□□□□□□□□□□□□□□】[養022C]不智(知),即取籥中樂(藥)大如黍,〼[養023C]
【一】曰:以五月□備□,毚(纔)黃,即【□□□□□□□□□□□□□□□□□□□□□□】[養024C]多爲善臧(藏)□〼[養025C]
【一】曰:治中者,段烏【□□□□□□□□□□□□□□□□□□□□□□□□□□】[養026C]□此醯〼[養027C]
爲醪勺(酌):以善酒三斗漬麥□【□□□□□□□□□□□□□□□】成醪㱃(飲)之。男【□□□】[養028C]以稱醴煮韰(薤)〼[養029C]
【治】:取雄雞一,產搣,□谷之□【□□□□□□□□】,陰乾而冶,多少如雞┗,〇〇〇[養030C]□令大如【□□□□□□□□□】藥,□其汁漬脯三日。食脯四寸,六十五[養031C]
【一】曰:取黃蜂駘廿,置一桮(杯)醴中,□到日中㱃(飲)之,一十。[養032C]易
【一】曰:取黃蜂百,以美醬一桮(杯)漬,一日一夜而出,以汁漬疸糗九分升二。誨(每)食,以酒㱃(飲)三指最(撮)。[養033C]
【一】曰:平陵呂樂道,贏(蠃)中蟲陰乾,冶,欲廿用七最(撮),欲十用三最(撮),酒一桮(杯)。[養034C]
【麥】卵:有恆以旦毀雞卵入酒中,前㱃(飲)。明㱃(飲)二,明㱃(飲)三┗;有(又)更㱃(飲)一┗,明㱃(飲)二,明㱃(飲)三,如此【盡】[養035C]二卵,令人強益色美。[養036C]
【一曰】:八月取兔(菟)纑實陰乾=(乾,乾)析取其米,冶,以韋裹。到春,以牡鳥卵汁畚(弁),完(丸)如鼠矢,陰乾,□[養037C]入八完(丸)叔(菽)醬中,以食。[養038C]
【一曰:□】春日鳥卵一,令柀(破),投孽(糵)糗中,捖(丸)之如大牛戒,食多之善。[養039C]
【一曰:□□□□□□陰乾】而冶之,晦(每)【□□□□□□□□□□□□□□□□□□□□】[養040C]巳(已)□乾□者〼[養041C]
【一】曰:治陰,以將(醬)漬松【□□□□□□□□□□□□□□□□□】其中。[養042C]
【(洗)】男:□□【□□□□□□□□□□□□】□□三斗漬梓實一斗五日,以(洗)男=(男,男)強。[養043C]
【勺】:曰以五月望取勃蠃,漬【□□□□□】布□中,陰乾,以□【□】熱。[養044C]易
【一曰】:取乾(橿―薑)┗,桂┗、要苕┗、蛇牀華(花)、□,皆冶之,各等,以(蜜)若棗脂和丸,大如指端,裹[養045C]以疏布,入中┗,熱細。[養046C]
【一】曰:五月取蠃三斗、桃實二斗,并撓,盛以缶,沃以美(酨)三斗,蓋涂(塗)┗,貍(埋)竈中,令【□□】[養047C]三寸,杜上,令與地平。炊上晝日而火【□】絕,四日出,閭(濾)棄其滓。以汁染布三尺,陰乾,[養048C]輒復染。汁索,善裹布,勿令麤。節(即)用,取大如掌,竄鼻空(孔),小養(癢)而熱┗;以據臂=(臂,臂)[養049C]大養(癢)堅熱┗;勿令獲=面=(獲面,獲面)養(癢)不可支殹。●爲布多小(少)以此衰之。[養050C]
【益甘】:煮=(煮豬)霝(苓)去滓,以汁肥豯,以食女子,令益甘中美。●取牛腮燔,冶之,□乾(橿―薑)┗、菌桂〇皆并[養051C]【□】,以【□】囊盛之,〇以醯漬之,入中。[養052C]
【一曰:□】□,以牛若鹿䏔殽,令女子自罙(探)入其戒中。十□。[養053C]
【一曰】:削予木,去其上箁亞(惡)者,而卒斬之,以水煮沸,□其〼[養054C]而清,取汁,去其涿(濁)者,復煮其清,令渴(竭),乾則〼[養055C]□下,如〇食頃┗,以水(洗),支七八日┗,令□。●嘗□〼[養056C]
【一曰】:取鳥產不鷇者,以一食其四〼[養057C]【□□□】□而陰乾=(乾,乾)即〼[養058C]
【戲】:【以】七月七日取守【宮】,□以□□□其口,貍(埋)竈口下,深□【□□】〇【□□】水染其汁,以染女子[養059C]辟(臂)。女子與男子戲侮,即柀(破)缺;□臥,即去。[養060C]
取守宮置新廱(甕)中,而置丹廱(甕)中,令守宮食之。須死,即冶,涂(塗)畫女子臂若身。節(即)與【男子】戲,即不明;〼
【去毛】:欲去毛,新乳始沐,即先沐下,乃沐,其洫毛去矣。[養061C]
【一曰】:煎白罌(嬰)丘(蚯)引(蚓),殽智(蜘)蛛罔(網)及苦瓠,而醉(淬)(鐵),即以汁傅之。[養062C]
【一】曰:以五月拔,而以稱醴傅之。[養063C]
【病最】穜(腫):冶柳付,與志(膱)膏相挐()和,以傅穜(腫)者。巳(已),即裹以布。[養064C]
【便近】內:爲便近內方:用瘨(顛)棘根刌之,長寸者二參,善(洗)之;有(又)取全黑雄雞,合翼成□【□□】[養065C]三雞之心(腦)旬(肫),以水二升洎故鐵鬵,并煮之。以()堅稠節者爨之,令大㵒(沸)一,即[養066C]【□□】□去其宰(滓),以其清煮黑騭犬卒歲以上者之心肺肝□,以()堅稠節[養067C]【□□□□□】□□□□□□□□□物□□以□【□】□□□□以餔食=(食食)之,多少[養068C]次(恣)〼[養069C]
一曰:近【內】□□□□□□□□□□□□□□□□□□□□□□□□□□□□[養070C]取烏豙(喙)大者四【□□□□□□□□□□□□□□□□□□】□,取車踐,產[養071C](蒸)之,大把二,氣□【□□□□□□□□□□□】車戔□【□□】者,以布橐若盛。[養072C]爲欲用之,即食□之。[養073C]
【一曰】:治中者,以汾囷始汾以出者,取,【勿】令見日,陰乾之。須其乾,□以稗□五┗、門冬二┗[養074C]、伏靈一,即并擣,漬以水,令毚(纔)閹(掩),□而沘取汁,以漬【汾】囷,亦【令毚(纔)】閹(掩),即[養075C]出而乾之。令盡其乾,即冶,參指最(撮),以□半桮(杯)㱃(飲)之。[養076C]
〼巾:取雞毚(纔)能卷者,產搣,盡去毛,遺兩翼之末,而係縣(懸)竿【□□□□】雞靡(摩)逢(蜂)[養077C]房一大者,令䗬(蜂)(螫)之;厭,有(又)徙之,令以(螫)死=(死。死),即挩(脫)去其骨【□□□】其肌,善冶,[養078C]【以】布麗之,巳(已),而以邑棗之脂弁之,而以塗布巾。即以巾靡(摩)足【□□□】四五乃復,[養079C]【以】二巾爲卒。歲足者少氣,此令人多氣。[養080C]
