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 Comment |
1.论伤寒日数病源并方二十一首檢視全書 |
仲景《伤寒论》疗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与承气汤。其人小便反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血,宜桂枝汤方。(士弱氏曰∶药非衄后用,乃当汗时用,则不衄矣。先未汗,故衄耳。)
桂枝汤方 桂枝 芍药(各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须臾吃稀粥一升,助药力。覆取微汗。忌生葱、海藻、菘菜。(《集验》、《备急》、文仲
范汪同。仲景《伤寒论》此方,六七日病在表者可服之。)
王焘〔Wang Tao〕
方书/外台秘要/卷001
RecipeTexts/WaitaiMiyao/Juan001
治则治法
辨证
方剂
宜忌
用法
组成
处方
证候表现
功用主治
异名
病证
预后
加减
出处
小柴胡汤
大柴胡汤
大承气汤
治伤寒方
调胃承气汤
伤寒十十一十二日
伤寒五六日
附子白术汤
桂枝汤
桂枝附子汤
小建中汤
|
王焘〔Wang.Tao〕 ♦ 卷001 ♦ 天宝十一年〔752〕 ♦ th2024th_20240416_1713247766.7202 |
|
2.伤寒中风方九首檢視全書 |
仲景《伤寒论》桂枝汤,
疗太阳中风,阳浮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方。 桂枝
芍药
生姜(各三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切姜擘枣,次切馀药,以水七升,煮枣令烂,去滓,乃内诸药。水少者益之,煮令微微沸,得三升,去滓。服一升,日三。小儿以意减之。初一服便得汗出者,后服小小阔其间,如不得汗者,小小促之,令其药势相及
,
汗出自护,如服六物青散法。若病重者,昼夜服,特须避风。若服一剂,晬时不解,病证不变者,当更服之,至有不肯汗出,服二三剂乃愈。服此药食顷,亦当饮热粥以助药力
。
若初得病甚,便以火发汗,火气太过,汗出不解,烦躁不得寐,因此汤加龙骨、牡蛎各三两,减桂心、生姜各一两,不用芍药。若虚劳里急,腹中痛者,取前桂枝汤二升,加胶饴一升,适寒温,分再服。若得大汗出者,只用桂枝二两
。发汗后重发汗,亡阳谵语,其脉反和者不死。发汗已解,半日许重发烦,其脉浮数,可复发汗,宜桂枝汤方。忌海藻、生葱、菘菜等。(在上出第二卷中。《千金》、胡洽、《集验》、文仲、《备急》、范汪同。)
王焘〔Wang Tao〕
方书/外台秘要/卷002
RecipeTexts/WaitaiMiyao/Juan002
病证
预后
病因病机
误治
鉴别诊断
证候表现
宜忌
方剂
加减
用法
功用主治
组成
出处
厥阴中风
麻黄汤
太阳中风
太阴中风
阳旦汤
大青龙汤
少阳中风
阳明中风
葛根汤
桂枝汤
少阴中风
萎蕤汤
五苓散
甘草泻心汤
瓜蒌实汤
|
王焘〔Wang.Tao〕 ♦ 卷002 ♦ 天宝十一年〔752〕 ♦ th2024th_20240416_1713247769.2066 |
|
3.天行〖匿/虫〗疮方八首檢視全書 |
又桂枝汤,疗天行〖匿/虫〗病方。 桂心(二两) 小蓝(二两)
上二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内猪肝十两,去上膜细研,著汤中,和令相得,临时小温。若毒悉在腹内,尽服之。在下部者,三分药中用一分,竹筒内下部中,服药一时间,当下细虫如发大五、六升。小儿半作之
。忌生葱。(并出第三十三卷中。)
王焘〔Wang Tao〕
方书/外台秘要/卷003
RecipeTexts/WaitaiMiyao/Juan003
病因病机
方剂
用法
功用主治
组成
处方
宜忌
出处
黄连丸
青葙子散
雄黄兑散
