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活動介紹

「跨國醫藥知識數位人文研究」線上工作坊探討在數位人文研究的取徑下,如何分析醫藥知識在國際間的傳播方式。演講者將以專題演講與研究實作的方式,說明數位人文研究方法如何讓學者們突破傳統框架,提出新的研究想像,進而藉助研究社群,開展跨領域的研究。

講師陣容

線上講座簡介

直播時間 11/14 (六) 17:00-21:00 UTC +8
場次一
中藥歷史語言數據與中藥活性成分所調節代謝通路及其作用機制在藥物研發中的研究

講者 司徒遇安 博士、陳巧峰 博士候選人
主持 洪一梅 博士    語言 中文
摘要 中藥治病有悠久的歷史,和西藥比起來,中藥化學成分複雜,靶點和機制不清楚,其功用主要是由經驗歸納出來。近年來,多靶點藥物理念的興起和中藥現代化的推進,促進了中藥作用機制的研究。我們將通過中藥活性成分信息的獲取,藥物靶標識別,和中藥所調控的代謝和疾病通路的確定,來闡述中藥對疾病的影響。兩位演講者將會概述在不同學科領域的有關數據庫,她們將探討這些數據庫的根本性區别以及與 DocuSky 可能的交疊與聯結。
參考資訊 Structural Bioinformatics Group SuperTCM
YouTube 直播 Slido 提問
直播時間 11/20 (五) 14:00-18:00 UTC +8
場次二
玫瑰非玫瑰也:數字同義詞典的運用於傳統和民族醫藥物研究

講者 徐源 教授
主持 胡其瑞 博士    語言 中文
摘要 數千年來,醫藥是文化及歷史進展的重要成分,醫藥的進展也是了解文化間共性與差異性的重要投射。Michael Stanley-Baker(徐源)教授對該問題已建立一些數位人文研究工具。第一,已上線的 DocuSky 數據庫《DAOBUDMED6D》,是一個包含道教、佛教、醫家文獻的數據庫。五千卷以上的中古宗教和醫學文獻的全文數據庫讓研究員從大型的角度看透醫學和藥物學分佈於不同文類、社群、時代和區域之中。在對文本的歷史分佈進行宏觀的觀察後,DocuSky 讓研究員也能很方便地提取文本內容進行微觀的細讀、比較與分析。
第二,近期更新上線的《本草經集注》數位標記版,讓研究員仔細看出該本中三個不同歷史時代的文獻區分。由於加上了歷史地名的標記,更可以看出藥物分佈知識的歷史進展,以及它對河流經濟交通的密切關係。
基於以上的中國六朝多元醫學認識論的分析,我們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建立了初步的研究項目:「海上東南亞多語醫學遺產(Polyglot Medical Heritage Across Maritime Southeast Asia)」。該項目將嘗試如何將以上的研究方法用於多語化背景下的東南亞醫學。
本計畫聚集了三位不同專長的研究者,徐源(Michael Stanley-Baker),法伊扎‧扎卡里亞(Faizah Zakariah),和卡喬菲科(Francesco Cacciofoco)分別著重於中國、馬來和阿布夷民族藥理學。該項目計劃創造一個手稿與民族誌抄本數據庫。然而,比較不同語言藥物學的主要障礙是如何可靠地連結不同語言的藥名。因此,研究團體與「倫敦皇家植物園的藥用植物名稱服務部門」(Kew Gardens Medicinal Plant Name Services)合作計畫創造一個三種語言的數位藥物同義詞和名稱權威檔。此演講將簡略介紹這三個項目,以及將線上不同藥物與植物資料庫連結的可能性。
參考資訊 《DAOBUDMED6D》 《本草經集注》
YouTube 直播 Slido 提問
直播時間 12/03 (四) 13:20-17:20 UTC +8
場次三
自然語言處理於醫學史料的分析與應用
—以《海關醫報》、《博醫會報》為例

講者 郭至汶 博士
主持 胡其瑞 博士    語言 中文
摘要 現代醫學在中國發展的過程中,晚清的海關醫師、醫療傳教士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除了建立醫院、醫學校之外,海關醫師、醫療傳教士的知識生產也是推動近代中國醫學發展的關鍵因素,其中,又以《海關醫報》、《博醫會報》最具代表性,是為中國現代醫學發展的重要標誌。本研究以數位人文方法中的「自然語言處理」來探討《海關醫報》、《博醫會報》,以此分析晚清外國醫療社群的知識生產情況。
附註 16:00-17:20 為實作課程,僅開放台大校內學生於現場參加。請同學們攜帶自己的筆電,並事先下載 PythonJupyter Notebook 實作課程影片
YouTube 直播 Slido 提問

活動照片

活動影片