【一曰】:治巾,取楊思一升、赤蛾(蟻)一升、螌廿,以美□半斗并漬之,奄(掩)【□□□□】其汁,以[養081C]漬細布一尺。巳(已)漬,(暘)之,乾,復漬。汁盡,即取穀<榖>、椅桐汁【□□□□□】(塗)所漬[養082C]布,乾之,即善臧(藏)之。節(即)用之,操以循(揗)玉┗筴(策),馬因驚矣。●楊思者,【□□□□□】狀如小[養083C]【□□】而赨(螫)人。[養084C]
【一曰:□□】蛇牀泰半參┗、本二斗半┗、潘石三指最(撮)一┗、桂尺者五廷(挺)【□□□□】□之菩半[養085C]尺者一(),以三【月】莤(糟)(酨)洎,孰(熟)煮,〇〇令㵒(沸),而以布巾曼(幔)其【□□□】汁。且爲之,[養086C]以黎巾方寸入中,一入而出之,令膚急毋(垂),有(又)令男子足〼[養087C]
【一曰】:【取】萩莢二,冶之,以水一參沃之,善挑,即漬巾中,卒其時而之,【□□□】乾,輒復漬。[養088C]
【一曰】:陰乾牡鼠腎,冶,取邑鳥卵潰,并以涂(塗)新布巾。臥,以抿(㨉)男女。[養089C]
【一曰】:取茀選一斗,二分之,以酨漬一分而暴(曝)之冬(終)日。置竈上,令極㵒(沸),即出茀選,【□□□□】[養090C]餘如前,即以漬巾,盡其汁。巳(已)┗,臥而漬巾,以抿(㨉)男┗,令牝亦〼[養091C]
【一】曰:蠃四斗,美洛(酪)四斗,天牡四分升一,桃可大如棗,牡螻首二七,□黃□【□□□□□□】[養092C]半升,并漬洛(酪)中。巳(已),取汁以【□□□】布【□】□漬,汁盡而巳(已)。節(卽)用之,濕【□□】操玉筴(策),[養093C]則馬驁矣。●所胃(謂)天牡者,【□□□】食桃李華(花)者殹。【桃可】者,桃實小時毛殹。[養094C]牡螻者,頡蠸【□□□□□□□□□】出□□者殹。□【□】者,狀如贛皮。[養095C]
【一曰】:燔后(厚)柎(朴),張巾其【□□□□□□□□□□□】有□□【□□□】,以巾抏牝,馬毚(纔)[養096C]〼[養097C]
一曰:欲輕身者,取人所【□□□□□□□□□□□□□□□□□□□□□□□□】[養098C]并合,以爲後飯,春秋【□□□□□□□□□□□□□□□□□□□□□□□】[養099C]〼[養100C]□□□□莖細刌之,各四斗,與□□□□【□□□□□□□□□□□□□□□□】[養101C]□□□□強。[養102C]
【除中益氣:□】□茲肉肥【□□□】膏者,皆陰乾,冶,以三指最(撮)一〼[養103C]
【一曰:□】飯者,其樂(藥)以鳥□┗、莫石┗、澤舄(瀉)┗、(朮)、酸棗〼[養104C]□等,冶,即以松脂和,以爲完(丸),後飯,少多自材(裁)〼[養105C]
【一曰】:春秋時取寃,陰乾,冶之;取冬葵種,冶,并之參【指最(撮)□□□□□□□□□□□□】[養106C]益中。〇[養107C]
【一曰】:【戊(牡)】厲┗、方(防)風┗、□三等,界當三物,冶,三指最(撮)後飯,巳(已),強矣。[養108C]
【一】曰:取牛肉薄剶(劙)之,即取萆芵寸者,置牛肉中,炊沸,休,有(又)炊沸,有(又)休,三而出肉食之。[養109C]臧(藏)汁及萆芵,以復煮肉,三而去之。令人環、益強而不傷人。●食肉多少次(恣)殹。[養110C]
【一曰】:取白杬本,陰乾而冶之,以馬醬和,丸,大如指【端,□□□□□□】空(孔)中,張且大。[養111C]
【一曰】:滿冬┗、蒁┗、房(防)風┗,各冶之等,并之參指最(撮)以爲後飯,令人強。[養112C]
【一曰】:取菌桂二,細辛四┗,萩一┗,戊(牡)厲(蠣)一┗,秦(椒)二,各善冶,皆并┗,三宿雄雞血【□】□【□】以□□[養113C]如(茹)濕靡(磨),盛之,飽食㱃(飲)酒半年者臭(嗅)之旬┗。竹緩節者一節,大徑三寸布,長【□□】[養114C]以繒(裝)之,因以蓋之,以韋【□】雄□堅【□】之┗,強。[養115C]
【一曰】:以秋取□、□□首【□□□□】□三【□□】強。[養116C]
【一曰】:取□□汁置籥中,牡鳥【□□】□□□□置水中,㱃(飲)之。[養117C]
【一曰】:以豬膏大如手,令䗬(蜂)【□□□】□□□二升,莫石二升,烏豙(喙)□□,淳(醇)曹(糟)四斗,善冶[養118C]□。節(即)弗欲,(洗)之。[養119C]【□□】□□□□〼[養120C]
【一曰】:□□□□□等,亦以爲後飯。[養121C]
【一曰:□□□】大牡兔,皮,去腸。取萆蒵長四寸一把,(朮)一把,烏豙(喙)十□【□□】削皮細析,以大【牡[養122C]兔】肉入藥閒,盡之,乾,勿令見日┗百日,冶,裹。以三指最(撮)一爲後飯百日┗,支六七歲,□[養123C]食之可也,次(恣)所用。[養124C]
【一】曰:取細辛┗、乾(薑)┗、菌桂、烏豙(喙),凡四物,各冶之。細辛四,乾(薑)、菌〖桂〗、烏豙(喙)各二,并之,三指最(撮)以爲後[養125C]飯,益氣,有(又)令人免澤。[養126C]
【一】曰:取白苻┗、紅符┗、伏霝各二兩,(薑)十果(顆),桂三尺,皆各冶之,以美(醯)二斗和之。即取刑馬膂肉十[養127C]□,善脯之,令薄如手三指,即漬之醯中,反覆挑之,即屚(漏)之;巳(已)屚(漏),□而(煬)之,□□【□】[養128C]□㵒(沸),有(又)復漬(煬)如前,盡汁而巳(已)。(煬)之□脩,即以榫(椎)薄段之,令澤,復(煬)□[養129C]【□□】之,令□澤,復(煬)□□【□□□□□□□】以善桼(漆)䰍之,乾,即善臧(藏)之。朝日晝□[養130C]夕食=(食食)各三寸,皆先□【□□□□□□□□□□□】□┗。□□□各冶等,以爲後飯。[養131C]
用少:男子用少而清,□【□□□□□□□□□□□□□□】□雄二之血和完(丸),大如□[養132C]棗,以爲後飯┗,【治】一即□〼[養133C]
【□□□□□□□】斗【□□□□□□□□□□□□□□□】□□半斗,牡腊【□□】[養134C]
〼□□□□【□□□□□□□□□□□□□□□□□□□□□□□□□□】[養135C]身若(癢)若不(癢),以〼[養136C]