治天行下部疮烂方
桂枝汤
|
王焘〔Wang.Tao〕 ♦ 卷003 ♦ 天宝十一年〔752〕 ♦ th2024th_20240416_1713247769.6501 |
|
4.伤寒总论檢視全書 |
桂枝汤 桂枝 白芍药 麻黄 甘草
陶氏以葛根易去麻黄。 按:以上二方 仲景治西北方冬令伤寒之方;南方三时不宜用者
。
秦昌遇〔Qin Changyu〕;秦之祯〔Qin Zhizhen〕
临证各科/内科/症因脉治/卷001
InternalMedicine/ZhengyinMaizhi/Juan001
病证
治则治法
证候表现
病因病机
处方
方剂
组成
宜忌
加减
功用主治
用法
羌活败毒散
热传少阴
热入厥阴
阳明腑实
热传太阴
阳明之腑里证
太阳经寒伤营
小柴胡汤
大承气汤
阳明经半表半里证
羌活木通汤
调胃承气汤
导赤各半汤
凉膈散
太阳经风伤卫
《家秘》冲和汤
阴经之阳证
干葛汤
太阳经里证
少阳表证
阳明经表证
羌活冲和汤
干葛石膏汤
阳邪传少阴
麻黄汤
桂枝大黄汤
桂枝汤
|
秦昌遇〔Qin.Changyu〕;秦之祯〔Qin.Zhizhen〕 ♦ 卷001 ♦ 康熙四十五年〔1706〕 ♦ th2024th_20240416_1713247769.7263 |
|
5.衄血论檢視全書 |
桂枝汤 桂枝 芍药 甘草 生姜 大枣
桢按:以上二方,辛温太过,仲景冬月用之
,治衄血皆表症,不比吐血咳血,里热症耳。
秦昌遇〔Qin Changyu〕;秦之祯〔Qin Zhizhen〕
临证各科/内科/症因脉治/卷002
InternalMedicine/ZhengyinMaizhi/Juan002
病证
治则治法
病因病机
证候表现
方剂
组成
处方
宜忌
功用主治
加减
用法
辨证
凉八味丸
清肝饮
干葛解肌汤
黄芩芍药汤
清胃汤
羌活冲和汤
泻白一物汤
《家秘》归经汤
衄血
麻黄汤
天王补心丹
泻心汤
犀角地黄汤
桂枝汤
|
秦昌遇〔Qin.Changyu〕;秦之祯〔Qin.Zhizhen〕 ♦ 卷002 ♦ 康熙四十五年〔1706〕 ♦ th2024th_20240416_1713247770.2009 |
|
6.宜忌类
檢視全書 |
桂枝汤 凡伤手者用。 桂枝
归尾 独活 赤芍 灵仙 防风 陈皮 红花 生地 防己 五加皮 赤茯苓
水酒煎服 。
刘基〔Liu Ji〕
临证各科/伤科/秘传刘伯温家藏接骨金疮禁方/卷001
Traumatology/MichuanLiuBowenJiacangJieguJinchuangJinfang/Juan001
方剂
用法
组成
功用主治
异名
宜忌
加减
阴红汤
治损伤冒风四肢疼痛方
杏仁散
蔓荆散
一捻金
海桐皮散
铁布衫丸
桃花散
排风汤
大承汤
治中部损伤末药方
调气散
治跌伤阴囊方
芋艿散
车前散
杖丹
麻药方
内麻药方
麻黄散
治中部伤药方
治骨断皮破洗药方
附子汤
治人咬伤方
伤元活血汤
黑神散
龙骨散
宽筋汤
杖打煎药方
治跌伤风方
活血住痛散
通利汤
治筋骨愈后而不能伸屈方
消风散
收口膏
接骨丹
一匙金
续筋丹
夺命丹
麝香膏
血竭散
治下部伤药方
黄末药
止血草药方
黄芪汤
千金丸
紫金散
调中二陈汤
治重伤方
治跌打损伤危甚方
收口膏药方
胜金丹
治上部伤药方
治上部损伤末药方
灰末药
豨莶酒
黑龙散
治下部损伤末药方
药酒方
火汤膏
桃仁桔梗汤
治骨断皮破内麻药方
膏药方
治跌打服热过多转生痰热方
寻痛散
治破伤风牙关紧闭方
鸡鸣散
玉龙散
活血通气汤
治抓破脸皮方
治头皮破出血不止方
杖丹膏
桂枝汤
|
刘基〔Liu.Ji〕 ♦ 卷001 ♦ 宣德二年(序言)〔1427〕 ♦ th2024th_20240416_1713247770.3703 |
|
7.伤风门檢視全書 |
小儿太阳伤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淅淅恶风,翕翕发热。
古法主桂枝汤(如桂枝、白芍、甘草、姜枣为引)。
陈守真〔Chen Shouzhen〕