〼:黑髮益氣,取□【□□□□□□□□□□□□□□□□□□□□□□□□】[養137C]大復盛以一復=□【□□□□□□□□□□□□□□□□□□□□□□□】[養138C]食,火毋絕,卅日□冶,以【□□】裹,【□□□□□□□□□□□□□□□□□□】[養139C]八月爲樂(藥)。[養140C]
〼:爲醴,用石膏一斤少半┗,稾本┗、牛厀【各】一把置鬵【□□□□□□□□□□□□】[養141C]□置糵米二斗上,□其汁淳┗,反覆簪□□中泰【□□□□□□□□□□□□】[養142C]〼[養143C]
〼:益力,敬除腹心(胸)中惡氣:取槐莢中實,置□【□□□□□□□□□□□□□】[養144C]五實,(癢)甚,少之;不(癢),益之。令身若(癢)若不(癢)。【□□□□□□□□□□□□□】[養145C]□谷名有泰室、少室,其中有石,名曰駢石,取小者【□□□□□□□□□□□□】[養146C]□病益壽。[養147C]
〼:取刑馬脫脯之┗。段烏豙(喙)一斗,以淳酒漬之,□去其宰(滓),□□【□□□□□□□□】[養148C]輿┗、釁(虋)冬各【□】□┗,萆薢、牛厀各五(),□莢┗、桔梗、厚箁(朴)二尺,烏豙(喙)十果(顆),并冶,[養149C]以淳酒四斗漬之,毋去其宰(滓),以〇□脯,盡之,即冶,□以韋橐裹┗。食以二<三>指最(撮)[養150C]爲後飯┗。服之六末強,益壽。[養151C]
〼:冶雲母┗、銷松脂等,并以麥䵂捖(丸)之,勿□手,令大如酸棗,□吞一垸(丸)。日益一垸(丸),至[養152C]十日=(日,日)後日捐一垸(丸),至十日=(日,日)【□□□□□□】益損□,□之多日┗,令人壽不老。[養153C]
【醪利中】:取桼(漆)、【節】之莖,少多等,而【□□□□□□□□□□□□】□其清汁四斗半,【□□】[養154C]【□】之間爲之若【□□□□□□□□□□□□□□□□】□以釀之。取美烏豙(喙)八果(顆),[養155C]□取桼(漆)、節之【□□□□□□□□□□□□□□□□】釀下,善封其嬰(罌)口,令□[養156C]【□□□□□□□□□□□□□□□□□□□□□□□】□之孰(熟),而以平□□[養157C]【□□□□□□□□□□□□□□□□□□□□□□□】□[養158C]
【一曰】:【□□□□□□□□□□□□□□□□□□□□□□□□□□□】□【□□】[養159C]
〼□九斗,先【□□□□□□□□□□□□□□□□□□□□□□□□□□】[養160C]者二升其中十日┗,冶,㱃(飲)【□□□□□□□□□】從器出【□□□□□□□□□】[養161C]中,服之百日┗,令腸中毋(無)病。[養162C]
【一曰】:爲醪┗,細斬桼(漆)┗、節各一斗,以水五【□□□□】浚,以汁煮茈【威□□□□□□□□】,[養163C]有(又)浚〇〇〇鞠=(米麴)、〇麥鞠(麴)各一斗,【□□】□,卒其時,即浚□【□□】䵂黍稻【□□】[養164C]□各一斗,并炊,以鞠(麴)汁脩(滫)之,如恆飯┗。取【烏】豙(喙)三果(顆),乾畺(薑)五,美桂【□】,凡三物,甫【□□】[養165C]投之。先置□嬰(罌)中,即釀黍其上,□汁均沃之,有(又)以美酒十斗沃之,勿撓,【□□】[養166C]□涂(塗)之。十□□孰(熟)矣,即發,勿釃,稍□【□】清汁盡,有(又)以十斗酒沃之,如此三而【□□】。[養167C]以餔食㱃(飲)一咅(杯)。巳(已)㱃(飲),身(體)養(癢)者,靡(摩)之。服之百日,令目【明耳】蔥(聰),【六】末皆強,【□□】[養168C]病及偏枯。[養169C]
【治】:取蠃四斗,以㳻(酢)(酨)漬二日,去蠃,以其汁漬□肉動(撞)者若犬脯【□□】,復漬汁,【□□】[養170C]食脯一寸勝一人,十寸勝十人。[養171C]
【折角】:燔螑,冶。裹其灰以抿(㨉)手,可以翕壺折角┗,益力。[養172C]
【走】:非廉┗、方葵┗、石韋┗、桔梗┗、茈威各一小束,烏豙(喙)三果(顆),【□□□□□□□】□□大□【□】[養173C]后(厚)箁(朴)五寸,白螣蛇若蒼梗蛇長三四寸,若【□□□□□□□□】,各蠱(冶),并以【□】[養174C]若棗脂完(丸),大如羊矢,五十里一食。陰囷出雒【□□□□□□□□】。●七百。[養175C]
【一曰】:烏豙(喙)五,龍憨三┗,石韋┗、方(防)風、伏兔(菟)各□,陰乾,□□【□】□【□□□】□去其【□□】[養176C]蠱(冶)五物,入酒中一日一夜,浚去其(滓),以汁漬(滫)飯,如食【頃,□□】乾=(乾,乾)有(又)復【□□】[養177C]乾,索汁而成。[養178C]
【一曰】:烏豙(喙)二,北南陳陽□骨一,蠱(冶),并以細新白布裹三。●馬膏【□□□□】棲肥雞□【□□】[養179C]□,復(煮)瓦茝長如中指,置【□□□□】汁,出茝,以囊盛,【□□□□】日棄貍(埋)【□□】[養180C](滓)。節(即)行,順東行水一棓(杯),置【□□□□□□□□□□□□□】入二以出之,勿[養181C]令見日,㱃(飲)之。[養182C]
【一曰】:□□犬三卒【□□□□□□□□□□□□□□□□□□□□□□□□□】[養183C]烏豙(喙)一半,冶之,【□□□□□□□□□□□□□□□□□□□□□□□□】[養184C]爲〼。[養185C]
【一曰】:走者,取女【□□□□□□□□□□□□□□□□□□□□□□□□□□□】[養186C]□服一斗,取〼。[養187C]
【一曰:□□□□□□□□□□□□□□□□□□□□□□□】晦漬,晝乾之,盡【□□】[養188C]寸行百里。[養189C]
【一曰】:行宿,自謼(呼):“大山之陽,天【□□□,□】□先【□】,城郭不完,□以金關。”即禹步三,曰以產[養190C]荊長二寸周晝<畫>中。[養191C]
【一曰】:東鄉(嚮)謼(呼):“敢告東君明星,日來敢到畫所者,席彼裂瓦,何人?”有(又)即周〖畫〗中。[養192C]
【一曰】:走疾欲善先者,取女子未嘗男子者布,縣枲,懷之,見旋風以投之。風止,即【□□】[養193C]帶之。[養194C]
疾行:取牛車枲䋰(䡞)帶之,欲疾=(疾,疾)約之。[養195C]
【一曰】:行欲毋足痛者,南鄉(嚮)禹步三,曰:“何水不越,何道不枯,氣(乞)我□□末。”即取突墨【□】[養196C]【□】□□□內(納)履中。[養197C]
〼:□□【□□】天下□【□□□□□□□□□】宗,有氣則產,无氣則死,是□□【□□□□】。[養198C]怒而不大者,據(膚)不至也;大【而不堅者】,筋不至也;堅而不熱者,氣不至也。據(膚)不至【而用】[養199C]則腄(垂),筋不至而用則避,氣不至而用則隋(惰),是以聖人必參(三)致之。湯斿(游)於搖(瑤)臺,陳【□□】[養200C]於南宮,問〇〇男女之齊至相當、毋傷於身者若可(何)?合(答)曰:益產者食也,損產【者色】[養201C]也,是以聖人必有法厠(則):一曰彘<麇>(角),二爰(猨)據,三曰蟬傅,四曰蟾者(諸),五曰魚察(嘬),六曰青□,〖七曰兔敄(騖)〗。[養202C]一曰云石,二曰瓠,三曰燿,四〖曰〗伏□,五曰赤㓸。【●一曰】高之,二曰下之,三曰左之,四曰右之,【五曰】[養203C]深之,六曰淺之,七曰兔敄(騖)。●一曰疢(吙),二曰(齧)。一曰【□□,二】曰震撞(動)。一曰致味,二曰致氣,【三曰勞】[養204C]實,四曰侍(時)節。[養205C]
●語:□見三月吉日在□,禹乃□□入於(璇)房,其狀變,色甚雄以美,乃若台壯。羣河見之,【□□】[養206C]【□□□】□□□【□□□□□□□□】河月之□治釦而見□,凡彼莫不溉(既)蒿有英。今人【□□】[養207C]【□□□□□□□□□□□□□□□□□□】□我須(鬚)麋(眉)溉(既)化(華),血氣不足,我无所樂,【□□】[養208C]【□□□□□□□□□□□□□□□□□□□□】□□【□】欲毋言,王有□色,□【□□□】[養209C]【□□□□□□□□□□□□□□□□□□□□□□□□】□昏有吾(悟)。南河【□□□□】[養210C]如棗【□□□□□□□□□□□□□□□□□□□□□□□□□□□□□□□□】[養211C]其□【□□□□□□□□□□□□□□□□□□□□□□□□□□□□□□□□】[養212C]〼[養213C]女子之樂【□□□□□□□□□□□□□□□□□□□□□□□□□□□□□□】[養214C]不能巳(已)┗。西河【□□□□□□□□□□□□】俞曰:【□□□□□□□□□□□□□□□】[養215C]□堅病而起而不巳(已),恐過而不吾(悟)。少河【□】合麋(眉)䀹【□□□□□□□□□□□□□□□】[養216C]其□□而問之,以渴(竭)請(情)故。少河進合(答)曰:女子之樂有【□□□□□□□□□□□□□】[養217C]幼疾,暴進暴退,良氣不節。禹曰:善(哉)言歑(乎)!【□□□□□□□□□□□□□□□□】[養218C]我欲合氣,男女蕃茲,爲之若何?少河曰:凡合氣之道,必【□□□□□□□□□□□】[養219C]必至□思,氣不□□。禹曰:善(哉)言歑(乎)!今我血氣外揖【□□□□□□□□□□□】[養220C]曰:君何不(羹)茅艾,取其湛,以實五賞石膏白□【□□□□□□□□□□□□□□】,[養221C]端夜茨,白雖賞,登左下右,亦毋暴央(殃)。[養222C]
食引:【利】益氣,食㱃(飲)恆移音(陰)撞(動)之,臥有(又)引之,故曰:㱃(飲)[養223C]【食】之,有(又)教謀(誨)之┗。右引而曲左足。[養224C]
|
- ♦ - ♦ - ♦ M0006.008_MWD3.txt |
|
16.MWD4A4房內記 |
馬王堆漢墓簡帛
《杂疗方》=《房内记》+《疗射工毒方》
房內記
【●】□□□□□□□□□□□□□□□□□□鳥卵,□以□□□□[房001C]□□□□□□□□□□□□□□之便。[房002C]
【●】□□益氣┗:取白松脂┗、杜虞、□石脂┗等冶,并合三指大最(撮),再直(置)〼[房003C]
●內加及約┗:取空壘二斗,父(㕮)且(咀),段之,□□成汁,若美醯二斗漬之。□□□□[房004C]去其䔂(滓)┗。取桃毛二升,入中撓。取善布二尺,漬□中,陰亁,□□□□□[房005C]□布。即用=(用,用)布抿(㨉)揗中身及前,舉而去之。[房006C]
●欲止之,取黍米泔若流水以(洗)之。[房007C]
●內加┗:取春鳥卵=(卵,卵)入桑枝中,烝(蒸)之,伏黍中食之。卵壹決,勿(?)多=食=(多食,多食)〼[房008C]
●內加:取桂、薑┗、(椒)┗、蕉莢等,皆冶,并合以榖汁丸之,以榆□摶之,大如□□[房009C]臧(藏)筒中,勿令歇。即取入中身空(孔)中,舉,去之。[房010C]
●內加┗:取榖汁一斗,漬善白布二尺,陰乾,盡汁,善臧(藏)。即用=(用,用)布揾中身,舉,去之。[房011C]
●內加┗:取犬肝,置入䗬(蜂)房旁,令䗬(蜂)□□(螫)之,閱十餘房。冶陵一升,漬美醯[房012C]一參中,五宿,去陵┗。因取禹熏、□□各三指大最(撮)一,與肝并入醯中,再[房013C]□□□□䔂(?滓?),以善絮一(?)□□□□□盡醯┗,善臧(藏)筒中,勿令歇。用之,以[房014C]纏中身,舉,【去】之。[房015C]
●約┗:取蕃石┗、蕉莢┗、禹熏三物等,□□□一(?)物,皆冶,并合。爲=(爲,爲)小囊,入前中,[房016C]如食閒,去之。[房017C]
●約:取桂、亁薑各一┗,蕃石二┗,蕉莢三┗,皆冶,合。以疏繒裹之,大如指,入前中,智(知)[房018C]而出之。[房019C]
●約┗:取巴叔(菽)三┗,蛇牀二┗,桂┗、薑各一┗,蕉莢四,皆冶,并合。以(蜜)若棗膏和,丸之,大[房020C]如(),入前中。及爲=(爲,爲)小囊裹以嗛前,智(知)而出之。[房021C]
●【約】:取犬骨燔,與蕃石各二┗,桂┗、彊(薑)各一┗,蕉莢三,皆冶,并合。以棗【膏】□□□[房022C]前,智(知)而出之。[房023C]
●約┗:取蕃石┗、桃毛各一┗,巴叔(菽)一┗,三物皆冶,合。以棗膏和,丸【之,大】如(),入□□□[房024C]□如孰(熟)食頃,即□□□□□□□□庳中。[房025C]
●□痒(癢):羊頭□□□□□□□□□暴(曝)亁,令(凝),以〖以〗(蜜)和之,大如□□□[房026C]□□指端〼[房027C]
【●】□□□□□□□□□□□□□□中,女子樂,欲之。[房028C]
【●】〼[房029C]
【●】〼之。[房030C]
【●】〼皆等,并合,陰〼[房031C]〼最(撮),入前【中,女】子甚樂,欲之。[房032C]