临证各科/儿科/儿科萃精/卷004
Pediatrics/ErkeCuijing/Juan004
病因病机
处方
证候表现
方剂
组成
治则治法
用法
加减
病证
辨证
宜忌
预后
二乌丸
治肺伤风方
小儿伤风面黄唇肿
水调膏
角弓反张
治小儿太阳伤风方
小儿伤风面赤汗流
破伤风
小儿伤风自利
定风散
乌蛇散
血凝昏闷
发热红肿
小儿伤风咳嗽
口噤身强直
治风邪暗袭伤处发肿方
小儿伤风面白眶肿
栝蒌枳实汤
风痰盛
参归养荣汤
治破伤风方
小儿伤风胁痛
抽搦反张
治小儿伤风咳嗽方
全蝎散
口噤
乌鸦散
香苏散
治小儿伤风呕吐方
痰火痉
朱砂指甲散
治小儿伤风自利方
手足战掉
大蜈蚣散
桂枝汤
小儿伤风呕吐
|
陈守真〔Chen.Shouzhen〕 ♦ 卷004 ♦ 民国十九年〔1930〕 ♦ th2024th_20240416_1713247770.98 |
|
8.血证门檢視全書 |
身有汗者,
古法主桂枝汤以解之(如桂枝
、白芍、炙甘草,引用姜、枣)。
陈守真〔Chen Shouzhen〕
临证各科/儿科/儿科萃精/卷007
Pediatrics/ErkeCuijing/Juan007
辨证
病因病机
处方
证候表现
释名
方剂
用法
功用主治
组成
加减
病证
鉴别诊断
治胃中积热吐血方
治小儿粪前见血方
皂刺大黄汤
加味四物汤
牛膝四物汤
治小儿咳嗽见血方
升阳和血汤
治吐血方
治小儿衄血方
救肺汤
鸡苏散
犀角地黄汤
人参养荣汤
平胃地榆汤
治襁褓小儿吐血方
麻黄汤
桃仁承气汤
治小儿溺血方
小儿咳嗽见血
桂枝汤
|
陈守真〔Chen.Shouzhen〕 ♦ 卷007 ♦ 民国十九年〔1930〕 ♦ th2024th_20240416_1713247771.1632 |
|
9.汗证门檢視全書 |
若恶寒冷,阳气虚也,
古法主桂枝汤(如白芍、桂枝、炙甘草)。加炙附子,引用姜、枣。
陈守真〔Chen Shouzhen〕
临证各科/儿科/儿科萃精/卷007
Pediatrics/ErkeCuijing/Juan007
辨证
病因病机
处方
方剂
组成
加减
用法
功用主治
疗法
调胃承气汤
酸枣仁汤
玉屏风散
白虎汤
治食积盗汗脾冷方
当归六黄汤
治额汗方
治小儿自汗气血两虚方
桂枝汤
|
陈守真〔Chen.Shouzhen〕 ♦ 卷007 ♦ 民国十九年〔1930〕 ♦ th2024th_20240416_1713247771.3206 |
|
10.条目檢視全書 |
桂枝汤,和剂祖方也。
桂枝汤,解肌表之汗,是宣发形肉之阳气也。
桂枝汤,邪伤卫而已伤形者,服之歠粥,渍形以为汗也。
桂枝汤,病虽入里而表证仍在者,当先和其表也。
桂枝汤,仅解太阳初感之邪。
桂枝汤,太阳表剂,
多从是汤加减。
桂枝汤,加附子,加大黄,是方外随症可复。
桂枝汤证罢,桂枝不中与,随症治之,仍不离桂枝。
桂枝汤、麻黄汤,主治太阳营卫,亦可治阳明营卫之邪。
桂枝汤,酒家、亡血虚家不可与。
王子接〔Wang Zijie〕
方书/绛雪园古方选注/卷000
RecipeTexts/JiangxueYuanGufangXuanzhu/Juan000
方剂
功用主治
用法
方解
加减
宜忌
大承气汤 小承气汤
三物白散
小青龙
大柴胡汤 小柴胡汤
大陷胸
石脂丸 桃花汤
调胃承气汤
龙骨牡蛎汤
白头翁汤
大承气
大柴胡汤
小青龙汤
白虎汤
白通汤 四逆汤
麻黄汤
大青龙汤
麻黄细辛汤
白虎汤 泻心汤
茯苓四逆汤
五苓散 十枣汤
承气汤
附子汤
桂枝加芍药汤
通脉四逆汤 茯苓四逆汤 干姜四逆汤
猪胆导 蜜煎导
桂枝汤 麻黄汤
青龙汤 真武汤
麻黄附子汤
十枣汤
柴胡汤
附子汤 理中丸
白头翁汤 四逆散
桂枝加大黄汤
瓜蒂散 栀豉汤
乌梅丸
陷胸汤 承气汤 抵当汤
猪苓汤
栀子汤
桂枝汤
建中汤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四逆汤
白虎汤 承气汤
当归四逆汤
桃花汤 猪苓汤
附子汤 吴茱萸汤
抵当汤
十枣汤 大陷胸丸