【●】〼半,皆冶,并合,大如□,置善鬻(粥)〼[房033C]〼[房034C]
【●】〼美醯汁,食,先來□□所,不過三食〼[房035C]
【●】〼三寸,燔冶□□□□,如【食】頃出〼[房036C]
□□□□而□□□□□□□□□□□□□□酒一桮(杯)中㱃之□□□□[房037C]巳(已),取其□家而□□□□□□□□□三日□□□□□□桮(杯)中㱃之□□□□。[房038C]節(即)其汙者不能三指小最(撮)亦可┗。巳(已)試。[房039C]
【●】禹臧(藏)貍(埋)包(胞)圖灋:貍(埋)包(胞),避小時┗、大時所在┗,以產(生)月,視數多者貍(埋)包(胞)□。[房040C]
字者巳(已),即以流水及井水清者,孰(熟)(洗)(澣)其包(胞),孰(熟)捉,令毋(無)汁,以故瓦甗毋(無)津者盛,善[房041C]密蓋以瓦甌,令虫(蟲)勿能入,貍(埋)清地陽處久見日所。使嬰兒良心智,好色,少病。[房042C]
●益內利中:取醇酒半桮(杯),溫之勿熱。毀雞卵,注汁酒中,撓,㱃之┗。恆以旦未食時[房043C]㱃之┗。始㱃=(㱃,㱃)一卵┗,明日㱃二卵┗,【明日】㱃三卵┗;其明日復㱃二卵┗,明日㱃一卵。[房044C]恆到三卵而卻=(卻,卻)到一卵復益。[房045C]
●恆以八月、二月朔日始服,㱃一(?)□□止┗,服之二時,使人面不焦┗,口脣不亁,利[房046C]中益內。●恆服〼[房047C]
【●】□□□加醴:取稻□□□□□□□□□□□□□□□□□□□□□[房048C]□□□□□□□□□□□□□□□□□□□□□□□□□□□□[房049C]□□□□□□□□□□□□□□□□□□□□孰(熟)小(少)多□□升煮[房050C]□□下其上□□□□□□□□□□□以爲五升。以五物與薜□根裝甗[房051C]中,取下()汁(漬?)□□□□□□□□□□其味盡而巳(已)。即煮其汁,壹(沸)而[房052C]成醴。即稍㱃之,以身〼米內(納)(?)中,多精汁,便身〼[房053C]
|
- ♦ - ♦ - ♦ M0006.009_MWD4A.txt |
|
17.MWD4B療射工毒方 |
馬王堆漢墓簡帛
《杂疗方》=《房内记》+《疗射工毒方》
療射工毒方
【●】〼曰〼[射001C]〼[射002C]□□來到蜮□□□□□閜□□□名曰女羅,委□旗=從□□□□□[射003C]牀之柧柜□□□□□□□中㱃□牀柧,(羿)使子毋敢中□□□□□[射004C]徒┗,令蜮毋射[射005C]
●【令】蜮毋射:即到水,撮米投之。[射006C]
【●】一曰:每朝(啜)(蒜)二三果(顆)及服食之。[射007C]
【●】一曰:每朝(啜)闌(蘭)實三及(啜)陵(菱)(芰)。[射008C]
【●】一曰:服見,若以(綴)衣。[射009C]
●一曰:衣赤(䌳)衣及黑涅衣,屯(純)以馬(斄),若以□及□補夜(腋)[射010C]
●一曰:以田豕邋(巤)屯(純)衣,令蜮及虫(蟲)蛇蛇弗敢射。[射011C]
●即不幸爲蜮虫(蟲)蛇蠭(蜂)射者,祝,(唾)之三,以其射者名=(名名)之,曰:“某!女(汝)弟兄五[射012C]人,某索智(知)其名,而處水者爲,而處土者爲蚑,柎木者爲蠭(蜂)、斯┗,蜚(飛)[射013C]而之荊南者爲蜮。而晉□未□,壐(爾)奴爲宗孫。某賊!壐(爾)不使某之病巳(已)[射014C]且復□□□□□□□□□□□□□□[射015C]
【●】□□□□□□□□□□□□□□□□□□□根一參入中,孰(熟)浚,㱃。[射016C]
〼[射017C]亁=(亁,亁)冶〼[射018C]
【●】一曰:取□□□□□□□□□□魚,夕毋食,旦而食之,以厭爲故,[射019C]毋(歠)汁。[射020C]
●一曰:刑蟞(鼈),㱃其血,烝(蒸)其肉而食之。[射021C]
●一曰:取竈黃土,漬以醯,烝(蒸),以尉(熨)【之】。[射022C]
●一曰:取闌(蘭)葉,產(生)壽(擣),烝(蒸),尉(熨)之。[射023C]
●一曰:取丘(蚯)引(蚓)之矢,烝(蒸),以尉(熨)之。[射024C]
|
- ♦ - ♦ - ♦ M0006.010_MWD4B.txt |
|
18.MWD5胎產書 |
馬王堆漢墓簡帛
胎產書
●禹問幼頻曰:我欲埴(殖)人產子,何如而有┗?幼頻合(答)曰:月朔已去汁□,三日中從之,有子┗。其一日[胎001C]南(男),其二日女殹(也)。故人之產殹(也),入於冥=(冥冥),出於冥=(冥冥),乃始爲人。一月名曰留(流)刑,食㱃必精,酸羹必[胎002C]孰(熟),毋食辛星(腥),是謂財(哉)貞。二月始膏,毋食辛臊,居處必靜,男子勿勞,百節皆病,是胃(謂)[胎003C]始臧(藏)┗。三月始脂,果隋(蓏)●宵(肖)效,當是之時,未有定義(儀),見物而化,是故君公大人,毋使朱(侏)儒[胎004C],不(觀)木(沐)侯(猴),不食(蔥)薑,不食兔羹;若(?)欲產男,置弧矢,【射】雄雉,乘牡馬,(觀)牡虎;欲產[胎005C]女,佩蠶(簪)耳(珥),呻(紳)朱(珠)子,是胃(謂)內象成子。【四月】而水受(授)之,乃始成血,其食稻麥,(鱓)魚□□,[胎006C]清血而明目┗。五月而火受(授)之,乃始成氣,晏起□沐,厚衣居堂,朝吸天光,辟(避)寒央(殃),【其食稻】[胎007C]麥,其羹牛羊,和以茱臾(萸),毋食□,養氣。六月而金受(授)之,乃始成筋,勞□□□,【出】游【於野,數】[胎008C](觀)走犬馬,必食蟄(鷙)鳥殹(也),未□□□,是胃(謂)變奏(腠)□筋,□□□□。七【月而】木受(授)【之,乃始成骨】[胎009C],居燥處,毋使身安,□□□□□□□養□□□□,【㱃食】辟(避)寒,□□□□□□□□□[胎010C]美齒。●八月而土受(授)【之,乃始成膚革】,【和】心靜志□□□□,【是】胃(謂)密【腠理。九月而石授之,乃[胎011C]始成】豪(毫)毛,□□□□□□□□□□□□□□□□□□□□□□□□□□□□[胎012C]司(伺)之十月。氣陳□□,以爲〼。[胎013C]
●凡治字者,以清【水】(澣)包(胞)〼。[胎014C]
●一曰:必孰(熟)(洗)(澣)包(胞),有(又)以酒(澣)□□□□□□□□小㽁□□□□□□□□□□□□[胎015C]以瓦甌,毋令虫蛾(蟻)能入而迣(?)□□□□□□【久見】┗日所,使嬰兒毋(無)疕騷(瘙),曼理,壽□。[胎016C]
●一曰:貍(埋)包(胞)席下,不疕騷(瘙)。內中□□□□以建日㱃。[胎017C]
●字而多男毋(無)女者而欲女,後□□□□包(胞)貍(埋)陰垣下┗。多女毋(無)男,亦反【包(胞)】貍(埋)陽垣下。一曰:[胎018C]以甗衣約包(胞),貍(埋)之。[胎019C]
●懷子者,爲享(烹)白牡狗首,令獨食之,其子美皙,有(又)易出。●欲令子勁者,□時食母馬肉。[胎020C]
【●】懷子未出三月者,呻(吞)爵(雀)罋(甕)二,其子男殹(也)┗。一曰:取鳥罋(甕)中虫青北(背)者三,產(生)呻(吞)之,必產男,萬全。[胎021C]
●一曰:以方苴(咀)時,取蒿、牡、卑(蜱)稍(蛸)三,冶,㱃之,必產男。巳(已)試┗。一□曰:遺弱(溺)半升,□隨堅而少汁。[胎022C]
【●】一曰:取逢(蜂)房中子、狗陰,乾而冶之,以㱃懷=子=(懷子,懷子)產男。●【一曰】:□鮮鯉魚鬻(粥)令(?)食之。[胎023C]
【●】□□□□□□孰□乾,冶之,殳(投)酒中,□□□懷子者產□□□三月不可以□。[胎024C]
【●】□□□□□□□□乾帶(?),故□□□□□□□□□□□□產男。[胎025C]
●一曰:取烏【雄鷄煮】,【令】男子獨食肉(歠)汁,女子席(莞)〼。[胎026C]
●欲產女,【取】烏雌雞煮,令女子獨食肉(歠)汁,席〼。[胎027C]
●求子之道曰:求九宗之草,而夫妻共以爲酒,㱃之。[胎028C]
●字者且垂字,先取市土濡請(清)者,□之方三四尺,高三四寸。子既產,置土上,勿庸(用)舉,令嬰兒[胎029C]上,其身盡得土,乃浴之,爲勁有力。[胎030C]
●字者巳(已),即燔其蓐,置水中,□□嬰兒,不疕騷(瘙)。●及取嬰兒所巳(已)浴者水半桮(杯)㱃[胎031C]母=(母,母)亦毋(無)餘病。[胎032C]
●女子鮮子者產,令它人抱其□,以去谿谷濯其包(胞),以新布裹之,爲三約以斂之,入□[胎033C]中,令其母自操,入谿谷□□□之三,置去,歸勿顧;即令它人善貍(埋)之。[胎034C]
|
- ♦ - ♦ - ♦ M0006.011_MWD5.txt |
|
19.MWD6A十問 |
馬王堆漢墓簡帛
十問
J1.1一
●黃帝問於天師曰:“萬勿(物)何得而行?草木何得而長┗?日月何得而眀(明)?”天師曰:“壐(爾)[問001C]察天〖地〗之請(情),陰陽爲正,萬勿(物)失之而不㡭(繼)┗,得之而贏┗。食陰陽,(稽)於神眀(明)┗。食[問002C]陰之道,虛而五臧(藏),廣而三咎,若弗能出。楃食之貴,靜而神風┗,距而兩㭙,[問003C]參築而毋遂┗,神風乃生,五聲乃對┗。翕毋過五,致之口,枚之心,四輔所[問004C]貴┗,玄尊乃至。㱃(飲)毋過五┗,口必甘昧(味),至之五臧(藏),刑(形)乃極退。而肌膚,及[問005C]夫(髮)末,毛脈乃遂┗,陰水乃至,淺坡(彼)陽炥,堅蹇不死,㱃(飲)食賓(體―禮)。此胃(謂)復[問006C]奇之方,通於神眀(明)。”天師之食神氣之道。[問007C]
J1.2二
●黃帝問於大成曰:“民何失而(顏)色鹿<麄>(貍―黎)┗,黑而蒼?民何得而奏(腠)理靡曼[問008C],鮮白有光?”大成合(答)曰:“君欲練色鮮白,則察觀尺=汙=(尺蠖。尺蠖)之食┗方,通於陰陽[問009C],食蒼則蒼,食黄則黄。唯君所食,以變五色┗。君必食陰以爲當(常)┗,助以柏[問010C]實盛良,㱃(飲)走獸泉英,可以卻老復壯,曼澤有光。椄(接)陰將眾,㡭(繼)以蜚虫,春[問011C](爵―雀)員(圓)駘,興坡(彼)鳴=雄=(鳴雄,鳴雄)有精,誠能服此,玉筴(策)復生┗。大(太)上埶(勢)遇,廱坡(彼)玉[問012C]竇,盛乃從之,員(圓)駘送之;若不埶(勢)遇,置之以䵄。誠能服此,可以起死┗。”大[問013C]成之起死食鳥精之道。[問014C]
J1.3三
●黃帝問於曹熬曰:“民何失而死?何得而生?”曹【熬合(答)曰:“□□□□□】[問015C]而取其精┗。侍(待)坡(彼)合氣┗,而微勭(動)其刑(形)┗。能勭(動)其刑(形),以至(致)五聲,乃入其精[問016C],虛者可使充盈,壯者可使久榮,老者可使長=生=(長生。長生)之(稽),慎用玉=閉=(玉閉,玉閉)[問017C]時辟,神眀(明)來積=(積。積)必見章(彰)┗,玉閉堅精┗,必使玉泉毋頃(傾)┗,則百疾弗[問018C]嬰,故能長生┗。椄(接)陰之道,必心塞葆。刑(形)氣相葆,故曰:壹至勿星,耳目[問019C]
蔥(聰)眀(明)┗;再至勿星,音氣高陽(揚)┗;三至勿星,被(皮)革有光;四至勿星,脊胠[問020C]不(傷)┗;五至勿星,尻睥(髀)能方┗;六至勿星,百脈通行┗;七至勿星,冬(終)身失<无>[問021C]央(殃)┗;八至勿星,可以壽長;九至勿星,通於神眀(明)。”曹熬之椄(接)陰治神氣之道。[問022C]
J1.4四
〖●〗黃帝問於容成曰:“民始蒲淳溜刑(形),何得而生?溜刑成(體),何失而死?何臾(猶)之[問023C]人也,有惡有好,有夭有壽。欲聞民氣贏屈施(弛)張之故。”容成合(答)曰:“君若[問024C]欲壽,則順察天地之道。天氣月盡月盈,故能長生┗。地氣歲有寒暑,[問025C]險昜<易>相取,故地久而不腐。君必察天地之請(情)而行之以身┗。有徵可智(知),閒[問026C]雖聖人,非其所能,唯道者智(知)之。天地之至精,生於无徵,長於无刑(形)[問027C]成於无(體),得者壽長,失者夭死。故善治氣槫(摶)精者,以无徵爲積┗,精[問028C]神泉益(溢),翕甘潞(露)以爲積,㱃(飲)榣(瑤)泉靈尊以爲經,去惡好俗,神乃溜刑。翕[問029C]氣之道,必致之末,精生而不厥。尚(上)下皆精,塞<寒>溫安生?息必探(深)而久,新氣[問030C]昜<易>守┗。宿氣爲老,新氣爲壽┗。善治氣者,使宿氣夜散┗,新氣朝㝡(最),[問031C]以勶(徹)九徼(竅),而實六府。