三承气汤
小柴胡汤
四逆散
瓜蒂散
通脉四逆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 黄连阿胶汤 甘草汤 桔梗汤 猪肤汤 半夏汤 苦酒汤
真武汤
栀豉汤 瓜蒂散
葛根汤
桂枝去桂加茯苓术
五苓散
栀豉汤
十枣汤 五苓散
麻黄汤 葛根汤
复脉汤
柴胡汤加芒硝
黄连阿胶汤
|
王子接〔Wang.Zijie〕 ♦ 卷000 ♦ 雍正十年〔1732〕 ♦ th2024th_20240416_1713247771.4383 |
|
11.古今名方录要檢視全書 |
桂枝汤 桂枝 白芍 甘草 生姜 大枣
周之干〔Zhou Zhigan〕
临证各科/临证综合/慎斋遗书/卷005
MiscellaneousClinicalTopics/ShenzhaiYishu/Juan005
方剂
组成
用法
加减
功用主治
人参败毒散
漏芦散
大陷胸汤
和中丸
芎归汤
四圣丸散
四神丸
异功散
起脾丸
大承气汤
黄芪建中汤
真阴丹
调胃承气汤
平胃散
凉膈散
养胃汤
火郁汤
小续命汤
大柴胡汤
小青龙汤
正气汤
白虎汤
麻黄汤
小承气汤
香连丸
补肝丸
三黄丸
益黄散
独活寄生汤
保元汤
逍遥散
安胎饮
六黄汤
烧针丸
参术汤
戊己丸
沉香丸
补中益气汤
益元散
桃仁承气汤
消毒饮
升麻葛根汤
归脾汤
竹茹汤
芪归汤
理中汤丸
五积散
当归地黄汤
导赤散
胃苓汤
参苓白术散
半夏茯苓汤
四物汤
四逆汤
生脉散
清心莲子饮
安神丸
温肺汤
参附汤
六味丸 六味汤
平惊丸
和中散
茯苓补心汤
黄芩芍药汤
小柴胡汤
大补阴丸
镇心丸
温胆汤
四君子汤
八珍汤
四仙汤
六君子汤
虎潜丸
升阳散火汤
芎归芍药汤
二陈汤
桂枝汤
|
周之干〔Zhou.Zhigan〕 ♦ 卷005 ♦ 乾隆三十九年〔1774〕 ♦ th2024th_20240416_1713247771.7747 |
|
12.痉病檢視全書 |
栝蒌桂枝汤 栝蒌根(二钱)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甘草(二钱)
上用水二钟,姜三片,枣二枚,煎服 。
桂枝汤 (方见《伤寒论》第二卷。)
闵芝庆〔Min Zhiqing〕
伤寒金匮/伤寒阐要编/卷005
ColdDamage/ShanghanChanyaoBian/Juan005
处方
治则治法
证候表现
病因病机
方剂
组成
用法
大陷胸汤
八珍汤
栝蒌桂枝汤
大承气汤
葛根汤
小柴胡汤
桂枝汤
|
闵芝庆〔Min.Zhiqing〕 ♦ 卷005 ♦ 明末〔1582-1644〕 ♦ th2024th_20240416_1713247772.0401 |
|
13.疫痢疟肿论治檢視全書 |
桂枝汤 治太阳中风寒。
桂枝 芍药 生姜(各一钱五分) 甘草(炙一钱) 大枣(四枚)
江涵暾〔Jiang Hantun〕
临证各科/临证综合/笔花医镜/卷001
MiscellaneousClinicalTopics/BihuaYiJing/Juan001
病证
处方
病因病机
证候表现
预后
治则治法
鉴别诊断
方剂
组成
用法
功用主治
方解
加减
出处
胃经蓄水
牛黄丸
白术丸
和中丸
秦艽天麻汤
阴水
疟
大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
平胃散
四味香薷饮
大柴胡汤
痢症
茵陈五苓散
香砂六君子汤
止嗽散
朴黄丸
阳水
麻黄汤
小承气汤
茵陈大黄汤
手拈散
邪入脏腑
神佑丸
普济消毒饮
柴葛解肌汤
邪从经络入
搐鼻散
百药煎散
逍遥散
肾经聚水
白通加猪胆汁汤
秘精丸
蠲痹汤
邪在表
藿香正气散
邪在里
五味异功散
补中益气汤
人参养荣汤
益元散
止疟丹
治疫清凉散
月华丸
通音煎
附子理中汤
治痢奇方
补天大造丸
鼓胀
十全大补汤
小半夏加茯苓汤
神术散
越鞠丸
团鱼丸
生地黄汤
茵陈姜附汤
泽兰汤
四物汤
滚痰丸
六味地黄汤
五皮饮
三生饮
四逆汤
三化汤
大秦艽汤
脚气