食氣有禁,春辟(避)濁陽┗,夏辟(避)湯風,秋辟(避)霜(霧)┗,冬[問032C]辟(避)淩陰,必去四咎,乃棎(深)息以爲壽┗。朝息之志,亓(其)出也(務)合於天┗,亓(其)入也[問033C]楑(揆)坡(彼)閨,如臧(藏)於淵┗,則陳氣日盡而新氣日盈,則刑(形)有云光。以精爲充[問034C]故能久長。畫<晝>息之志,虖(呼)吸(必)微,耳目蔥(聰)眀(明),陰=(陰陰)氣,中不薈(潰)腐,故身[問035C]无苛(疴)央(殃)。莫(暮)息之志,深息長徐,使耳勿聞,且以安(寢)。云=(魂)柏(魄)安刑(形),故能[問036C]長生。夜半之息也,覺啎(寤)毋變侵(寢)刑(形),探(深)余(徐)去埶(勢)┗,六府皆發,以長爲極。將欲[問037C]壽神,必以奏(腠)理息。治氣之精,出死入生,驩欣咪㝅,以此充刑(形),此胃(謂)槫(摶)[問038C]精┗。治氣有經,務在積精=(精,精)盈必寫(瀉)┗,精出必補=(補。補)寫(瀉)之時,於臥爲之[問039C]出入以脩奏(腠)浬(理)┗,軲白內成,何病之有?坡(彼)生有央(殃)┗,必亓(其)陰精屚(漏)泄,百脈宛(菀)[問052C]廢,喜怒不時,不眀(明)大道┗,生氣去之。俗人芒生,乃持(恃)巫醫,行年未半[問053C]刑(形)必夭貍(埋),頌事白殺┗,亦偒(傷)悲(哉)┗。死生安在,勶(徹)士製(制)之,實下閉精,[問054C]氣不屚(漏)泄┗。心製(制)死生,孰爲之敗┗?慎守勿失┗,長生纍=迣=(纍世。纍世)安[問055C]樂長=壽=(長壽,長壽)生於蓄積┗。坡(彼)生之多┗,尚(上)察於天┗,下播於地┗,能者必神[問056C],故能刑(形)解┗。眀(明)大道者,亓(其)行陵雲┗,上自䴢榣,水溜(流)能遠,龏(龍)登能高,疾[問057C]不力倦,□□□□□□□巫成柖□□□死。巫成柖以四時爲輔┗,天地[問058C]爲經,巫成柖與陰陽皆生。陰陽不死,巫成柖興<與>相視,有道之士亦如此。”[問059C]
J1.5五
●堯問於舜曰:“天下孰最貴?”舜曰:“生最貴。”堯曰:“治生奈何?”舜曰[問042C]:“審夫陰陽。”堯曰:“人有九繳(竅)十二節,皆設而居┗,何故而陰與人具(俱)生而[問043C]先身去?”舜曰:“㱃(飲)食弗以,謀慮弗使,諱亓(其)名而匿其(體),亓(其)使甚多[問044C]而無賓禮,故興<與>身俱生而先身死。”堯曰:“治之奈何?”舜曰:“必愛而[問045C]喜之,教而謀(誨)之,㱃(飲)而食之,使其題堅強而緩事之,必鹽之而勿予,必樂[問046C]矣而勿寫(瀉),材將積┗,氣將褚(畜),行年百歲,賢於往者。”舜之椄(接)陰治氣之道。[問047C]
J1.6六
●王子巧父問彭祖曰:“人氣何是爲精虖(乎)?”彭祖合(答)曰:“人氣莫如竣(朘)精。竣(朘)氣[問048C]宛(菀)閉,百脈生疾;竣(朘)氣不成,不能繁生┗,故壽盡在竣=(朘。朘)之葆愛,兼予[問049C]成䦈(佐),是故道者發眀(明)唾(垂)手循辟(臂)┗,靡(摩)腹從陰從陽。必先吐陳,乃翕[問050C]竣(朘)氣,與竣(朘)通息,與竣(朘)㱃=食=(飲食,飲食)完竣(朘),如養赤=子=(赤子。赤子)驕悍數起,慎勿[問051C]□使,則可以久立,可以遠行,故能壽長。”[問041C]
J1.7七
●帝磐庚問於耇老曰:“聞子椄(接)陰以爲強,翕天之精,以爲壽長┗,吾將何[問060C]處而道可行?”耇老合(答)曰:“君必貴夫與身俱生而先身老者,弱者使之[問061C]強,短者使長,貧者使多暴<量(糧)>┗。亓(其)事壹虛壹實,治之有節:一曰(垂)枝(肢),直[問062C]脊┗,橈(撓)尻;二曰疏股,勭(動)陰,(縮)州┗,三曰合疌(睫)毋聽,翕氣以充(腦)┗;四曰含[問063C]亓(其)五味,㱃(飲)夫泉英┗;五曰羣精皆上,翕亓(其)大眀(明)。至五而止,精神日抬(怡)。”耇老[問064C]妾(接)陰食神氣之道。[問065C]
J1.8八
●禹問於師癸曰:“眀(明)耳目之智,以治天下,上均(/徇)湛地┗,下因江水,至會(稽)[問066C]之山┗,處水十年矣。今四枝(肢)不用,家大糺(亂),治之奈何┗?”師癸合(答)曰:“凡治[問067C]正(政)之紀,必自身始┗。血氣宜行而不行,此胃(謂)款央(殃)┗,六極之宗也。此氣血[問068C]之續也,筋脈之族也,不可廢忘也。於(腦)也施(弛)┗,於味也移┗,道(導)之以志,勭(動)之以事。非[問069C]味也,无以充亓(其)中而長其節;非志也,无以智(知)其中虛興<與>實[問070C];非事也,无以勭(動)亓(其)四支(肢)而移去其疾。故覺侵(寢)而引陰,此胃(謂)練筋;(既)信(伸)有(又)詘(屈)[問071C],此胃(謂)練骨。勭(動)用必當,精故泉出。行此道也,何迣(世)不物┗?”禹於是㱃(飲)湩,[問072C]酒食五味,以志治氣。目眀(明)耳蔥(聰),被(皮)革有光,百脈充盈,陰乃□生[問040C],以安后姚,家乃復寧。師癸治神氣之道。[問073C]
J1.9九
●文執(摯)見齊威=王=(威王,威王)問道焉,曰:“(寡)人聞子夫=(大夫)之博於道也,(寡)人巳(已)[問074C]宗廟之祠,不叚(暇)其聽,欲聞道之要者┗,二┗、三言而止┗。”文執(摯)合(答)曰:“臣[問075C]爲道三百編,而臥最爲首。”威王曰:“子澤(繹)之,臥時食何氏(是)有?”文執(摯)合(答)曰[問076C]:“淳酒毒韭。”威王曰:“子之長韭何邪?┗”文執(摯)合(答)曰:“后㮨(稷)半(播)鞣(耰),草千歲[問077C]者唯韭,故因而命之。亓(其)受天氣也蚤(早),亓(其)受地氣也葆┗,故辟聶(懾)胠(怯)者[問078C],食之恆張;目不蔡(察)者,食之恆眀(明)┗;耳不聞者,食之恆蔥(聰);春(三月)食[問079C]之,苛(疴)疾不昌┗,筋骨益強,此胃(謂)百草之王。”威王曰:“善┗。子之長酒何邪[問080C]?”文執(摯)合(答)曰:“酒者,五穀之精氣也,亓(其)人<入>中散溜(流)┗,亓(其)人<入>理也勶(徹)而周,不胥[問081C]臥而九(究)理,故以爲百藥䌛(由)。”威王曰:“善。