小柴胡汤
四君子汤
葛根治痢散
开噤散
香苏散
八珍汤
四苓散
葛根汤
五苓散
脉痿
金匮肾气丸
六君子汤
消暑丸
四生丸
邪从口鼻入
二陈汤
桂枝汤
|
江涵暾〔Jiang.Hantun〕 ♦ 卷001 ♦ 道光四年〔1824〕 ♦ th2024th_20240416_1713247772.0865 |
|
14.汗剂檢視全書 |
桂枝汤 桂枝(一两) 茯苓(半两) 芍药(一两) 甘草(七钱)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枣一同煎,去滓,温服。
张从正〔Zhang Congzheng〕
临证各科/临证综合/儒门事亲/卷012
MiscellaneousClinicalTopics/RumenShiqin/Juan012
方剂
加减
用法
组成
功用主治
浮萍散
双解散
麻黄汤
防风通圣散
桂枝汤
升麻汤
|
张从正〔Zhang.Congzheng〕 ♦ 卷012 ♦ 南宋绍定元年〔1228〕 ♦ th2024th_20240416_1713247772.4332 |
|
15.卷十六 祖方檢視全書 |
桂枝汤(《玉函》)
(治风伤卫气,脉浮缓,发热自汗,营卫不和
。) 桂枝(三钱) 白芍(三钱)甘草(炙,二钱) 生姜(五片)大枣(四枚,擘)
(上五味,水煎温服,啜热稀粥一盏,以助药力,覆暖取微汗效,不汗,少顷再服。)
瓜蒌桂枝汤(《金匮》)太阳证备
,身体强几几然,脉沉迟。 桂枝汤加瓜蒌根二钱。
柴胡桂枝汤(《玉函》)
治太阳少阳并病合病,寒热及疟。 (小柴胡汤加桂枝、芍药。即小柴胡汤合桂枝汤
。)
张璐〔Zhang Lu〕
临证各科/临证综合/张氏医通/卷016
MiscellaneousClinicalTopics/ZhangshiYitong/Juan016
方剂
用法
功用主治
组成
出处
方解
释名
加减
异名
宜忌
人参败毒散
不换金正气散
七味白术散
泽泻汤
清热解毒汤
十六味桔梗汤
黄芪建中汤
大续命汤
加味归脾汤
香砂枳术丸
冲和养胃汤
代抵当汤丸
桂枝加黄芪汤
人参胃风汤
桔梗汤
参苓平胃散
茯苓甘草汤
芪芍桂酒汤
大柴胡汤
阿胶梅连丸
麻黄升麻汤
麻黄汤
人参实卫汤
甘草干姜汤
大金花丸
大青龙汤
八风续命汤
橘皮竹茹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
白凤膏
润燥汤
大黄黄连泻心汤
当归散
七味丸
芍药甘草汤
既济汤
普济消毒饮
人参固肌汤
排脓散
甘草附子汤
桃核承气汤
加味四物汤
当归龙荟丸
灵砂丹
白通加猪胆汁汤
加味虎潜丸
独参汤
厚朴三物汤
节庵升阳散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都气丸
人参养胃汤
十枣汤
戊己丸
升麻汤
人参养荣汤
桂枝麻黄各半汤
栀子干姜汤
通气防风汤
春泽汤
归脾汤
华盖散
滋肾丸
大顺散
大七气汤
利金汤
芎归鳖甲饮
胃苓汤
四乌汤
猪苓汤
桂枝芍药知母汤
酒煮黄连丸
《古今录验》橘皮汤
纳气丸
渗湿汤
四物汤
瓜蒌葛根汤
茯苓泽泻汤
来复丹
二妙散
大枣汤
黄连解毒汤
生津甘露饮
半夏泻心汤
十味锉散
杏子汤
和解汤
参附汤
枳壳煮散
大秦艽汤
木香散
四兽饮
导痰汤
半夏汤
小柴胡汤
橘半枳术丸
大省风汤
四君子汤
术附汤
浆水散
枳实理中汤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真武汤
清肺汤
清心丸
葛根汤
黄芩加半夏汤
小青龙加石膏汤
六君子汤
加味佛手散
桂苓丸
白术附子汤
升阳散火汤
桂枝汤
桂枝葛根汤
升阳顺气汤
清燥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大黄甘草汤
既济解毒汤
阳旦汤
越婢加术附汤
香砂六君子汤
增损柴胡汤
越婢汤
生姜泻心汤
治中汤
星香汤
三黄补血汤
香连丸
大补地黄丸
三因七气汤
消积丸
神佑丸
独活寄生汤
神效黄芪汤
艾煎丸
清脾饮
伊尹三黄汤
升阳除湿汤
归连丸
人中黄丸
黄芩汤
桂枝人参汤
藿香正气散
补中益气汤
圣愈汤
浚川散
瓜蒌桂枝汤
理中汤丸
苏子降气汤
生地黄黄连汤
佛手散
黄连汤
白饼子
小半夏加茯苓汤
西州续命汤
三补丸
香连平胃散
八珍散
加味导痰汤
宽中散
泻阴火升阳汤
三生饮
桂苓甘露饮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大半夏汤
茯苓饮
涤痰汤
调中益气汤
温肺汤
下瘀血汤
连理汤
参苏温肺汤
大防风汤
胶艾汤
二术二陈汤
三物大建中汤
大补阴丸
桂枝加附子汤
四逆散
香茸八味丸
栀子大黄汤
人参白虎汤
黄龙汤
芎归汤 芎归散
宁嗽化痰汤
四逆加人参汤
乌蝎六君子汤
续命煮散
甘姜苓术汤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增损四物汤
栀子厚朴豉汤
九宝汤
虎潜丸
托里散
秦艽升麻汤
三黄栀子豉汤
冲和顺气汤
四苓散
辰砂六一散
半硫丸
枣矾丸
分气紫苏饮
枳术汤
易老门冬饮
左金丸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
升阳益胃汤
附子散
桂枝附子汤
大黄甘遂汤
大承气汤
三拗汤
滋燥养营汤
干姜附子汤
连翘升麻汤
金花汤
羌活导滞汤
加味香附丸
省风汤
清金壮水丸
葶苈薏苡泻肺汤
茵陈五苓散
当归补血汤
祛风导痰汤
仓公当归汤
益气聪明汤
桂枝大黄汤
越婢加半夏汤
麻杏甘石汤
枳术丸
仓廪汤
芪附汤
文蛤汤
附子汤
深师七气汤
半夏厚朴汤
三黄丸
蒲灰散
橘皮枳实生姜汤
大青汤
三黄石膏汤
益气养营汤
十补丸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加减四物汤
固本丸
参胡温胆汤
益元散
指迷七气汤
肾气丸
黄芪六一汤
回阳返本汤
干姜人参半夏丸
厚朴七物汤
玉烛散
大黄牡丹汤
柴胡去半夏加瓜蒌汤
济生肾气丸
十全大补汤
竹叶石膏汤
防己汤
荆防败毒散
参苓白术散
茯苓戎盐汤
丁香胶艾汤
紫苏饮
人参安胃散
崔氏八味丸
大建中汤
千缗汤
栀子仁汤
升阳补气汤
通圣散
猪苓散
十味导痰汤
八物汤
麦门冬汤
麻黄加术汤
四逆汤
甘草泻心汤
半夏干姜汤
生脉散
当归四逆汤
厚朴大黄汤
清心莲子饮
温中丸
天王补心丹
生圣散
参芪内托散
白通汤
抵当汤
抑青丸
麻黄附子甘草汤
达生散
指迷茯苓丸
解毒汤
钱氏六味丸
柴胡桂枝汤
四物二连汤
葶苈木香散
桂枝二越婢一汤
橘皮半夏汤
阿胶丸
八珍汤
橘皮干姜汤
深师消饮丸
金花丸
大补丸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内补黄芪汤
消暑丸
劫劳散
养正丹
防己黄芪汤
茵陈附子干姜汤
二陈汤
调中汤
冷香饮子
抵当丸
兰香饮子
阴旦汤
四神散
异功散
栀子柏皮汤
柴胡加芒硝汤
金液丹
黄芪桂枝五物汤
排风汤
柴胡四物汤
调胃承气汤
独活汤
桂枝龙骨牡蛎汤
火郁汤
凉膈散
小续命汤
清暑益气汤
加减六味丸
苓桂术甘汤
双解散
备急丸
小青龙汤
宣明门冬饮
枳壳汤
白虎汤
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
白散
托里消毒散
栀子生姜豉汤
小承气汤
神芎丸
茯苓四逆汤
甘露饮
炙甘草汤
保元汤
二冬膏
当归六黄汤
苍术白虎汤
排脓汤
厚朴汤
半夏温肺汤
三才丸
内补当归建中汤
温经汤
栀子甘草豉汤
乌梅丸
滑石白鱼散
温脾散
附子理中汤
五积散
九味资生丸
附子泻心汤
雷氏千金丸
当归芍药散
清心散
生地黄散
三和丹
玉屏风散
门冬清肺饮
茵陈四逆汤
紫草承气汤
桂枝白虎汤
潜行散
黄芩清肺饮
大黄附子汤
集灵膏
柴胡桂枝干姜汤
三化汤
控涎丹
玉露散
玉真丸
防己茯苓汤
越婢加术汤
芎䓖汤
驻车丸
二气丹
小半夏汤
变通抵当丸
河车六味丸
枳实栀子豉汤
芍药甘草附子汤
八味顺气散
理苓汤
加味四七汤