(然)有不如子言者,夫春(沃)寫(瀉)人<入>[問082C]{人<入>}以韭者,何其不與酒而恆與卵邪?”文執(摯)合(答)曰:“亦可。夫雞者,陽獸也[問083C],發眀(明)聲蔥(聰),信(伸)頭羽張者也。復陰(三月),與韭俱勶(徹),故道者食之┗。”威王[問084C]曰:“善┗。子之長臥何邪?”文執(摯)合(答)曰:“夫臥,非徒生民之事也。舉(鳧)<雁>[問085C]、鵠、蕭(鷫)相(鸘)、蚖檀(蟺)、魚(鼈)、耎(蝡)勭(動)之徒,胥食而生者也;食者,胥臥而成者[問086C]也。夫臥,使食(靡)宵(消),散藥(鑠)以流刑者也。辟(譬)臥於食,如火於金。故一[問087C]昔(夕)不臥,百日不復。食不化,必如扽鞫(鞠),是生甘心密墨,湯劓惑[問088C],故道者敬臥。”威王曰:“善┗。(寡)人恆善莫(暮)㱃(飲)而連於夜,笱(苟)毋(無)苛(疴)虖(乎)┗?”文[問089C]執(摯)合(答)曰:“毋(無)芳(妨)也。辟(譬)如鳴<鳥>獸,蚤(早)臥蚤(早)起,莫(暮)臥莫(暮)起┗,天者受眀(明)┗,地者受[問090C]晦,道者九(究)其事而止┗。夫食氣譖(潛)人<入>而黟<默>移,夜半而□【□□□□】[問091C]氣,致之六=極=(六極。六極)堅精,是以內實外平,痤瘻弗處┗,廱(癰)壹(噎)不生,此道之[問092C]至也。”威王曰:“善。”[問093C]
J1.10十
●王期見,秦昭王問道焉,曰:“寡人聞客食陰以爲勭(動)強┗,翁<翕>氣[問094C]以爲精眀(明)。(寡)人何處而壽可長?”王期合(答)曰:“必朝日月而翕亓(其)精光[問095C],食松柏,㱃(飲)走獸泉英,可以卻老復莊(壯),曼澤有光。夏(三月)去火,以[問096C]日爂(爨)享(烹),則神(慧)而蔥(聰)眀(明)。椄(接)陰之道,以靜爲強┗,平心如水,(靈)路(露)[問097C]內臧(藏),款以玉筴(策),心毋秫(怵)<蕩>,五(音)進合(答),孰短孰長,翕其神[問098C](霧),㱃(飲)夫天將(漿),致之五臧(藏),欲其深臧(藏)。蠪息以晨,氣刑(形)乃剛,襄[問092C]【□□□,□□】近水,精氣淩楗(健)久長。神和內得,云(魂)柏(魄)皇【□】[問100C]五臧(藏)軲白,玉色重光,壽參日月,爲天地英。”昭王曰:“善。”[問101C]
|
- ♦ - ♦ - ♦ M0006.012_MWD6A.txt |
|
20.MWD6B合陰陽 |
馬王堆漢墓簡帛
合陰陽
●凡將合陰陽之方,握手,出捾(腕)陽,揗(肘)房,抵夜(腋)旁,上竈[合001C]綱,抵領鄉,揗拯匡,覆周環,下缺盆,過醴津,陵勃海,上常[合002C]山,入玄門,御交筋,上欱精神,乃能久視而與天地牟(侔)存。[合003C]交筋者,玄門中交脉也,爲得操揗之,使(體)皆樂養(癢)┗,說(悅)澤(懌)[合004C]以好。雖欲勿爲,作相呴相抱,以次(恣)戲=道=(戲道。戲道):一曰氣上面埶(熱),徐呴;二[合005C]曰乳堅鼻汗,徐抱;三曰舌溥(薄)而滑,徐屯;四曰下汐(液)股濕,徐[合006C]操;五曰嗌乾咽唾,徐㨔(撼),此胃(謂)五欲之徵=(徵。徵)備乃上=(上,上)揕而勿[合007C]內,以致其氣=(氣。氣)至,深內而上撅之,以抒其熱,因復下反之,毋使其[合008C]氣歇,而女乃大喝(竭)。然后(後)熱十勭(動),接十莭(節),雜十脩。接刑(形)巳(已)沒,遂[合009C]氣宗門,乃觀八勭(動),聽五音,察十巳(已)之徵。[合010C]
●十勭(動):始十,次廿┗、卅┗、┗、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十┗、百,出入而毋決。一勭(動)毋決,耳[合011C]目蔥(聰)眀(明),再而音聲【章(彰)】┗,三而皮革光┗,四而脊脅強┗,五而尻脾(髀)方[合012C]┗,六而水道行┗,七而至堅以強┗,八而奏(腠)理光┗,九而通神眀(明)┗,十而[合013C]爲身常,此胃(謂)十勭(動)。[合014C]
●十莭(節):一曰虎游,二曰蟬柎(附),三曰斥(尺)蠖,四曰囷(麕)桷(角),五曰蝗磔,六曰爰(猨)[合015C]捕(搏),七曰瞻(詹/蟾)諸,八曰兔騖,九曰青(蜻)令(蛉),十曰魚嘬。[合016C]
●十脩:一曰上之,二曰下之,三曰左之,四曰右之,五曰疾之,六曰[合017C]徐之,七曰希之,八曰數之,九曰淺之,十曰深之。[合018C]
●八勭(動):一曰接手,二曰信(伸)(肘),三曰直蹱(踵),四曰側句(鉤),五曰上句(鉤)[合019C],六曰交股,七曰平甬(踊),八【曰】振勭(動)┗。夫接手者,欲腹之傅也;信(伸)[合020C](肘)者,欲上之攠(摩)且距也;直蹱(踵)者,深不及也;側句(鉤)者,旁[合021C]欲攠(摩)也;上句(鉤)者,欲下攠(摩)也;交股者,莢(莢/策―刺)大(太)過也;平甬(踊)者,欲[合022C]淺也;振勭(動)者,欲人久持之也。[合023C]
〖●〗瘛息者,內急也;(喘)息,至善也;絫(纍)者,玉筴(筴/策)入而養(癢)[合024C]乃始也;(吙)者,鹽(銜)甘甚也;齧者,身振勭(動),欲人之久也。[合025C]
●昬(昏)者,男之精。將旦者,女之精。責(積)吾精以養女精,荕(筋)脉皆勭(動)[合026C],皮膚氣血皆作,故能發閉通塞,中府受輸而盈。[合027C]
●十巳(已)之徵:一巳(已)而清涼出,再巳(已)而臭如燔骨,三巳(已)而澡(燥),四巳(已)[合028C]而膏,五巳(已)而薌,六巳(已)而滑,七巳(已)而(遲),八巳(已)而脂,九巳(已)而膠[合029C],十巳(已)而=(,)巳(已)復滑,清涼復出,是胃(謂)大=卒=(大卒。大卒)之徵,鼻汗[合030C]脣白,手足皆作,尻不傅席,起而去,成死爲薄。當此[合031C]之時,中極氣張,精神入臧(藏),乃生神眀(明)。[合032C]
|
- ♦ - ♦ - ♦ M0006.013_MWD6B.tx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