温胆汤
橘皮汤
通脉四逆汤
转舌丸
栀子豉汤
羌活附子散
五苓散
甘草麻黄汤
柴胡清肝散
柴胡枳桔汤
加减八味丸
七气汤
惺惺散
除湿汤
黑锡丹
|
张璐〔Zhang.Lu〕 ♦ 卷016 ♦ 康熙三十四年〔1695〕 ♦ th2024th_20240416_1713247772.5037 |
|
16.十三、方诗檢視全書 |
桂枝汤 桂枝汤芍药,姜枣甘草着。发散卫间邪,伤风自汗却。
刘全德〔Liu Quande〕
基础理论/考证病源/卷013
BasicTheory/KaozhengBingyuan/Juan013
方剂
功用主治
组成
方解
加减
用法
宜忌
异名
大陷胸汤
人参败毒散
消乳饮
薷苓汤
蟠葱散
参苓白术汤
升阳益胃汤
益气养荣汤
开迷散
大承气汤
黄芪建中汤
独胜散
五膈宽中散
分心气饮
溃坚汤
大柴胡汤
麻黄汤
桂枝大黄汤
通经止痛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
十神汤
丁香柿蒂汤
茵陈汤
黑神散
子烦饮散
通乳饮
青六丸
烧针丸
人参养胃汤
苍耳散
都梁丸
六郁汤
升麻葛根汤
十味香茹饮
当归和血散
辛夷散
胃苓汤
宁志化痰丸
玉真散
紫苏饮
半夏茯苓汤
清肺饮
滚痰丸
溃坚丸
四逆汤
三圣膏
生脉散
当归四逆汤
黄连解毒汤
东垣清燥汤
清心莲子饮
参苏饮
半夏泻心汤
知母茯苓汤
天王补心丹
九味羌活汤
半夏生姜汤
大秦艽汤
导痰汤
小柴胡汤
木香调气汤
牵正散
理中汤
枳壳大黄汤
犀角消毒饮
芍苏散
葛根解肌汤
中满膨胀分消汤
消食饮
二陈汤
桂枝汤
加味平胃散
起早褥劳饮
调胃承气汤
盗汗六黄汤
川芎茶调散
五子十皮饮
小续命汤
清暑益气汤
子淋散
白虎汤
子肿饮
三捷汤
六和汤
黄连泻心汤
小承气汤
温六丸
生姜泻心汤
香连丸
清脾饮
白鹿丸
小陷胸汤
子气汤
防风通圣散
桂枝人参汤
栀子豆豉汤
补中益气汤
藿香正气散
子癎散
羌活防风汤
通关散 通关丸
乌梅丸
化斑汤
桃仁承气汤
苏子降气汤
五积散
附子泻心汤
白术散
九龙丹
流气饮
越鞠丸
真人养脏汤
和中汤
柴苓汤
八物定志丸
脚气方
三化汤
香薷饮
起痿固真丸
芩连消毒饮
芍药汤
犀角地黄汤
治口眼歪邪方
治中风舌强不语方
苏沉九宝饮
胶艾汤
温胆汤
史国公酒药方
香苏散
琥珀膏
茵陈去疸汤
百病无忧散
五苓散
葛花解酲汤
竹茹橘皮汤
|
刘全德〔Liu.Quande〕 ♦ 卷013 ♦ 清代〔1636-1912〕 ♦ th2024th_20240416_1713247773.6153 |
|
17.伤寒方论檢視全書 |
桂枝汤
治冬月正伤寒。头疼,发热,恶寒,脊强,脉浮缓,自汗,为表症。此足太阳膀胱经受邪,当实表散邪。
无汗者,不宜服。春分后忌之。 桂枝 甘草 赤芍药
姜、枣煎。
汗不止加黄芪,喘加柴胡、杏仁,胸饱闷加桔梗、枳壳。
柴胡桂枝汤 治伤寒六七日,微有恶寒发热,表症未解者。 柴胡 芍药 桂枝 甘草(炙) 黄芩 半夏 人参
姜、枣煎。
冯其盛〔Feng Qi'sheng〕
临证各科/儿科/幼科辑粹大成/卷003
Pediatrics/YoukeJicuiDacheng/Juan003
病证
病因病机
处方
鉴别诊断
证候表现
误治
治则治法
辨证
预后
疗法
宜忌
方剂
加减
用法
功用主治
组成
方解
异名
大陷胸汤
大结胸
人参败毒散
伤寒呻吟
伤寒下利
伤寒头汗出
人参羌活散
伤寒
大承气汤
伤寒发斑
安胃丸
调胃承气汤
小建中汤
大柴胡汤
小青龙汤
柴胡饮子
白虎汤
麻黄汤
小承气汤
伤寒余热不退
大青龙汤
十神汤
伤寒大小便不通
麻黄桂枝各半汤
甘露饮
调中化斑汤
茵陈汤
脏结
伤寒变疹
伤寒劳复
六乙承气汤
大羌活汤
小陷胸汤
伤寒表病
藿香正气散
伤寒咳嗽
小结胸
桃仁承气汤
伤寒血证
升麻葛根汤
伤寒里病
伤风寒
红绵散
竹叶石膏汤
小儿伤寒
伤寒失音
天麻防风丸
阳明病
伤寒 伤风 疮疹
人参清解散
四逆汤
伤寒兼惊
黄连解毒汤
参苏饮
血症
犀角地黄汤
九味羌活汤
十味芎苏散
小珍珠丸
小柴胡汤
柴胡桂枝汤
理中汤
银白散
食复
伤寒发黄
温胆汤
伤寒呕啘
水结在胸胁
香苏散
寒实结胸
热实结胸
发热
伤寒死证
伤寒腹痛
惺惺散
阳毒
桂枝汤
|
冯其盛〔Feng.Qi'sheng〕 ♦ 卷003 ♦ 明代〔1368-1644〕 ♦ th2024th_20240416_1713247774.3279 |
|
18.中寒门檢視全書 |
桂枝汤 冬月伤风表药。 桂枝
白芍 甘草
姜、枣水煎服。
张三锡〔Zhang Sanxi〕 ;王肯堂〔 Wang Kentang〕
临证各科/临证综合/治法汇/卷004
MiscellaneousClinicalTopics/ZhifaHui/Juan004
处方
治则治法
鉴别诊断
证候表现
方剂
用法
功用主治
组成
误治
病证
预后
辨证
异名
宜忌
病因病机
释名
方解
加减
五积散
大陷胸汤
九味羌活汤
小柴胡汤
伤寒传变
理中汤
蓄血
大承气汤
霹雳散
真武汤
调胃承气汤
小陷胸汤
玄参升麻汤
凉膈散
葛根汤
黄连解毒汤
大柴胡汤
小青龙汤
白虎汤
六神通解散
麻黄汤
桃仁承气汤
小承气汤
大青龙汤
桂枝汤
|
张三锡〔Zhang.Sanxi〕.;王肯堂〔.Wang.Kentang〕 ♦ 卷004 ♦ 万历三十七年〔1609〕 ♦ th2024th_20240416_1713247774.5568 |
|
19.头痛门檢視全書 |
白虎汤
桂枝汤
张三锡〔Zhang Sanxi〕 ;王肯堂〔 Wang Kentang〕
临证各科/临证综合/治法汇/卷005
MiscellaneousClinicalTopics/ZhifaHui/Juan005
病证
处方
证候表现
病因病机
治则治法
方剂
用法
组成
出处
功用主治
辨证
加减
治验
方解
疗法
释名
清空膏
气虚
眼眶痛
升麻葛根汤
伤寒
治头痛方
黑锡丹
越鞠加减方
疮毒
桂枝汤
川芎茶调散
滚痰丸
治牙与头角互痛方
加味调中益气汤
玉壶丸
白虎汤
补中益气汤加减方
伤风
调中益气汤加减方
麻黄汤
东垣一粒金
愈风饼子
神芎丸
麻黄附子细辛汤
吴茱萸汤
二陈汤加减方
解毒汤
脚气
头风
小柴胡汤
清上泻火汤
白芷散
湿热
治眉棱骨痛不可忍方
食郁
芎苏饮
羌活汤
补中益气汤
四物汤加减方
六君子汤加减方
羌活冲和汤
半夏白术天麻汤
血虚
痰厥
安神汤
治偏正头痛不可忍方
选奇汤
火
眉棱痛
|
张三锡〔Zhang.Sanxi〕.;王肯堂〔.Wang.Kentang〕 ♦ 卷005 ♦ 万历三十七年〔1609〕 ♦ th2024th_20240416_1713247774.663 |
|
20.汗门檢視全書 |
茸朱丹(见头痛门)
凉膈散(见火门)
三拗汤(见喘门)
小建中汤(见腹痛门)
灵砂丹(见呕吐门)
羌活胜湿汤(见湿门)
龙胆泻肝汤
二妙丸(见痛风门)
当归龙荟丸(并见胁痛门)
十全大补汤(见虚损门)
桂枝汤 真武汤(并见伤寒门) 三黄连翘汤
张三锡〔Zhang Sanxi〕 ;王肯堂〔 Wang Kentang〕
临证各科/临证综合/治法汇/卷006
MiscellaneousClinicalTopics/ZhifaHui/Juan006
处方
证候表现
病因病机
治则治法
方剂
用法
组成
功用主治
方解
加减
预后
出处
治验
疗法
宜忌
二妙丸
大补黄芪汤
白术散
十全大补汤
十全大补汤加减方
治夏月无汗方
玉屏风散
四制白术散
当归六黄汤
灵砂丹
当归龙荟丸
茸朱丹
三拗汤
防风散
真武汤
治盗汗方
小建中汤
独胜散
治黄汗方
凉膈散
退黄丸
正气汤
治茶癖方
指迷七气汤
羌活胜湿汤
龙胆泻肝汤
桂枝汤
治好吃泥壁方
|
张三锡〔Zhang.Sanxi〕.;王肯堂〔.Wang.Kentang〕 ♦ 卷006 ♦ 万历三十七年〔1609〕 ♦ th2024th_20240416_1713247774.998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